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客家戲曲的文化經驗與創作實踐:以曾先枝為例
書刊名:關渡音樂學刊
作者:林曉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Hsiao-yi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4
頁次:頁75-108
主題關鍵詞:客家採茶戲客家戲文化經驗曾先枝HakkaTea-picking operaHakka operaCultural experiencesXian-Zhi Ze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2
  • 點閱點閱:125
期刊論文
1.呂嵩雁(20070500)。臺灣四海客語的音韻擴散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38(1),45-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曉英(20131200)。採茶戲文本「張三郎賣茶」的演變--從《兄弟賣茶》談起。南藝學報,7,4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振家(20050700)。亂彈、採茶兩下鍋的傳統料理--榮興劇團《喜脈風雲》的音樂設計。戲劇學刊,2,309-3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秀婷(20050600)。媒材採借與藝術創造--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的採茶戲與八音活動之探討。新竹文獻,19,1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亞湘(20030600)。桃園縣傳統戲曲的發展與變遷。民俗曲藝,140,245-2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訴上(1954)。台灣流行歌的發祥地。台北文物,2(4),9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范揚坤(2003)。不改天真--從客家歷史看採茶戲的發展與劇種特質。表演藝術,127,1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莊美玲(20060100)。臺灣三腳採茶戲「棚頭」之研究--以《張三郎賣茶故事》「十大齣」為例。臺灣戲專學刊,12,137-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寶蓮(20071200)。榮興劇團經典戲曲《丹青魂》--臺灣客家採茶大戲定型的界碑。國文天地,23(7)=271,37-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欣欣(20101200)。萌生與交疊:臺灣「拋採茶」之歷史景觀、表演套式與源流演化探析。民俗曲藝,170,81-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振家(20060100)。試論戲曲音樂與認知心理學--以客家戲《喜脈風雲》、《大宰門》為例。臺灣戲專學刊,12,159-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榮興(2009)。臺灣客家採茶戲唱腔初探--以採茶腔「平板」為例。戲曲學報,6,141-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鍾榮富(20060400)。四海客家話形成的規律與方向。語言暨語言學,7(2),523-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櫻芬(20080600)。聽見臺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的意義。民俗曲藝,160,169-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曉英(2001)。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變遷--以各時期有聲出版為中心的討論。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苗栗:苗栗縣文化局。78-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曉英(2011)。北部客家八音中的戲曲養分--以《糴酒》為例。2011臺灣傳統音樂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臺灣民族音樂學會 (會議日期: 2011/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曉英(2015)。客家戲曲的文化經驗與創作實踐:以曾先枝的演藝生涯為例。2015音樂傳統與未來學術研討會,臺灣民族音樂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 (會議日期: 2015/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運棟(2003)。由九腔十八調談到何阿文。客家民間文學藝術研討會。臺北: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48-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良哲(2008)。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詞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慶安(2011)。日治時期唱片業與臺語流行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美週(2012)。客家民間藝師徐木珍的多元音樂世界(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新圓(2011)。音樂即興:理論與實務初探(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秀婷(2011)。臺灣客家採茶戲之發展及其文本形成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榮興(2011)。客家戲的榮興。苗栗: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亞湘(2011)。母女同行:阿玉旦、黃秀滿的客家戲曲人生。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榮興(2007)。三腳採茶唱客音:傳統客家三腳採茶串戲十齣。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曉英、蘇秀婷(2011)。兩台人生大戲--劉玉鶯與曾先枝。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亞湘(2007)。客家劇藝留真:台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良哲(2015)。台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臺中:白象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范揚坤(2005)。雙貴長春:王慶芳生命史。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段馨君(2012)。戲劇與客家。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先枝、鄭榮興(2000)。客家三腳採茶戲選讀。臺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美枝(2012)。回首四平風華:古禮達與莊玉英的演藝人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榮興(20010000)。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大安(19880000)。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臺北:中研院史語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進堯(1984)。客家三腳採茶戲的研究。臺北:育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亞湘(20000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曾先枝。《萬事由天》手稿筆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石怡潔(2010)。感動時刻:「石怡潔的感動時刻--霓雲社三腳採茶戲」單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0oWLb8tR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彥琛,蘇國慶(2016)。孟姜女過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永乾,龍鳳園戲劇團(2011)。賣身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木珍,陳寶蓮(1982)。「才女寶蓮會木珍」【平板】,台北:愛華音樂。,http://music.ihakka.net/web/web_songs_view.aspx?id= 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宇喬,黃俊琅,胡宸宇(2016)。瓜園招親(打瓜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阿才,劉楨。「十二月古人歌」歌詞(T117)。,苗栗:美樂唱片。,http://music.ihakka.net/web/web_songs_view.aspx?id=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先枝(2001)。《李阿三嫁阿姆》劇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先枝。《婆媳風雲》劇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先枝,榮興劇團編劇組。《春江花月夜》劇本,www.hakka.gov.tw/public/Data/77517231971.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曾先枝。《喜脈風雲》影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湯玉蘭(1963)。山珍海味(H L-215)。,苗栗:美樂唱片(彭雙琳出品)。,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CuItem=7442&mp=1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碧霞(1967)。十二月古人(HL-371)。,苗栗:美樂唱片(彭雙琳出品)。,http://web3.hakka.gov.tw/content.asp?CuItem=7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范揚坤(2000)。這些老唱片裡的客家聲音。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台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