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 : 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
作者:石曉楓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臺北:里仁
ISBN:9789866178498
主題關鍵詞:文化大革命中國小說現代小說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1
期刊論文
1.洪治綱(2010)。從「尋根」到「審根」--論蘇童的《河岸》和艾偉的《風和日麗》。當代作家評論,2010(1)=157,5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國禮、胡文娟(20010900)。國家、儀式與社會--解讀余華小說、電影「活著」。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0,163-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雀倩(20050500)。時間與暴力的對位:格非、余華寫作中的歷史蜃影與集體敘事。中外文學,33(12)=396,119-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亮(1994)。回顧先鋒文學--兼論八十年代的寫作環境和文革記憶。作家,1994(3),75-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坤(19950800)。崇高的蛻變--新時期文學中的「文革」。二十一世紀,30,112-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珊思(2009)。悲劇精神的弱化苦難意識的缺失--從90年代後以文革為寫作背景的小說看中國的悲劇精神。齊齊哈爾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81,84-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堯(1999)。關於「文革文學」的釋義與研究。文藝理論研究,1999(5)=106,57-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聲泉(2007)。文革敘事的女性主義書寫--論徐坤的《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婦女研究論叢,2007(2)=79,46-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巫丹(2009)。未完成的啟蒙--解讀《啟蒙時代》。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1),118-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秀蘭(2005)。「文革敘事」對當代文學的影響。中國西部科技,2005(20),74-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顯鴻(2010)。正典.反典.邪典:文革題材小說中情愛修辭的價值型態。社會科學論壇,2010(14),28-3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杏培、姜瑜(2005)。敘述之輕與生存之重:新時期「文革」小說的另類敘事兒童視角下的「文革」敘事。藝術廣角,2005(6)=117,16-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沈嘉達(2006)。「文革」敘事:身體鏡像與語言指涉。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6(2),95-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燕芬(2005)。文革敘事的新開拓。小說評論,2005(1),9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孟繁兵(2005)。血緣親情關係的扭曲和異化--文革小說中的血緣親情解析。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2),96-98+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易娟(2006)。論王安憶小說對「文革記憶」、「知青生活」的別樣處理。中國文學研究,2006(3)=82,105-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祁春風(2006)。文革記憶與後現代敘事--畢飛宇論。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2(2),9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姚莫詡(2003)。「文革小說」的另一種敘事。小說評論,2003(3),63-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崔潤紅(2009)。論啟蒙的普遍性與永恆性--談王安憶的《啟蒙時代》。安徽文學,2009(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光芒、童娣(2005)。「想像的共同體」的解體--論新時期文學的「文革敘事」及「革命群眾」的形象塑造。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0(6)=203,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景蘭(2005)。被遮蔽的「文革」敘事從《玫瑰門》評論小史談起。鄭州大學學報,38(2),5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景蘭(2005)。民間視野下的「文革」。河南師範大學學報,32(6),144-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景蘭(2008)。戲說與解構:世紀之交「文革」題材小說一瞥。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6(1),6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曹靜(2009)。汪曾祺小說中的「文革」記憶。大眾文藝,2009(11),135-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子東(19991200)。文革小說中的罪與罰。二十一世紀,56,113-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孟君(20060700)。家庭空間的意識流變:八○年代以降文革小說中的家/國意識。有鳳初鳴年刊,2,433-4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慧娟(2005)。近年「文革」題材小說的敘事轉變。社會科學戰線,2005(1)=133,310-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賀桂梅(2006)。「革命+戀愛」模式解析--早期普羅小說釋讀。文藝爭鳴,2006(4)=129,8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靜(2008)。新生代作家筆下的成長性「文革」敘事。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8(1)=109,58-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小濱(19980900)。中國先鋒文學與歷史創傷。中國研究(日本),37,14-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鄒忠民(1995)。歷史的失語症--「文革」題材創作論。小說評論,1995(5),7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江(1994)。論「文革」題材小說的嬗變。廣西社會科學,1994(1)=37,98-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樊星(1996)。「文革記憶」--當代思想史片段。文藝評論,1996(1),29-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蔡麗(2007)。「文革」敘述中的暴力、情愛與歷史認知。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7(6),3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戴錦華(1996)。個人寫作與青春故事。電影藝術,1996(3)=248,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薛雅琦(2009)。論《啟蒙時代》的啟蒙含義。安徽文學,2009(3),58-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魏美玲(20081200)。「文革」書寫中的飲食。中國現代文學,14,111-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羅成(2008)。話語密林中的精神漫遊--論《啟蒙時代》。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7(4),121-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關明國(2007)。另類的「紅色經典」--「文革小說」再評介。甘肅社會科學,2007(5)=170,198-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丁鵬、段雲華(2005)。大眾文化與後新時期中國文學。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3),6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戈雪(2001)。後新時期小說創作的兩大陣營--武漢作家群與江浙作家群比較。江漢大學學報,13(2)=252,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戈雪(2001)。後新時期中國小說的價值取向。江漢論壇,2001(4),8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王世民(1997)。人的社會化過程的再現--後新時期小說淺議。雁北師範學院學報,1997(1)=41,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春榮(2006)。「後新時期」文學的焦慮/癲狂主題研究。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2)=134,7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安波舜(1997)。「布老虎」的創作理念與追求--關於後新時期的小說實踐與思考。南方文壇,1997(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何向陽(1994)。後撤:後新時期文學整體策略。當代文壇,1994(6)=98,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李金濤、許祖華(1996)。後新時期文學俗化的文化思考。語文教學與研究,1996(2)=226,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谷鵬飛(2010)。「後新時期文學」:歷史語境與文學現代性價值。寧夏社會科學,2010(3)=160,161-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邵建(1995)。現代性與寓言化--關於後新時期的兩個話題。作家,1995(3),6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金秋(2000)。烏托邦情結的消解--中國「後新時期」文學創作的一種精神向度及其文化品性。廣州師院學報,21(6)=91,1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范欽林(2003)。文化語境的轉型與「後新時期」文學。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4),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韋華、李維(2007)。藝術的顛覆--中國「後新時期」小說的後現代反情節策略。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168,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唐凡茹、劉永志(2006)。多元鼎立的話語時代--「後新時期文學」思潮的話語類型解讀。天府新論,2006(S1),214-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唐翼明(19951200)。從反叛異化到回歸本體--論大陸文學從「新時期」到「後新時期」的演變。臺海兩岸,1995(冬),66-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徐賁(19960800)。甚麼是中國的「後新時期」﹖。二十一世紀,36,74-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耿傳明(1996)。後新時期文學的啟動與八五新潮文學。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2)=41,4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郝明工(2001)。「後」新時期與文學發展。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79,37-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郝明工(2003)。「後新時期」文學運動形態試析。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93,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郝明工(2003)。中國大陸當代文學運動的歷史命名---從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文學到後新時期文學。涪陵師範學院學報,19(5),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郝春濤(2004)。後新時期小說創作取向。晉陽學刊,2004(3)=144,96-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郝嵐(2000)。日本私小說與中國後新時期女性私人化寫作。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148,6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馬俊山(1996)。後新時期:文學的滯脹與貧乏。藝術廣角,1996(4),1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馬春花(2011)。「後英雄」時代的理想主義寫作--畢淑敏與後新時期中國文學。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4)=114,54-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高峽(1996)。城市愛情:經典或現代--後新時期女作家的情感話語。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6(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張永勝(1995)。「反抗城市」--後新時期城市小說情感模式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1)=5,7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張生(2001)。「後新時期」城市小說情感模式研究。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3),105-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張政文、趙延軍(1997)。「後新時期」小說的誤區。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7(1)=51,6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張政文(1997)。反審美:馬克思人文理論視角下「後新時期」小說的一種態勢。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57-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張荔(1994)。永遠失敗,永遠不甘於失敗--後新時期知識分子題材小說閱讀劄記。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1),3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張頤武(19930200)。「新時期」向「後新時期」的轉變--90年代文化的重要特徵。藝術潮流,2,76-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張頤武(1994)。反寓言/新狀態:後新時期文學新趨勢。天津社會科學,1994(4)=78,57-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張頤武(1994)。新空間:實用精神的崛起--後新時期價值的轉換。作家,1994(4),4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張頤武、王寧、劉康、戴清(1994)。後新時期的文學批評--當代文化轉型的一個方面。作家,1994(6),7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張頤武(1994)。後新時期:選擇的困惑。山花,1994(10),7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張頤武(1995)。張承志神話:後新時期的人間喜劇。文學自由談,1995(2),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張頤武(1995)。「後新時期」中國女性小說的發展。文藝研究,1995(6),96-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梅向東(1997)。「後新時期」--一個非歷史性的概念。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6(4),7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陳坪(2011)。「新時期文學」與「後新時期文學」分期之我見。晉陽學刊,2011(1),124-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陳明輝(2010)。論後新時期小說的「個人化」與「偽個人化」品質。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9(2),10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陳明輝(2010)。後新時期小說的個體與歷史之思。湛江師範學院學報,31(2),4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陳偉軍(1998)。「後新時期」概念討論與「後現代」話語生產。求是學刊,1998(6)=127,7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陳慧娟(1995)。後新時期小說敘事人稱的幾點異變。江淮論壇,1995(5)=153,9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陳慧娟(1999)。論後新時期小說敘述者的凸現。天津社會科學,1999(2)=105,11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陳曉明(1994)。勉強的解放:後新時期女性小說概論。當代作家評論,1994(3)=63,2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陸祺(1996)。後新時期文學的淪陷與救亡。文藝爭鳴,1996(6)=68,46-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曾艷兵(1995)。論後新時期小說敘述方法的變革。求是學刊,1995(5)=108,64-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曾艷兵(2003)。告別「崇高」之後--後新時期小說一面觀。河南社會科學,2003(2),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曾艷兵(2004)。後新時期小說敘述方法的轉換與變形。山東文學,2004(4),54-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游翠萍(2011)。後新時期革命歷史敘事:進化史觀的消解。四川省幹部函授學院學報,2011(12),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賀玉瓊、程麗蓉(2008)。跨越世紀困惑的「父親」想像--試論後新時期三種父親形象的書寫。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4),96-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黃書泉(1995)。走向俗文學的自覺--試論後新時期通俗文學興起的內在機制與特徵。當代文壇,1995(6)=10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楊惠敏(2001)。後新時期文學及其基本特徵。哈爾濱學院學報,22(6),106-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楊鼎川(1999)。迷惘地觀察膽怯地表達--後新時期小說的共同精神特質。飛天,1999(2),102-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葉永勝(2011)。文學史眼光與當代批評意識--讀楊劍龍的《後新時期文學與文化論》。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2)=112,114-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葉崗(1997)。古典主義情懷與後新時期小說。當代文壇,1997(1)=111,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鄒永常(1995)。《狂人日記》的歷史啟示--兼論後新時期文學的走向選擇。中國文學研究,1995(3)=38,80-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熊忠武(2011)。淺論後新時期的「個人化」寫作。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8(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趙黎波(2012)。「啟蒙終結論」再解讀--「後新時期」、「新世紀文學」批評中的啟蒙話語研究。當代文壇,2012(2)=202,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劉可可(2009)。後新時期的商業大眾類知青小說分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242,174-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劉可可(2009)。後新時期知青小說中的純文學探索。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94,7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劉建國(2005)。後新時期藝術的文化失衡與「個體」錯位。曲靖師範學院學報,24(1),3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潘天強(2007)。英雄主義及其在後新時期中國文藝中的顯現方式。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1(123),140-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潘辛毅(1999)。後新時期小說的市民化傾向。遵義師範學院學報,1(2),3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鄧金洲(2006)。論「後新時期」歷史小說的悖謬性處境。理論月刊,2006(S1),116-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鄭大群(2000)。女性禁忌與後新時期女性寫作。文藝評論,2000(2),33-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鄭升旭(1997)。現代價值觀與後新時期小說。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3)=27(9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王鑫(2009)。對福柯思想體系中「身體」的再解讀。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3),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朱中方(2007)。身體記號在文學敘述中的價值。江西社會科學,2007(12),24-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何林軍(2007)。身體的敘事邏輯。理論與創作,2007(1),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李梅(2007)。我們的身體就是社會的肉身--論「身體敘事」的文學含義。理論與創作,2007(1),18-2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李蓉(2007)。身體闡釋和新的文學史空間的建構。天津社會科學,2007(6),107-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李蓉(2007)。現當代文學「身體」研究的問題及其反思。文藝爭鳴,2007(11)=142,7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李鳳亮、孔瑞財(2006)。身體修辭學--文學身體理論的批判與重建。天津社會科學,2006(6)=151,9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李震(2005)。福柯譜系學視野中的身體問題。求是學刊,32(2),44-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汪民安(2005)。權力、權利和身體。讀書,2005(12)=321,137-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汪民安(2006)。身體的雙重技術:權力和景觀。花城,2006(1)=158,177-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周海玲(2008)。從主體到身體--福柯身體理論的發生學研究。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112,5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孟繁華(2004)。顫抖的身體與文化政治。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4(4),89-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唐小兵(2006)。身體政治的歷史幻覺。南風窗,2006(20),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唐紅梅(2006)。鬼魂形象與身體銘刻政治:論莫里森《蒙愛的人》中復活的鬼魂形象。外國文學研究,2006(1)=117,119-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徐志平(20061200)。身體研究--當代文學研究的新趨勢。教師之友,47(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徐肖楠、施軍(2008)。中國式身體敘事。文學自由談,2008(1)=120,8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馬航飛(2008)。道德感的缺席與身體美學的泛化--以《檀香刑》、《兄弟》為例。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4(5),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馬航飛(2008)。身體與空間:近年小說創作的兩大敘事焦點。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3),119-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張永祿(2006)。身體:如何是其所是?--當下中國文壇的「身體」理論及實踐。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4),132-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張春梅(2008)。身體的辯證法--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身體敘事」。文藝研究,2008(12)=202,36-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張雯(2009)。福柯視野中的權力、知識與身體。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2),6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莊彩雲(2009)。歷史與社會的缺席:中國本土作家的身體寫作困境。安徽文學,2009(1),69-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許德金、王蓮香(2008)。身體、身份與敘事身體敘事學芻議。江西社會科學,2008(4),2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陳彥(2005)。從「反抗的身體」到「享樂的身體」--一百年中國文學的「身體話語」〉實踐。中國文學研究,2005(3)=78,7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陶東風(2003)。身體意象與文化規訓。文藝研究,2003(5),152-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陶東風(2004)。新時期文學身體敘事的變遷及其文化意味。求是學刊,31(6),116-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陶東風、羅靖(2005)。身體敘事:前先鋒、先鋒、後先鋒。文藝研究,2005(10)=164,25-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陸克寒(2006)。在壓抑的網絡中--當代小說的性敘述之一。翠苑,2006(4),7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賀芒(2009)。論底層文學的身體敘事。江西社會科學,2009(2),11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馮學勤(2009)。系譜學與身體美學:尼采、福柯、德勒茲。文藝理論研究,2009(2)=163,97-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黃曉華(2006)。身體的解放與規訓--中國現代文學身體意識論。長江學術,2006(3)=1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楊慶峰(2007)。物質身體、文化身體與技術身體--唐.伊德的「三個身體」理論之簡析。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1),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葛紅兵(2005)。身體寫作--啟蒙敘事、革命敘事之後:「身體」的當下處境。當代文壇,2005(3)=16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葛紅兵(2008)。中國當代文學中的身體話語。社會科學,2008(3)=331,171-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趙炎秋(2007)。從被看到示看--女性身體寫作對意識形態的衝擊。理論與創作,2007(1),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趙洪義(2006)。新革命歷史小說的身體凸顯及暴力美學。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6(4),96-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劉景(2008)。身體的媚俗與迷失--中國式身體文化演變探析。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7(5),20-2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謝有順(2006)。文學敘事中的身體倫理。小說評論,2006(2),3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韓志勇(2008)。從佛洛德學說探究身體寫作。綏化學院學報,28(4),115-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龐曉宇(2008)。身體潔淨與靈魂救贖--關於身體潔淨的隱喻。宜賓學院學報,2008(3),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蘇文寶(2006)。當代小說中的生命意識與身體權利分析。學術探索,2006(3)=105,121-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王玉(2009)。狂歡化敘事:新世紀小說的美學走向。理論與創作,2009(6)=131,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王緋(1999)。文學調侃:集體仿同與「反堂皇」儀式--關於九十年代世紀末文學的報告。當代作家評論,1999(6)=96,101-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李剛(2009)。中國經驗與莫言小說的狂歡情結。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6)=136,2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周文彬(2000)。反抗與沉淪--兩種現代性景觀下的肉體狂歡。民族藝術,2000(2)=59,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周泉根、秦勇(2010)。作為方法的「軀體」巴赫金軀體理論顛覆性的文學解釋。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10(1),116-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周啟超(2010)。「複調」、「對話」、「狂歡化」之後與之外--當代中國學界巴赫金研究的新進展。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4),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林穎(2010)。巴赫金狂歡化理論在現實世界中的審美內涵。大眾文藝,2010(1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武文茹(2000)。眾神狂歡與英雄獨舞--90年代大陸文學的兩種精神流派。北方論叢,2000(4)=162,79-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金鳳(2007)。神魔共舞的狂歡化詩學風格--淺析莫言的作品風格。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11),104-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徐巍(2008)。感官原則與慾望狂歡--當代小說審美風貌的視覺文化考察。當代文壇,2008(2)=178,3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秦勇(2008)。狂歡中的軀體--巴赫金軀體理論淵源初探。新東方,2008(10)=154,46-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袁建軍(2010)。巴赫金對話與狂歡化理論中人本主義思想的現代意義。才智,2010(15),183-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袁建軍(2010)。巴赫金對話與狂歡化理論中的人本主義思想內涵。學理論,2010(16),158-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張志忠(2001)。從狂歡到救贖:世紀之交的文革敘述。當代作家評論,2001(4)=106,28-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張益旭(2008)。虛無的狂歡--巴赫金狂歡化「形式化」問題。消費導刊,2008(22),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張清華(2009)。混亂的美學:新世紀中國文學的狂歡化趨向。長城,2009(5),146-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陳一琳(2010)。巴赫金「狂歡理論」與中國式狂歡。魅力中國,2010(17),3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陳劍兵(2007)。歷史記憶的重構和敘事。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1)=101,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趙思雨(2007)。在狂歡中建構世界--莫言的狂歡敘事。當代小說,2007(2)=360,5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劉士林(2001)。上半截的狂歡--關於90年代的中國文化研究。文藝評論,2001(2),8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劉永春(2008)。論新生代小說的狂歡化敘事。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3)=147,141-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劉勝利(1998)。從雅俗分流到雅俗合流--淺談90年代小說創作的一個走向。藝術廣角,1998(1)=68,4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樊星(2009)。關於歷史悲劇的狂歡記憶。天津社會科學,2009(5)=169,101-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謝剛(2009)。新世紀長篇小說寫作中的狂歡化傾向。藝術廣角,2009(4)=143,3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尹海燕(2007)。話語的顛覆與重構--解讀《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性與政治。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6)=92,87-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王文山(1994)。永恆的美--析張賢亮〈初吻〉等三部作品塑造的整體女性美。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4),307-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王彥彥(2008)。20世紀中國小說性愛敘事與國家意識。廣西社會科學,2008(11),131-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王達敏(1994)。論當前小說性描寫熱與性描寫藝術原則。當代作家評論,1994(5)=65,108-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王緋(1986)。性崇拜:對社會修正和審美改造的偏離--從《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性描寫說開去。文學自由談,1986(3),87-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王德領(2006)。感官文學的生成和意義以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為中心。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5)=85,9-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田鷹(2008)。張賢亮筆下的硬漢形象。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8(4),117-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伍艷妮(2007)。試論《綠化樹》中的勞動者形象。河南農業,2007(12),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朱美祿(2002)。探尋內在的非洲--張賢亮小說深層心理解析。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2(4),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朱凌、李建(2004)。尋找「母親」的聲音--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母性」主題。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4(3),3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朱常柏(2000)。論張賢亮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6)=24,27-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宋桂友(2005)。對知識分子命運和地位的重新審視---《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與《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敘事指向比較。甘肅社會科學,2005(3)=155,87-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李永建(1995)。赤裸的神聖和輕浮--新時期「性文學」述評。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4)=54,8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李軍(2009)。試論傷痕文學創作的美學特徵--以張賢亮小說為例。時代文學,2009(5),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李朝龍(2003)。試論精神分析學在我國新時期以來的運作特點。貴州社會科學,2003(2),58-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李萍(2007)。誰解其中味--淺論張賢亮自身體驗小說中的飢餓情結。咸寧學院學報,2007(2),214-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李遇春(2000)。拂不去的陰霾--張賢亮小說創作中的死亡心理分析。小說評論,2000(5),66-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杜建平、許永峰(2000)。試論章永璘的性格系統。雁北師範學院學報,2000(2),4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房偉(2006)。荒野中的迷失--從張賢亮的小說談中國當代文學救贖意識之潰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4)=84,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柯志敏、李嵐(2009)。試論當代小說中「吃」的內涵。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145-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洪禎國(19871000)。知識分子的情愛與風格--試探張賢亮的小說世界。文星,112,117-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孫偉達(2011)。「一半」何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重讀。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6),126-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朗敬賢(19871000)。大陸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談張賢亮的「綠化樹」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文星,112,104-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張宏(2005)。從「大寫的人」到「習慣死亡」--由張賢亮作品看「新時期」文學的歷史弔詭。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3)=113,50-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張春喜(2004)。性的悲劇美--淺評張賢亮小說中的「性」。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2(S1),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張琴鳳(2002)。張賢亮小說中女性情結的心理闡釋。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6),105-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曹書文(1995)。論新時期小說性描寫的流變。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3),8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盛潔(2004)。飢餓與救贖--從張賢亮自敘傳作品的兩大主題看知識青年的出路。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6(3)=118,6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郭曉瑩(2008)。傾斜的世界--談談張賢亮筆下的人物世界。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陳平(2003)。一代啟蒙者的歷史宿命與精神啟示從《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看張賢亮的新啟蒙意識。理論與創作,2003(1),2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陳娟(1997)。欲望的幻滅--張賢亮論。文藝理論研究,1997(5)=94,46-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陳靜梅(2005)。性與政治--重探張賢亮小說中的性描寫。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5),103-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喬煥斌(2011)。張賢亮女性形象塑造的誤區。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5),109-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斯城(1995)。由情愛到性愛--當代愛情小說透視。晉陽學刊,1995(5)=91,9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黃克武(19880700)。性與政治--論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當代,27,144-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葉穉英(19871000)。資產階級出身的浪漫文學家--張賢亮生平介紹。文星,112,102-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趙霞(2003)。精神的迷失與消隱--試論新時期文學中的知識分子形象。克山師專學報,2003(4)=84,5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齊亞敏(2011)。「吃」出來的文化--《棋王》、《綠化樹》文化意蘊比較談。美與時代,2011(6),55-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劉永昶(2003)。失落的天空--論張賢亮小說中的女性與性。鎮江高專學報,16(1),3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劉旭(2005)。「落難精英」與「勞動」婦女。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7(4)=180,4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劉莎(2011)。「性慾壓抑」象徵詩學的轉換與超越--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東西《後悔錄》比較闡釋。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1(7),6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韓毓海(2010)。從政治主體到欲望主體。天涯,2010(2),47-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嚴海燕(2000)。面對壓抑和苦難的中國知識者--郁達夫、張賢亮及其筆下人物比較。陝西經貿學院學報,2000(5),7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丁曉卿(2000)。論《黃金時代》「性」權力隱喻。撫州師專學報,19(1),4-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王玉鐸(2008)。從「逃避」到「承擔」--對《黃金時代》中陳清揚形象的存在主義解讀。淮南師範學院學報,10(1)=47,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王軍(2004)。愛.反抗.存在--王小波小說中「性」的三重意義。當代文壇,2004(4)=156,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王福湘(2005)。複調小說--王小波的一種解讀。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1),86-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王福湘、梁桂平(20060700)。王小波小說中的虐戀問題--兼及李銀河的《虐戀亞文化》。國文天地,22(2)=254,57-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王慧(1999)。生存狀態的詩意敘述--《黃金時代》解讀。台州師專學報,22(2),58-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王震(2009)。瑪格麗特.杜拉斯與王小波--論〈情人〉對王小波小說創作的影響。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9(1),3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王曉華(2001)。王小波雜文的思想淵源、意義與侷限。文藝理論研究,2001(6)=119,5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王鵬令(19990300)。從英雄時代走向凡人時代--由陳寅恪熱到王小波熱看中國人文精神的蛻變。明報月刊,34(3)=399,4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包中華(2005)。知識份子話語的「有趣」表達--論王小波雜文隨筆。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5(4),3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田紅霞(2008)。簡析王小波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經濟與社會發展,6(3),13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6.艾曉明(19950800)。重說[王小波著]《黃金時代》。二十一世紀,30,89-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呂逸新、房偉(2008)。自由主義的主體狂歡--論王小波小說敘述視角的「復古」與「創新」。蘭州學刊,2008(7)=178,193-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李建軍(2009)。王小波及王小波的誤讀。文學自由談,2009(6)=131,80-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李娜(2000)。狂歡化的歷史傳奇小說--王小波《青銅時代》。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2(2),45-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李娜(2000)。緣何奇葩放於斯--王小波狂歡化小說的背景和特徵。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2(4),5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房偉(2005)。遊戲:投向無趣人生的智慧之矛--論王小波小說中的遊戲精神。當代作家評論,2005(1)=127,11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於思見(2008)。簡論王小波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6(1),58-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3.段金柱(2002)。在小說裡思考存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與《黃金時代》。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2),6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4.胡少卿(2008)。淡漠與消耗:王小波小說中的「性」。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3)=95,6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5.胡家榮(2005)。文革記憶的另一種敘述--王小波《黃金時代》解讀。畢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3(2),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6.張川平(2009)。「真實」的荒誕和荒誕的真實--試論王小波小說中對權力話語生成方式的揭示及其批判。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3),102-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7.張川平(2010)。「性」的扭曲與「人」的異化--論王小波小說的「性敘事」在主體建構中的意義。商洛學院學報,24(1),42-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8.張伯存(19981000)。軀體、刑罰、權力、性--王小波小說一解。二十一世紀,49,105-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9.陳佳妮(2006)。孤獨的狂歡--論狂歡化理論在《黃金時代》中的異化。語文學刊,2006(6),109-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0.單曉雲(2009)。權力的膨脹與自由的掙扎--福柯視角下的王小波。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5),139-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馮俊鋒(2008)。論王小波「文革」題材小說的敘事模式。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4(4)=111,78-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2.黃佑和(2007)。淺析黃金時代的性愛描寫。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3(6),64-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3.黃書泉(1998)。王小波的道路--兼論人文知識份子在現代社會的存在方式。小說評論,1998(6),35-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4.楊金玉(2008)。痞相傻氣的知識分子--《時代三部曲》的男主人公形象分析。茂名學院學報,18(5),6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5.楊泉(2007)。理性、自由和個人生命的張揚--《黃金時代》人物狂歡解讀。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3(2),4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6.楊經建、李蘭(2010)。存在主義文學的東方化表述--論村上春樹和王小波的小說。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3),76-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7.趙毅衡(2008)。敘述在否定中展開--四句破,符號方陣,《黃金時代》。中國比較文學,2008(1)=70,54-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8.劉承雲(2010)。論王小波小說語言的狂歡化風格。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9(1),5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9.劉虎(2008)。《黃金時代》中本真性愛對雙重壓抑結構的顛覆。作家,2008(7),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0.劉增城(2006)。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義」精神。安徽大學學報,30(3)=160,5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劉曉麗(2003)。荒謬:存在的幽深之處--王小波對生命存在之謎的思考途徑。上海師範大學學報,32(4)=123,8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2.摩羅(2002)。喜劇姿態與悲劇精神--從王朔、劉震雲、王小波談起。社會科學論壇,2002(1),58-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3.歐陽文風(2008)。十年來王小波研究綜述。雲夢學刊,2008(2),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4.鄭謙林(2009)。論王小波與西方文化。文史博覽,2009(9)=245,2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5.戴錦華(1998)。智者戲謔--閱讀王小波。當代作家評論,86,2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6.謝強(2009)。《黃金時代》的敘事邏輯分析。文學教育,2009(9),5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7.譚琴(2009)。探尋人類真實的存在--王小波與米蘭.昆德拉之比較。大眾文藝(理論),2009(9),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8.石一龍(2001)。寫作是一種日子--著名作家閻連科訪談錄。牡丹,2001(5),7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9.石曉楓(20070400)。政治狂熱下的農民輓歌--閻連科《受活》評介。文訊,258,102-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0.石曙萍(2004)。如水的歌--關於閻連科《堅硬如水》。平頂山師專學報,19(1),3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宋丹(2003)。《堅硬如水》:文革話語的敘述與反諷。藝術廣角,2003(6)=104,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2.李雲霞(2009)。絕望與救贖--解讀閻連科。作家,2009(7),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3.李遇春(2003)。走出「文革」敘事的迷惘--從閻連科和劉醒龍的兩部長篇新作說起。小說評論,2003(2),5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4.汪政、曉華(2001)。論《堅硬如水》。南方文壇,2001(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5.汪潔(2005)。智性的講述--解讀閻連科《堅硬如水》。中州大學學報,22(1),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6.周冰心(2004)。在謔虐隱喻和冷峻反諷裏考量中國--閻連科「文革」政治人小說研究。上海文學,2004(12)=326,56-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7.周思輝、謝廷秋(2010)。在「異境」中拷問人性--解讀閻連科小說中「孤島」空間的建構。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3(3),5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8.武艷偉(2009)。試論《堅硬如水》中身體敘事的成敗。當代小說,2009(3),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9.姜淑娟(2008)。閻連科小說情境的極端化書寫。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3),8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0.胡友笋、周洋(2009)。閻連科小說中權力敘事。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2(3),4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秦佳音(2006)。革命光輝下的「群魔亂舞」--解讀閻連科的《堅硬如水》。科教文匯(下旬刊),2006(11),166-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2.張雪(2008)。如履浪尖--解讀閻連科的《堅硬如水》。綏化學院學報,28(4),9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3.張瑞芬(20091000)。山凹裡的日光流年--評閻連科《我與父輩》。文訊,288,114-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4.張學昕、楊亮(2006)。權力和欲望角逐的話語狂歡--論閻連科《堅硬如水》對「革命+戀愛」模式的解構性敘事。小說評論,2006(4),8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5.梁鴻(2005)。神話、慶典、暴力及其他--閻連科小說美學特徵論。南方文壇,2005(4),85-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6.陳栢青(20100800)。為自己胡寫一回--專訪閻連科。文訊,298,2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7.陳曉蘭(2002)。革命背後的變態心理--關於《堅硬如水》。當代作家評論,2002(4)=112,5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8.黃書泉(2005)。質疑「後現代」以長篇小說《堅硬如水》為例。當代文壇,2005(1)=159,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9.黃軼(2009)。流浪--閻連科小說中耙耬山人改變困境的若干形式。平頂山學院學報,24(1),6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0.黃嗣、裴德秀(2003)。革命時期看人性--《堅硬如水》的三種解讀。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9(1),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翟業軍(2001)。曖昧的繾綣--評閻連科《堅硬如水》。書屋,2001(11)=49,3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2.趙新亞(2006)。權和性捆綁下女性的生存處境--閻連科小說的解讀一種兼及女性主義反思。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6(3),5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3.劉劍梅、郭冰茹(2007)。革命加戀愛:政治與性別身份的互動。當代作家評論,2007(5)=143,132-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4.遲源(2007)。顛覆文革最後的神性從《堅硬如水》的後現代性談起。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4(3)=169,169-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5.閻連科(2001)。文學.生活.想像--閻連科訪談錄。語文教學與研究,2001(18),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6.閻連科、曉蘇(2001)。文學.生活.想像--閻連科訪談錄。讀寫天地,2001(9),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7.聶偉(2002)。空間敘事中的歷史鏡像迷失--《堅硬如水》閱讀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02(4)=112,4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8.譚華(2009)。互滲與互反的革命與性--閻連科《堅硬如水》一解。時代文學,2009(1),118-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9.毛毳(2002)。血:生命的鐵流--談余華小說中血的意象。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2(2),128-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0.王志剛、邵紅(2006)。論余華小說《兄弟》的敘事特徵。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5)=77,3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王忠信(2009)。「文革」記憶與余華先鋒小說的暴力傾向。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1)=113,2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2.王春燕(2008)。《兄弟》:歷史與現實之中的身體景觀。文學教育,2008(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3.王德領(2007)。醫生視角和身體敘事--重讀余華80年代中後期的作品。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178,10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4.田智祥(2007)。真實的迷誤--評余華的《兄弟》。山東文學,2007(5)=583,56-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5.任亞榮(2006)。論《許三觀賣血記》的身體哲學。名作欣賞,2006(2),48-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6.全紅(2004)。余華小說中的文革記憶。東疆學刊,21(4),8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7.曲師(2008)。通過身體思考--《活著》與《變形記》的共同性探討。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6(6),5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8.朱麗(2003)。哭泣的悲情文化分析--兼論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哭泣現象。山東文學,2003(7),6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9.宋毅(2009)。余華90年代小說創作變化探析。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3(3),115-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0.姜桂華(2006)。豐富鮮活與意義拆解--對《兄弟》「文革」敘事的一種分析。藝術廣角,2006(2)=120,20-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段瑩(2008)。《許三觀賣血記》中的隱性祭祀儀式初探。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8(7),164-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2.孫彩霞(2003)。刑罰的意味:卡夫卡〈在流放地〉與余華〈一九八六年〉的比較研究。當代文學,2003(3),4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3.孫彩霞(2003)。刑罰表演的背後:論余華的〈一九八六年〉。中州大學學報,20(3),37-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4.郜元寶(1995)。匱乏時代的精神憑弔者--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文學評論,1995(3),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5.柴高潔(2010)。刑罰的背後:試比較《活地獄》與〈一九八六年〉。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2),35-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6.郝紅波、趙蕾(2007)。從《兄弟》及「兄弟熱」看當代文學的商業化傾向。山東文學,2007(4)=582,56-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7.馬征(2005)。生命的冷與熱--余華《許三觀賣血記》中血意象分析。棗莊學院學報,22(3),5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8.張中(2009)。他者的面容依然清晰--評余華的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4),6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9.張治軍(2009)。淺談余華小說的暴力。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5(4),5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0.張雨林(2006)。生命中可以承受之重--余華小說中對抗苦難的三種方式。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2)=114,92-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張紅巖(2006)。半個《兄弟》,半個余華。中國圖書評論,2006(1)=179,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2.張連義、塗春霞(2005)。《許三觀賣血記》「賣血」的象徵意義。語文學刊,2005(9),102-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3.張景蘭(2006)。先鋒小說中的「文革」敘事--以《黃泥街》〈一九八六年〉為例。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8(3),9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4.張慧卿(20090200)。血與中國的傳統[評余華著《許三觀賣血記》]。二十一世紀,111,153-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5.張艷玲(2007)。欲望的狂歡曲--評余華的小說《兄弟》。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5(1),2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6.閆蘭娜(2009)。論余華小說的苦難主題。作家,2009(5),1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7.陳世忠(19940600)。暴力、死亡與失序的快樂--余華小說世界裏的表達。問學集,4,150-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8.陳純塵(2003)。試論余華轉型期前小說中的暴力。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3(4)=61,6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焦欣(2009)。孤獨的救贖--《藥》與《許三觀賣血記》中的「血」意象之比較。安康學院學報,21(2),73-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馮姝婭(2007)。《許三觀賣血記》的哭泣現象分析。電影文學,2007(16),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黃文鉅(20070600)。論余華小說中的先鋒暴力以至濫情敘事的辯證。中國文學研究,24,153-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2.楊巧君(2006)。被遮蔽的「現實一種」從余華的文革敘述看其作品的藝術變遷。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6(5),76-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3.楊政源(20091000)。懷舊或是諷舊?--試論《許三觀賣血記》中的反現代意涵。慈惠學術專刊,5,7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4.賈艷艷(2003)。論余華小說的生存意識。中州學刊,2003(1)=133,80-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5.摩羅(1998)。破碎的自我:從暴力體驗到體驗暴力--《非人的宿命--論〈一九八六年〉》之一。小說評論,1998(3),58-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6.摩羅、楊帆(1998)。虛妄的獻祭:啟蒙情結與英雄原型--〈一九八六〉年的文化心理分析。文藝爭鳴,1998(5)=79,59-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7.鄭煒(2007)。論余華小說的「飢餓意識」。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3),103-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8.鄭豔(2007)。挺進與突圍--解讀余華長篇小說《兄弟》。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9(2),43-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9.盧鳳榮、李曉(2009)。余華小說欲望敘事中的文化意蘊。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3(4),2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0.謝汝朵(2009)。血的「旅行」及其悲劇性--對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一次審視。肇慶學院學報,30(4),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韓冬梅(2007)。余華帶給我們什麼--簡析余華的「文革」敘事模式。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3(7),4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2.竇賢芳、李明(2005)。自殘與自慰--走向精神的悲劇。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4(2)=17,87-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3.王干(2009)。最後的先鋒文學--評蘇童的長篇小說《河岸》。揚子江評論,2009(3),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4.王昕(2006)。無法逃避的生命歸宿--透視蘇童小說的死亡模式。名作欣賞,2006(14),5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5.王建珍、閆蘭娜、王海靜(2006)。男權文化中的女性悲劇--論蘇童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婦女研究論叢,2006(4)=73,6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6.古大勇、李麗(2011)。歷史的解構與戲說--論蘇童的《河岸》。名作欣賞,2011(12),1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7.池永文(2006)。論蘇童小說中的紅粉女性形象。文教資料,2006(27),78-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8.何健(2010)。無根漂泊的「零餘者」--從《河岸》中的主人公庫東亮談起。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3),107-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9.吳義勤(2009)。罪與罰--評蘇童的長篇新作《河岸》。揚子江評論,2009(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0.呂潔如(20070600)。肉身化自我的標記:刺青。身體文化學報,4,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李旺(2011)。不徹底地掙脫:《河岸》與《風和日麗》中的「革命」書寫。揚子江評論,2011(4),5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2.李琦(2002)。紅粉--蘇童筆下的女性繡像。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1),2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3.李聯橋(2005)。蘇童小說中常見母題之探析。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3),48-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4.汪政、曉華(1988)。虛構的回憶:蘇童小說隨想。雨花,1988(11),72-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5.汪楊(2009)。夢想照進現實--評蘇童長篇新作《河岸》。文藝爭鳴,2009(6)=161,132-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6.沈杏培(2010)。我們如何敘述文革--以蘇童新作《河岸》的解讀為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1)=57,7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7.林熒嬌(20030700)。魔域/魔慾:蘇童「米」中的城市父權隱喻與女性身體政治。東華人文學報,5,93-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8.武新軍(2010)。歷史還原的得與失--評蘇童《河岸》的歷史敘述。漢語言文學研究,1(4)=4,84-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9.祁立峰(20100700)。彼岸--評蘇童《河岸》。文訊,297,10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0.姚曉雷(2010)。徘徊在少年情懷與中年心事之間的「文革」敘述--關於蘇童《河岸》的一種閱讀。漢語言文學研究,1(4)=4,7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徐賁(1996)。從「後新時期」概念談文學討論的歷史意識。文學評論,1996(5),56-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2.王德領(2011)。性與政治的複雜纏繞--重評張賢亮上世紀80年代的小說。長城,2011(1),183-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3.朱大可(2007)。國家修辭和文學記憶--中國文學的創傷記憶及其修復機制。文藝理論研究,2007(1)=150,8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4.何冠驥(19911100)。浪漫的反烏托邦式的「成長小說」--論張賢亮的《綠化樹》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外文學,20(6)=234,26-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5.傅華強(2006)。《綠化樹》性愛敘事話語解讀。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3(12),5-6+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6.彭維鋒(2000)。權力的置換--試析張賢亮《綠化樹》的敘述動力。濟南大學學報,10(1),50-5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7.仵從巨(2005)。中國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資源。文史哲,289,67-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8.舒坦(2009)。蘇童認為自己和余華有共同的情感記憶。文學教育,2009(6),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9.徐金芬(20030900)。回歸的想望--評蘇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南開學報,1(1),149-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0.袁曉慶(1998)。走近蘇童:蘇童訪談錄。綠洲,1998(5),3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1.馬煒(2008)。蘇童小說的死亡敘事。名作欣賞,2008(11),76-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2.張昀(2008)。紅顏薄命與紅顏禍水--論蘇童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作家,2008(1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3.張玲(2008)。論蘇童小說的悲劇性。文教資料,2008(28),174-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4.張晶晶(2005)。論蘇童小說女性悲劇命運的依附意識根源。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54-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5.張琳(2010)。「逃離」--論蘇童長篇新作《河岸》。宿州學院學報,25(4),6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6.張學昕(2007)。南方想像的詩學--蘇童小說創作特徵論。文藝爭鳴,141,137-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7.張檸(2009)。遠離愚人船的流浪漢--談蘇童長篇小說《河岸》。全國新書目,2009(1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8.郭戀東(2009)。與《押沙龍,押沙龍!》之比較看《河岸》的張力。社會科學評論,2009(2),107-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9.閆蘭娜、王建珍(2008)。論蘇童小說的死亡意識。作家,2008(6),37-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0.陳欣怡(20001000)。追尋、逃亡和死亡--蘇童文本之窺探。問學集,10,63-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陳舒劼(2010)。罪錯的塑形與成長的追尋--蘇童《河岸》中的「身份訴求」。石家莊學院學報,12(1),1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2.陳嘵明(2003)。超越與逃逸:對「60年代出生作家群」的重新反省。河北學刊,23(5),112-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3.景銀輝(2009)。失範、暴力、儀式:蘇童小說《刺青時代》的三個關鍵詞。長城,2009(1),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4.曾敏敏(2008)。試論蘇童小說中人物的生命體驗。文教資料中旬刊,2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5.楊丹丹、張福貴(2010)。歷史.成長.女性--解讀蘇童的《河岸》。小說評論,2010(1),123-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6.楊秀婷(2011)。尋找缺失的母親蘇童的《河岸》言說。作家,2011(1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7.葉志良(2009)。蘇童小說童年意緒的情緒表徵。麗水學院學報,31(1),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8.趙洪琴(1994)。無處逃避--蘇童與南方。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67,40-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9.趙英(2011)。自我身份的斯芬克斯之謎--簡論蘇童《河岸》中有關身份找尋的荒誕性。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0(2),109-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0.趙雙花(2010)。無處安頓的靈魂--評蘇童長篇《河岸》。小說評論,2010(2),11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劉文祥(2011)。有關成長的記憶痛史--評蘇童《河岸》和陳家橋《少年王》。陰山學刊,24(4),6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2.劉茜茜、劉桂華(2009)。論蘇童「婦女系列」小說中的女性悲劇。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5),1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3.滕翠欽(2010)。空間政治和生存敘事--評蘇童的《河岸》。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4.鄭艷、李敬巍(2010)。生命在尋找中歸於虛無--評蘇童長篇小說新作《河岸》。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6),8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5.曉華、汪政(1995)。南方的寫作。讀書,197,113-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6.韓愛強(2011)。《河岸》的另一種解讀。文學教育,2011(12),73-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7.嚴紅蘭(2011)。荒誕年代的一曲生存悲歌蘇童《河岸》的存在主義解讀。名作欣賞,2011(15),99-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8.蘇勇(2009)。對抗與妥協存在與超越--評蘇童長篇小說《河岸》。理論與創作,2009(4)=129,7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9.蘇童、王雪瑛(19990800)。寫作,最困難的是講故事--蘇童訪談錄。純文學(香港),復刊16,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0.蘇童、林舟(1996)。永遠的尋找--蘇童訪談錄。花城,98,105-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蘇童、張學昕(2005)。回憶.想像.敘述:寫作的發生。當代作家評論,132,46-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2.蘇童(2010)。關於《河岸》的寫作。當代作家評論,2010(1)=157,48-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3.余華(1999)。長歌短曲--輯三、余華答客問。聯合文學,15(8)=176,6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4.齊偉先(20080600)。權力的身體與消費的身體:以身體為媒介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5,89-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5.陳思和(2007)。我對《兄弟》的解讀。文藝爭鳴,133,55-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6.辛金順(20051200)。暴虐與溫情--讀余華的《兄弟》(上部)。文訊,242,106-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7.陳建仲(2005)。文學心鏡--余華。聯合文學,21(9)=249,2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8.陳雀倩(20040600)。中國先鋒小說中的廢墟寓言--從蘇童、余華的歷史敘事論其後現代的意義。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9,29-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9.郜元寶(2002)。關於文革研究的一些話。當代作家評論,2002(4)=112,74-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0.賀淑瑋(19970200)。大陸先鋒派小說:兼論余華。中外文學,25(9)=297,137-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艾秀梅(2006)。從暴力之美到人倫之美--讀余華新作《兄弟》上部。名作欣賞,2006(16),4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2.汪漢利、孫立春(2007)。指向身體下部的敘述--余華《兄弟》的肉體狂歡化敘事。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7,5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3.楊小濱(20090600)。欲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清華學報,39(2),261-2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4.王德威(19921200)。「扮皇帝,我在行,我作皇帝比人強…」評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聯合文學,9(2)=98,174-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玉芳(2010)。黃春明與閻連科苦難書寫之比較(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孟君(2008)。主體、病體與國體:閻連科鄉土小說的精神系譜(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嘉雯(2004)。一場文學與歷史的辯證--論王小波「時代三部曲」(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賀淑瑋(2002)。黑色幽默在中國:毛話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東霞(2004)。王小波的接受史和流傳史(碩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海香(2008)。「五七族」作家及其飢餓敘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仵亞平(2007)。「文革」的曖昧書寫(碩士論文)。陝西師範大學,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佘蕭群(2008)。張賢亮小說中自我生存的藝術呈現(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豐興(1980)。「文革」後中國大陸「傷痕文學」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如珊(1997)。文革後十年(1976-1985)大陸文學之研究(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房偉(2005)。從強者的突圍到頑童的遊戲(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欣薇(2001)。存在與想像--蘇童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逸玉(2007)。張賢亮筆下的「臣服」女性(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段超(2009)。後現代主義視域中的身體政治批評研究(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艷(2005)。新時期小說創作與身體的言說(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艷華(2007)。論張賢亮的小說創作及其死亡意識(碩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涂志勇(2008)。論張賢亮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碩士論文)。海南師範大學,海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秦佳音(2007)。智者狂歡--解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碩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高雨喬(2008)。從章永璘和王二的思想歷程看張賢亮和王小波創作思想中被歷史限制的高度(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桂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常凌(2005)。知青文學視野中的王小波小說(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桂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永福(2008)。90年代以來中國小說的狂歡化趨勢考察(碩士論文)。曲阜師範大學,曲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純塵(2009)。「文革文學」研究(博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福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曾恆源(1995)。蘇童小說文本研究(1985年-1994年)(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游舒晨(2002)。論余華小說的主題與書寫策略(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子響(2007)。論王小波的「頑趣」(碩士論文)。華南師範大學,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仙花(2010)。論閻連科長篇小說狂歡化美學品格(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黃河(2009)。論新時期小說中的「文革」敘事(博士論文)。蘇州大學,蘇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錫淇(2001)。政治.文學.顯微鏡.張賢亮小說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擎(2004)。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博士論文)。浙江大學,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丹丹(2010)。新時期以來小說中的「文革敘事」(博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永剛(2005)。「文革文學」研究之研究(碩士論文)。鄭州大學,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楊光(2008)。王小波小說的生命意識(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董恕明(1997)。大陸新時期(1979-1989)小說中知識分子的處境與抉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承雲(2007)。論王小波的狂歡化寫作及其源流(碩士論文)。四川大學,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樊曉武(2007)。思想與權力的遭遇--王小波文學創作思維論(碩士論文)。山西大學,太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賴小燕(2008)。勞倫斯與張賢亮小說「創傷--拯救」敘事結構分析(碩士論文)。西南交通大學,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韓冬梅(2008)。論閻連科小說中的殘病敘事(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韓袁紅(2008)。王小波小說研究(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關志華(2008)。一場歷史與當代的辯證︰論九○年代後華語電影中的文革再現(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嚴昕(2009)。90年代以來「文革敘事」中的「身體」(碩士論文)。廈門大學,廈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雀倩(2000)。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孝勇(2009)。抵抗如何可能?Mikhail Bakhtin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的再詮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童(2009)。河岸。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思和(1990)。中國新文學整體觀。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小波(1999)。白銀時代。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小波(1997)。沈默的大多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童(1992)。南方的墮落。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童(1994)。十一擊。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國和(200806)。1990年代以來鄉村小說的當代性:以賈平凹、閻連科和陳應松為個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春香(2009)。他者文化語境中的狂歡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華(2002)。靈魂飯。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華(200606)。現實一種。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華(200610)。鮮血梅花。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汪民安、金惠敏(2003)。身體的文化政治學。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Garland, David、劉宗為、黃煜文(2005)。懲罰與現代社會。臺北:商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秦勇(2009)。巴赫金軀體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莫言(1996)。豐乳肥臀。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炳良(1992)。中國現當代文學探研。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賢亮(1989)。靈與肉。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賢亮(1989)。綠化樹。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鐘(1992)。當代中國大陸文學流變。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美蘭(1996)。文學思潮與當代小說。湖北:武漢大學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施淑(1996)。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Strathern, A. J.、王業偉、趙國新(1999)。身體思想。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余華(1994)。活著。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東蘭(2005)。身體、心性、權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賢亮(1997)。我的菩提樹。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曉波(1990)。中國當代政治與中國知識份子。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冷東(1992)。閹割現象。臺北:商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小波(1995)。未來世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小波(1999)。黃金時代。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小波(1999)。黃金時代。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小波(2006)。王小波全集。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小波(2008)。王小波散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朔(1994)。動物凶猛。香港:創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朔(2002)。看上去很美。臺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老鬼(2010)。血與鐵。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余華(1991)。世事如煙。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余華(1992)。呼喊與細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余華(1992)。河邊的錯誤。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余華(1999)。溫暖的旅程。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余華(1999)。黃昏裡的男孩。新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余華(1999)。我膽小如鼠。新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余華(2002)。我沒有自己的名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余華(2006)。戰慄。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余華(2008)。余華作品系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余華(2011)。十個詞彙裡的中國。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季羨林(1999)。牛棚雜憶。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東西(2007)。後悔錄。臺北: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林白(2007)。致一九七五。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林白(2010)。萬物花開。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賢亮(1987)。寫小說的辯證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張賢亮(2004)。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曹乃謙(2011)。佛的孤獨。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莫言(2006)。生死疲勞。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都梁(2007)。血色浪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閻連科(1994)。和平寓言。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閻連科(1996)。閻連科文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閻連科(2007)。閻連科文集。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閻連科(2008)。機巧與魂靈:閻連科讀書筆記。廣東: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閻連科(2008)。拆解與疊拼:閻連科文學演講。廣東: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閻連科(2009)。我與父輩。臺北:印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蘇童(1988)。1934年的逃亡。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蘇童(1991)。祭奠紅馬。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蘇童(1991)。傷心的舞蹈。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蘇童(1993)。一個朋友在路上。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蘇童(1995)。刺青時代。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蘇童(1995)。城北地帶。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蘇童(1995)。尋找燈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蘇童(1996)。把你的腳捆起來。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蘇童(2000)。紙上美女。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蘇童(2000)。蘇童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蘇童(2003)。虛構的熱情。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蘇童、王宏圖(2003)。蘇童王宏圖對話錄。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蘇童(2003)。時空對話:文學中的時代容顏。臺北:未來書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蘇童(2004)。哭泣的耳朵。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蘇童(2004)。蘇童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蘇童(2004)。散文的航行。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蘇童(2005)。香椿樹街的故事。臺北:二魚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蘇童(2005)。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小說。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蘇童(2008)。桑園留念。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孔範今、施戰軍、陳晨(2006)。蘇童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文訊雜誌社(1988)。當前大陸文學。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文訊雜誌社(1991)。苦難與超越:當前大陸文學二輯。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王章陵(1993)。大陸文化思潮。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王毅(1998)。不再沉默:人文學者論王小波。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田鷹(2009)。比較視野中的張賢亮和勞倫斯性愛主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朱棟霖、朱曉進、龍泉明(2007)。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吳義勤、王金勝、胡健玲(2006)。余華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宋如珊(2006)。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李銀河(2007)。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杜瑾煥、劉炳辰(2008)。超越與拓展--新時期、後新時期小說解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汪政、何平(2007)。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周玉山(1991)。文學徘徊。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房偉(2010)。文化悖論與文學創新:世紀末文化轉型中的王小波研究。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洪志綱(2007)。余華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姚鶴鳴(2005)。世紀之交的足印--姚鶴鳴後新時期文學批評論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姜廣平(2004)。經過與穿越:與當代著名作家對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胡國強(2009)。毛澤東詩詞疏證。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唐翼明(2006)。大陸當代小說散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唐翼明(2007)。大陸現代小說小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徐志偉(2011)。告別革命之後--後新時期文學場域觀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高嵩(1986)。張賢亮小說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張子樟(1990)。疏離、調適與超越:文革後大陸小說中的三種主要現象。臺北:知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張子樟(1996)。試論大陸新時期小說。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張景蘭(2008)。行走的歷史:新時期以來「文革」題材小說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張韌(1994)。文學的潮汐:九十年代文學的六大模式。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梁鴻(2008)。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陳信元(1989)。從台灣看大陸當代文學。臺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陳信元、欒梅健(1999)。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陳思和(2002)。中國當代文學關鍵字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陳思和(2009)。當代小說閱讀五種。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陳英群(2010)。閻連科小說創作論。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陳曉明(2003)。表意的焦慮--歷史祛魅與當代文學變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傅汝新(1995)。守望後新時期文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喬煥江(2011)。日常的力量--後新時期文學與文化反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程文超(1997)。尋找一種談論方式:「文革」後文學思緒。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馮驥才(1991)。一百個人的十年。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楊劍龍(2010)。後新時期文學與文化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葉英(1990)。大陸當代文學掃描。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葛濤(2002)。網絡王小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董健、丁帆、王彬彬(2007)。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寧夏人民出版社(1987)。評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劉嘵(2008)。意識型態與文化大革命。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樊星(1997)。當代文學與地域文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韓袁紅(2011)。批判與想像--王小波小說研究。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魏建(2011)。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文潔華(2010)。裸睇--中西裸體藝術名作賞析。九龍:次文化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石元健(1980)。羅素精選集。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吳承篤(2009)。巴赫金詩學理論概觀:從社會學詩學到文化詩學。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宋春香(2009)。巴赫金思想與中國當代文論。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李衍柱、林寶全、潘必新(1994)。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發展與傳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汪民安、陳永國(2001)。尼采的幽靈:西方後現代語境中的尼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柯倩婷(2009)。身體、創傷與性別--中國新時期小說的身體書寫。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高誼揚(1991)。羅素哲學概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康正果(2001)。身體和情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梅蘭(2005)。巴赫金哲學美學和文學思想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黃曉華(2008)。現代人建構的身體維度:中國現代文學身體意識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劉小楓(1999)。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話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北岡誠司(2002)。巴赫金:對話與狂歡。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Arendt, Hannah、王凌雲(2006)。黑暗時代的人們。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Bakhtin, Mikhail Mikhailovich、錢中文、李兆林、夏忠憲(2009)。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Bordo, Susan、綦亮、趙育春(2009)。不能承受之重--女性主義、西方文化與身體。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Eagleton, Terry、方杰、方宸(2007)。甜蜜的暴力:悲劇的觀念。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2009)。瘋癲與文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Fromm, Erich、孟祥森(1975)。人類破壞性之剖析。臺北:牧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Mandel, Ernest、向青(2009)。馬克思主義入門。臺北:連結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Myers, David G.、張智勇、樂國安、侯玉波(20060101)。社會心理學。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陳芳郁(1995)。道德系譜學。臺北:水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Rickman, John、歐申談(1971)。佛洛依德論文精選。臺南:開山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Schwab, Gabriele、陶家俊(2011)。文學、權力與主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Sorel, Georges、劉光炎(2003)。暴力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Whitehead, Anne、李敏(2011)。創傷小說。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余華(1990)。十八歲出門遠行。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余華(1993)。夏季颱風。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余華(2002)。我能否相信自己。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張賢亮(1995)。張賢亮小說自選集。桂林:漓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張賢亮(1989)。感情的歷程。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閻連科(2009)。堅硬如水。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唐翼明(1995)。大陸新時期文學(1976-1989):理論與批評。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唐翼明(1996)。大陸「新寫實小說」。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閻連科(2010)。閻連科小說精選集。臺北:新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王建剛(2001)。狂歡詩學:巴赫金文學思想研究。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李自芬(2009)。現代性體驗與身份認同--中國現代小說的身體敘事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李蓉(2009)。中國現代文學的身體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陶東風(2004)。知識份子與社會轉型。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甯應斌(2004)。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Jameson, Fredric、王逢振(1998)。快感:文化和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Marcuse, Herbert、黃勇、薛民(2008)。愛欲與文明--對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Brooks, Peter、朱生堅(2005)。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董小英(1994)。再登巴比倫塔--巴赫金與對話理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馬藜(2009)。視覺文化下的女性身體敘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佛洛姆、徐紀亮、張慶雄(1987)。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王小波(1999)。青銅時代.中.紅拂夜奔。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解志熙(1999)。生的執著--存在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王墨林(2009)。臺灣身體論。臺北:左耳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余華(2006)。兄弟。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陳思和(2001)。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Freud, Sigmund、楊韶剛(2004)。佛洛依德之性愛與文明。臺北:百善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Turner, Brian、汪民安、陳永國(2003)。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Le Bot, Marc、湯皇珍(1996)。身體的意象。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Foucault, Michel \ 傅柯、劉北成、楊遠嬰(2009)。規訓與懲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楊儒賓、Heubel, Fabian(2004)。身體與社會。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祝勇(2008)。反閱讀:革命時期的身體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嚴家其、高皋(1990)。文化大革命十年史。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夏忠憲(2000)。巴赫金狂歡化詩學研究:俄國形式主義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張子樟(1991)。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黃修己(1988)。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龔卓軍(1997)。臺灣現象學:性.身體.現象學。臺北:梅洛龐蒂讀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黃金麟(2000)。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Deleuze, Gilles Louis René、周穎、劉玉宇(2001)。尼采與哲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Todorov, Tzvetan、蔣子華、張萍(2001)。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楊小濱、愚人(2009)。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閻連科(2006)。為人民服務。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謝冕、張頤武(1995)。大轉型--後新時期文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王德威(2004)。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Merleau-Ponty, Maurice、龔卓軍(2007)。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楊大春(1995)。傅柯。臺北:生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米歇爾.傅柯、尚衡(1990)。性意識史 (第一卷) : 導論。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歐尼爾、張旭春(2001)。五種身體。臺北:弘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魏承思(2004)。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陳定家(2011)。身體寫作與文化症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王斑(2004)。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Foucault, Michel、嚴鋒、包亞明(1997)。權力的眼睛:福柯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欒梅健(1992)。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臺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許子東(20000000)。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周慶華(20050000)。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汪民安(2006)。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葛紅兵、宋耕(2005)。身體政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城邦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Woodward, Kathryn、林文琪(2006)。認同與差異。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艾曉明、李銀河(1997)。浪漫騎士--記憶王小波。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韓袁紅(2009)。王小波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Berger, John、吳莉君(2005)。觀看的方式。臺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楊健(1993)。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學。北京:朝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龔卓軍(20060000)。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Le Bon, Gustave、馮克利(2000)。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洪子誠(2007)。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Gros, Frédéric、龔卓軍、楊凱麟、何乏筆(2006)。傅柯考。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楊大春(2007)。語言.身體.他者--當代法國哲學的三大主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蘇童(2009)。河流的秘密。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余華(1997)。許三觀賣血記。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張念東、凌素心(2000)。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王堯(2005)。「文革」對「五四」及「現代文藝」的敘述與闡釋。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米歇‧傅柯、王德威(1993)。知識的考掘。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德威(20031129)。百年中文小說的倫理意義--從除魅到招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青田(20050831)。人生還是美麗的余華重新書寫「文革」慘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文芬(20060402)。財富在自己的生活裡--訪大陸小說家余華談新書《兄弟》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童偉格(20030511)。現實多種《黃昏裡的男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錦樹(20051030)。似曾相識燕歸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駱以軍(20021201)。百感交集的旅程--《我能否相信自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怡雯(20030112)。隨手寫來的集體記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德威(19950807)。陰森幽麗的市井傳說《城北地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瑋芒(20000522)。小說家的奇妙光暈--《紙上美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品佳(20020811)。更新的時代,向下沉淪--《蛇為什麼會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錦忠(20041107)。香椿樹街說故事--《哭泣的耳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莊宜文(20060101)。畢飛宇《玉米》再見傷痕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茅盾(1990)。「革命」與「戀愛」的公式。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治綱(2008)。現代知識分子的沉淪與救贖--論閻連科的長篇小說。風雅頌。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思和(2009)。試論閻連科的《堅硬如水》中的惡魔性因素。堅硬如水。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德威(2009)。河與岸--蘇童的《河岸》。河岸。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德威(2002)。南方的墮落--與誘惑--小說蘇童。天使的糧食。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德威(2001)。銘刻死亡--評蘇童《剌青時代》。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正惠(1988)。一個右派知識分子的反省--評張賢亮的《感情的歷程》。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照(1995)。敗德與死亡的種種傳奇--小論蘇童。文學的原像。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德威(2006)。革命時代的愛與死--論閻連科的小說。為人民服務。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