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戈巴契夫的「改造」:理想與實踐
作者:郭武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wo, Wu Pi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指導教授:趙春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4
主題關鍵詞:改造新思維獨立國協PerestroikaNew ThinkingC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
  一九七八年,鄧小平復出後,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方法,大力推展中
國大陸的改革。而與此同時,蘇聯的戈巴契夫也以「多一些社會 @ 主義
」的方法,從事蘇聯的「改造」。其目地都是要「使社會主義的體制恢復
其應有的生命力」,「恢復其充滿創造性的活力」,但是經過六年多的「
改造」,戈巴契夫還沒有把蘇聯「改造」好,卻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
五日宣佈辭職,蘇聯也戲劇性的解體不見了;然而「改造」工作卻留給世
人鉅大影響,此即本文所欲深入探討者。 @   本文基本上採取「歷史
研究法」及「政治文化研究途徑」,將蘇聯的體制視為一整體系統進行探
討。並假設是將蘇聯的體制視為有一與其體制存在相適應的「政治文化」
,蘇聯在此一「政治文化」調適下,得以生存發展。但此政治文化係從其
歷史傳承而來,再經過一九一七年大革命的洗禮而逐漸形成。本文研究中
心在戈巴契夫擔任蘇共總書記任內的「改造」工作。故研究期間自一九八
五年三月戈氏上台至一九九一年戈氏下台。分析架構除第一章導論外,第
二章則從理念的緣起,時空背景,以及「改造」理念的建立與內涵開始探
討。以先對戈氏「改造」理念作一全面深入探討。第三章就針對戈氏「改
造」工作的開展,從蘇聯最重要的黨的體制改造開始,次及主要的政治、
經濟、軍事和對外政策的改造,以對「改造」工作的開展實踐,逐一進一
步深入分析。第四章對戈氏「改造」過程中面對的困難問題,依前一章研
究發現,對改造者的心理困境、政治上的兩面為敵、社會經濟上的失敗、
棘手的民族問題、以及東歐非共化的衝擊分別做一探討。第五章則對戈氏
任內「改造」的最後結果,針對社會經濟的崩潰現象、八月政變的發生經
過與影響、蘇共黨的潰散、以至蘇聯的解體和獨立國協的成立,分別從結
果回溯至「改造」之初的因果關聯,以進一步探討「改造」在戈氏任內角
色問題。第六章則對戈氏「改造」工作的理想與實踐的落差,提出總結性
的探討。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