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希臘悲劇的美學基礎:悲劇詮釋與世界觀哲學
作者:張炳陽
作者(外文):Chang,Bing-yang
校院名稱:國立台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郭博文;張柯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4
主題關鍵詞:希臘悲劇法權公正世界觀哲學倫理Greek TragedyRightJusticePhilosophy of WeltanschauungEtho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3
一齣悲劇的製作和演出過程就亞里斯多德而言,在「原因」的詮釋下是可
以包含有質料因、動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而在實質上,質料因卻是探
討著激情、習性的美德、行動的選擇、幸福與不幸、法與罪過等的問題。
在動力因方面探討靈魂的運動、對靈魂的模仿、行動和情節等問題。在形
式因和目的因方面探討的是觀看、思辨、智慧和最高善的問題。亞里斯多
德對希臘悲劇的系統詮釋顯示出希臘人的有機整體世界觀哲學。在黑格爾
方面,我們是從意識形態的發展及其衝突來界定黑格爾的悲劇詮釋。意識
形態就是特定時代的一種世界觀,古希臘的意識形態的實質表現是「倫理
實體性」,希臘悲劇所表現的意識形態或哲學世界觀即是兩個實體性之間
的衝突,黑格爾主要是以兩個具有普遍性力量之間的衝突來探討希臘悲劇
問題。凡是具實體性的力量都具有「法」的基礎,有「法」即有「權」,
因此「衝突」是來自兩個具有「法」的基礎的力量的對抗,而毀滅總是代
表這些普遍性的個體性。黑格爾的悲劇理論是他的歷史哲學的一個戲劇性
展現,悲劇英雄與世界史的英雄人物在本質上沒有差別。個體性在滿懷「
激情」下的犧牲,揭示了絕對理性或希臘神話中宙斯的狡黠,黑格爾稱之
為「永恒正義或公正」的勝利。尼采對希臘悲劇的詮釋是根據叔本華和赫
拉克里特的哲學,並且再塗上希臘神話的色彩。「意志」、「生成流變」
和「酒神」在其悲劇詮釋中是作為三位一體而存在,尼采借「魔變」來展
現前者,這「三位一體」是作為「原則」或「本原」而存在的。「魔變」
也就是連結意志與表象,酒神衝動與日神衝動之間來展現一系列的藝術形
式(造型藝術和非造型藝術)的產生運動,而希臘悲劇是這兩者最終和最
具體的結合。尼采是以這種「二元一根」的形上學來詮釋希臘悲劇,但實
際上作為宇宙的真相和實在的是「意志」、「生成流變」和酒神。尼采的
悲劇詮釋認為,悲劇所演出的悲劇英雄其實是酒神自己,悲劇英雄的命運
也就是酒神的命運,酒神將自己具體化為悲劇英雄來演出他永恒不斷的「
生」與「死」。因此,藝術現象就尼采而言只是顯示出日神的造型藝術的
虛幻性,以及酒神藝術的永恒回歸,因此我們的藝術審美也只是一種幻覺
而已。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