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際油價變動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影響
作者:孫智陸
作者(外文):SUN, ZHI-LU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榮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8
主題關鍵詞:國際油價經濟成長自力持續成長INTERNATIONAL-OIL-PRICEECONOMIC-GROWTHSELF-SUSTAINED-GROWT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國際油價的變動除了引起世界經濟的動盪之外,亦直接與間接地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
極大的影響。為了往後我國經濟發展能自力持續成長(Self Sustained Growth),
必須使國際油價波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干擾減低至最小的程度。由本文模式理論的推
縯分析及實際資料驗證的結果,歸納出主要的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本文發展出的「動態投入產出物價模式」,可包含各種預期反應行為於一體,
除了一般成本推動及需求拉動等因素在內,仗模式解釋通貨膨脹的能力增強。「產業
經濟成長與結構變動模式」,除了將交叉項效果予以獨立分離、比例成長緣因之歸屬
及比例係數客觀之科學性的估計處理外,亦將價格因素影響果納入,使得「動態投入
產出物價模式」及「產業經濟成長與結構變動模式」能連貫成一完整的體系。
(二)價格預期調整行為會因時而轉變,不一定以芋一種預期行為為固定的反應準則
。「理性預期」的物價調整行為,有隨時間經過而緩緩增多的趨勢,佔約41%,其
餘均為「部份調整預期」的反應行為。於最適系統控制下,「部份調整預期」行為可
根據前期訊息,事先將本期的物價控制於穩定的水準,但在「理性預期」行為下必須
作立即性的反應才能達到穩定物價的目的,事前是毫無前期的訊息,可作物價控制上
之依據。由長期平均彈性值的估計結果,可得知國際油價平均每變動1%,則各產業
產品價格因而引起變動之平均百分比,按順序較大的為:礦產品(0.712444
%)、石油煉製品(0.665544%)、林產品(0.542221%)、水電
及煤氣業(0.459449%),大多與原油進口及使用油品為投入要素有關。
(三)臺灣產業經濟成長與結構變動之主要因素,於民國53年至68年間為:淨國
內需要擴張、淨出口擴張及交叉項因素等之成長與偏離效果。民國68年至73年間
,其主因轉為:淨進口替代及前述因素等之成長與偏離效果,且服務業結構則開始穩
定上升;工業部門內的輕工業結構也開始轉為下降,重化工業結構卻持續上升,有加
深重化工業發展的跡象。除獲知交叉項因素影響力不可忽視外,更得知於生產技術與
附加優值比例的提升方面不盡理想。能源危機期間油價暴漲,帶動物價亦大漲,因此
在產業名目產值及附加價值成長方面,淨價格變動成長效果所佔的比例大增,相對地
,使得淨實質成長效果所佔的比例大幅降低,是故價格效果的影響力不能忽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