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輸網路佈置對都市發展型態影響之研究
作者:王國材
作者(外文):Kwo-Tsai Wang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交通運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傳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5
主題關鍵詞:都市發展可及性都市型態次核心Urban DevelopmentAccessibilityUrban FormSubcent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都市發展是由多種社經力量相互運作所形成之後果。在多種影響因素中,
交通運輸之建設供應與土地資源之開發使用,乃是影響都市發展最為深遠
之兩項因素。運輸基礎設施之適宜供應為促進地區發展之必要條件,僅有
土地開發而無相對之運輸條件將無法促使地區發展。本論文將建立一種模
擬模式來研究以土地開發投資及運輸供應建設所誘導之都市發展過程。模
式中假設在無外力下都市將維持一平衡狀態,由私部門投資生產性產業土
地開發或公部門投資運輸網路供應為改變都市平衡狀態之主要外力。經由
對特定地區進行生產性開發投資,居住與商業活動將形成重分佈,而都市
發展亦將獲得新的平衡狀態,運輸網路將作為達成都市發展預期目標或修
正發展狀態之力量。為研判都市發展後果是否符合原定之都市規劃目標,
本論文將以可及性與發展率為指標,設計一套認定都市發展型態之研判程
序,以評估都市發展之狀況。本模式與研判程序將應用於林口新鎮及板橋
副都心個案之發展實例研究。從林口個案中可發現:林口地區歷年來致力
於土地使用開發,但其開發成效不彰,其原因在於運輸條件不佳。若大力
加強林口運輸網路之供應,以提高林口相對可及性,林口應可充分發展。
另外從板橋副都心之發展案例,亦可看出在加入捷運初期路網後,台北都
會區僅能發展為以台北市中心區及南港/信義地區為活動核心之雙核心型
態,但引入台北縣中運量環狀線後,板橋地區因可及性顯著增加,將可發
展為另一主要活動中心,以其規模判斷,屆時台北都會區將出現南港/信
義與板橋兩個次核心區,並成為一個擁有三核心之都會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