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初三峰派仁山(言尗)震研究──活用印心與印法以重構臨濟宗
作者:張雅雯
作者(外文):Ya-Wen Chang
校院名稱:法鼓文理學院
系所名稱:佛教學系
指導教授:釋惠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仁山(言尗)震(寂震)禪門鍛鍊文字禪金剛三昧經通宗記逃禪遺民三峰派臨濟宗漢月法藏Master Renshan JizhenSanfeng Sect of Linji SchoolChan practiceJingan Sanmei Sutraearly Qi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本文以清初臨濟宗三峰派第三代仁山 震(1631-1697;以下稱「 震」)為研究對象。目前學界就三峰派之研究較多關注晚明漢月法藏(1573-1635)之思想,及其與天童派密雲圓悟(1567-1642)間之論諍,本文擬以 震為切入點將視角延伸至清初。 震為清初禪僧、詩僧、遺民僧,在強調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臨濟宗脈絡下,他以12卷《金剛三昧經通宗記》會教通宗以印心,並撰作7部103卷燈錄史籍,成為康熙時期引領宗派著作的關鍵人物,其著作《三峰燈史》、《仁山和尚寶華語錄》於清代中期仍受知識圈討論,江北刻經處於民國25年更重印其所集《大般若懺法》。本文藉由梳理 震的禪學思想、特色與意義,進一步探究他所論述的禪學思想體系對天童派與三峰派間論諍之回應,分析有無不同於晚明之轉變?與康熙年間叢林風向轉變有何關聯?是否提供分析臨濟宗文字觀的新視角?能否重現現被學界忽略的剖石弘璧(1599-1670)鄧山傳承?
本文以文獻研究、思想史研究為方法,以《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及藏外文獻,包括《華頂和尚山堂舊稿》與新發現之《仁山和尚寶華語錄》、《華頂和尚語要》、《大般若懺法》、《仁叟禪師華頂別集》、《仁叟和尚語錄》等 震著作為主要材料,輔以寺志與文人文集等,考據、解讀、闡釋 震著作,並置入清初三峰派、禪宗與清廷互動脈絡中探究 震的思想與意義,從而回應學界之清初禪學衰落論。
本文提出如下發現與論述:1. 首次提出 震生平、人際關係網絡、著述資料之具體考證。2. 釐清剖石弘璧、 震之鄧山傳承思想特色——直指與方便雙放雙收、善用文字經教方便。3. 震以完整論述為三峰派建構「無文字處立文字,無言論處立言論」、「無漸次中作漸次」之禪學思想體系,對於因晚明禪教淨律融通思潮而致清初禪門籠統含混之弊病,有其矯正之意義。4. 於禪宗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之思想史脈絡,將文字禪討論從慧洪覺範、紫柏真可、漢月法藏延伸至清初 震。5. 震以多元動態視角、融通活用的禪學體系,將三峰派與臨濟宗正統接軌,並回應天童派的批判、轉化天童派以棒喝為臨濟宗單一特色之刻板印象,從而重構臨濟宗之思想特色。
Disputes between Sanfeng Sect三峰派and Tiantong Sect天童派 regarding Chan masters’ attitudes on “principles and essentials of chan 綱宗” or “scripture-teaching教” have drawn attention of scholars; however, most discussions are focused on controversies between Hanyue Fazang漢月法藏 (1573-1635) and Miyun Yuanwu密雲圓悟 (1567-1642) in late Ming dynasty. How did Masters of Sanfeng Sect deal with these disagreements in early Qing dynasty? Did they change attitudes on words and texts when they claimed inherited from both Hanyue Fazang and Miyun Yuanwu?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oughts of Renshan Jizhen 仁山震 (1631-1697, hereinafter “Jizhen”),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Sanfeng Sec, by analyzing his works including Commentary on Jingan Sanmei Sutra, i.e., “Jin-Gang-San-Mei-Jing-Tong-Zong-Ji”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Repentance, i.e., “Da-Bo-Re-Chan-Fa”《大般若懺法》, collection of poems such as “Hua-Ding-He-Shang-Shan-Tang-Jiou-Gau” 《華頂和尚山堂舊稿》 and “Ren-Sou-Chan-Shih-Hua-Ding-Bie-Ji” 《仁叟禪師華頂別集》, and latest discovered teaching-records such as “Ren-Shan-He-Shang-Bau-Hua-Yu-Lu” 《仁山和尚寶華語錄》, “Ren-Sou-He-Shang-Yu-Lu” 《仁叟和尚語錄》. Other than above-mentioned documents, this paper also reviews records of temples and corpus of literati in relation to Master Jizhen and his teacher Poshi Honbi 剖石弘璧 (1599-1670).
Within context of Sanfeng Sect in Early Qing, this paper lays focus on three main arguments: (a) Jizhen’s meditation teachings employed both directly pointing to a person’s mind and skill-in-means方便, including beating-and shouting棒喝, Hua-Tou 話頭, principles of chan and scripture-teaching, (b) Jizhen’s practice of utilizing both inexpressible and expressible approaches was derivative from Huihong Juefan慧洪覺範 (1071-1128), Tzubai Jenke紫柏真可(1543-1604), Hanyue Fazang and Poshi Honbi, (c) In response to criticism from Tiantong Sect, Jizhen asserted inheritance of Linji Lineage and reconstructed Linji School with a dynamic view of transmitting buddha mind and dharma, which was distinct form stereotypical authority of “solely beating-and-shouting approach” asserted by Tiantong Sect.
藏經
本文引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簡稱CBETA)「電子佛典集成網路版」(http://cbetaonline.dila.edu.tw/),依經號排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201卷-第400卷)》。CBETA 2020.Q3, T06, no. 22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CBETA, T08, no. 235。
《妙法蓮華經》。CBETA 2020.Q3, T09, no. 262。
《金剛三昧經》。CBETA 2020.Q4, T09, no. 273。
《無量義經》。CBETA 2020.Q3, T09, no. 276。
《大方廣佛華嚴經》。CBETA 2020.Q3, T10, no. 279。
《大般涅槃經》。CBETA 2020.Q3, T12, no. 374。
《維摩詰所說經》。CBETA 2019.Q2, T14, no. 47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CBETA 2019.Q2, T16, no. 670。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CBETA, T19, no. 945。
《大乘起信論》。CBETA 2019.Q3, T32, no. 1666。
《大乘起信論》。CBETA 2019.Q3, T32, no. 1667。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CBETA 2020.Q4, T33, no. 1703。
《金剛三昧經論》。CBETA, T34, no. 1730。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CBETA 2020.Q3, T35, no. 1735。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CBETA 2020.Q3, T36, no. 1736。
《維摩義記》。CBETA 2019.Q2, T38, no. 1776。
《肇論》。CBETA 2020.Q1, T45, no. 1858。
《大乘法苑義林章》。CBETA 2020.Q1, T45, no. 1861。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CBETA 2020.Q3, T47, no. 1985。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CBETA 2020.Q3, T47, no. 1988。
《汾陽無德禪師語錄》。CBETA 2020.Q1, T47, no. 1992。
《黃龍慧南禪師語錄》。CBETA 2020.Q3, T47, no. 1993。
《楊岐方會和尚語錄》。CBETA, T47, no. 1994A。
《法演禪師語錄》。CBETA 2020.Q1, T47, no. 1995。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CBETA 2019.Q2, T47, no. 1998A。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CBETA 2020.Q4, T47, no. 1998B。
《密菴和尚語錄》。CBETA, T47, no. 1999。
《宏智禪師廣錄》。CBETA 2020.Q4, T48, no. 2001。
《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CBETA 2020.Q3, T48, no. 2003。
《無門關》。CBETA 2020.Q1, T48, no. 2005。
《人天眼目》。CBETA, T48, no. 2006。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CBETA, T48, no. 2012B。
《永嘉證道歌》。CBETA 2020.Q1, T48, no. 2014。
《禪源諸詮集都序》。CBETA 2019.Q3, T48, no. 2015。
《禪關策進》。CBETA, T48, no. 2024。
《宋高僧傳》。CBETA 2020.Q3, T50, no. 2061。
《景德傳燈錄》。CBETA 2019.Q4, T51, no. 2076。
《續傳燈錄》。CBETA, T51, no. 2077。
《傳法正宗記》。CBETA 2020.Q1, T51, no. 2078。
《一切經音義》。CBETA 2019.Q3, T54, no. 2128。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CBETA, X01, no. 8 // R1 // Z 1:1。new window
《觀楞伽經記》。CBETA, X17, no. 326。
《大般若經綱要》。CBETA 2020.Q3, X24, no. 449-A // R37 // Z 1:37。new window
《金剛經如是解》。CBETA, X25, no. 485 // R39 // Z 1:39。new window
《金剛三昧經注解》。CBETA 2019.Q4, X35, no. 651 // R55 // Z 1:55。new window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CBETA 2020.Q3, X35, no. 652 // R55 // Z 1:55。new window
《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CBETA 2019.Q4, X60, no. 1120 // R106// Z 2:11。
《弘戒法儀》。CBETA 2019.Q3, X60, no. 1126 // R106 // Z 2:11。
《淨土全書》。CBETA, X62, no. 1176 // R109 // Z 2:14。
《徹悟禪師語錄》。CBETA 2020.Q3, X62, no. 1182 // R109 // Z 2:14。
《心賦注》。CBETA, X63, no. 1231// R111 // Z 2:16。
《智證傳》。CBETA 2019.Q2, X63, no. 1235 // R111 // Z 2:16。
《(重編)曹洞五位顯訣》。CBETA 2020.Q3, X63, no. 1236 // R111 // Z 2:16。
《(重雕補註)禪苑清規》。CBETA 2020.Q3, X63, no. 1245 // R111 // Z 2:16。
《叢林校定清規總要》。CBETA 2020.Q1, X63, no. 1249 // R112 // Z 2:17。
《禪門鍛鍊說》。CBETA 2019.Q3, X63, no. 1259 // R112 // Z 2:17。
《祖庭事苑》。CBETA 2020.Q3, X64, no. 1261 // R113// Z 2:18。
《五宗原》。CBETA, X65, no. 1279// R114 // Z 2:19。
《闢妄救略說》。CBETA 2019.Q4, X65, no. 1280 // R114 // Z 2:19。
《御製揀魔辨異錄》。CBETA, X65, no. 1281// R114// Z 2:19。
《宗範》。CBETA 2020.Q3, X65, no. 1283 // R114 // Z 2:19。
《慨古錄》。CBETA 2020.Q3, X65, no. 1285 // R114 // Z 2:19。
《正法眼藏》。CBETA 2020.Q3, X67, no. 1309 // R118 // Z 2:23。
《古尊宿語錄》。CBETA 2020.Q1, X68, no. 1315// R118// Z 2:23。
《介石智朋禪師語錄》。CBETA 2020.Q1, X68, no. 1318 // R121 // Z 2:26。
《善慧大士語錄》。CBETA, X69, no. 1335// R120 // Z 2:25。
《雪峰慧空禪師語錄》。CBETA, X69, no. 1346 // R120 // Z 2:25。
《笑隱大訢禪師語錄》。CBETA 2020.Q3, X69, no. 1367 // R121 // Z 2:26。
《破菴祖先禪師語錄》。CBETA 2019.Q3, X70, no. 1381// R121// Z 2:26。
《楚石梵琦禪師語錄》。CBETA 2020.Q1, X71, no. 1420 // R124 // Z 2:29。
《紫柏尊者全集》。CBETA 2020.Q3, X73, no. 1452 // R126 // Z 2:31。
《憨山老人夢遊集》。CBETA 2019.Q1, X73, no. 1456。
《華嚴感應緣起傳》。CBETA, X77, no. 1533 // R134 // Z 2B:7。。
《東林十八高賢傳》。CBETA 2020.Q1, X78, no. 1543 // R135 // Z 2B:8。
《僧寶正續傳》。CBETA 2020. Q1, X79, no. 1561 // R137 // Z 2B:10。
《五燈會元》。CBETA 2020.Q1, X80, no. 1565 // R138 // Z 2B:11。
《五燈嚴統》。CBETA, X80, no. 1567 // R139 // Z 2B:12。
《五燈全書目錄》。CBETA 2020.Q1, X81, no. 1570 // R140// Z 2B:13。
《五燈全書 (第34卷-第120卷)》。CBETA 2019.Q4, X82, no. 1571, // R141// Z 2B:14。
《指月錄》。CBETA 2020.Q1, X83, no. 1578 // R143 // Z 2B。
《正源略集》。CBETA, X85, no. 1587 // R145 // Z 2B:18。
《南嶽單傳記》。CBETA, X86, no. 1596 // R146 // Z 2B:19。
《宗統編年》。CBETA 2020.Q3, X86, no. 1600 // R147 // Z 2B:20。
《林間錄》。CBETA 2020.Q1, X87, no. 1624 // R148 // Z 2B:21。
《居士傳》。CBETA 2020.Q3, X88, no. 1646 // R149 // Z 2B:22。
《大慧普覺禪師年譜》。CBETA 2020.Q1, J01, no. A042。
《密雲禪師語錄》。CBETA 2020.Q1, J10, no. A158。
《大藏一覽》。CBETA 2020.Q3, J21, no. B109。
《五家語錄(選錄)》。CBETA, J23, no. B134。
《石門文字禪》。CBETA, J23, no. B135。
《布水臺集》。CBETA 2020.Q4, J26, no. B181。
《天台三聖詩集和韻》。CBETA 2020.Q1, J33, no. B283。
《三峰藏和尚語錄》。CBETA, J34, no. B299。
《南嶽繼起和尚語錄》。CBETA, J34, no. B301。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CBETA, J36, no. B348。
《百愚禪師語錄》。CBETA 2020.Q3, J36, no. B359。
《憨休禪師敲空遺響》。CBETA, J37, no. B384。
《鶴山禪師執帚集》。CBETA 2020.Q4, J40, no. B497
《合訂天台三聖二和詩集》。CBETA 2020.Q1, B14, no. 87。
《禪林象器箋》。CBETA 2020.Q1, B19, no. 103。
《祖堂集》。CBETA 2019.Q3, B25, no. 144。
《新續高僧傳》。CBETA, B27, no. 151。
《吳都法乘》。CBETA, B34, no. 193。
《中華大藏經總目錄》。CBETA 2019.Q4, B35, no. 194。
《密雲悟禪師語錄》。CBETA 2019.Q3, L154, no. 1640。
《歷朝藏經略考及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CBETA 2020.Q3, LC06, no. 6。
《宗門統要正續集》。CBETA 2020.Q1, P154, no. 1519。
《中國禪宗史》。CBETA, Y40, no. 38。
《武林靈隱寺志》。CBETA, GA023, no. 21。
《雲林寺續志》。CBETA, GA025, no. 23。
《增修雲林寺志》。CBETA 2019.Q3, GA024, no. 22。
古籍(依筆畫序)
《大般若懺法》(刻本)1卷本。〔清〕仁山震,民國25年江北刻經處重刻本。另見《往生淨土懺願儀.千手千眼大悲懺法.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大般若懺法》合輯本。台南:和裕出版社,2013年。
《三峰禪師全錄卷》殘卷4卷(卷6、7、8、17)。〔明〕漢月法藏,原本藏蘇州天壽聖恩禪寺。天壽聖恩禪寺編,《臨濟宗三峰法藏禪學體系》,第2冊,頁768-807。香港:天馬出版,2013年。另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三峰藏禪師全錄(殘)》,《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157冊。
《已畦詩文集》。〔清〕葉燮,《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44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仁山和尚寶華語錄》(刻本)卷之上、卷之下。〔清〕仁山震,侍者覺悟、海本記。蘇州:西園寺藏,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106冊。
《仁山和尚寶華語錄》(鈔本)1卷本。〔清〕仁山震,侍者海本記。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藏,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72冊。
《仁叟和尚語錄》(刻本)殘卷2卷(卷9、10)。〔清〕仁山震,參學小師覺忟、覺孚記。蘇州:西園寺藏,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106冊。
《仁叟禪師華頂別集》(刻本)殘卷(卷3)。〔清〕仁山震,參學小師覺忟錄。蘇州:西園寺藏,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106冊。
《青城詞》。〔清〕魏學渠,《清詞珍本叢刊》,第3冊。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7年。
《徑山具德禪師語錄》(刻本)。〔清〕具德弘禮,濟宏、海曙記錄。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100冊。
《華頂和尚山堂舊稿》(刻本)1卷本。〔清〕仁山震,侍者覺慶錄。上海:上海圖書館藏。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90冊。另原本藏蘇州西園寺版本,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106冊。
《華頂和尚語要》(刻本)殘卷。〔清〕仁山震。蘇州:西園寺藏,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106冊。
《鈍翁文錄》。〔清〕汪琬,「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https://ctext.org/zh(原書藏哈佛燕京圖書館,谷歌圖書掃描)。
《蒼峴山人文集》。〔清〕秦松齡,《清代詩文集彙編》,第14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廣陽雜記》。〔清〕劉獻廷。臺北:河洛圖書,1976年。另見《廣陽雜記.今世說》,楊宗駱主編,《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1輯.增補中國筆記小說名著》,第1集,第11冊。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
《鄧尉山天壽聖恩寺剖石璧禪師語錄》(刻本)殘卷4卷(卷1-4)。〔清〕剖石弘璧,濟教、濟朗、明宗、濟石等編。原本藏蘇州西園寺,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157冊。
《鶴山禪師執帚集》。〔清〕鶴山濟志,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影本見明復法師主編,《禪門逸書》,臺北:明文書局,1981初編40種、1990續編10冊。「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00159&page=1。new window
寺志(依筆畫序)
《三峰清涼寺志》。〔清〕王伊輯、民國排印本。張智主編,《中國佛寺志叢刊》,第40、41冊。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法鼓文理學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y049,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
《三峰清涼禪寺志》。〔清〕嚴炳輯、孫淇續訂、趙允懷重刊。張智主編,《中國佛寺志叢刊》,第39冊。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法鼓文理學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y048,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
《勅建淨慈寺志》。〔清〕釋際祥撰,光緒14年錢塘嘉惠堂丁氏重刋本。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1輯,第18冊。臺北:明文書局、丹青圖書,1980-1985年。法鼓文理學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g016,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
《鄧尉山聖恩寺志》。〔明〕周永年編修,1930年聖恩寺影印明崇禎至康熙間刋本。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1輯,第42冊。臺北:明文書局、丹青圖書,1980-1985年。法鼓文理學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g042,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
《靈岩紀略》。〔明〕釋弘儲述意,〔清〕釋殊致輯,清初刻本。張智主編,《中國佛寺志叢刊》,第46冊。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法鼓文理學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y063,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
《靈巖記略》。〔清〕釋殊致輯,清初鈔本。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1輯,第14冊。臺北:明文書局、丹青圖書,1980-1985年。法鼓文理學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g072,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
《靈巖記畧》。〔明〕釋弘儲述意,〔清〕釋殊致輯,清初刻本,原本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影本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藏《明清佛教稀見文獻》,第46冊。
專書(依筆畫序)
中文
土屋太祐(2008)。《北宋禪宗思想及其淵源》。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王紅蕾(2010)。《憨山德清與晚明士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欲祥、李靈年、陸林、陳敏杰著,李靈年、楊忠主編(2000)。《清人别集總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華佛學研究所編註(2014)。《大慧宗杲禪師法語》。臺北:法鼓文化。
冉雲華(1988初版、1998再版)。《宗密》。臺北:東大。
江燦騰編(1990),《清代佛教史料輯稿》。臺北:新文豐。
江燦騰(1990)。《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臺北:新文豐。new window
杜寒風(1996)。《晚唐臨濟宗思想述評》。臺北:佛光。
李四龍(2009)。《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 佛教形象與學術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呂澂(2012)。《中國佛學源流略講》。新北市:大千出版社。
吳辛丑(2014)。《周易講讀》。臺北:龍視界。
竺家寧(2005)。《佛經語言初探》。臺北:橡樹林文化出版。
竺家寧(2017)。《詞彙之旅》。新北市:正中書局。
周玟觀(2016)。《觀念與味道—中國思想文獻中的概念譬喻管窺》。臺北:萬卷樓圖書。new window
周裕鍇(2009)。《禪宗語言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裕鍇(2017)。《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裕鍇(2017)。《文字禪與宋代詩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裕鍇(1992初版、2017重版、2019重印)。《禪宗語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林本炫、何明修編(2004)。《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柯愈春(2002)。《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上、下冊)。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孫昌武著,季羨林、湯一介主編(2013)。《中國佛教史‧佛學文學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范鳳書(2013)。《中國著名藏書家與藏書樓》,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
許明主編(2002)。《中國佛教經論序跋記集.清卷》,第4册。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曹剛華(2011)。《明代佛教方志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曹剛華(2018)。《清代佛教史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永革(2007)。《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玉女(2010)。《明代佛門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新北市:稻香出版社。new window
陳玉女(2011)。《明代的佛教與社會》。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垣(1941初版、1962重印)。《清初僧諍記》。臺北:中華書局。
陳耀南(1999)。《應用文概說》。香港:山邊出版社。
黃夏年主編(2006)。《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
黃俊傑(2003)。《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連忠(1995)。《宗密的禪學思想》。臺北:新文豐。
黃俊銓(2008)。《禪宗典籍《五燈會元》研究》。臺北:法鼓文化。
黃繹勳(2011)。《宋代禪宗辭書《祖庭事苑》之研究》。高雄:佛光文化。new window
黃繹勳(2019)。《漢月法藏禪師珍稀文獻選輯(一)》。高雄市:佛光文化。
郭朋(1982)。《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葉珠紅編(2005)。《寒山資料類編》。臺北:秀威資訊出版。
葛兆光(2008年初版、2013重印)。《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廖肇亨(2008)。《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廖肇亨(2014)。《巨浪迴欄—明清佛門人物群像及其藝文》。臺北:法鼓文化。
廖肇亨(2018)。《倒吹無孔笛—明清佛教文化研究論集》。新北市:法鼓文化。new window
震華法師著,王新等增訂(1999初版、2003重印)。《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劉元(2018)。《一本書讀懂中國傳統文化》。臺北:海鴿出版社。
劉敬(2017)。《清初士林逃禪現象及其文學影響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克銘(1986)。《大慧宗杲之禪法》。臺北:東初出版社。
謝明陽(2001)。《明遺民的莊子定位問題》。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魏道儒,季羨林、湯一介主編(2013)。《中國佛教史‧宋元明清佛教史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嚴迪昌(1998)。《清詩史》(上、下)。臺北:五南。
釋見一(2000)。《漢月法藏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new window
釋虛雲(1969)。《虛雲和尚法彙》。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釋聖嚴(1999)。《禪的生活》。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1999)。《禪的體驗.禪的開示》,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0)。《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法鼓文化。new window
釋聖嚴(2000)。《禪門修證指要》。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1)。《禪與悟》。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5)。《留日見聞》。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第3輯第4冊)。
釋聖嚴(2005)。《書序》。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第3輯第5冊)。
釋聖嚴(2006)。《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9)。《聖嚴法師教話頭禪》。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15)。《步步蓮華》。臺北:法鼓文化。
龔雋(1995)。《《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臺北:文津出版社。
龔雋(2006)。《禪史鈎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日文
田中良昭編(1994)。《禅学研究入門》。東京:大東出版社。
長谷部幽蹊編(1987)。《明清佛教研究資料(文獻之部)》。日本名古屋市:駒田印刷。
長谷部幽蹊(1993)。《明清佛教教團史研究》。京都:株式會社同朋舍出版。
長谷部幽蹊編(2008)。《明清佛教研究資料(僧傳之部)》。日本京都府宇治市:黃檗山萬福寺文華殿。
Erik Schicketan(2016)。《堕落と復興の近代中国仏教—日本仏教との邂逅とその歴史像の構築》。京都市:株式會社法藏館。
英文
Buswell Jr., Robert E. 1989. The Formation of Ch’an Ideology in China and Kore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oughton, Jeffrey Lyle. 2009. Zongmi on ch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harf, Robert H. 2002. Coming to Terms with Chinese Buddhism: A Reading of the Treasure Store Treati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Wu, Jiang (吳疆). 2008. Enlightenment in Dispute: The Reinven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譯著
柳田聖山著,一默譯(1980)。《中國禪之成立》。香港:內明。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2006)。《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2008)。《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
小川隆著,何燕生譯(2015)。《語錄的思想史—解析中國禪》。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小川隆著,彭丹譯(2017)。《禪思想史講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沖本克己、菅野博史編,辛如意譯(2015)。《興盛開展的佛教—中國III宋元明清》。臺北:法鼓文化。
沖本克己、菅野博史編,釋果鏡譯(2016)。《興盛開展的佛教—中國II隋唐》。臺北:法鼓文化。
野村耀昌著、釋聖嚴譯(1999)。《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著,釋果醒譯(2008)。《寶鏡無境》。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著,莊國彬譯(2008)。《智慧的劍:《永嘉證道歌》講錄》。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著,釋會靖譯(2009)。《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new window
A. Lieblich. R. Tuval-Mashiach., & T. Zilber著,吳芝儀譯(2015,原著出版年1998)。《敘說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雲林縣:濤石文化。
C. K. Riessman著,王勇智、鄧明宇譯(2014,原著1993)。《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
論文
期刊論文
任宜敏(2011)。〈三峰葉裔及其化迹考析〉,《浙江學刊》5,頁52-63。
朱則杰(2019)。〈《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訂補——以釋寂震等八位江南地區作家為中心〉,《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8,頁69-73。
朱哲(1992)。〈負超卓之才懷奇偉之氣──記清初臨濟高僧弘儲與檗庵〉,《法音》9,頁19-22。
李建崑(1993)。〈元好問及其論詩三十首絕句〉,《國立中興大學文史學報》23,頁43-61。new window
李鏡池(1948)。〈同情的批評〉,《嶺南學報》8(2),頁1−28。new window
汪娟、黃青萍(2012)。〈日本新版《禪學大辭典》「禪宗法系譜」補正〉,《漢學研究》3(3),頁331-336。
周玟觀(2020)。〈爐鞴與兵法—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的兩種概念譬喻探析〉,《臺大佛學研究》39,頁93-144。new window
邱高興(2003)。〈清代佛教研究現況〉,《普門學報》16,頁311-322。
柴德賡(1982原版、2017增訂)。〈明末蘇州靈嚴山愛國和尚弘儲〉,《史學叢考》。上海:商務印書館,頁420-469。
陳玉女(2018)。〈明末清初嘉興藏刊刻與江南世族〉,《佛光學報》新4卷2,頁301-371。new window
黃夏年(2001)。〈《大乘起信論》研究百年之路〉,《普門學報》6,頁233-267。
黃連忠(2015)。〈天童密雲圓悟禪師語錄及其禪學思想研究〉,《圓光佛學學報》26,頁131-153。new window
黃敬家(2014)。〈寒山及其詩在宋代禪林的迴響:以禪師的引用為中心〉,《東吳中文學報》28,頁79-104。new window
黃繹勳(2019)。〈明清三峰派稀見文獻解題〉,《佛光學報》新5卷1,頁133-191。new window
黃繹勳(2021)。〈明代漢月禪師的精神歷程〉,《人文宗教研究》14。(待刊稿)
連瑞枝(1996)。〈漢月法藏(1573-1635)與晚明三峰宗派的建立〉,《中華佛學學報》9,頁167-208。
張兵(1997)。〈歸莊與弘儲〉,《古典文學知識》6,頁88-93。
張雅雯(2018)。〈棒喝宗風中的經教趨向:清初仁山震《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初探〉,《中華佛學研究》19,頁107-148。new window
張雅雯(2020)。〈清初仁山震對三峰派禪教論述之傳承與實踐〉,《中華佛學研究》21,頁37-71。new window
崔瑞萍,〈劉獻廷學術貢獻及卒年考論〉,《中國地方誌》(《中國地樂投亞洲》)2019(1),頁55-59。new window
郭朝順(2007)。〈章安灌頂對《大般涅槃經》的詮釋〉,《正觀雜誌》42,頁189-221。
賴霈澄(2020)。〈論禪門詩偈選集之流變──以《禪宗雜毒海》為例〉,《中華佛學研究》21,頁73-102。new window
蕭麗華(1996)。〈論詩禪交涉—以唐詩為考索中心〉,《中華佛學學報》1,頁185-208。new window
蕭麗華、吳靜宜(2003)。〈從不立文字到不離文字—唐代僧詩中的文字觀〉,《中國禪學》2,頁1-13。國立臺灣大佛學數位圖書館,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ISC/misc365051.htm。
藍吉富(2000)。〈刊本大藏經之入藏問題初探〉,《中華佛學學報》13,頁167-178。new window
蘇美文(2008)。〈女禪合響:寶持與祖揆之行傳考述〉,《新世紀宗教研究》7,頁35-89。new window
釋見一(1998)。〈漢月法藏之禪法研究〉,《中華佛學學報》11,頁181-225。new window
釋果鏡(2017)。〈湛然圓澄師徒三人之行止與「茶話」禪風〉,《法鼓佛學學報》20,頁45−85。new window
釋聖空(2001)。〈試析雍正在《揀魔辨異錄》中對漢月法藏的批判〉,《中華佛學研究》5,頁411-440。new window
龔雋(2005)。〈唐宋佛教史傳中的禪師想像—比較僧傳與燈錄有關禪師傳的書寫〉,《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6年更名為《臺大佛學研究》)10,頁151-183。new window
外文期刊
長谷部幽蹊(1984)。〈三峰一門の隆替〉1,《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1(3.4),頁29-69。new window
長谷部幽蹊(1984)。〈三峰一門の隆替〉2,《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2(1),頁3-35。new window
長谷部幽蹊(1985)。〈三峰一門の隆替〉3,《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2(2),頁133-150。
長谷部幽蹊(1985)。〈三峰一門の隆替〉4,《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2(4),頁63-88。
長谷部幽蹊(1986)。〈三峰一門の隆替〉5,《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3(3),頁29-79。
長谷部幽蹊(1986)。〈三峰一門の隆替〉6,《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3(4),頁59-80。
Huang, Yi-hsun.(2018)“Chan Master Hanyue’s Attitude toward Sutra Teachings in the Ming.” Journal of the Oxford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15, pp. 18-54.
專書論文
黃俊傑(1981增訂新版)。〈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學生書局,頁243-301。new window
廖肇亨(2014)。〈大慧宗杲禪學思想的再認識〉,中華佛學研究所編註,《大慧宗杲禪師法語》。臺北:法鼓文化,頁37-53。
釋果鏡(2012)。〈聖嚴法師淨土思想之研究─以人間淨土為中心〉,《聖嚴研究第一輯》。臺北:法鼓文化。new window
釋法幢(2019)。〈啟請住持:《徑山具德禪詩語錄.書啟》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第三屆近世東亞佛教文獻與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14-238。
釋惠敏(2000)。〈「緣起」與「緣所生法相」--印順導師對「瑜伽行派學要」的觀點〉,《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頁245-265。
學位論文
許淑雅(2019)。《大慧宗杲看話禪法之研究》。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許嘉瑋(2018)。《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連瑞枝(1993)。《錢謙益與明末清初的佛教》。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簡凱廷(2017)。《晚明五台僧空印鎮澄及其思想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數位資源
中央研究院「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https://chardb.iis.sinica.edu.tw/。2020.12.8。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2020.9.25。
「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https://ctext.org/zh。
北京書同文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書同文古籍數據庫」,http://guji.unihan.com.cn/。2020.7.21。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全國漢籍資料庫」之「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數據庫」,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2020.10.17。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合作,「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DBD)」,https://projects.iq.harvard.edu/cbdb。2020.7.22。
法鼓文理學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2020.12.8。
法鼓文理學院「佛學規範資料庫(人名、時間、地名)規範檢索」,http://authority.dila.edu.tw/。2020.12.8。
佛光山「《佛光大辭典》線上查詢系統」,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2020.12.8。
國家教育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2020.11.24。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home.do。2020.12.8。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http://www.monierwilliams.com/。2020.1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