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資訊到達影響競價制度績效之模擬研究
作者:劉玉珍
作者(外文):LIU,YU-ZHEN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維琪
吳欽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1
主題關鍵詞:到達影響競價制度績效模擬研究資訊環境投資行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本論文以資訊環境、競價制度、投資行為與股市績效為研究架構,以電腦模擬與實驗
模擬法探討資訊到達時競價制度對股市績效的影響。首先探討單一資訊到達的狀況,
其次研究多種資訊到達的情形,最后進一步放寬投資行為的假設,以實驗室實驗法進
行探討。
關于資訊環境方面,當單一資訊到達時,本論文借用傳染病擴散模式發展資訊擴散過
程,以描述投資人在資訊傳遞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遞延、資訊不對稱與對資訊的不確定
情況。關于多種資訊達到,則以資訊特性模式描述多種資訊到達的頻率,資訊對股價
的影響程度與投資人消化資訊的能力。上述兩個模擬模式均是奠基于市場無法立即加
總所有資讀的假設上,另外,本論文亦針對不特別設定投資人行為的情況,利用實果
箱投返抽球設計,探討多種資訊到達時,競價制度對股市績效的影響。
在競價制度的電腦模擬方面,共分為三分鐘、三十分鐘、九十分鐘與一百八十分鐘撮
合一次的市場,在實驗模擬方面則以逐筆撮合成交與每期撮合一次分別代表連續競價
與集中競價的市場。至于投資行為,則將投資人面臨資訊的衝擊反映于需求曲線上,
并由需求曲線求算消費者剩余,再進一步推估各種報價的成交機率后,即得最適的投
單策略。
有關股市績效,本論文同時以變現能力、股價震盪幅度、市場效率與配置效率進行評
詁。在變現能力方面,包括變現時間、成交比率與進出價差等指標;在股價震盪幅度
方面,以傳統估計量、極端值估計量、實用估計量與報酬的標準差為指標;在市場效
率方面,則以報酬的落后一階至十五階的自我相關加以衡量,另外,在配置效率方面
,有成交價的錯誤配置、持股的錯誤配置與資訊加總效率等指標。
本論文的綜合研究發現,當內錄資訊量不大時,采用速續競價制度有較佳的表現;若
是內錄資訊量擴散速度很快時,以集中競價制度的整體績效表現最佳。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