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人類學者對臺灣漢人宗教精神領域的研究
作者:鄭志明 引用關係
書刊名:華人宗教的文化意識;第二卷
頁次:195-240
出版日期:2003
出版項:臺北:中華大道文化
主題關鍵詞:人類學臺灣漢人宗教精神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4
期刊論文
1.葉春榮(20000600)。風水與報應:一個臺灣農村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33-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光弘(19861200)。A. Van Gennep 生命儀禮理論的重新評價。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0,229-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宏文(1992)。家鬼的形成與華人文化的特性。人類與文化,28,4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仁傑(19981200)。臺灣新興宗教團體的世界觀與內在運作邏輯:一些暫時性的看法。思與言,36(4),67-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舜德(19981200)。身體修練與儀式展演:慈溪道場個案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舜德(20000600)。食物冷熱系統、體驗與人類學研究:慈溪道場個案研究的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117-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書怡、莊英章(19950300)。新竹客家地區的龍神崇拜。臺灣風物,45(1),152-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英從(19961200)。從「謝平安」祭祀活動看永靖地區的村落。臺灣文獻,47(4),69-99+101+103-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光弘(20000600)。臺灣區神媒的不同形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91-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麗玲(19990100)。臺灣民間信仰中的補春運儀式--以北部正一派道士所行的法事儀式為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3,95-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正心(20000600)。體現的文化觀點:以氣功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93-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志明(20010600)。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臺灣文獻,52(2),127-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Davis, Scott(19970600)。語與女:試探乩童修辭學。思與言,35(2),267-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中民(19670300)。晉江厝的祖先崇拜與氏族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3,167-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亦園(19841200)。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莊英章、李翹宏(20000600)。房頭神與宗族分支:以惠東與鹿港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03-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盧蕙馨(20000600)。現代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性別重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75-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玉珍(19991200)。寺院廚房裡的姊妹情:戰後臺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7,97-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余光弘(20000100)。臺閩地區漢人民間信仰中「上身的」現象初探。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4,97-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木柱(19931200)。臺灣民族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20,143-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祥水(19780600)。中國社會結構與祖先崇拜。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3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祥水(20000600)。祖先另類特性的個案研究:淺論被公媽「問」到的民俗信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59-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謝世忠(19951200)。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的本質、體系、與過程理論--英文論述中的幾個主要結構論模型。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3,107-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珣(19960600)。光復後臺灣人類學漢人宗教研究之回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163-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應貴(19840600)。光復後臺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105-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恭啟(19870600)。多重宇宙觀的分辨與運用:竹北某乩壇問乩過程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81-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珣(19970600)。幾種道經中對女人身體描述之初探。思與言,35(2),235-2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羅正心(19931000)。遠離邪命非法:「阿含經」裡釋迦牟尼佛對出家眾所示占相、咒術的態度--兼論他對神通的看法。東方宗教研究,新3,9-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崔伊蘭(19970900)。人類學在臺灣發展的檢討與展望。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2,頁185-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羅正心(19931200)。算命與心理轉導。本土心理學研究,2,316-3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羅正心(19981200)。算命技巧裡的語言表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37-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潘英海、陳永芳(19931200)。五行與中國人的心理療法:以萬國道德會的性理療法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36-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應貴(19971200)。從人類學的立場看心理學本土化與本土契合性。本土心理學研究,8,181-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潘英海(19971200)。文化識盲與文化糾結:本土田野工作者的「文化」問題。本土心理學研究,8,37-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曾玲、莊英章(2001)。新加坡華人的社群共祖與宗鄉社群之整合:海外華人祖先崇拜的思考。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漢學研究中心 (會議日期: 五月二十八--三十日)。臺北:漢學研究中心。537-5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芳姿(1993)。鹿港的王爺與暗訪初探。鹿港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79-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舜德(1999)。中國氣的文化研究芻議:一個人類學的觀點。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文化建設委員會 (會議日期: 五月二十八-三十日)。臺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舜德(2000)。從醫療人類學的啟示來思考人類學氣的研究。氣的文化研究: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十月十三-十五日)。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文智(1999)。靈修者的內在空間體驗及其宗教義涵。跨越2000年空間研討會,東海大學 。臺中: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文智(2000)。「氣」、生命與修行。氣的文化研究: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十月十三-十五日)。桃園龍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英章、林秀幸(2000)。福佬、客家民間信仰模式的比較:以鹿港及新竹廟宇神明區位配置爲例。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會議日期: 六月二十九-七月一日)。台北南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正心(1998)。擇日行爲的象徵意義。時間、記憶與歷史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會議日期: 二月十九-二十三日)。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正心(1999)。氣論與人類學研究。走向21世紀的中國社會學人類學:第六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會議日期: 十一月二-七日)。江蘇吳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羅正心(2001)。氣「象」萬千:氣功思維方式初探。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臺北:漢學研究中心。53-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亦園(2000)。和諧與超越的身體實踐:中國傳統氣與內在修練文化的個人觀察。氣的文化研究: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十月十三-十五日)。桃園龍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余光弘(1997)。澎湖「查某佛」的初步調查。祭儀、音樂與戲劇及其社會環境國際研討會。山西太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潘英海(2000)。文化介面與文化介媒:以「祀壺現相」為例。「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合辦) (會議日期: 2000年10月23-25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尹建中(1992)。文化人類學的回顧與前瞻。大學人文教育教學研討會,臺灣大學文學院主辨 。臺北。57-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盧蕙馨(1998)。宗教研究的「神入」。探索臺灣田野的新面貌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會議日期: 1998/5/5-8)。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珣(20000000)。人類學與歷史學宗教研究的對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401-4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珣(1981)。社會變遷中仰止鄉之醫療行為:一項醫藥人類學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和(1978)。臺灣神媒的社會功能--一個醫藥人類學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怡萍(1993)。澎湖離島果葉村的犒軍儀式與儀式象徵(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大展(1999)。信仰、儀式與社會--以嘉義民雄大士爺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宋錦秀(199412)。愧備、除煞與象徵。板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志明(1998)。神明的由來--臺灣篇。嘉義大林: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亦園(19920000)。文化的圖像 : 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臺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志明(19990000)。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阮昌銳(1990)。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亦園(19780000)。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亦園(1999)。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臺北:立緒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美容(20000000)。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枝萬(19740000)。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美容(19930000)。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丁仁傑(19990000)。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呂理政(19900000)。天丶人丶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呂理政(19920000)。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宋光宇(1996)。從正宗書畫社這個案例談乩是什麼。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梅慧玉(1996)。交陪境與禮數:以台南市安平區的二次醮儀為例。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遊謙(1996)。神聖的試煉--永鎮廟的王公過火。儀式、廟會與社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怡萍(1996)。民間宗教中兵馬儀式的地區性差異:以金門與澎湖的鎭符儀式爲例。臺灣福建社會文化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英海(19830000)。面相與一個中國「人」的觀念。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英章、許書怡(1995)。神、鬼與祖先的再思考:以新竹六家朱羅伯公的崇拜爲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鐘幼蘭(1994)。金門查某佛的初步研究。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莊英章、李翹宏(1997)。夫人媽與查某佛:金門與惠東地區女性神媒及其信仰研究。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珣(19830000)。台灣漢人收驚儀式與魂魄觀。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珣(19950000)。大甲媽祖進香儀式空間的階層性。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春榮(19950000)。風水與空間--一個臺灣農村的考察。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潘英海(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潘英海(1994)。儀式:文化書寫與體現的過程。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市: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美容(19990000)。臺灣區域性祭典組織的社會空間與文化意涵。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應貴(19990000)。導論:幾個有關人類學在臺灣之發展的議題。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莊英章(1995)。現代化過程中的祖先崇拜:閩台漢人社會之比較。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珣(19990000)。香客的時間經驗與超越:以大甲媽祖進香為例。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