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工員執行脫貧方案個案管理之探究:以服務女性戶長單親戶為例
作者:黃明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MING-YU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彭懷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個案管理脫貧方案同儕協力女性戶長單親戶Case ManagementPrograms for Overcoming PovertyPeer CollaborationFemale Heads of Household who are Single Moth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
現今社會救助政策已轉向以鼓勵自立、培養脫貧能力、提高經濟弱勢者人力資本的積極脫貧。脫貧是透過方案進行,社工員是脫貧方案計畫的擬定者、執行者及決策者,在服務過程提供切合案主需求的服務內容,並善用所掌握的資源,個案管理方法的運用是重要關鍵。本研究期能對目前社工員執行脫貧方案對於個案管理之運用提出具體的貢獻,以豐富脫貧方案執行作法不同的思考方向與參考建議。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研究者選取2007年至2016年期間四個以女性戶長單親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資產累積脫貧方案,訪問12位執行脫貧方案的社工員或社工督導。以引導性訪談運用半結構式訪談設計及事前準備訪談大綱等做為資料蒐集的方法。按照步驟依序說明個案管理的方法及遇到的困境,並加以比較。
綜合本研究資料分析,提出以下研究結果:社工員在運用個案管理於方案時確實遇到不少來自於案主、機構、社工個人的困境,如個案無法完全排除家庭及工作因素的牽絆、單位主管缺少對個案管理運作的認知與支持、各單位之間橫向溝通障礙、社工員流動率高及個案管理認知不足等。為使脫貧方案得以順利執行,社工員運用機構潛在的社會資源、發掘個案的復原力、向外求援網絡結盟等各種方法以突破在個案管理的工作困境,解決所面對的問題。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之研究建議:(1)機構須全面支持脫貧方案個案管理模式的運作,包括機構內部支持系統的建置、提供個案管理相關的在職訓練、個案管理評估應納入個案的反應與需求、建立個案管理社工資格的機制並賦予彈性運用資源的職權、安排個案管理社工適度的工作量等。(2)重視脫貧方案參與對象的潛在復原力。(3)績效指標應以正向脫貧因子為基準。
關鍵字:個案管理、脫貧方案、同儕協力、女性戶長單親戶
The current social assistance policy has turned to encouraging autonomy,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poverty, and improving the aggressive overcoming of poverty in human resources of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people. The objective of overcoming poverty is achieved by implementing programs. Social workers are the developers, executors, and decision-makers of the programs and plans for overcoming poverty. During service process, in order to provide service content meeting the needs of requesters and make the best use of controlled resources,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management methodology is the important key. This study intends to make specific contributions to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social workers’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s for overcoming poverty to cas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rich different thinking directions and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programs for overcoming poverty.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nrolled 4 female heads of household who were single mothers as the subjects (participants) in the asset accumulation program for overcoming poverty from 2007 to 2016. This study interviewed 12 social workers or social worker supervisors. This study used guid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interview guide prepared in advance, etc. as the method for collecting data. This study explained the methods of case management an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order according to the study step, and performed comparisons.
This study obtaine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data analysi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se management program, social workers indeed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from subjects,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workers themselves, such as the subjects’ failure to fully get rid of the constraints of family and work; unit supervisors’ lack of perception and support for the operation of case management, horizont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mong various units; social workers’ high turnover rate, and lack of case management perception.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implement the program for overcoming poverty, social workers used potential social resources of institutions to uncover the subjects’ resilience, seek for external assistance, and form alliance with networks, etc. to overcome the work difficulties in case management and solve program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institutions have to fully support the operation of case management model of program for overcoming poverty, including establishing internal support system in institutions, providing case management-related in-service training,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sponses and needs of subjects in the case management evaluation, developing the mechanism of eligibility of social workers of case management, endowing social workers with the power to flexibly use resources, and arranging adequate workload for social workers implementing case management; (2)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potential resilience of participants in programs for overcoming poverty; (3)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hould be posi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vercoming of poverty.
Keywords:Case Management, Programs for Overcoming Poverty, Peer Collaboration,
Female Heads of Household who are Single Mothers
一、中文書目
王仕圖(2000)。貧窮持續時間與再進入的動態分析:以1990年-1998年嘉義縣低收入戶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new window
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篤強(2001)。「強制工作」與「財產累聚」-兩種貧窮對策觀點。社區發展季刊,95,85-95。new window
王篤強(2007)。資產脫貧方案、參與意願、可能阻礙因素以及相關的一些省察-以某縣低收入經濟戶長為例。社區發展季new window
刊,119,56-77。
王增勇(2003)。照顧與控制之間-以「個案管理」在社工場域的論述實踐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1,143-183。new window
王玉珊(2004)。臺北市脫貧政策與方案。貧困家庭自立脫貧方案與實務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彙
編。
王德睦(2004)。貧窮的動態分析。貧困家庭自立脫貧方案與實務研討會彙編,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編
印。
王永慈(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0,1-54。new window
王永慈、林萬億(2005)。就業自立模式。自立脫貧方案操作手冊,內政部編印。
王喬涵(2006)。由政策學習觀點論台灣脫貧政策-以九O年代後期南部縣市脫貧方案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
學系碩士論文。
王崧任(2010)。青年脫貧歷程之研究-以高雄地區參與教育投資方案之青年為例。屏東: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泰文、林藍萍、徐尚為、林金定(2015)。特殊境遇婦女歷年利用家庭扶助服務狀況與長期趨勢分析。身心障礙研究,13(2),119-131。
尤詒君(2009)。臺北市社會救助之挑戰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4,15-28。new window
內政部統計處(2015)。婚姻狀況統計。取自內政部網址,檢索日期:2016年2月16日。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古允文、詹宜璋(1998)。台灣地區老人經濟安全與年金政策:社會排除觀點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2),191-225。new window
古允文(2010)。誰是弱勢者?一個風險社會的再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30,4-16。new window
甘玉慈(2001)。個案管理實務運作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臺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白琇璧、劉雅萍(2015)。臺中市自立家庭築夢踏實計畫服務成效評估研究。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執行。
伊慶春(1991)。家庭問題。收錄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
行政院主計處(2006)。93年家庭組成型態變遷。取自政院主計處網址,檢索日期:2016年2月18日。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6628141338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15)。99年普查統計結果表:單親家庭之子女概況。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址,檢索日期:2016年2月18日。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1958&ctNode=3273&mp=1
呂朝賢(1995)。貧窮的性別與婚姻屬性差異。婦女與兩性學刊,6,25-54。new window
呂朝賢、王德睦、林怡婷、沈明彥(2009)。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經濟扶助個案給付動態:以嘉義分事務所為例(1967-2008)。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0,57-92。new window
巫懿真(2005)。府城低收入單親女性與工作貧窮:勞動政策與社會安全之檢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漢儀(1998)。兒童保護-蹣跚學步的台灣經驗。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主辦。new window
宋麗玉(1998)。個案管理之內涵與工作模式-兼論個案管理模式在台灣社會工作領域之應用。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27-156。new window
李美玲(1994)。二十世紀以來台灣人口婚姻狀況的變遷。人口學刊,16,1-15。new window
李宗派(2000)。探討社會資源之開發與管理原則。社區發展季刊,89,53-61。new window
李冠蓉(2002)。個案管理中輟預防方案對於國中一年級高危險群中輟傾向的影響。臺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素華(2002)。社會福利資源媒介行為績效評估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低收入戶第二代脫貧方案為例。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淑容(2006)。貧窮女性化之研究:兼論家庭收支調查資料庫之使用。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8,57-87。
李詩曄(2007)。台灣地區女性單親家庭經濟風險與社會安全保障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李易駿、蕭琮琦(2008)。弱勢兒童的生活經驗與社會排除。兒少福利論壇:行動與挑戰,靜宜大學主辦。
李政道、盧禹璁、吳景峰(2009)。貧窮家計的陷入與跳脫-以台南市南區2001-2007年為例。嘉南學報,35,820-834。new window
李健鴻(2010)。「積極促進」治理下就業保險失業給付制度的實踐困境。台灣民主季刊,7(2),125-176。new window
李羿佩(2012)。資產累積方案參與經驗對家庭功能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青蘋果發展帳戶專案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秀珍(2015)。青少年參與二代脫貧方案改變情形之初探-以桃園縣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何伶娟(2012)。脊髓損傷患者社會資源應用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探討。臺中: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施偉隆(2009)。從現象學的觀點對質性研究的省思。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1),127-152。new window
林 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50(4),1-16。
林政達(2005)。貧窮動態-以嘉義家庭扶助中心扶助個案為例。嘉義:南華大學
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于清(2006)。成年喪親者的悲傷復原經驗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茹茵(2007)。貧窮女性單親生活因應策略之探討與類型建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林怡君(2010)。住宿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之探究。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宥芯(2010)。專業環境與情緒勞動:以保護型社工員為例。臺北: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周月清(1997)。我國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個案管理的發展與實務工作相關議題之探討。福利社會,60,7-14。new window
周大堯(2005)。脫貧婦女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初探。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周慧香、邱仕杰(2005)。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經濟扶助家庭生活樣貌調查計畫扶助家庭及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分析報告。別讓貧窮脫垮他:兒童貧窮與脫貧方案國際交流研討會成果彙編,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邱俊傑、陳姿伶(2009)。社區外籍配偶之個案管理應用-以母乳哺餵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7,258-265。new window
沈慶盈(1999)。個案管理應用於社區照顧之適應性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8,254-264。new window
吳景峰(1999)。法定貧窮因素之探討-以台南市南區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培源(2009)。雲林縣新移民女性社會支持,母職效能感與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幼兒教育研究,1,93-140。new window
吳易霖、葉莉莉、張嘉蘋、柯乃熒(2010)。以個人知識發展過程探索個案管理師之角色衝突與成長。腫瘤護理雜誌,10,47-55。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胡正申(1998)。社會工作「個案管理」發展、運作與困境之研究。復興崗學報,64,227-252。new window
柳素燕、蕭如玲、沈家琳、李皇瓊(2006)。個案管理資訊整合與成效評估-以糖尿病為例。健康管理學刊,4(2),169-179。new window
馬淑蓉(2011)。工作貧窮女性單親家庭邁向脫貧之歷程研究:以被社會救助法排除者為例。臺中: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馬淑蓉、吳惠如、郭俊巖、賴秦瑩、巫承宗(2013)。單親婦女的生活困境與福利需求:以非營利機構受助者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3,72-108。new window
徐良熙、林忠正(1984)。家庭結構與社會變遷:中美單親家庭之比較。中國社會學刊,8,1-22。new window
徐 震、李明政、莊秀美(2000)。社會問題。臺北:學富文化。
徐韻琴(2014)。從單親家庭個案管理服務談資源整合-以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嘉義中心為例。家庭教育雙月刊,47,21-31。
孫健忠(1995)。台灣地區社會救助政策發展之研究。台北:時英。new window
孫健忠(1999)。社會價值與社會控制:以社會救助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77-109。new window
孫健忠(2000)。社會救助制度的新思考。社區發展季刊,91,240-251。new window
孫健忠(2004)。貧窮與社會救助。收錄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new window
高永興(1990)。社工人員對個案管理認知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高迪理(1992)。個案管理在兒童保護工作中之運用。社會福利,102,33-37。
高玉蓮、張婷菀(2007)。高雄市希望起飛築夢帳戶脫貧方案之實施與挑戰。儲蓄發展帳戶脫貧策略之實施、成效與挑戰研討會,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台灣社會福利學會主辦。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臺北:麗文。
高雄市政府(2016)。100年訂定高雄市單親家庭扶助辦法。取自高雄市政府網站,檢索日期:2016年3月19日。
http://law.kcg.gov.tw/law/NewsContent.aspx?id=53
翁文杏(2015)。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脫貧計畫之研究-以「儲蓄互助培-平民銀行」實驗方案為例。臺中: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家扶基金會(2014)。103年度年報。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編印。
陳仲豪(1995)。致貧因素與老人及非老人家戶貧窮之關係探討。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彰儀(1995)。組織心理學。台北:心理。
陳建甫(1996)。台灣相對貧窮家戶的現況與變遷。社區發展季刊,57(17),95-116。new window
陳世桓(1996)。台北市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之發展與困境。福利社會,52,33-38。
陳正峰(1998)。貧窮的落入、持續、與脫離-以嘉義縣低收入戶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源湖(1998)。高雄縣市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社會支持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麗文(2002)。兩性平權在家庭:婚姻與家庭涉入的省思。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4,173- 274。new window
陳金英(2004)低收入戶青少年的「可能自我」-脫貧方案的初步成效。學校與家庭社會工作學刊,1,147-201。
陳筱瑀、吳姿蓉(2009)。協助脊髓損傷患者社會參與之復健護理。長期照護雜誌,13(1),87-94。
陳素貞(2010)。彰化縣政府結合民間團體推動經濟弱勢戶脫貧方案計畫。彰化縣政府99跨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陳麗珍(2012)。高雄市脫貧方案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 源(2013)。三位資深社工回顧工作困境之敘事研究。屏東:美和科技大學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珍(2014)。經濟弱勢女性單親就業歷程與經驗-雙系統論觀點之分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許雅惠(2000)。家庭政策之兩難-從傳統意識型態出發。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37-289。new window
許素彬(2008)。家長與個管員夥伴關係對早期療育服務成效之影響研究。臺大社工學刊,47,43-92。new window
許木山(2011)。脫貧三層次-全球、中央、地方(雲林縣)。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許碧純、洪明皇(2012)。台灣中老年女性家庭照顧者經濟安全之研究。社會分析,5,39-63。new window
許坋妃(2014)。弱勢婚姻移民單親母親的生命圖像與就業障礙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郭登聰(1990)。個案管理在社會行政方面運用的可行性的初探。社會發展季刊,49,55-59。new window
郭鳳霞、徐南麗(2002)。個案管理師的角色與必備能力。慈濟護理雜誌,1 (3),22-27。
郭靜晃、吳幸玲(2003)。台灣社會福利實施現況:從單親家庭觀點分析。華岡社科學報,17,117-141。
郭俊巖(2010)。美國工作福利政策的形成與轉化:以AFDC 改革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8(2),117-159。new window
張清富(1992)。貧窮變遷與家庭結構。婦女與兩性學刊,3,41-58。new window
張清富(1995)。單親家庭現況及其因應對策之探討。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張清富(1998)。單親家庭經濟扶助之研究。內政部八十六年度研究報告。
張清富(2009)。從理論觀點談工作與貧窮。社區發展季刊,124,58-71。new window
張齡友(1994)。父權體制下女性單親家庭致貧因素之探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如杏(2006)。建構特教體系中專業社會工作–以台北縣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5,191-222。new window
張朝琴(2009)。剝奪排除與兒童脫貧-資產累積福利理論觀點。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8,93-117。new window
張益英(2009)。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實務社會工作者價值實踐之探討與反思。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蘭、張瑞玲(2014)。將台灣女性繪入世界地圖:政治權力之參與(1995-2008)。中華民國地圖學會會刊,24,57-74。
張子超(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網址,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日。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283/
梁偉康(1990)。社會服務機構:行政管理與實踐。香港:集賢社。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收錄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三民。new window
童富泉(2000)。臺北市兒童保護服務的發展體系。兒童保護實務工作研討會論文集,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編印。
曾文志(2005)。復原力的構念與研究之分析。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學報,4,45-68。
曾華源、黃俐婷(2006)。心理暨社會派、生態系統觀及增強權能觀對「人在情境中」詮釋之比較。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63-89。new window
黃俊傑(1990)。台灣家庭的變遷-以新莊市為例。台大社會學刊,2,107-156。
黃源協(1999)。社會工作管理。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黃明玉(2003)。台北縣家扶中心再創生機-失業婦女重生方案報告書。
黃明玉、吳惠如、郭俊巖(2014)。從臺北市家庭發展帳戶方案探析女性戶長單親戶脫貧的可能。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1),131-152。new window
黃俐婷(2003)。探討青少年接受到的社會支持。社區發展季刊,103,144-157。new window
黃秀香、鄭善明、翁慧圓、張柏晴(2004)。青少年復原與社會工作。臺北:洪葉。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4)。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臺北:雙葉。
黃振賢(2011)。國小學生班級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
詹宜璋(2014)。原住民族貧窮與救助的社會文化意涵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7,111-128。new window
萬育維、賴資雯(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05-332。new window
萬育維(2000)。供需無法銜接-長期照護政策在輸送過程中的結構性問題。醫望,33,72-75。
彭懷真(1987)。台灣經驗的難題。台北:洞察出版社。
彭懷真(1995)。社會工作管理。收錄於李增錄(主編),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
彭懷真(1996)。女人難為。台北:平氏出版有限公司。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彭懷真(2013)。社會問題。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彭懷真(2014)。更認識貧窮,更有效脫貧。臺中市自立家庭築夢踏實脫貧議題學術研討會,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協辦。
彭懷真(2015)。家庭與家人關係。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彭煥勝(2004)。性別、階級與婦女教育之初探:以英國十九世紀為例。新竹師院初等教育學報,9,67-96。
彭淑華(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new window
彭淑華(2006)。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25-62。new window
彭淑華(2011)。台灣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與法令制度之發展。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研討會,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主辦。new window
彭欣婷(2012)。我國單親婦女就業阻礙因素之探討。桃園: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碩士班碩士論文。
游帝慶(2009)。宜蘭縣「弱勢家庭累積發展帳戶-脫貧方案」之研究-公私協力觀點。宜蘭: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游瑞瑜(2012)。單親家庭福利需求與福利網絡組織的關係研究。嘉義:國立中正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千代、馮明珠、柯乃熒(2014)。個案管理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60(4),99-104。new window
趙善如(2006)。家庭資源對單親家庭生活品質影響之探究:以高雄市為例。臺大社工學刊,13,109-172。new window
楊家偉(1977)。臺灣省貧窮問題之成因與減輕策略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8(1),158-200。new window
楊靜利、董宜禎(2007)。台灣的家戶組成變遷:1990-2050。臺灣社會學刊,38,135-173。new window
楊璧慈(2013)。經濟弱勢單親女性的社會資本初探。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葉孟珠(2003)。個案管理在非營利組織之應用:發展、限制與困境。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莉莉(2007)。長期照護中的個案管理服務。長期照護雜誌,11(3),219-226。
葉瓊惠(2012)。女性單親家庭家長的生活困境、問題解決策略及學習動機之研究:轉化學習的觀點。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瑞梅(1994)。影響情感與財務支持連繫的因素。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303-333。new window
劉美惠(2000)。台灣的單親家庭與其貧窮原因之探討。臺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華園(2004)。看見希望-「高雄市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實務經驗分享。貧困家庭自立脫貧方案與實務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彙編。
劉亦欣(2005)。管理心理學:實務與應用。台北:新文京開發。
劉信吾(2007)。組織與管理心理學。台北:心理。
劉鶴群、張琬青、陳竹上(2010)。貧窮家戶中原住民族女性之社會排除經驗:以南投縣仁愛鄉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89-120。new window
劉佳泓(2011)。個案管理工作模式運用於職業災害勞工協助之探討-以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畫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碩士論文。
劉學仁(2013)。社工員執行少年自立生活方案的困境之探究。臺中: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蔡明璋(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圖書。
蔡明璋、倪家欣(2010)。臺灣貧窮家庭的社會支持:兩個低收入戶樣本的分析。研究台灣,6,83-112。new window
蔡晴晴(2002)。單親家庭貧窮歷程之研究:以臺中縣家扶中心受扶助家庭為例。
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必焜(2006)。社會資本、休閒參與與健康關係之研究。戶外休憩研究,19,1-25。new window
蔡漢賢、李明政(2006)。社會福利新論。臺北:松慧。new window
鄭淑燕(1991)。兒童保護與科技整合。社區發展季刊,54,33-37。
鄭惠修(1999)。臺北市女單親家庭社會網絡與福利使用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1999)。女性單親家庭的資產累積與世代傳遞過程。臺大社工學刊,1,111-147。new window
鄭麗珍(2000)。家庭結構與青少年前期兒童的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研究報告。執行單位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委託單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new window
鄭麗珍(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工學刊,5,197-270。new window
鄭麗珍(2013)。家庭社會工作。收錄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new window
鄭淑文(2006)。從家庭生命歷程分析貧窮動態-以嘉義家庭扶助中心經濟扶助個案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賴宏昇(2014)。我國脫貧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學系博士論文。
簡文吟(2004)。台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28,1-47。new window
簡月娥(2008)。單親媽媽的寄居人生:性別觀點的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0)。99年單親家庭狀況調查。取自衛生福利部網址,檢索日期:2016年3月15日。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706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5)。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取自衛生福利部網址,檢索日期:2016年3月16日。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77
衛生福利部(2015)。社會救助法規彙編。臺北:衛生福利部編著。
薛文郎(1985)。台灣省小康計畫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薛承泰(1995)。變遷中的臺灣家庭結構:從人口與婚姻談起。社會建設季刊,89,81-94。
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單親戶的數量分析與特性:以1990年普查為例。人口學刊,17,1-30。new window
薛承泰(2000)。台灣地區單親戶之貧窮:以1998年為例。台大社工學刊,2,151-189。new window
薛承泰(2001)。台灣單親戶及貧窮之趨勢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薛承泰(2005)。台灣的低收入戶與脫貧政策。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檢索日期:2016年5月6日。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4/SS-R-094-005.htm
薛承泰、杜慈容(2006)。家庭變遷與社會救助政策-以臺北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4,134-146。new window
謝宜容(2002)。台北市社會救助政策脫貧方案之研究。台北:台北大學社會工 作系碩士論文。
謝美娥(2008)。離婚女性單親家長復原力的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1-33。new window
謝美娥、楊佩榮(2015)。臺北市弱勢家庭形成風險及評估之初探。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65-87。new window
謝秀玉(2010)。從政策擴散觀點檢視我國資產累積脫貧方案之發展與實施。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
謝孟純(2011)。家戶內女性就業所得對家戶貧窮率改變之影響。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玉玲、王舒芸、鄭清霞(2014)。不同單親家庭的生活處境:單親成因及其性別差異。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4,1-25。new window
蕭琮琦(2013)。台灣家庭經濟安全探析:生命歷程與貧窮動態觀點的詮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儲蓄互助社雜誌(2014)。儲蓄互助培力-平民銀行實驗方案。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發行,106,10-15。取自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網址,檢索日期:2016年5月1日。
http://www.culroc.org.tw/files/cumg/mg106d.pdf
蘇淑貞(1997)。貧窮的歷程-嘉義縣低收入戶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麗瓊(2001)。社會救助新模式-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推動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脫貧方案之介紹。社區發展季刊,95,34-40。new window
蘇麗瓊(2004)。以充權觀點探討高雄市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脫貧方案效益。社會工作學刊,2,89-122。new window
蘇惠靖(2009)。經濟弱勢女性單親家庭與正式社會支持之研究-台中縣個案分析。臺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書目
Strauss, A., & Corbin, J. (原著),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
Anderson , V. A., & Taylor, H. G. (2000). Meningitis. In K. O. Yeates, M. D. Ris, & H. G, Taylor (Eds.), Pediatric neuropsychology: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pp.117-148). New York:Guilford Press.
Bane, M.J., & Ellwood, D.T. (1986).Slipping into and out of poverty : The dynamics
of spell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1(1),1-23.
Ballew, J., & Mink, G.(1996).Case management in social work . 2nd ed . Springfield
:Charles C. Tomas Publisher.
Ballew, J. R., & Mink, G. (原著),王玠、李開敏、陳雪真(合譯) (1998)。《個案管理》。臺北:心理。
Baulch, B., & Hoddinott, H. (2000). Economic Mobility and Poverty Dynam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T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6(6), 1-24.
Burkhauser, Richard V. (2001). What policymakers need to know about poverty dynamics.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20(4), 757.
Bogdan., R. C. & Biklen., S. K.(原著),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Barker, R.L. (2003).Case Management,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5th ed.), 58,Washington D.C.:NASW.
Brown, J. B., & Lichter., D. T. (2004).Poverty, Welfare, and the Livelihood Strategies
of Nonmetropolitan Single Mothers, Rural Sociology,69(2):282-301.
Babbie., E. (原著),陳文俊(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雙葉書廊。
Berger, I.E., Cunningham P. H., Drumwright M. E., (2006).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Through Social Alliance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34(Spring), 128-138.
Beckett, C. (原著),洪敏琬(譯) ( 2013)。《社會工作實務理論:整合運用取向》。 臺北:洪葉文化。
Cummins (1989). Locus of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Clarifie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 772-788.
Cohen,E.L., & Cesta,T.G.(1997). Nursing case management: From concept to evaluation (2nd ed . ). St. Louis: Mosby.
Cohen, S. (2004).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9(8). 676-684.
Chang, C.f.(2006). The Employment Discontinuity of Married Women in Taiwan Job Status, Ethnic Background and Motherhood. Current Sociology, 54(2).
Christine, W., Anne-Marie, W., Eman , L ., Nico, T.(2007).Cumulative stress and
substantiated maltreatment:The importance of caregiver vulnerability and adult partner violence. Child Abuse & Neglect,31,427-443.
DuBrin, A. J. (原著),洪英正、錢玉芬(合譯) (1997)。《管理心理學》。台北:華泰。
Duncan. G. J., & Rodgers, W. L. (1998). Longitudinal aspects of childhood pover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 1007-1021.
Dean H. Hepworth, Ronald H. Rooney, Jo Ann Learsen(原著),張宏哲(譯)(1999)。《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台北:洪葉文化。
Erwin, P. (原著),黃牧仁(譯) (1999)。《兒童到青少年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Franklin, C.(2004).The Delivery of School Social Work Services, in P. Allen-Meares
(Ed.), Social Work Services in School,295-325.Washington DC: Ally and Bacon.
Forster,M., & Vleminckx, K.(2004).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Findings from the Luxembourg Income Study. Socio-Economic Review, 2, 194-212.
House, J. J.(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Addison Wesley.
Johnson, P. J., & Rubin, A. (1983). Case management in mental health: A social work domain. Social Work, 28(1), 49-56.
Jordan, B. (1996). A Theory of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Cambridge. MA.:Polity Press.
Kelso, William A. (1994). Poverty and the Underclass:Changing perceptions of the poor in America.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Kane, S., & Kirby, M. (2003). Wealth, Poverty and Welfare. NY:Palgrave.
Khitarishvili, T., & Kim,K.(2015).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unpaid work t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Does poverty matter? . Electron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ime Use Research,12(1),19-48.
Lasswell, H.D.(1971). Politics:Who Gets What, When, How, Taipei:Rainbow-Bridge Book .
Lyon, J.C.(1993). Models of nursing care delivery and case management: Clarification of terms. Nursing Economic,11(3),163-178.
Lorentzen, T., & Dahl,E.(2005). Active labour market programmes in Norway: are they helpful for social assistance recipients ?.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15 (1), 27-45.
Millar, J., & Glendinning. C. (1987). Invisible Women, Invisible Poverty. in Women
and Poverty in Britain, edited by Caroline, Glending and Millar. Brington ,Sussex: Wheatheaf Books, 2-27.
Millar, J.(1989).Poverty and the Lone-parent Family:The Challenge to Social Policy.
Aldershot,England:Avebury.
Moustakas., C.(1994).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California : Sage Publications.
Midgley, J. (1999). Growth,redistribution and welfare:Toward social investment. Social Service Review, 73(1):3-21.
McKernan,S.M., & Ratcliffe,C.(2005).Events that trigger poverty entries and exit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86(Supplement),1146-1169.
Norris, P.(1984). Women in Poverty: Britain and America. Social Policy,14(4),41-43.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992). Case management in health, education, and human service settings. In S. Rose(Eds.), Case management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21-24. New York: Longman.
Neuman.,W. L.(原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Pearce, D. (1978). The Feminization of Poverty: Women, Work, and Welfare.Urban and Social Change Review, 11, 28-36.
Patton, M. Q.(原著),吳芝儀、李奉儒(合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Rowntree , B.S.(1901). Poverty: A study of town life. London:Thoms Nelson and Sons.
Rutter, M.(1987).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 316-331.
Rose, S. (1992). Case management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 Longman.
Rhodes, R. A. W.(1996).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1996, XLIV, 652-667.
Rank, M.R., & Hirschl, T. A.(2001).The occurrence of poverty across thelife cycle :
evidence from the PSID.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20(4),737-755.
Rubin, A., & Babbie, E. (原著),趙碧華、朱美珍、鍾道詮(合譯) (2013)。《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Sherraden, M. (1991) . Assets and the Poor: A New American Welfare Policy. New York, NY: M. E. Sharpe.
Smith,G.B., Danforth,D.A., Owens,P.J.(1994). Role restructuring: Nurse, case manager, and educator. Nursing Administration Querterly, 19(1),21-32.
Stroul, B. A. (1995). Case management in a system of care. In B. J. Friesen & J. Poertnet (Eds.), From case management to service coordination for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behavioral, or mental disorders: Building on family strengths.3-25. Baltimore: P. H.Brookes.
Smeeding,T.M.(1997).Reshuffling responsibilities in old age:the United State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uxembourg Income Study, Working Paper No.153.
Seligman, M. E. P.(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I. I. Editor(e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 3-12. N.Y.:Oxford.
Sheppard, M.(2004). An Evaluation of Social Support Intervention with Depressed Mothers in Child and Familyl Care, in J. Milar and K. Rowlingson (eds.), Lone Parents, Employment and Social Policy :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 169-188, Bristol, Uk : The Policy Press.
Sokolowski., R.(原著),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
Suzanne, K. Powell (原著),李豫芸、姜遠萍、施鐘卿、張瑛、梁美寬、黃嗣棻、黃瑞媛、詹雅惠(合譯)(2005)。《個案管理》。臺北:五南。
Tess Ridge(原著),孫健忠、傅玉琴、吳俊輝(合譯)(2007)。《童年貧窮與社會排除:兒童的觀點》。臺北:心理出版。
Vosler, N.(1996). New Approaches to Family Practice : confronting economic stress.
London: Sage.
Vleminckx, K., & Berghman,J.(2001).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an overview of conceptual issu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 G. Mayer, J. erghman and R. Slais (eds), Social exclusion and Europen policy, Edward Elgar, Cheltenham, 27-46.
Wright, R. E., & Ermisch, J. F. (1993). Wage Offers and Full-time and Part-time
Employment by British women.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8(1),111-133.
Wakabayashi, C., & Donato,K.M.(2006).Does Caregiving Increases Poverty among Women in Later Life ? Evidence from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urvey.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7(3),258-274.
Walker, R.(1994).Poverty Dynamics:Issues and Examples. Aldershort, England:Avebury.
Zander, K.(1988).Managed care within acute care sett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via nursing case management.Health Care Supervisor, 6(2),27-4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