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系統
:::
網站導覽
國圖首頁
聯絡我們
操作說明
English
(216.73.216.41)
登入
字型: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如為IE7以上、Firefoxy或Chrome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來源文獻查詢
引文查詢
瀏覽查詢
作者權威檔
引用/點閱統計
我的研究室
資料庫說明
相關網站
來源文獻查詢
/
簡易查詢
/
查詢結果列表
/
詳目列表
:::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總合 1 筆
/1
頁
專書基本資料
參考文獻
題名:
性別間薪資差距的趨勢與解釋 : 新世紀之初的台灣
作者:
張晉芬
/
杜素豪
書刊名:
臺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社會階層與勞動市場;謝雨生, 傅仰止 (主編)
頁次:
217-250
出版日期:
2012
出版項:
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
薪資差距
;
性別
學門:
社會學
資料類型:
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被引用次數:期刊(
2
) 博士論文(0) 專書(
1
) 專書論文(
1
)
排除自我引用:
2
共同引用:0
點閱:1057
期刊論文
1.
黃台心(1993)。民國68年至79年台灣地區婦女全職與兼職工作者的工資率變化與差異情形之研究。企銀季刊,16(4),77-103。
延伸查詢
2.
黃台心(1993)。民國68年至79年台灣地區婦女全職與兼職工作者的工資率變化與差異情形之研究。企銀季刊,17(1),95-109。
延伸查詢
3.
黃台心、熊一鳴(1992)。台灣地區男女全職與兼職工作工資差異之研究。臺銀季刊,43(2),327-347。
延伸查詢
4.
Dinovitzer、Ronit、Nancy Reichman、Joyce Sterling(2009)。The Differential Valuation of Women's Work--A New Look at the Gender Gap in Lawyer’s Incomes。Social Forces,88(2),819-864。
5.
Kilbourne、Barbara、Paula England、George Farkas、Kurt Beron、Dorothea Weir(1994)。Returns to Skills,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and Returns to Skills,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and Gender Bias--Effects of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Wages of White Women and M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0,689-719。
6.
Oaxaca、Ronald、Michael Ransom(1994)。On Discrimination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Wage Differentia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ol,01,5-21。
7.
Petersen, Trond、Saporta, Ishak(2004)。The Opportunity Structure for Discrimin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9(4),852-901。
8.
Reid, Lesley Williams、Rubin, Beth A.(2003)。Integrating Economic Dualism and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 Effects of Race, Gender, and Structural Location on Earnings, 1974-2000。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44(3),405-432。
9.
Zveglich, Joseph E.、Yana van der Meulen Rodgers(2004)。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and the Gender Wage Gap in a Dynamic East Asian Economy。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70(4),850-875。
10.
Zveglich, J. E. Jr.、Van Der Meulen, Rodgers Yana、Rodgers, William M.(1997)。The Persistence of Gender Earnings Inequality in Taiwan, 1978-1992。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50(4),594-609。
11.
曾敏傑(20011200)。臺灣地區兩性薪資差異與變遷--1982、1992、及2000年的比較。人口學刊,23,147-209。
延伸查詢
12.
徐美、陳明郎、方俊德(20061200)。臺灣產業結構變遷和性別歧視對男女薪資溢酬變動趨勢之影響。經濟論文,34(4),505-539。
延伸查詢
13.
Mincer, Jacob、Polachek, Solomon(1974)。Family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Earnings of Wome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2(2 Part 2),S76-S108。
14.
Chang, Chin-fen、England, Paula(2011)。Gender Inequality in Earnings in Industrialized East Asia。Social Science Research,40(1),1-14。
15.
Gannicott, Kenneth(1986)。Women, wages, and discrimination: some evidence from Taiwa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34(4),721-730。
16.
陳昭如、張晉芬(20090400)。性別差異與不公平的法意識--以勞動待遇為例。政大法學評論,108,63-123。
延伸查詢
17.
Blau, F.、Kahn, L.(1997)。Swimming Upstream: Trends in the Gender Wage Differential in the 1980s。Journal Labor Economics,15(1),1-42。
18.
陳俊全、楊文山(19940600)。臺灣地區工資之性別差異與分解: 一個社會學的分析。法商學報,29,305-331。
延伸查詢
19.
Xie, Yu、Hannum, Emily(1996)。Regional Variation in Earnings Inequality in Reform-Era Urba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4),950-992。
20.
張晉芬(19960400)。女性員工在出口產業待遇的探討--以臺灣1980年代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2,59-81。
延伸查詢
21.
張晉芬(20021200)。找回文化:勞動市場中制度與結構的性別化過程。臺灣社會學刊,29,97-125。
延伸查詢
22.
Heckman, James Joseph(1979)。Sample Selection Bias as a Specification Error。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47(1),153-161。
23.
Weichselbaumer, Doris、Winter-Ebmer, Rudolf(2005)。A Meta-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Gender Wage Gap。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19(3),479-511。
會議論文
1.
高長(1990)。職業選擇與性別工資差異-台灣地區之實證分析。人口變遷與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延伸查詢
圖書
1.
Blau, Francine D.(2006)。The US Gender Pay Gap in the 1990s--Slowing Convergence。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2.
Blau, Francine D.、Brinton, Mary C.、Grusky, David B.(2006)。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 of Gender?。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3.
England, Paula(1992)。Comparable Worth: Theories and Evidence。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4.
Kanter, Rosabeth Moss、Eki, Nakao、國立編譯館(2008)。公司男女。群學。
延伸查詢
圖書論文
1.
Blau, Francine D.(2006)。The Gender Pay Gap--Going, Going, ...But Not Gone。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 of Gender?。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
Brinton, Mary C.(2001)。Married Women's Labor in East Asian Economies。Women's Working Lives in East Asia。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
Chang, Chin-fen(1995)。A Comparison of Employment and Wage Determination between Full-Time Working Men and Women in Taiwan。Proceeding of Families,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Taipei: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4.
Polachek, Solomon W.(2006)。How the Life-Cycle Human-Capital Model Explains Why the Gender Wage Gap Narrowed。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 of Gender?。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引用嵌入語法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嵌入語法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
相關期刊
相關論文
相關專書
相關著作
熱門點閱
1.
娶妻前,生子後?以家庭動態調查衡量婚姻對勞動市場表現的影響
2.
臺灣未婚男女對先有房子再結婚的態度
3.
兩性工作平等法對性別薪資差異的影響:臺灣之實證研究
4.
從用人唯才到反求諸己:科技職場的平等論述
5.
法意識研究--不平等權力結構中,法律實踐的局限與能動
6.
「性別薪酬平等」的實踐與妥協:歐洲聯盟執委會「薪酬透明指令草案」分析
7.
從「長髮員警案」談性別化的職場與相關法律規範
8.
大學教師對校園性別平等現況的感知、需求與影響因素
9.
臺灣不同世代之終身薪資軌跡
10.
父母的性別偏好對國中子女升學和高中職主修領域選擇的影響--以「臺灣青少年計畫」樣本為例
11.
農漁會信用部與其他金融機構之薪資差異與薪資拆解
12.
民意趨向與司法審理制度之改革--以建構人民參與審判制度為中心
13.
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反思課審會學生代表遴選會議的性別比例原則
14.
臺灣高教擴張對年輕世代薪資及職業聲望的影響:反事實的分析
15.
地方造船的勞動價值與技術流變:高雄市勞工博物館常設展的展前研究
1.
三位國小女性校長性別政治經驗之敘說研究-以女性主義觀點詮釋
2.
匍匐前進-軍隊組織性別化操作與制度性矯正
3.
有關電腦使用與性別差異之研究
4.
女性樂團指揮家生涯發展歷程之敘事分析
5.
韓國職業棒球球員薪資歧視之研究
6.
女性高中校長領導之性別權力關係
7.
證照持有及學校類型對大學畢業生薪資所得之影響 - 以反事實分析
8.
平等化與分殊化的過程:教育成就性別差異的流變型態與影響機制
9.
中國就業女性地位的變化:廈門經濟特區台資企業已婚女性勞工之研究
1.
勞動社會學
2.
客家微型創業婦女的勞動初探:以橫山鄉為例
3.
從個體與性別不平等思考人類發展
4.
性別工作平等
5.
流動的社會--人力資本、社會結構與資源分配
6.
臺灣地區國小校長職位晉遷的性別分析
無相關著作
1.
人力資本、勞力區隔、與性別薪資歧視:藍領與白領工作者的比較
2.
“性別-母職雙重賦稅”與勞動力市場參與的性別差異
3.
性別與勞動
4.
社會結構建構的工作性別不平等:加拿大和台灣比較
5.
台灣勞動市場性別化分工的解析:1951-2006
6.
臺灣地區工作自主性與收入關係之性別差異分析
7.
臺灣人力資本與薪資不均之研究
8.
滾石不生苔?臺灣勞力市場中的工作經歷對薪資的影響
9.
臺灣各種從業身份之間的流動性和薪資差異探討:區隔化與性別化的勞動市場?
10.
勞動市場職業性別隔離決定性因素之研究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