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閩南歌謠研究
作者:黃文車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出版項:臺北:文津
ISBN:9789576688805
主題關鍵詞:民謠閩南語日據時期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2)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4
期刊論文
1.鄭坤五(1932)。就郷土文學說幾句。南音,1(2),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永明(198007)。四月望雨--臺灣早期民族歌聲探微。大學雜誌,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永明(198009)。光復前臺灣歌謠研究文獻。書評書目,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香林(1929)。臺灣生番歌。民俗週刊,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純青(193307)。談「竹枝」。先發部隊,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君玉(1934)。臺灣歌謠的展望。先發部隊,創刊號,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清池、賴和、宮安中(1936)。辛酉一歌詩。臺灣新文學,1(8),125-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清池、賴和、楊守愚(19361105)。辛酉一歌詩。臺灣新文學,1(9),6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清池、賴和、楊守愚(19361228)。辛酉一歌詩。臺灣新文學,2(1),6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林(1949)。閩南歌謠的藝術性。方言文學,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石暘睢(1952)。台南歌謠三首。台南文化,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風物社(1952)。臺灣歌謠的整理。臺灣風物,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清月(1952)。臺灣民間歌謠選。臺灣風物,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清月(1953)。臺灣歌謠拾零。臺灣風物,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萬水、何連福(1954)。士林土匪仔歌。臺灣風物,4(5),55-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漢光(1955)。明鄭歌謠。臺灣風物,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金連(1952)。客家山歌輯註。臺灣文獻,3(1),2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廖漢臣(1952)。臺灣歷史與諺語。臺灣文獻,3(1),1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詩壇小卒(1956)。梁啓超「臺北雜詠」拾遺。臺北文物,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瀛濤(1968)。臺灣歌謠集。臺灣風物,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臺灣風物社(1969)。臺灣的諺語和民謠。臺灣風物,1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莊永明(1970)。臺灣歌謠思想起--評《臺灣民俗歌謠。書評書目,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歐陽荊(1970)。臺灣歌謠。臺灣文獻,2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駱香林(1974)。俚歌百首。臺灣風物,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駱香林(1976)。俚歌百首二集。臺灣風物,2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莊永明(1983)。臺灣歌謠五十年。臺灣文藝,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曹甲乙(1983)。雜談七字歌仔。臺灣風物,3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健仁(1984)。恆春民謠「思想起」。臺灣風物,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三田裕次、沼崎一郎(1987)。關西范家所藏的「臺灣歌」手抄本。臺灣風物,3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國俊(1988)。閩南紅姨歌研究。民俗曲藝,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簡上仁(1989)。說唱臺灣福佬系民歌。臺灣風物,3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河原功作、葉石濤(1992)。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文學臺灣,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河原功作、葉石濤(1992)。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文學臺灣,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明珂(1993)。集體記憶與群體認同。當代,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簡文秀(1995)。臺灣歌謠的探討與展望。教師天地,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效眞(1996)。新懷舊主義--臺灣歌謠在現代社會的新風貌。音樂時代,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健銘(1996)。從歌仔冊看臺灣早期社會。臺灣文獻,4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簡文秀(1996)。臺灣歌謠的探討與展望。復興劇藝學刊,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麗中(1996)。晚近帝國主義與異域想像:康拉德的「東方」小説。中外文學,2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吳密察(1997)。臺灣大學藏「伊能文庫」。大學圖書館,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蘇維熊(1933)。臺灣歌謠に對する--試論。福爾摩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茉莉(1935)。民謠に就いての管見。第一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劉捷(1935)。民間文學の整理びその方法論。臺灣文藝,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金關丈夫(1941)。皇民化と人種の問題。臺灣時報,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稻田尹(194104)。臺灣歌謠選釋。臺灣,2(3-7/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稻田尹(1941)。臺灣歌謠詮釋。臺灣文學創刊號,1(2),105-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稻田尹(1941)。臺灣歌謠詮釋。臺灣文學,1(2),109-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稻田尹(1941)。臺灣歌謠と民眾。臺灣時報,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稻田尹(1941)。臺灣歌謠と民眾。臺灣時報,2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小林土志明(194108)。臺灣歌謠試釋。臺灣,2(7-8), 2(11), 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稻田尹(1941)。運動の歌--續,臺灣歌謠と民眾。臺灣時報,2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稻田尹(1941)。臺灣歌謠長歌研究。南方土俗,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蘇維熊(1942)。俚諺に現れた臺灣の男女。民俗臺灣,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國分直一(1945)。金關丈夫先生と《民俗臺灣》の運動。民俗臺灣,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李獻璋(1963)。現存せる清末の閲南歌謠集。華僑生活,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施博爾(1965)。五百舊本「歌仔冊」目錄。臺灣風物,15(4),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汪毅夫(2004)。1826-2004:海峽兩岸的閩南語歌仔冊。台灣研究集刊,2004(3)=85,87-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鄭阿財(19810600)。孝道文學敦煌寫卷「十恩德讚」初探。華岡文科學報,13,229-2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黃得時(19520527)。臺灣歌謠之型態。臺灣文獻,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蔡懋棠(19780600)。牽亡歌和牽亡歌團。臺灣風物,28(2),122-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鄭阿財(19840600)。敦煌寫卷定格聯章「十二時」研究。木鐸,10,229-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稻田尹(19410200)。臺灣歌謠研究。臺大文學,6(1),42-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稻田尹(19410500)。臺灣歌謠研究。臺大文學,6(2),69-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稻田尹(1941)。臺灣歌謠研究。臺大文學,6(3),34-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稻田尹(19410900)。臺灣歌謠研究。臺大文學,6(4),4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翁光煒(19890900)。戰後初期的一首臺灣歌謠與社會現象。臺灣風物,39(3),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河原功作、葉石濤(1991)。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文學臺灣,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李獻璋(1982)。清代福佬話歌謠。臺灣文藝,25/26=78/79,249-3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林清月(19530800)。歌謠小史。臺北文物,2(2),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張奮前(19671200)。客家民謠。臺灣文獻,18(4),119-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莊永明(19970700)。百年來臺灣歌謠傳略。復興劇藝學刊,20,1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陳瑞貴(19780300)。臺灣的情歌。臺灣文獻,29(1),193-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黃得時(19550300)。臺灣歌謠與家庭生活。臺灣文獻,6(1),3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廖漢臣(19600927)。彰化縣之歌謠。臺灣文獻,11(3),16-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賴建銘(1958)。清代臺灣歌謠。臺南文化,6(1),66-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賴建銘(196009)。清代臺灣歌謠。臺南文化,7(1),8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山根幸夫、吳密察(1982030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附記: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風物,32(1),2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王順隆(19940900)。閩臺「歌仔冊」書目.曲目。臺灣文獻,45(3),171-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張秀蓉(19930900)。牛津大學所藏有關臺灣的七首歌謠。臺灣風物,43(3),196-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陳益源(20000900)。明清時期的臺灣民間文學。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3,183-2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ねずまさし、程大學(19810600)。「皇民化」政策與「民俗臺灣」。臺灣文獻,32(2),7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黃秀政(19750900)。朱一貴的傳說與歌謠。臺灣文獻,26(3),149-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王爾敏(19920600)。傳統中國庶民日常生活情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147+149-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王順隆(19930900)。談臺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臺灣風物,43(3),109-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李筱峰(19970900)。時代心聲--戰後二十年的臺灣歌謠與臺灣的政治和社會。臺灣風物,47(3),127-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李國俊(19900600)。閩南「落陰」歌謠初探。漢學研究,8(1)=15,683-6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李國祁(19780700)。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31-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周榮杰(19900500)。臺灣歌謠的產生背景。民俗曲藝,65,107-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周榮杰(19900300)。臺灣歌謠的產生背景。民俗曲藝,64,17-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鄭志明(19870100)。臺灣勸善歌謠的社會關懷。民俗曲藝,45,142-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鄭志明(19870300)。臺灣勸善歌謠的社會關懷。民俗曲藝,46,103-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曾子良(19880700)。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映之思想。民俗曲藝,54,57-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稻田尹(1941)。臺灣の歌謠に就て。臺灣時報,25(1),86-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賴建銘(1958)。清代臺灣歌謠。臺南文化,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胡萬川(1998)。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化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燮友(2000)。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元智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得時(1968)。臺灣歌謠研究概述。台大考古人類學研討會。臺北:台大考古人類學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萬川(1994)。賴和先生暨李獻璋先生等民間文學觀及工作之檢討。賴和及其同時代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興昌(1998)。論鄭坤五的「臺灣國風」。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胡萬川編 。南投:臺灣省政府文化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懿琳(2003)。決戰時期臺灣漢詩壇的國策宣傳和異聲--以《南方》雑誌(1941-1944)爲觀察對象。張文環及其同時代作家學術研討會。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柳書琴(20031107)。《風月報》中的同文論述:殖民主義附身的悲劇。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中正大學中文系 。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萬川、呂興昌、陳萬益(1998)。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戴文鋒(1999)。日治晩期的民俗議題與臺灣民俗學--以《民俗臺灣》爲分析場域(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長生(2001)。臺灣福佬與客家民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秋萍(2002)。臺灣情歌的兩性心理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學奎(2003)。臺灣客家〈渡臺悲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淑娟(2004-00-00)。馮夢龍纂評時調民歌美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蓓苓(2000)。台灣諺語反映的婚姻文化(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昭文(1991)。日治末期台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 --《文藝台灣》、《台灣文學》、《民俗台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玉玲(2000)。台灣地區客語聯章體歌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瑞明(2002)。台灣閩南語諺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幸華(1992)。臺灣閩南語兒童歌謠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臧汀生(1989)。臺灣閩南語民間歌謠新探(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艷紅(1997)。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化與日本--以《民俗臺灣》爲中心(博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官宥秀(2001)。臺灣閩南語移民歌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臧汀生(1979)。台灣民間歌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連慧珠(1995)。「萬生反」--十九世紀後期台灣民間文化之歷史觀察(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34)。先發部隊。臺北:臺灣文藝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5)。第一線。臺北:臺灣文藝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4)。臺灣文藝。臺中:臺灣文藝聯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秀政(1987)。《臺灣民報》與近代臺灣民族運動(1920-1932)。彰化:現代潮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屠繼善(1961)。恆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育仁等(1997)。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十‧藝文志文學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顏文雄(1967)。臺灣歌謠。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文雄(1969)。臺灣歌謠。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盛清沂、王詩琅、高樹藩(19770430)。臺灣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侯中一(1977)。沈光文斯菴先生專輯。臺北:寧波同鄉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良澤、王詩琅(1979)。王詩琅全集‧卷八‧臺灣人物表論。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直江廣治、林懷卿(1980)。中國民俗學。台南:世一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福建省文化局(1980)。臺灣民歌選。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武忠(1980)。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作家小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紫晨(1981)。歌謠小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兆禎(1982)。臺灣客系民歌。臺北:百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鍾敬文(1982)。鍾敬文民間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其南(1987)。臺灣的中國傳統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華廣生編著(1987)。白雪遺音。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自清(1992)。中國俗文學概論。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孝悌(1992)。清末的下層社會啓蒙運動(1901-191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馮夢龍(1993)。馮夢龍全集‧18‧山歌‧掛枝兒。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衡哲、張恆豪(1994)。復活的群像--臺灣卅年代作家列傅。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文寶、吳同瑞、段寶林(1995)。中國俗文學。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佛克馬、蟮布思、袁鶴翔、鄭樹森(1995)。二十世紀文學理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裕宏(1999)。十九世紀的歌仔冊--台省民主歌。臺北:文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益源(2001)。民間文化圖像--臺灣民間文學論集。廣西: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臺灣總督府學務部(1914)。臺灣俚諺集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平澤丁東(1917)。臺灣歌謠與著名故事。臺北:晃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稻田尹(1944)。臺灣歌謠集。臺北:臺灣藝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901)。臺灣慣習記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923)。臺灣民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9270401)。臺灣藝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932)。南音。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9350509)。南方詩集。臺北:南方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楊逵(19351228)。臺灣新文學。台中:臺灣新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張文環(1941)。臺灣文學。臺北:啓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池田敏雄(194107)。民俗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931)。南方土俗。臺北:南方土俗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941)。南方民族。臺北:南方民族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劉良璧(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丁紹儀(1984)。東瀛識略。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林清月(1954)。歌謠集粹。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莊永明(199503)。臺灣第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鍾敬文(198906)。歌謠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片岡巖(1924)。臺灣風俗誌。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臺灣省文獻會(1987)。臺灣詩鈔。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黃得時、江寶釵(196706)。臺灣歌謠之研究。臺南:臺灣文學館: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劉復、李家瑞(197302)。中國俗曲總目稿。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李南衡(1979)。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洪長春、董曉萍(1993)。到民間去--1918-1937年中國知識份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白少帆、張恆春、王玉斌、武治純(1987)。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朱介凡(1984)。中國歌謠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臧汀生(1980)。臺灣閩南語歌謠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謝雲聲(1928)。閩歌甲集。廣州:廣州中山大學民俗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謝雲聲(1928)。臺灣情歌集。廣州:中山大學民俗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楊麗祝(2000)。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文學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李獻璋(1936)。臺灣民間文學集。臺灣新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黃昭堂、廖爲智(1993)。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臺北:現代學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1993)。臺灣文學史。福建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潘英(1996)。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 : 職官.官秩。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翁聖峰(19960400)。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張崇根(1992)。臺灣歷史與高山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孫元衡(1958)。赤嵌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林惠祥(1968)。民俗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鄭振鐸(1954)。中國俗文學史。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自立晚報叢書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陳浩洋、江秋玲(199205)。台灣四百年庶民史。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王詩琅、張炎憲、翁佳音、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88)。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葉石濤、鍾肇政(1979)。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許常惠(19860200)。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臺北:樂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簡上仁(1991)。臺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臺北:自立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周璽(196211)。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東方孝義(1942)。臺灣習俗--本島人の文學。臺北:同人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莊永明(1994)。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王育德、黃國彥(1999)。台灣--苦悶的歷史。臺北:草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臺灣省文獻會(1962)。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陳培桂、林豪(196308)。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董忠司、城淑賢、張屏生、張光宇(2001)。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王文寶(1987)。中國民俗學發展史。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李岳南(1954)。民間戲曲歌謠散論。上海:上海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1994)。中國俗文學七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謝金鑾、鄭兼才(1962)。續修臺灣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聶付生(2002)。馮夢龍研究。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杜文瀾(1986)。新校本古謠諺。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黃榮洛(1989)。渡臺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王爾敏(19960000)。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朱自清(1992)。中國歌謠。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1997)。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陳其南(199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彭瑞金(1991)。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葉石濤(1985)。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市: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陳昭瑛(1998)。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矢內原忠雄、周憲文(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市: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胡萬川(2004)。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沈茂蔭(1962)。苗栗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朱景英(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許常惠(19820000)。臺灣福佬系民歌。臺北:百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王國璠、邱勝安(1977)。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臺灣時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施懿琳(2000)。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柯培元(1961)。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吳文星(19920000)。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朱仕玠(1984)。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陳香(1983)。臺灣竹枝詞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毛文芳(20010000)。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林豪(1963)。澎湖廳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陳淑均、李祺生(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劉經庵(1987)。歌謠與婦女。臺北:中國民俗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黃得時(1982)。六十年來的俗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社論(1931)。臺灣文學的整理和開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塘(1932)。民歌由来的概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898)。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898)。台南新報,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20)。臺灣文藝叢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20)。臺灣青年創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22)。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31)。臺灣新民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300909)。三六九小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33)。福爾摩沙,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350509)。風月,臺北:風月倶樂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350509)。風月報,臺北:風月報俱樂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350509)。南方,臺北:南方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秋生(1973)。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醒民(1931)。整理歌謠的一個提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慎(1968)。古今風謠。藝海珠塵。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密察(1996)。「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連雅堂(1931)。鄭式時代の文化。續臺灣文化史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