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上古漢語聲調之研究
作者:鄭鎮椌
作者(外文):Chong,Chin-Ka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謝雲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5
主題關鍵詞:上古漢語聲調聲調學音位聲調發生學Old Chinesetonestonologyphonemetonogene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
上古漢語語音的研究自陳第發軔、顧炎武奠基以來,取得了輝煌成就,其
自身的發展及其對整個語言文字之學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賭
的。不過,前人對上古音各部分的研究,發展是不平衡的。韻部的研究最
先受到注意,研究的人最多,成就也最大。而在研究上古音之初,韻部的
研究,甚至被認為就是上古音研究的全部。這樣歷經多人研究,至王國維
乃稱「遂今後世無可增損」。此話說的未免絕對一點,但應承認,古韻的
分部在當時的確已經規模初具,待改者無多,而有了為大家公認的比較一
致的基礎了。聲類的研究在時間上則要晚起很多,我們看古音學大家如段
玉裁也「不憭古聲」,就可知當時人們對上古聲類的不太注意的情況。但
從錢大昕開始,聲類的研究迄今已獲斐然成就,除了複輔音問題尚待進一
步研究外,上古的單輔音系統已大體上明白了。而聲調的情況則異於上二
者。我們可以說聲調的研究起步很早,幾乎是與韻部的研究同時開始的,
但幾百年來眾說紛紜,莫喪一是;上古漢語聲調的有無、多少、性質如何
,至今學術界也為取得一致的意見。其主要原因,固然在於材料的繁蕪歧
亂,但更重要的也許在於研究方法方面。聲調是漢語語音必不可缺的要素
之一,上古漢語聲調問題的解決,不僅對於漢語上古音的研究,而且對於
漢藏語系的比較研究也有重大意義。它是漢語上古音研究中尚待解決的重
要課題。本文主要從音位的角度來考察上古漢語聲調系統。關於上古漢語
聲調的有無、多少,前人已作過許多細致的觀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本
文都作一一評介。但鑑於以往的討論沒有作過定量分析。因此,本文想用
統計的方法來考察詩韻及諧聲字的聲調關係。且借助於現代漢語方言、漢
藏語系等資料來探討上古漢語調類的數量、分布以及上古漢語聲調的性質
及來源。本文內容除第一章「引論」、第八章「結論」以外,共分為六章
︰第二章「上古漢語聲調諸問題的探討」。第三章「明清學者的上古漢語
聲調觀念」。第四章「近世學者的上古漢語聲調觀念」。第五章「從《詩
經》韻腳來探討上古漢語聲調系統」。第六章「從《說文》諧聲字來探討
上古漢語聲調系統」。第七章「從現代漢語方言來探討上古漢語聲調系統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1. 古音研究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