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自然資源、環境保護與兩部門成長模型之研究
作者:彭克仲
作者(外文):Peng Ke-Chung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農業經濟學系
指導教授:彭作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5
主題關鍵詞:經濟成長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兩部門成長模型動態最適化Economic growth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wo sector growth odelDynamic opti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8
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孰重是近數年來爭議不休的問題,兩者是否可能尋得
平衡點。追求經濟成長過程中必須投入生產資源,而自然資源為生產資源
中重要的一種,如何使用自然資源乃成為重要的課題。三者在經濟發展過
程中之互動關係亟需釐清。本研究以經濟理論為基礎,建立適當模型,將
經濟成長、環境保護與自然資源內生化,並藉動態最適化為分析工具,導
出影響三者之經濟因素;更進一步區分兩部門對資源競用關係及政府對兩
部門不同保護程度下成長之變化。以比較靜態方式分析各經濟因素變動對
於經濟成長,兩部門成長之影響;更進一步以模擬方式,探討聯合變動對
一國在經濟發展過中經濟成長、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利用之影響。本文分
析結果如後: (Ⅰ)單部門方面- (1)發展初期,經濟成長與環境品質難
以兼顧,且耗竭性資源快速使用。在高度發展階段,經濟成長與環境品質
可兼得,資源使用效率也趨於穩定且有效的利用,污染、福利、成長率皆
收斂於穩定狀態。 1+r (2)經濟成長率為正之必要條件為[(1-τ)(1-α)-
m(---)]>0, 1 r充分條件為 [(1-α-A)(1-τ)-(1+θ)(1+─)m]≧
ρ r (3)社會計劃經體系下之經濟成長大於競爭經濟體系。 (Ⅱ)兩部門
方面- (1)當政府對農業部門保護程度且污染防治支出較低時,此種發展
型態注重工業部門成長以較低防治支出維持環境品質,對兩部門成長及社
會大眾未必有利。 (2)就長期而言,政府不論是提高或是高度保護農業部
門,農業部門的成長會處於近趨零成長穩定均衡狀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