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韓國春秋學研究
作者:金榮奇
作者(外文):Kim, Yonug-Kie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威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5
主題關鍵詞:韓國儒學春秋學中國文學春秋口訣春秋集傳春秋詩Korean Confucianism. Chun Qiu Chinese-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本論文共分七章,首章諸論,先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方法及範圍,又
述韓國春秋學研究的概況。  次章為三國時之儒學與《春秋》,先究明
韓國儒學之起源,則擬定以高句麗首創太學為韓國受容中國儒學之關鍵時
期,然後主要探討高句麗、百濟、新羅等三國的儒學,同時考察《春秋》
被受容的情形。  第三章為高麗以後之《春秋》。高麗、朝鮮二代之教
育與科制,皆採用《春秋》,以教子弟,選拔人才。故分述《春秋》在國
學與私學教育的情形,並考其在科制上如何被用。  第四章為春秋之普
及。韓國學者研究《春秋》,不得不先靠中國而輸入,然後通過頒賜與刊
印,逐漸普及於學者之間。是故分舉輸入、頒賜、刊印之記錄,考察《春
秋》在韓國普及之情形。在普及之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春秋口訣」與
《春秋正音》,皆助于韓國學者研讀《春秋》。  第五章為高麗、朝鮮
學者之春秋論說。其實,高麗學者幾乎無申論《春秋》,故于此以朝鮮學
者為主。試論朝鮮學者對《春秋》之見解,例如「春王正月」、「始隱終
麟」等。主要探討朝鮮學者所發揮春秋大義者,並述其春秋四傳之評價,
特舉韓國學者之春秋詩而加以剖析。  第六章為朝鮮學者之春秋著述。
至於朝鮮學者之《春秋》專著,選其代表性者,作重點分析,以考其與當
時之政治、社會等之關係,且盡量分析其用意之所在。  第七章為結論
,基於以上之研究,歸納為韓國春秋學之特色,及與中國春秋學主要不同
點,以為全書之結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