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初學術與韓儒丁茶山實學思想之研究
作者:南明鎮
作者(外文):NAN, MING-ZH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熙元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5
主題關鍵詞:實學丁茶山洙泗學政治哲學民主政治GING-DYNASTYPOLITICAL-PHILOSOPHYDEMOCRA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中國思想對於韓國思想有深遠之影響。從事中韓學術思想之比較研究者亦甚多。惟對
清代與朝鮮後期實學思想之比較研究則甚貧乏,尤其是對韓國實學泰斗丁茶山先生之
思想與中國清代之關係加以比較者,則難得一見。朝鮮朝後期實學思想與清初學術思
想大體相似,即反空疏崇實際之學問方法和經世濟民思想等相似。故研究實學者大都
提及此項問題,然對這兩思想加以完整地比較探討者,則迄未一見。茶山不惟是集實
學之大成者,且是力倡洙泗學之注重實踐論者。茶山重六經四書,欲窮洙泗學之原義
,採考證學之方法,以經世濟民為治學之根本精神,並主張牧民倫理。且茶山政治哲
學在於具體表現先秦原儒之民本王道理念,以求各種政治制度之改革。此與現代民主
政治理念亦極接近,與三民主義政治哲學尤為類似。本論文的目的在於爾後比較研究
茶山與三民主義政治哲學作準備,且欲探討實學研究未盡處。
比較研究此項課題之資料並不充分,因為茶山所引用之清代書籍有不易搜求或不甚明
瞭處。故以茶山著述中所引之清初學人之語為主加以分析,然後依兩學術思想有關資
料,加以比較研究。如學術思想產生之背景,茶山與影響茶山之清初學者之哲學基礎
、經世思想、經學思想、學問方法論等。蓋欲比較兩種思想,則須先留意於其歷史現
象之普遍性與特殊性,然後由此兩種媒介,以觀察其思想變遷,始為正途,本文亦留
心於此。
本文共分七個階段:第一階段述及本論文研究之動機、範圍,此一研究之近況及其研
究成果之預期等。第二階段分別探討兩思想產生之背景、流變、特色及其性格,並述
清初學術之東傳等。第三階段則整理茶山思想之結構,並述其哲學基礎,修己治人論
。第四階段探討茶山如何接觸清初學術思想,並分析其接受內容,容受態度。第五階
段則剖析比較清初學術思想與茶山學術思想之異同。第六階段討論兩學術思想對後世
之影響及其現代價值。第七階段則整理本論文之重點。
研究之結果大約如下:(1)朝鮮朝後期與明末清初之社會背景相仿,學術流弊亦極
類似,故兩國皆出現經世思想。(2)朝鮮朝後期實學之勃興受清初之影響,清初學
術流派中注重經史學派,影響了朝鮮李星湖系統學風,而注重實用實習派和注重科技
學派,則影響了朝鮮洪湛軒系統之北學派。(3)茶山實學思想即以星湖為,縱以北
學派為橫,並集其大成。且茶山接觸清初經史學派部分著述,接受顧亭林之經世思想
及其制度論,閻百詩之書經等及其他清初學人之懷疑、批判、考證之治學精神。(4
)清初經世思想可謂近代三民主義政治哲學出現之一歷史背景,朝鮮朝後期實學思想
亦可為其後期望原儒政治理念之具體實現。
以上為本論文內容大要之簡述。最後,還必須一提的是本文承蒙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
義研究所諸位老師,在韓國諸位恩師,尤其是指導教授王熙元先生之諄諄善導,方可
成篇,特致謝忱。區區之作,雖皆心得未敢自詡為是,但希望將來能沿此方向,繼續
作進一步之幼力,以報師長之栽培與期待並祈博雅君子,有以教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