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製造業成長來源與出口品品質改善之實證研究
作者:龔明鑫
作者(外文):Kung, Ming-Hsin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系
指導教授:陳博志, 蕭文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7
主題關鍵詞:成長資本累積技術進步品質改善隱藏變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摘要 本篇論文主要目的乃在了解我國製造業發展的情形﹐其重點分為兩
方面﹐(一)是關於投入面﹐旨在探討我國製造業成長來源﹐包括生產函數
﹑資本累積及技術進步之估計與檢定;(二)是關於產出面﹐旨在觀察我國
製造業出口品品質提昇程度。本篇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
為外生技術進步設定下之我國製造業及其中分類歷年資本存量估計;第三
章旨在探討我國製造業是否存在內生性成長現象﹐並估計其經濟成長來源
及技術進步;第四章是我國製造業出口品品質改善之研究-產品品質等級
提昇﹑產品結構及產品多樣化效果之觀察;第五章則是結論。由於技術進
步與品質改善均為看不到的隱藏變數(Latent Variables)﹐甚至資本存量
亦無完整的歷年統計資料﹐因此﹐我們在探討與這些變數相關議題時﹐便
須應用到較複雜的理論設定及計量方法﹐以便考慮到這些資料無法確知所
造成的問題。第二章﹐在研究資本﹑勞動以及技術進步對產出之貢獻時,
除非我們採取較為特殊的假設,否則資本存量幾乎是分析時,不可或缺的
資料。因此欲真正了解我國經濟成長的動力,則我國各經濟部門資本存量
的累積情形便成為不可或缺的研究基礎。尤其近年來國內投資成長率似乎
有下降的趨勢,使得我們更急迫想了解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唯有正確的資本存量訊息才不致扭曲投入產出關係。不過,我國並無完整
可靠的歷年資本存量統計,而只有少數幾個時點的可用資料(64,70,77
年之調查資料),又這幾個時點的資料亦有可能發生不一致的現象。本章
的主要研究目的,即是要利用有限的資本存量資料﹑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及
其他生產投入資料,來推估我國各業資本存量資料,以作為近一步分析相
關經濟問題之基礎。本章採用的計量方法為隱藏變數計量模型「狀態-空
間模型」(State - Space model),主要作法是利用資本存量與固定資
本形成毛額、受雇員工人數及產出等資料之連鎖關係,來推估歷年資本存
量。在此﹐我們先假設模型之技術進步為外生決定。第二章的實證結果顯
示:(1)以77年調查資料為基礎所估計之資本存量估計值與固定資本形成
毛額、受雇員工人數及產出等資料之動態或比例關係較不合理,相對而言
,以64年調查資料為基礎所估計之資本存量估計值與其他資料較為吻合
。(2)相對於單純由基期資本存量加減固定資本形成毛額所推導出的資本
存量而言,State-Space模型裡的資本隱藏變數對於產出成長模型的估計
具有較高的解釋能力。同時,其各係數之顯著性亦相對較高。顯示隱藏變
數之State-Space模型應用,的確對模型的估計有所助益。(3)由資本與產
出自然對數水準量不具Co-integration關係顯示,資本與產出水準量間並
不具備長期穩定的關係。(4)在技術進步設定為外生時間趨勢變動下,製
造業的中分類之中,只有化學及塑膠業(包括化學材料、製品及塑膠業)、
電力電子業之技術進步對其產出成長具有較顯著的影響。第三章﹐依循前
一章的假設﹐但放寬技術進步的設定﹐不再先驗認定技術進步為外生決定
。因此﹐本章首先需驗證我國製造業是否存在內生性成長現象﹐而後才是
生產函數與技術進步之估計與檢定。以Solow(1956,1957)為代表的新古典
成長模型﹐長期均衡之經濟成長率決定於外生技術進步及人口成長率等外
生變數﹐而投資率等內生變數只能影響短期經濟成長率及長期均衡之產出
水準﹐不能影響長期均衡經濟成長率。而內生成長模型﹐或是(1)假設存
在外部性使得邊際資本產出非遞減(AK型態模型);或是(2)將技術進步變
數內生化(R&D-based成長模型);再或是(3)透過人力資本累積內生成長的
設定。希望使長期經濟成長率只受外生變數影響的命題得以打破。
Mankiw,Romer & Weil (1992)及Jones(1995b)分別以橫斷面及時間序列資
料的對比﹐否定了先進國家存在AK型態模型及R&D-based成長模型之內生
性成長現象。本章利用同樣的方法﹐證明出我國製造業之相關資料並不能
否定AK型態模型之假設的可能性﹐但資料並不支持因技術人力投入所形成
之R&D-based成長模型。同時﹐本章利用隱藏變數計量方法﹐State-Space
Model﹐所估計出來的R&D-based成長模型顯示:無論是技術勞動投入或是
外人直接投資累積﹐對技術(或發明)的增加﹐均不具備規模效果﹐從而否
定了R&D-based成長模型存在長期經濟成長內生性的假設。同時由其中技
術進步方程式之估計式亦顯示出﹐技術進步受內生變數之影響並不顯著。
另外﹐由生產函數成長估計式之結果來看﹐我國製造業產出成長率﹐主要
來源仍為勞動力的成長及資本的累積﹐而技術進步的影響則較不顯著。另
外﹐若將教育因素引入模型﹐假設其為人力資本累積的投入要素﹐結果顯
示﹐教育因素與人力資本的引進﹐亦不能獲得長期經濟成長存在內生性的
假設。但若不將教育因素當作是人力資本內生成長模型的機紐﹐而只視其
為提昇「有效勞動」的投入因素﹐模型估計顯示教育因素對產出成長有顯
著的貢獻﹐每名專上教育程度勞工對產出成長之邊際貢獻大約比非專上勞
工高出35%。第四章﹐製造業的產出成長表現﹐除了反映在「量」的增加
外﹐亦表現在產品品質的提昇。本章目的,最主要是建立出口品品質改善
成效的指標,並以此作為衡量的基礎,探討我國製造業各產業出口品品質
改善之成效。本章的理論架構,主要是以Feenstra﹑Yan &
Hamilton(1993)之兩國相對品質指標為基礎﹐但對其模型不完全的部份給
予適度修正﹐(1)Feenstra等(1993)之兩國相對品質指標﹐忽略了兩國產
品整體平均品質水準(品質等級)之差距﹐而僅包括兩國產品結構及產品多
樣化效果之不同。例如,假若日本與我國出口產品項目均相同時﹐而日本
出口產品價格均為6元,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均為5元,依Feenstra指標公式
所得到答案會等於1。這是由於個別國家的每項產品價格均相等,隱含著
產品間並不存在差異性﹐也就沒有產品結構高低偏向之別;而兩國產品項
目均相同又顯示兩國並不存在產品多樣化之差異。但6元與5元差距的訊息
則被忽略掉了。(2)Feenstra等(1993)假設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兩層模型
。上層是不同國家間整體產品群的關係,下層為國家內產品項目的關係。
本章將提出上下層假設相反的思考方向﹐假設「直接」的競爭與替代關係
應發生在兩國相同號列的產品項目之間﹐而不在同一國內之不同產品項目
之間。(3) Feenstra等(1993)計算出產品群相對品質指標後﹐加總為中分
類行業時﹐忽略了各產品存在大小不同的規模﹐本章亦將對此給予修正。
結果無論是Feenstra指標修正公式或是「上層-產品項目」「下層-國家品
牌」品質指標理論﹐均顯示出﹐出口品相對品質綜合指標,是由產品品質
等級、產品結構及產品多樣化三項效果所組合而成的。其中﹐兩國細項產
品自然對數需求曲線垂直距離的加權平均﹐代表產品品質等級之差距;兩
國產品相對價格高低結構﹐代表產品結構之不同程度;兩國重疊項目產品
占本國產品比重之相對值倒數﹐代表產品多樣化之差異﹐重疊項目產品占
本國產品比重越高﹐表示產品多樣化程度越小。以海關貿易資料代入公式
﹐可得結果﹐(1)我國輸美﹑日、歐市場產品綜合品質表現﹐已逐漸落後
給南韓。惟在產品多樣化的效果上﹐則仍領先南韓。在中分類的比較上﹐
我國出口品品質提升相對於南韓較顯著者有﹐機械、基本金屬、木竹、皮
革及紡織等業別;而品質改善落後南韓者有﹐化學材料、塑膠、電子、精
密器械等出口大宗行業。(2)自從1989年至1994年為止﹐我國在美﹑歐市
場之出口品相對於日本之品質表現﹐並未有提昇﹐甚有惡化之勢。(3)大
陸在美﹑日、歐市場商品品質雖仍與我國有一段距離﹐但差距的幅度已有
縮小的趨勢。尤其是傳統工業﹐如紡織、成衣、皮革、紙、印刷、塑膠等
業別﹐大陸出口品質相對我國提升速度甚為顯著。綜合本文實證結果﹐以
投入面而言﹐台灣製造業二十多年來的高度成長﹐主要的貢獻來源除了勞
動力的增加與資本的累積外﹐教育程度的提昇亦是重要的因素﹐同時由於
外部性的原因亦使得資本的貢獻存在經濟成長內生性的可能。但另外技術
進步與人力資本累積之內生性成長假說卻不能獲得證實。另外﹐就產出面
品質表現來說﹐我國近幾年來在美﹑日﹑歐市場之出口品相對於韓﹑日﹑
大陸之品質表現﹐並未有明顯提昇的表現。
N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