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文心雕龍》的文體論看劉勰的小說文體概念
書刊名:語文學報
作者:簡翠貞
作者(外文):Chien, Tsui-che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7
頁次:頁85-121
主題關鍵詞:文學文體小說虛構LiteratureGenreRhyming poesyNon-rhyming proseFictionFictitiou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李隆獻(1994)。《文選》〈宋玉對楚王問〉箋證及相關的兩個問題。臺大中文學報,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天發(1999)。由《文心雕龍‧諧讔篇》論俗賦的義涵。嘉南學報,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開焱(200709)。魏晉六朝文論中的小說觀念與潛觀念--以《文心》的文體論為例。暨南學報,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武志(199712)。劉勰《文心雕龍》與傅玄〈七謨序〉、〈連珠序〉。中國文化月刊,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福雅(1999)。《文心雕龍》敘事思想初探。長沙電力學院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凱(2000)。論魏晉幽默文學。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簡翠貞(2003)。從《文心雕龍》論〈諧讔〉的淵源與變遷。新竹師院學報,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凱(2003)。南北朝幽默文學。華南師範大學學報,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大雷(2006)。《文選》不錄「說」體辨-「說」的文體辨析與小說形成。廣西師範大學學報,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蘇瑞隆(199612)。論漢魏六朝俳諧滑稽之賦及賦體文的內容與型式。第三屆國際詞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溫光華(2002)。劉勰文心雕龍文章藝術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荀況、楊倞(1983)。荀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不韋(1968)。呂氏春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寧、楊士勛(1965)。春秋穀梁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昭明太子、李善(1967)。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更生(1989)。文心雕龍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更生(1991)。文心雕龍新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文心雕龍》研究會(1996)。《文心雕龍》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勰、王更生(1988)。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元駿(1985)。說苑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正浩、邱燮友、陳滿銘、許錟輝、黃俊郎(1999)。新譯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洪(1992)。中國小說理論史。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啟超(1975)。中國文學研究。臺南:平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姜書閣(1988)。漢賦通義。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安、高誘(1968)。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石昌渝(1995)。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范曄、班固(1978)。後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璞、邢昺(1965)。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師培(1970)。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京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熙載(1969)。藝概。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勰、范文瀾(1963)。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曰剛、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2)。文心雕龍斠詮。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司馬遷、瀧川龜太郎(1974)。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章太炎(1958)。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曹明綱(1998)。賦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韓非、陳啟天(198512)。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知幾、浦起龍(1970)。史通通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郭紹虞(1985)。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羅貫中、施耐庵、王利器(1991)。插圖水滸全傳校訂本。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石家宜(1993)。文心雕龍整體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少康(1991)。文心雕龍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魯迅、周錫山(2009)。中國小說史略。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馬積高(1987)。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簡宗梧(1998)。賦與駢文。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班固、顏師古、王先謙(1965)。漢書補注百卷。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壽、裴松之(1977)。新校本三國志附索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章學誠(1967)。文史通義,校讎通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朱守亮(1992)。韓非子釋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