:::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政策與臺灣國家認同的嬗變(1945-2008)
作者:毛琳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LIN MAO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所
指導教授:吳政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文化政策臺灣國家認同解嚴中華文化Cultural PoliciesTaiwanNational IdentityMartial lawChinese 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摘要
「文化政策」是國民政府遷臺後所貫徹實施的一個項目,它的用意在於利用國家施政的方針來達到光復後臺灣文化對於中國意識的認同感;另一方面,國府遷臺的失敗氛圍,也讓中國國民黨重新面對失敗的反省與檢討,並且在對中共的對抗上採取堅守中華文化的方式,達到正統主義的繼承法則。在歷經了兩蔣時代對於國家主義民族意識的堅持與提倡,大一統的中國意識曾經瀰漫在臺灣的社會氛圍中。但歷經由臺人出任總統的李登輝時代,這些中國意識逐漸被大臺灣的國族意識所取代,國家的認同成了一種社會上急欲破解的一種意識形態。對於臺灣的民眾而言,改朝換代的臺人政治已經到來,在文化政策上,開始由大中國主義走向大臺灣主義的建構,對於臺灣人而言,當家做主的時代儼然成形。而在政黨輪替後,透過實質政權的掌握及政策的推動,更加貫徹了臺灣人的福爾摩沙大臺灣主義的認同意識。對於這一段漫長的年代(1945-2008),臺灣由中華文化轉變成臺灣文化的提倡與認同,透過歷年的文化政策的實施,臺灣的國家認同也開始成為凝聚臺人意識的一個分流點。這些文化政策的影響所及,更可以看出臺灣社會的意識形態的轉變,已逐漸形成多元文化社會的政策,而不再單一堅持所謂的中華文化,在國家的認同上,也轉換為臺灣意識為主體的論述。
關鍵字:文化政策;臺灣;國家認同;解嚴;中華文化
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Policies in Taiwan
(1945-2008)
Abstract
Cultural policies have been enforced since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They were meant to enhance Taiwanese people’s Chi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fter the retrocession. Moreover, relocating in Taiwan was construed by Kuomintang as a defeat that they needed to accept and reflect on. In order to fight agains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y held on to Chinese culture so that they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true heir. During the reigns of the Chiangs, Chi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ith its insistence on the union of Taiwan and China was prevalent in Taiwan, resulting from the nationalist promo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However, when Lee Teng-hu was elected as the first Taiwanese president, Chi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People were eager to break away from the old ideology of national identity. For Taiwanese people, it was time for them to govern this country. In terms of cultural policies, Chinese nationalism was superseded by Taiwanese nationalism. The time has come for Taiwanese people to be in charge. After the political transition, the ruling party seized political power and had different cultural policies. Thu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aiwanese people was directed toward Taiwanese nationalism. From 1945 to 2008,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in Taiwan had gone through a long transition. At first, they identified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n, they turned to embrace Taiwanese culture. By means of cultural policies that encouraged Taiwanese national identity, Taiwanese people began to be united. The transition of Taiwanese people’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can be observed by studying the influences of the cultural policies. Taiwan is on the way of establishing multiculturalist cultural policies, instead of insisting on valuing nothing but Chinese culture. As for national identity, an emphasis on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Keywords:Cultural Policies;Taiwan;National Identity;Martial law;Chinese Culture
參考文獻
一、檔案、史料
《司法部公報》
《立法院公報》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公報》
《行政院公報》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公報》
《高雄市政府公報》
《教育部公報》
《臺北市政府公報》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臺灣省政府公報》
《總統府公報》



二、專書
INK印刻文學生活族誌出版有限公司製作,《藝.鄉.情.願—台灣文化藝識浮聲錄》,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
INK印刻文學生活族誌出版有限公司製作,《藝.識,流—2009台灣文化藝術故事力尋跡札記》,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
TimothyAmbrose著,桂雅文譯,《新博物館管理—創辦與管理博物管的新視野》,台北市:五觀藝術,2003。
Toby Miller and George Y`udice 著,蔣淑貞、馮建三譯,《文化政策》,台北市:巨流,2006。
刁明芳編著,《國際漢學的推手—蔣經國基金會的故事》,台北市:天下遠見,2008。
卜睿哲(Richard C. Bush)著、林添貴譯,《台灣的未來:如何解開兩岸的爭端(Untying the Knot: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臺北市:遠流,2010。
三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編輯,《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表演藝術實錄—1987-1988年》,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3。
三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編輯,《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表演藝術實錄—1990年》,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3。
三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編輯,《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表演藝術實錄--1991年》,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3。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主編,《三民主義建設成果專輯之四—文化建設》,臺北市:正中書局,1984。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華文化概述》,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4。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實踐與展望》,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7。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總統蔣公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十周年紀念專輯》,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1978。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會推行委員會臺灣省分會,《傳承與發揚—慶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成立二十週年 活動實錄》,台中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會推行委員會臺灣省分會,1988。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台北市:時報文化,2009。
孔文吉(尤稀.達袞),《忠於原味》,臺北市:前衛出版,2000。
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市:國語日報社,1969。
王安祈,《尋路:臺北市京劇發展史(1990-2010)》,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new window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上册)》,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new window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下册)》,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new window
王見川•李世偉,《台灣媽祖廟閱覽》,臺北縣蘆洲市:博陽文化,2000。
王怡芳、許巧齡主編,《文建會網路學院CASE智庫4.公民美學系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王國賢,《台灣十年嬗變》,北京:華藝,1997。
王壽南,《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臺北市:臺灣商務,2001。
世界華語文教育會,《國語運動百年史略》,臺北市:國語日報社,2012。
朱柔若,《全球化與臺灣社會:人權、法律與社會學的觀照》,臺北市:三民書局,2008。new window
朱榮彬,《朱榮彬紀念文集 台灣族群政治發展分析—以1987年以來客家族群動員為觀察視角》,台北市: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200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著,《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臺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中心評鑑工作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如何運用科學管理方法以經營文化中心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屆全國文化會議實錄—新世紀的文化願景》,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文化土壤 接力深耕—文建會二十年紀念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文化臺灣—新世紀 新容顏》,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世紀風華:表演藝術在臺灣》,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世紀風華:表演藝術在臺灣2》,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著,《從文化看見希望:邁向縱深與連橫的文化臺灣新構面》,臺北市:文建會,2009。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台北縣:稻鄉,2006。new window
余玉照總編輯,《中華民國79年全國文化會議實錄》,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1。
余英時,《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臺北市:允晨,1990。
余敏玲,《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15。new window
吳凡,《電影○影展》,台北市:書林,2012。
吳錦勳採訪•撰述,《台灣,請聽我說: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六十年》,台北市:天下遠見,2009。
宋晞,《華學研究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7。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市:台北市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1997。new window
李功勤,《臺灣政治發展史(1895年迄今)》,台北市:幼獅,2013。
李成武、戚嘉林,《大陸台灣六十年》,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9。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覽》,台北市:玉山社,2003。
李泳泉等專文主筆,《世紀回顧:圖說華語電影 1896-1999》,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1。
李英明,《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台北市:時報文化,1992。new window
李家泉,《陳水扁主政台灣總評估》,台北市:海峽學術,2003。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市:遠流,1999。
李登輝,《經營大台灣—李登輝總統談市政經營、省政經營與國家經營》,臺北市:遠流,1995。
李筱峰,《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市:自立晚報,1986。
李瞻,《電視》,臺北市:允晨,1984。
杜正勝,《臺灣心 臺灣魂》,高雄市:河畔,1998。
汪中文、王耀德、林淑怡、黃源謀編纂,《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數位典藏運用實務》,臺中市:臺灣省諮議會,2011。
汪學文,《毛共反儒尊法運動析論》,臺北市: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5。
兩廳院全體工作同仁撰稿,《兩廳院經營誌:台灣表演藝術文創產業實務案例》,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PAR表演藝術雜誌,2010。
尚紅娟,《台灣地區公民教育發展中“文化認同”變遷之研究(1945-200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005。new window
林信華,《超國家社會學:兩岸關係中的新台灣社會》,台北縣:韋伯文化,2003。
林政弘,《台灣地區博物館經營管理策略》,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5。
林濁水,《共同體:世界圖像下的台灣》,台北縣:左岸文化,2006。
林濁水,《歷史劇場—痛苦執政八年》,台北縣:INK印刻文學,2009。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市:前衛,2000。
施正鋒,《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市:財團法人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2004。new window
洪惟仁,《台灣語言危機》,臺北市:前衛,1992。
祈致賢,《國語教育》,臺北市:國語日報社,1973。
秋淑等著,《從源興居到總統府》,台北縣:漢光文化,1995。
徐開塵、紀慧玲、盧家珍,《bravo精采20—兩廳院二十週年舞台回顧》,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7。
高格孚,《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市:允晨,2004。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規劃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87。
張炎憲、陳世宏主編,《台灣主權與攻勢外交》,台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2。
張博宇主編,《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新竹:台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87。
張博宇主編,《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下)》,新竹:台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89。
張博宇主編,《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中)》,新竹:台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88。
許南村編,《《認識台灣》教科書評析》,台北市:人間,1999。
陳水扁,《世紀首航》,台北市:圓神,2001。
陳水扁,《台灣十字架》,台北市:財團法人凱達格蘭基金會,2009。
陳恒、耿項新,《新文化史》,台北市:胡桃木文化,2007。
陳郁秀,《行政法人之評析—兩廳院政策與實務》,台北市:遠流,2010。
陳淞山,《關鍵年代—陳水扁執政風雲》,台北市:新自然主義,2004。
陳儒修,《電影帝國 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台北市:萬象圖書,1995。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台北市:前衛出版社,2007。new window
陶德宗,《百年中華文學中的台港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3。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1987。
揭陽,《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曾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聯經,1997。new window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史》,臺中市:晨星,2002。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臺灣傳統戲曲之美》,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曾健民,《1945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台北市:聯經,2005。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市:前衛出版,1997。new window
湯德宗,《憲法結構與動態平衡:權力分立新論(卷一)》,台北市:天宏,2014。new window
焦雄屏,《臺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市:麥田出版,2002。new window
程曦,《海外漢學興衰管見 全一册》,靈潮軒:癸酉十年(1993)。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市:萬象圖書,1994。
黃仁、王唯,《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市: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new window
黃年,《這樣的陳水扁:執政八年同步記實》,台北市:聯經,2008。
黃武忠等編輯,《2002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市:正中書局,1995。new window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臺北市:文鶴,2001。new window
黃建業總編輯,《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上册1898-1964)》,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黃建業總編輯,《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下册1985-2000)》,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黃建業總編輯,《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中册1965-1984)》,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市:麥田,2011。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市:五南,1995。
黃煌雄、黃勤鎮調查,《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臺北市:遠流,2004。
楊孝濚,《廣播》,臺北市:允晨,1984。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2。
葉啟政,《社會理論的本土化建構》,北京市:北京大學,2006。
葉啟政,《社會學與本土化》,臺北市:巨流,2001。
葉德聖,《您不能不知道的臺灣客家運動》,臺北市:五南,2013。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玉山社,1998。
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臺北縣:博揚文化,1999。
葛永光編著,《鑑往知來:陳水扁執政六年檢討》,台北市:幼獅,2006。
詹瑋,《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台北市:文史哲,1992。
鈴木忠志著、林于竝、劉守耀譯,《鈴木忠志—文化就是身體》,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2。
漢學研究中心編輯,《漢•全世界做朋友—漢學研究中心三十周年特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11。
監察院編,《教科書『一綱一本』及『一綱多本』問題之探討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監察院,2009。
聞天祥,《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臺北市:書林,2012。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臺灣省的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第二科,1980。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三民主義在臺灣的實踐—文化建設》,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1。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各縣市文化中心專輯》,南投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7。
臺灣省諮議會,《臺灣省諮議會議事錄—第一屆第三次定期大會議事錄》,臺中縣:臺灣省諮議會,2001。
銀劍玲等文字編輯,《你也可以當總統》,臺北市:國史館,2012。
劉大和,《文化的在與不在?人文取向的文化產業視野》,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2012。new window
劉大和,《文化與文化創業產業》,台北市:魔豆創意,2005。new window
劉文斌,《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台北市:問津堂書局,2005。new window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市:揚智文化,1997。
劉遐齡,《評輝批扁談馬論是非》,台北市:大屯,2011。
劉還月,《台灣產業誌》,臺北市:常民文化,1997。
蔡孑民,《台灣文化思潮與兩岸情結》,台北市:海峽學術,2005。
蔡石山著,曾士榮、陳進盛譯,《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同》,台北市:前衛,2007。
盧家珍 文字整理,《榮耀25--貼近國家兩廳院的101種方式》,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PAR表演藝術雜誌,2012。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市:聯經,2012。new window
蕭阿勤:《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new window
蕭新煌,《蕭新煌的台灣觀察筆記—剖析台灣轉型的五大挑戰》,台北市:新自然主義,2005。
錢婉約,《從漢學到中國學—近代日本的中國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
戴國煇,《台灣史研究—回顧與探索》,臺北市:遠流,1985。new window
總統府編,《深耕台灣 迎向世界—陳總統執政七年圖文集》,臺北市:總統府,2007。
謝政諭,《文化、國家與認同》,台北市:幼獅,2007。
藍順德,《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2009。new window
藍順德,《教科書意識型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臺北市:華騰,2011。new window
魏建功,《魏建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藝術家雜誌社編輯製作,《文化與生活美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



三、期刊、論文集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創刊號),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社,1968。
《文訊》雜誌(革新號第23期;總號62期),臺北市:文訊雜誌社,1990。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文化研究發展委員會主編,《民國79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1。
中央文物供應社編,《先總統 蔣公言論選集—對文藝界的期勉》,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中央文物供應社編,《蔣總統言論選集—教育與文化》,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77。
中央日報社編,《蔣院長言論選集 第七集》,臺北市:中央日報社,1978。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臺北市分會主編,《中華文化復興論文專輯》,臺北市,幼獅,1972。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臺北市:揚智文化,1999。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2006。
巴東主編,《臺灣史續編八講》,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8。
王英瑋主編,《檔案文化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王鼎定總編,《認識國劇》,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2。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北市:臺原出版,1995。
台灣教授協會編著,《中華民國流亡台灣60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台北市:前衛,2010。
民視文化公司編輯,《台灣空中文化藝術學苑—台灣文化論壇》,南投縣南投市:財團法人台灣省文化基金會,2000。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編,《統獨議題(下輯)》,台北市:立法院國會圖書館,2005。
朱敬一等作,《臺灣及其脈絡》,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1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屆全國文化會議實錄:新世紀的文化願景》,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五屆馬樂侯文化管理研討會:地方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編著,《2011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入選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
行政院新聞局編,《走向「文化中國」—李總統登輝先生言論選粹》,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1991。
行政院新聞局編,《統一是中國唯一的道路—李總統登輝先生言論選粹》,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1991。
行政院新聞局編,《陳總統水扁先生九十五年言論選集(下)》,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2007。
余敏玲主編,《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1945-2000)》,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12。
李永熾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縣淡水鎮: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
李鴻禧等著,《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
周愚文等撰稿,《蔣中正與臺灣教育文化發展》,臺北市: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4。
季進編,《另一種聲音:海外漢學訪談錄》,上海市:復旦大學,2011。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台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臺北市:文津,1997。
林文淇、王玉燕主編,《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 vs 台灣影人》,台北市:書林,2010。
林亮妏,《打開時空膠囊:舊時代的電影青春物語》,高雄市:高雄市電影館,2014。
林萬億總編輯,《民進黨八年執政論文集2000-2008》,台北市:財團法人新境界文教基金會,2014。
林慶彰主編,《國際漢學論叢.第三輯》,臺北市:樂學書局,2007。
思想編委會編著,《文化研究:游與疑》,台北市:聯經,2010。
施正鋒編著,《原住民族事務發展之回顧與前瞻》,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2015。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2004。
香港中文大學學術交流處編,《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沙田新界:香港中文大學學術交流處,2003。
徐正光、蕭新煌主編,《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臺北市:東大圖書,1996。new window
秦孝儀編,《總統言論選集 六編》,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社,196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臺灣史十一講》,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
國語日報社編,《「國語」與「國文」正名問題》,臺北市:國語日報社,1968。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市:玉山社,1996。
張炎憲、許文堂主編《台灣地位與中華民國體制》,臺北市:台灣教授協會,2012。
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陳美容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市:自立晚報,1993。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3。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金會,2001。
張維安、徐正光、羅列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市:台灣客家研究學會,2008。
張維安等作,《客家族群與國家政策》,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新北市:客家委員會,2015。
章英華等著,《中華民國發展史 社會發展(上、下)》,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2011。
莊萬壽主編,《台灣獨立的理論與歷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2。
許倬雲等著,《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臺北市:正中,1992。
黃光男等,《新世紀的博物館營運》,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
黃武忠等編輯,《2002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黃俊傑、何寄澎主編,《臺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2。
黃國榮總編輯,《臺中學研討會音樂文化篇論文集》,臺中市:臺中市文化局,2010。
黃煌雄、黃勤鎮調查,《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臺北市:遠流,2004。
楊國樞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與華人本土契合性》,臺北市:五南,2008。
楊淑芬主編,《面對公與義—建構宏觀、包容與分享的社會》,台北市:時報文化,2004。
詹素娟、康培德、李宜憲主編,《山海尋跡—臺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new window
臺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編輯小組編,《臺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
,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2。
劉國基編,《兩國論全面觀察》,台北市:海峽學術,1999。
樓永堅主編,《藝術產業行銷個案集第一輯》,台北市:智勝文化,2005。
蔡昭儀執行主編,《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
導師出版社編輯委員會,《中華文化精神探究(第四版)》,九龍:導師出版社,2004。
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市:群學,2008。
簡丹總編輯,《在20號倉庫走過一千個日子》,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簡光明主編,《台灣文學與電影中的母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8。
于國華,《「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方淑娟,《文化政策下的文化藝術中心—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的個案探討》,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王志堯,《中國意識在台灣社會政治發展過程中之角色分析(1988-2000)》,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王政益,《台灣戰後文化政策對於現代國樂發展的影響—1949-1987》,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王梅玲,《圖書與資訊學刊》54期(2005/08),頁43-57。
王雅萍,《主體性的追尋:台灣鄉土教育理念的實踐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王瑞雯,《戰後臺灣文化政策發展之政經分析,1949-2013》,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曲忠恕,《1970年代中央電影公司抗戰愛國影片的歷史意義—一個民族主義觀點的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
何寶籃,《觀看介面:台灣電影的美學政治與視覺模式的轉化(1980-2010)》,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吳俊憲〈臺灣本土教育的發展背景、概念架構及其課程改革籌劃〉《課程及教學季刊,2006.9》,頁61-79。new window
吳慶輝,《「光輝十月」-由《國語日報》看戰後台灣國家認同之轉變》,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較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4。
李明芳,《台灣文化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李瑞清,《台灣認同的發展(一九九六年至二00八年);李登輝主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以國家認同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碩士論文,2007。
李嘉齡,《語言運動在近年台灣認同政治上的角色》,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2005。new window
周雅菁,《台灣公共藝術政策之研究:1999-2011》,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博士論文,2013。new window
林于湘,《文藝政策的制定與辯證:釋析1981年至1998年台灣文化論述的建構(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例)》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戲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0。
林永芳,《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及文化發展政策之研究(1987-199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林宜珍,《國中地理教科書中的「台灣」--民國六十九與九十五年版本之比較》,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林玟伶,《工具性文化政策的介入:臺灣地方文化館計畫與英國區域文藝復興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林信傑,《台灣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期間本土化與兩岸政策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邵正興,《台北對「兩國論」、「一邊一國論」危機處理之比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07。
施俊民,《我國文化政策與經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2013。
段有薰,《從四大報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進程與台灣社政經之交互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洪輝煌,《台灣鄉土語言政策現況與省思:全球化與在地化整合的觀點》,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唐嘉麗,《當前我國文化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馬庶瑋,《台灣戰後文化建設表演空間變遷之研究—以縣市文化中心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8。
張宏維,《由文建會預算結構變化看台灣文化政策演變》,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莊國銘,《多元文化國家的公民教育—兼論台灣原住民族公民教育的困境》,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許炳進,《台灣地區原住民教育文化政策之研究—以少數民族理論觀點為基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陳怡璉,《國家文化政策中的傳統表演藝術國際文化交流—以紐文與巴文之展演》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陳景峰,《台灣電影明星之塑造(1949-198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0。new window
陳景峰,《國府對台灣電影產業的處理策略》,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麗玲,《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以故宮「文創產業發展研習營」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竟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
黃水潭,《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文化政策評估:以台中二十號倉庫藝文空間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3。
黃尚文,《多元文化思潮之爭議及其對台灣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
黃振宇,《兩岸推動中華文化政策國際化比較研究:孔子學院與臺灣書院之比較》
,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014。
黃琇玫,《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嘉琪,《都市公共空間的歷史轉化—台北市中正紀念堂的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楊婷雅,《文化公民概念型塑之研究:以社區總體營造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董思齊,《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1949年以來台灣國家認同的困境》,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劉永逸,《台灣政黨輪替前後文化政策之研究—以1993-2008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劉榆華,《從政黨輪替看我國文化政策之演變(1996-2008)--以文化預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2008。
劉曉芬,《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臺灣史教材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歐嬌慧,《山海國小本土語言教學的批判民族誌研究—多元文化之認同與差異的解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潘瑾筠,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期(2012/12),頁31-46。
蔡佩如,《中華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後殖民分析—以台灣論述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政治學研究所,2003。
黎金環,《文化政策、客家認同與社區意識—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經營現況之探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碩士論文,2013。
蕭民岳,《跳出「中」心,吃進中「華」:北市官辦大眾節慶的文化政治(1994-2006)》,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戴美慧,《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關係之研究—以文化多元主義為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謝麗君,《戰後台灣之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6。
蘇明如,《多元文化時代的博物館—臺灣地方文化館政策十年(2002-201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蘇昭英,《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蘇顯星,《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四、工具書
2015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編,《2015台北金馬影展》,台北市:2015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2015。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4。
王永志主編,《2004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2003。
王永志主編,《2005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2004。
王永志主編,《2006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2005。
王存立、胡文青主編,《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2002。
王凌莉等著,《表演藝術達人祕笈—看表演破解問題百百招》,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6。
王清華等撰稿;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策畫,《那時 此刻》,台北市:行人文化,2013。
王嫈綠等著,《到全球戲劇院旅行Ⅰ:歐陸3國的14個戲劇殿堂》,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3。
朱維瑜主編,《1996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1995。
朱維瑜主編,《1998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1997。
朱維瑜主編,《2001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2000。
朱維瑜主編,《2002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2001。
宋兆霖主編,《履踪:臺灣原住民文獻圖畫特展》,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
李振廣主編,《臺灣研究論文精選—臺灣政局大事記》,北京市:台海出版社,2006。
李豐楙、辛晚教計畫主持,《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考古遺址類》,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李豐楙、辛晚教計畫主持,《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原住民文化類》,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周延熹總編,《mapy no.9文化生活—劇場饗宴篇》,臺北市:震洋,1999。
周蓓姬總編輯,《中華民國94年電影年鑑》,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2005。
林玉茹、張隆志、詹素娟編輯,《局開新境:臺灣史研究所二十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3。---工具書
林郁晶等著,《表演藝術達人祕笈4—舞動世界的小腳ㄚ》,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9。
徐宗懋,《二十世紀台灣精選版(民主篇)》,台北市:台灣古籍,2007。
徐宗懋,《走過百年—20世紀台灣精選1971-2000》,台北市:台灣書房,2010。
耿立群主編,《2015年臺灣漢學研究數位資源選介》,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14。
高明士主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地理篇)教科書 全一册》,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0。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教科書 全一册》,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0。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 全一册》,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0。
國家圖書館參考組編,《臺灣鄉土網路資源選介》,臺北市:國家圖書館,2005。
教育部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2000。new window
漢學研究中心,《臺灣地區漢學資源簡介》,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88。
漢學研究中心編,《2007年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選介》,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7。
漢學研究中心編,《2010年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選介》,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10。
漢學研究資料暨服務中心聯絡組編,《海外漢學資源調查錄》,臺北市:漢學研究資料暨服務中心,1982。
劉明堂主編,《2007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2006。
歐俊麟主編,《2008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2007。
歐俊麟主編,《2009世界年鑑》,台北市:中央通訊社,2008。
盧梅芬主編,《形、色、紋、質:臺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微觀之旅特展專刊》,臺東市:臺灣史前博物館,2011。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市:五南,2010。new window
鍾喬主編,《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93》,臺北市:國家電影料館,1994。



五、相關網站
中華文化總會網站:http://www.gacc.org.tw/about_us/%E7%B5%84%E7%B9%94%E6%B2%BF%E9%9D%A9-2.html
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41605&ctNode=2016&mp=2013&ps=
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5CB34240F988D677
國立臺灣文學館網站: http://www.nmtl.gov.tw/content_167.html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 http://www.nmth.gov.tw/content_72.html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網站: http://www.k12ea.gov.tw/92_sid17/minnan.pdf
漢學研究中心網站: http://ccs.ncl.edu.tw/g0107/mission.aspx
總統府,總統接受德國之聲專訪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6423
總統府公共事務室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9184&ctNode=5645&mp=1
總統府新聞稿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6230&rmid=514&word1=%E6%9D%8E%E7%B8%BD%E7%B5%B1&sd=1988/01/01&ed=2000/12/31&size=1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