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顏崑陽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en, Kun-ya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7
頁次:頁125-160
主題關鍵詞:文心雕龍比興興觀念史託喻感物起情Wenxin DiaolongBiComparisonXingHistory of XingAffective im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8
  • 點閱點閱:890
期刊論文
1.白靈階(1999)。劉勰「興」義發微--從興的纏夾說起。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5),8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外岑(1984)。比興槪念的形成和劉勰的「比興」論--兼評王元化同志「擬容取心」說。西北師範學院學報,1984(3),17-23+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祖蔭(1978)。對〈釋《比興篇》「擬容取心」說〉的商榷。文學評論,1978(3),95-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童慶炳(2004)。文心雕龍「比顯興隱說」。陝西師範大學學報,33(6),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顏崑陽(20091000)。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29,55-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崑陽(19980600)。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28(2),143-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顏崑陽(19940600)。《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2,3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崑陽(20080600)。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18,279-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顏崑陽(2003)。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台北:新文豐。287-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崑陽(2015)。比興的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第十四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15/05/15),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崑陽(1996)。論中國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台北:文津出版社。211-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曄、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繆俊杰(1987)。文心雕龍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熹(1979)。論語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自清(1982)。詩言志辨。臺北:源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戚良德(2005)。文心雕龍學分類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詹福瑞(1997)。中國文學理論範疇。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玄、賈公彥(1973)。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玄、孔穎達(1973)。禮記注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義慶、楊勇(197304)。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樂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勰、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疏。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晏、邢昺(1973)。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嶸、曹旭(1996)。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弼(1971)。老子註。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班固、陳立、吳則虞(1987)。白虎通疏證。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家駱、嚴可均(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毛亨、鄭玄、孔穎達、阮元(1973)。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裴普賢(1987)。詩經研讀指導。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景進(20040000)。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元化(1984)。文心雕龍創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若愚、杜國清(1981)。中國文學理論。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夫之、戴鴻森(1982)。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Abrams, Meyer Howard、酈稚牛、張照進、童慶生、王寧(1989)。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龔鵬程(1992)。文化符號學。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文勛、杜東枝(1980)。文心雕龍簡論。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董仲舒、蘇輿、鍾哲(1992)。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郭象、成玄英、陸德明、郭慶藩、王孝魚(2004)。莊子集釋。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龔鵬程(1990)。從《呂氏春秋》到《文心雕龍》:自然氣感與抒情自我。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念恩(1991)。賦比興新論。古典文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朝剛、張連弟、欒昌大(1989)。比顯興隱。中國古代詩歌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1966)。釋詩的比興。中國文學論集。臺北:民主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袁濟喜(2001)。「興」與審美理論。興--藝術生命的激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嘉瑩(1985)。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關係例說。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則誠、張連弟、畢萬忱(1985)。比顯興隱。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華榮(1996)。「興」義的演化與夾纏。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