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內聖外王」考略
書刊名:清華學報
作者:梅廣
作者(外文):Mei, Kua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1:4
頁次:頁621-667
主題關鍵詞:內聖外王儒學理學朱熹道統道學余英時Neisheng waiwangZhu XiLixueRuxueDaotongDaoxueYu Ying-shi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3)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58
  • 點閱點閱:168
摘 要 「內聖外王」此詞出自《莊子》,未見於原始儒家典籍,亦非宋代理學家講學論道 的用語,宋代以降卻成為士大夫文化中的頌詞。本文列舉事實,指出此詞的使用對儒學 傷害極大。清朝皇帝用了它摧毀清代理學;熊十力主觀認定內聖外王為孔子之道,扭曲 了孔子思想和整個經學和理學傳統;繼而通過牟宗三先生的承繼與發揮,使後學對此深 信不疑。最近的例子是余英時教授,他在《朱熹的歷史世界》及其續集《宋明理學與政 治文化》二書中,依憑內聖外王建立一套對宋明儒學思想的見解,引申出儒學/理學之 辨和道統/道學歷史階段之分等謬誤結論,同樣也使儒學思想變形。「內聖外王」一詞 修辭魅力無窮,然而絕對不宜據以論述儒學思想文化,收而納之於葫蘆中可也。
期刊論文
1.楊儒賓(20031100)。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當代,77=195,125-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述先(2003)。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1(2),316-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進興(19870300)。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1),105-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束景南(1988)。周敦頤太極圖說新論。中國社會科學,2,87-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梅廣(2009)。《大學》古本新訂。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17-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熹(1968)。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宗羲、吳光(1990)。南雷雜著真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西清硯譜古硯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一止。苕溪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祖武(1994)。中國學案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虞集。《道園學古錄》。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集部別集類 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iu, James T. C.(1988)。China Turning Inward。China Turning Inward。Cambridge, MA: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8.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新良(2006)。清史考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真德秀。西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宗周、戴璉璋、吳光、鍾彩鈞(1997)。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熹(1965)。伊洛淵源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加才(2004)。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康有為、樓宇烈(1987)。孟子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余英時(1987)。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熊十力(1971)。原儒。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廷相(1989)。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古清美(1990)。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熊十力(1971)。十力語要。臺北市: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榮捷(1982)。朱子門人。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榮捷(1988)。朱子新探索。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程顥、程頤(1992)。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祖武(1992)。清初學術思辨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束景南(2001)。朱熹年譜長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徐遠和(1992)。理學與元代社會。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熊十力(1960)。讀經示要。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何晏、皇侃、鮑廷博(1966)。論語集解義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錢穆(1982)。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孟淑慧(20030000)。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宗周。劉蕺山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錢穆(1977)。宋明理學概述。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子健(19871100)。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牟宗三(1980)。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庫勒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4)。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刺沙里、陳廷敬等(1986)。日講四書解義。欽定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淳。北溪大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集部別集類 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于敏中等(1970)。西清硯譜。據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本影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史浩(2007)。鄮峰真隱漫錄。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集部別集類 92。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沈剛伯(1976)。史學與世變。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淳。北溪字義。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子部儒家類 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廖平、黃鎔(2008)。經學五變記。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樓鑰。攻媿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集部別集類 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葉適。水心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集部別集類 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熊賜履。皇清文穎。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集部總集類 3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朱熹。朱子語類,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脫脫(1977)。李處耘附李繼和傳。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