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新移民女性配偶社會參與之研究
書刊名:嘉南學報. 人文類
作者:張智雅曾薔霓
作者(外文):Chang, Chi YaTseng, Chiang Ni
出版日期:2011
卷期:37
頁次:頁416-430
主題關鍵詞:充權社會參與非正式網絡新移民女性配偶EmpowermentSocial participationInformal networkNew immigrant female spous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3
  • 點閱點閱:116
期刊論文
1.釋自淳、夏曉鵑(200312)。識字與女性培力--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4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青蓉(199507)。我國成人識字教育的迷思與省思。臺灣教育,535,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青蓉(1999)。為生活而識字:成人學習者、新的實務。成人教育雙月刊,50,5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青蓉(200603)。跨族群的婦女識字教育:性別的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12,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美和、劉盈盈(200312)。「新移民女性之教育輔導:外籍與大陸配偶面臨的問題」座談會。社教雙月刊,118,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國珍(199108)。我國成人識字教育之研究。社教雙月刊,44,53-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金山、林彩碧(200803)。從「識字」到「增能」--外籍配偶課程規劃之合理模式。學校行政,54,33-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文瑜(200612)。尋找新移民女性的家--論新移民女性的居家處境及其對識字教育的啟示。社教雙月刊,136,24-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Greene, M.(1982)。Literacy for what?。PhiDelta kappan,63(5),326-329。  new window
10.王秀燕(20071200)。由社會支持網絡的形成累積外籍配偶社會資本。社區發展季刊,119,84-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秀珠(20040300)。外籍配偶教育課程規劃之芻議。社區發展季刊,105,227-2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文瑜(20040300)。外籍新娘現象的解析及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05,208-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麗英(20070100)。從「發聲」(Voice) 到「增能」(Empowerment) --一個外籍配偶教師的創意課程實踐。成人及終身教育,17,2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何青蓉、陳源湖(20050600)。成教班教學的挑戰與省思--國小教師轉化與增能的可能性。學生輔導,97,54-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碧如(20060600)。外籍配偶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議題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14,367-3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趙彥寧(20040600)。現代性想像與國境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臺灣社會學刊,32,59-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靜晃、薛慧平(20040300)。外籍配偶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116-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何青蓉(20030900)。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燕禎(20080600)。臺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路。國家與社會,4,43-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葉肅科(20040300)。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133-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夏曉鵑(200009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0300)。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66-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鍾鳳嬌、林苑平、趙善如(20080900)。電腦學習歷程--新移民女性增能經驗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23,336-3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夏曉鵑(20030300)。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9,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夏曉鵑(2004)。資本國際化與跨國婚姻:結構與反抗。跨界流離:全球化時代移民/移工與社會文化變遷研討會,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04年6月18-19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煌雄、李伸一(2005)。我國移民政策與制度總體檢案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錦慧(1998)。族群通婚與族群觀--四季新村原住民婦女的經驗(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智雅(2008)。臺灣地方政府新移民女性配偶社會政策執行之分析:以高屏地區為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ominelli, L.(2002)。Feminist social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 UK:Palgrave Macmillan。  new window
2.Strauss, Anselm L.、Corbin, Juliet、徐宗國(1998)。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iddens, A.(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mbridge:Standford:Polity Press:Standford Uni. Press。  new window
4.宋麗玉(2002)。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於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德永(2005)。多元文化的理論與議題。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怡君(2004)。學習,而後展現自己的力量--外籍配偶阮氏小玲的故事。人本教育札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alhoun, C.(1995)。Social Theory and Politics of Identity。Oxford:Blackwell。  new window
9.Johnson, N.(1987)。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Sussex:Wheatsheaf Books。  new window
10.Giddens, Anthony(1998)。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new window
其他
1.內政部(2011)。內政統計通報,http://www.moi.gov.tw/stat, 2011/0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1)。統計資料,http://www.immigration.gov.tw/np.asp?ctNode=29698&mp=1, 2011/0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Johnson, N.(2003)。State Welfare。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Social Policy。London:Blackwell。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