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以前《周易》象數與義理研究
作者:於光泰
作者(外文):YU,GUANG-TA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趙中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周易易傳象數義理圖書ZhouyiCommentary on YijingImage-NumerologyArgumentationThe Chart And The Inscrip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周易》為中國思想重要源頭之一,《易》生於蓍,蓍生於數,象數依萬物所生,義理依卦象而論,故研究《周易》內涵,象數與義理均不可或缺。象數是指《周易》卦爻符號和數字及相關圖式所象徵的各種事物形態、屬性。義理是指《周易》卦爻辭所蘊含的自然、社會、人生的道理。《四庫提要》云:「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于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為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因此易學史就是象數與義理的辯證過程,經由象數與義理研究易學,提綱挈領,簡要明確。
先秦《易經》至《易傳》在象數與義理均有豐碩的論述,〈說卦傳〉且成為數術家的基礎文獻。兩漢以象數為主,義理為輔,因鄭玄精通今古文,其解《易》雖不脫五行、納甲,但以易簡、變易、不易,詮釋《周易》義理,足徵象數與義理不可偏廢。魏王弼注釋《周易》講「得意忘象」,開創玄學易風氣。晉人韓康伯接續注釋《繫辭》、《說卦》、《序卦》、《雜卦》等,唐代孔穎達疏《周易正義》,使義理派占有科舉之便而暢行,然而李鼎祚收集前人注解,加上本人注釋與評論著作《周易集解》,保留了象數學大量文獻。象數是義理的源頭,象數可以提出自身的人文與宇宙觀,義理更著墨於心性立命與憂患意識等;而數術寄託於象數之中,依賴或然率、話術、對號入座等心理作用存在。四端之心,自強不息,不立乎巖牆之下,反成為術士們的包袱。
象數與義理是一體兩面,義理是對象數的解讀與發揮。「理」是《易》之體,「象」是《易》之用。「理」是隱微的,「象」是顯著的,兩者不可分,故言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兩者可兼重不可偏廢,義理不可無象,象數不可無義,然而不論象數與義理,在文、史、哲與宗教、藝術、社會均牽動人們追求「人文」。漢朝因為自然科學的進步,因此象數學也得到充分發展,儒家思想在「天人感應」的氛圍中,亦藉由陰陽五行融入倫理觀。然而也相對推動數術多元化,孟、京象數學成為發展數術的溫床。數術勾稽無關於人文義理的利祿名望,術士們揣摩人心趨吉避凶的心態,假藉神秘玄學,往「神文」退化,因此講陰陽的象數與義理,與強調五行生剋制化的數術學,尚有區別。
Zhouyi is the leading one of the Five Chinese Classics. Where Yi stems from Qi, which stems from numbers, image-numerology stems from all things on earth and argumentation elaborate based on trigram images. Hence, both the image-numerology and the argumentation are indispensable in the study of Zhouyi. The image-numerology refers to various forms and properties symbolized by the symbols, numbers, and related schemas of the trigrams in Zhouyi; the argumentation refers to the philosophies of nature, society and life implied by the texts of trigrams in Zhouyi. The Annotated Catalog of the Complete Imperial Library reads, “in Han Dynasty the Confucianists discussed about image-numerology which was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ancient time. It was passed down to Jing Fang and Jiao Yan-shou, and changed to a prayer for blessing and divination; being passed down to Chen Bo and Shao Yong, once again it was changed to the exploration into the mysteries of heaven and earth, thus, Yi was no more relevant to civilian use. Wang Bi dismissed image-numerology entirely and discussed based on Lao Zi and Zhuang Zi; the image-numerology was then handed down to Hu Yuan and Cheng Yi, who were the first to elaborate on Confucian principles; subsequently, it reached Li Guang and Yang Wanli, who made reference to historic events, such that theories increasingly emerged on Yi. Debates had begun among the two sects and six schools.” In summary, the history of Yi research is a dialectic process between image-numerology and argumentation, where the study of Yi research by the approach of image-numerology and argumentation has the advantage of grasping the critical points and being concise.
The literature including from pre-Qing Yijing to the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Changes has copious arguments on both image-numerology and argumentation, with Commentary on Trigrams becoming the basic document for numerologists. Whereas scholar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Han Dynasty focused on image-numerology over argumentation; Zheng Xuan, who mastered both contemporary and conventional literature, commented on Yi by the five elements and Na-Jia, yet he still interpreted the meanings and principles of Zhouyi as simple, change and constant,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neither of image-numerology and argumentation can be disregarded. Wang Bi of Wei Dynasty commented on Zhouyi by saying “retaining meanings and forgetting image” and pioneered the practice of metaphysical Yi. Subsequently, Han Kang-Bo of Jin Dynasty continued to comment and made annotation on the Commentary on the Appended Phrases, Explanation of the Trigrams, the Sequence of the Hexagrams, and Miscellaneous Hexagrams, etc. Besides, Kong Ying-Da of Tang Dynasty commented on Zhouyi Zhengyi, which allowed the school of argumentation to dominate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however, when Li Ding-Zuo collected the comments by prior scholars and added his own comments to compose the Notes to Zhouyi , he retained much literature on image-numerology. From image-numerology, which is the source for argumentation, it is possible to propose one’s own humane view and mind thinking, while argumentation relates more to self-cultivation and awareness of crisis. And, numerology, which uses image-numerology as a vehicle, relies on probabilities and the existence of psychological effects like sweet talks and self-recognition. For numerologists, sense of virtues, ever self-improving and keeping away from risks became burdens instead.
Image-numerology and argumentation are the two sides of a coin, where the latter 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former. And, “argument” is the body of Yi and “image” is the application of Yi. The former is implicit, while the latter is explicit, but they cannot be separated; thus, it is said that the body and the application are of a same source, without differences in revealing the minute things. Either may be biased but neither may be omitted, as argumentation cannot do without image-numerology, and vice versa. However, both have effects on people’s quest for “humanity” in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religion, arts as well as society. Thanks to the progress of natural science, image-numerology was also well developed in Han Dynasty, while Confucianism also blended in ethic view through Yin and Yang and Five Elements amid the atmospher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Heaven and Man”. Yet, that also promoted diversification of astrology, with Meng Xi and Jing Fang’s theories of image-numerology becoming the hot bed for development of numerology. Numerology discusses fame and money that are irrelevant to humane reasons and principles and astrologists conjecture about one’s mind seeking lucks and avoiding risks, which, in the name of metaphysics, was degenerating toward “god’s texts”. As such, image-numerology and meanings and principles that were about Yin and Yang were still different from numerology that focused on the actions between Five Elements.
一、古籍(依作者年代)
﹝漢﹞劉向著 劉建生主編 管子精解 海潮出版社 2012
﹝漢﹞揚雄撰 司馬光注 集注太玄經 中華書局 1974
﹝漢﹞王充 論衡 臺灣古籍出版社 1997
﹝漢﹞許慎 說文解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漢﹞班固 漢書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37
﹝漢﹞鄭玄 易緯是類謀外四種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7
﹝漢﹞荀悅撰 楊家駱編 西漢年紀合刊 鼎文出版社 1977
﹝魏﹞王弼﹝晉﹞韓康伯 周易王韓注 大安出版社 1999
﹝漢﹞河上公﹝魏﹞王弼 老子四種 大安出版社 1999
﹝南北朝﹞范曄 後漢書 商務印書館 1937
﹝南北朝﹞魏收 魏書 商務印書館 2010
﹝南北朝﹞蕭統 昭明文選 東華書局 1976
﹝隋﹞蕭吉 五行大義 武陵出版社 2003
﹝唐﹞房玄齡 晉書 中華書局 1974
﹝唐﹞李鼎祚 周易集解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4
﹝宋﹞邵雍 梅花易數 兩儀出版社 1969
﹝宋﹞周敦頤撰 徐洪興導讀 周子通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宋﹞程頤、程顥 二程遺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宋﹞程頤 易程傳 中華書局 1981
﹝宋﹞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大安出版社 1999
﹝宋﹞朱熹著 張京華注譯 新譯近思錄 三民書局 2005
﹝宋﹞王應麟 困學紀聞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56
﹝宋﹞廖中 五行精紀 武陵出版社 2009
﹝宋﹞俞琰 周易參同契發揮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明﹞萬民英 三命通會 武陵出版社 1996
﹝明﹞來知德撰 張萬彬點校 周易集注 九州出版社 2004
﹝清﹞黃宗羲 易學象數論 廣文出版社 1974
﹝清﹞王夫之撰 李一忻點校 周易外傳 九州出版社 2004
﹝清﹞王夫之撰 李一忻點校 周易內傳 九州出版社 2004
﹝清﹞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藝文印書館 1976
﹝清﹞焦循 易圖略 廣文出版社 1970
﹝清﹞李道平 周易集解纂疏 中華書局 1994
﹝清﹞郭慶藩 莊子集釋 華正書局 1987
﹝清﹞何寧 淮南子集釋 中華書局 1998
﹝清﹞皮錫瑞 經學歷史 藝文印書館 2004
﹝清﹞皮錫瑞 經學通論 中華書局 1954
﹝清﹞蘇輿 春秋繁露義證 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
﹝清﹞章學誠撰 葉瑛注 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譯校注
漢京文化事業 1986
二、北京大學出版社 十三經注疏
﹝漢﹞鄭玄注 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 禮記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漢﹞鄭玄注 賈公彥疏 十三經正義 儀禮注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漢﹞鄭玄注 賈公彥疏 十三經正義 周禮注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魏﹞何晏注 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 論語注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晉﹞杜預注 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 左傳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魏﹞王弼注 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 周易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漢﹞孔安國傳 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 尚書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宋﹞趙岐注 孫奭疏 十三經注疏 孟子注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漢﹞毛亨傳 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 毛詩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三、近人著作(依出版先後)
顧頡剛 古史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31
戴君仁 談易 臺灣開明書店 1961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
王淮 老子探義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
王雲五主編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
周易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4
胡自逢 先秦諸子易學通考 文史哲出版社 1974
徐芹庭 兩漢十六家易注闡微 五洲出版社 1975
嚴靈峯 無求備齋易經集成 成文出版社 1976
林麗真 王弼及其易學 臺灣大學文學院 1977
李鏡池 周易探源 中華書局 1978
周紹賢 兩漢哲學 文景書局 1978
鄭燦 易學啟蒙 中國孔學會 1978
李滌生 荀子集釋 學生書局 1979
楊家駱主編 隋書 鼎文書局 1979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 三民書局 1980
黃慶萱 周易讀本 三民書局 1980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 學生書局 1980
樓宇烈 王弼集校釋 中華書局 1980
尚秉和 周易尚氏學 老古文化 1981
傅隸樸 周易理解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1
范良光 易傳道德的形上學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2
胡哲敷 老莊哲學 中華書局 1982
賴炎元註譯 春秋繁露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4
屈萬里 先秦漢魏易例述評 學生書局 1984
梁啟超撰 朱維錚校注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 五南出版社 1985
韋政通 中國哲學思想批判 水牛出版社 1986
林政華 易學新探 文津出版社 1987
郭慶藩 莊子集釋 華正書局 1987
金景芳 學易四種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
徐芹庭 易學源流 國立編譯館 1987
南懷瑾 易經雜說 老古文化事業 1987
黃坤堯 鄧仕樑 新校索引經典釋文 學海出版社 1988
胡樸安 周易古史觀 明文書局 1989
祝瑞開 兩漢思想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戴璉璋 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 文津出版社 1989
黃壽祺 張善文編 周易研究論文集 北京師範大學 1991
張立文 周易與儒道墨 東大圖書 1991
李周龍 易學窺餘 文津出版社 1991
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 藍燈文化 1991
梁韋弦 周易研究史 湖南出版社 1991
劉瀚平 周易闡真導論 道德文教基金會 1991
王居恭 周易旁通 文史哲出版社 1992
王居恭 漫談周易 文史哲出版社 1992
李煥明 易經的生命哲學 文史哲出版社 1992
張岱年 中國哲學大綱 藍燈文化 1992
朱伯崑主編 周易知識通覽 齊魯出版社 1993
劉精誠 中國道教史 文津出版社 1993
陳鼓應 易傳與道家思想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
徐志銳 周易陰陽八卦說解 里仁書局 1994
鍾肇鵬 讖緯論略 洪葉文化 1994
林忠軍 象數易學發展史 齊魯書社 1994
牟宗三 牟宗三先生全集 聯經出版公司 1994
徐志銳 周易大傳新注 里仁書局 1995
黃慶萱 周易縱橫談 東大圖書公司 1995
劉大鈞主編 象數易學研究 齊魯書社 1995
李煥明 比較易學論衡 文史哲出版社 1995
易中天注譯 侯迺慧校閱 新譯國語讀本 三民書局 1995
周紹賢 劉貴傑 魏晉哲學 五南出版社 1996
楊儒賓著 黃俊傑譯 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 正中出版社 1996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6
張其成主編 易學大辭典 建宏出版社 1996
劉大鈞 林忠軍 周易經傳白話解 大孚書局 1997
張善文 象數與義理 洪葉文化 1997
文經華 易經歷史:替中國算命 文津出版社 1997
周嘯天 尤其 史記全本導讀 合記圖書出版社 1998
詹石窗 道教術數與文藝 文津出版社 1998
王新華 周易繫辭傳研究 文津出版社 1998
趙中偉 易經圖書大觀 洪葉文化 1999
黃沛榮 易學乾坤 大安出版社 1999
劉國樑注譯 新譯周易參同契 三民書局 1999
王新春 周易虞氏學 頂淵文化出版社 1999
陳鼓應 趙建偉 周易注譯與研究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9
胡自逢 易學識小 文史哲出版社 2000
湯一介 陳鼓應 兩漢易學與道家思想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
黃沛榮 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 萬卷樓出版公司 2001
劉綱紀、范明華 易學與美學 大展出版社 2001
黃壽祺 張善文 周易譯註 頂淵文化事業 2002
傅雲龍 柴尚金 易學的思維 大展出版社 2002
李申 周易與易圖 大展出版社 2002
林文欽 周易時義研究 國立編譯館 2002
鄭萬耕 易學源流 大展出版社 2002
陳飛龍 抱朴子內篇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2
張其成 易道主幹 志遠書局 2002
張其成 象數易學 志遠書局 2003
曾春海 易經的哲學原理 文津出版社 2003
任俊華 易學與儒學 大展出版社 2003
徐復觀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臺灣學生書局 2004
林麗真 義理易學鉤玄 大安出版社 2004
廖名春 周易經傳十五講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王章陵 周易思辨哲學 頂淵文化事業 2004
吳懷祺 易學與史學 大展出版社 2004
朱伯崑主編 王博著 易傳通論 大展出版社 2004
高亨 周易大傳今注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高亨 周易古經今注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朱伯崑 易學基礎教程 志遠書局 2004
高亨 周易雜論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姜一涵 易經美學十二講 典藏藝術家庭 2005
林忠軍 周易鄭氏學闡微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張少康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水牛出版社 2005
賴貴三 臺灣易學史 里仁書局 2005
張善文 絜靜精微之玄思 頂淵文化 2006
黃忠天 周易程傳註評 復文圖書出版社 2006
張善文 歷代易家考略 頂淵文化事業 2006
張善文 歷代易學要籍解題 頂淵文化事業 2006
羅熾 蕭漢民 易學與人文 大展出版社 2006
陳飛龍 《淮南子》今註今譯 利華書局 2007
許老居 京氏易傳發微 新文豐出版公司 2007
高懷民 兩漢易學史 廣西師範大學 2007
高懷民 宋元明易學史 廣西師範大學 2007
賴貴三 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
文津出版社 2007
鄭吉雄 易圖像與易詮釋 華東師範大學 2008
林麗真 王弼及其易學 東大出版社 2008
成中英 易學本體論 康德出版社 2008
林忠軍 歷代易學名著研究 齊魯書社 2008
徐芹庭 易經研究 五洲出版社 2008
陳睿宏 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
文史哲出版社 2008
王繼如 淮南子譯注 建安出版社 2009
鄭吉雄主編 周易經傳文獻新詮 臺大出版中心 2010
徐芹庭 漢易闡微 中國書店 2010
張立齋 文心雕龍註定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0
趙中偉 「易經」經典詮釋講義彙編
中華道教學院講義 2010
呂凱 鄭玄之讖緯學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1
劉秀蘭 宋代史事易學之義理風華
麗文文化事業 2011
陳睿宏 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
文史哲出版社 2011
胡樸安 汪學群點校 周易人生觀 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 2012
李道平 周易集解纂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賴貴三 臺灣易學人物志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3
周德元 易源易法 團結出版社 2014
陳睿宏 宋元時期易圖與數論的統合典範
文史哲出版社 2014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5
黃振華 易經哲學講義 時英出版社 2016
四、學位論文
趙中偉 《周易「變」的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 1994
林文欽 《周易時義研究》(高雄:高雄師大國文研究所) 1996
劉慧珍 《漢代易象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 1997
陳明彪 《牟宗三的漢代易學觀述評》(臺北: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 2007
張于忻 《周易》美學意識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研究所) 2009
謝綉治 《魏晉象數易學研究》(高雄:高雄師大國文研究所) 2009
喬家駿 《孟喜、焦延壽、京房及其易學研究》(高雄:高雄師大
國文研究所) 2010
倪淑娟 《孔穎達《易》學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010
羅卓文 《清乾嘉易學七家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中國文學系) 2011
侯雪娟 《朱熹象數易學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 2012
毛炳生 《程頤易傳探微》(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012
黃志傑 《周易》哲學詮釋的轉化—自先秦至魏晉時期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14
五、單篇論文
朱伯崑〈請來認識《易經》〉《國文天地》四月號 1991
朱伯崑〈《周易》與儒家的安身立命觀〉《安身立命與東西文化》 1992
王葆玹〈從馬王堆帛書本看《繫辭》與老子學派的關係〉《道家文化研究
第一輯》 1992
朱伯崑〈易學中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傳統〉《中國文哲研究通訊》三卷二期1993
廖名春〈帛書《二三子問》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1993
廖名春〈帛書《易之義》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1993
廖名春〈帛書《二三子問》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1993
廖名春〈帛書《要》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1993
廖名春〈帛書《繆和》、《昭力》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1993
陳鼓應〈帛書《繆和》、《昭力》中的老學與黃老思想之關係〉《道家文化
研究第三輯》 1993
陳鼓應〈《象傳》中的道家思維方式〉《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 1994
陳鼓應〈道家的社會關懷〉《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 1995
余敦康〈魏晉玄學與儒道會通〉《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 1995
張廣保〈論道教心性之學〉《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輯》 1995
許抗生〈簡論魏晉玄學是新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 1995
朱伯崑〈談儒家人文主義占筮觀〉《金景芳九五誕辰紀念文集》 1996
朱伯崑〈易學與中國傳統科技思維〉《哲學雜誌》十六期 1996
朱伯崑〈易經的憂患意識與民族精神〉《北京大學學報》第一期 1997
羅熾〈《易傳》與道家思維方式合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輯》 1998
陳少峰〈王弼用《莊》解《易》論略〉《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輯》 1998
﹝澳﹞柳存仁〈道家與道術〉《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 1999
陳松長〈帛書《易傳》整理的幾個問題〉《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 2000
鄭吉雄〈論易道主剛〉《臺大中文學報》 2007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身圖》與《周易圖》一系所見〉「河洛」與
「先後天」圖說探述。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院儒學中心主辦
「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2015
於光泰〈《周易》生生不息的仁義道德觀〉《孔孟學報》第九十五期 2017
於光泰〈《易經》幽人、武人、丈人的儒家道德觀〉《孔孟學報》第九十六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