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濟自由化臺灣稻作土地資源結構變動分析
作者:何黎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 Li-M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農業經濟學系
指導教授:李順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7
主題關鍵詞:經濟自由化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愛倫式部份替代彈性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土地替代當量轉換關係式Economic Liberalizationgeneral equilibriumpartial equilibriumAllen''s partial elasticitis of substitutiontranslog cost funcationequation of substitution land resource amou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經濟自由化臺灣稻作土地資源結構變動分析摘要臺灣地狹人稠,各種資源
相當有限,如何有效而合理的分配資源一向是極重要的事。近十幾年來工
商業迅速發展,農業部門與工商部門對於資源的競爭越來越烈,而促使了
農業部門的本質發生變化。在經濟自由化的衝擊之下,農業競爭力愈來愈
薄弱,在農業生產因素資源分配利用中,必須朝向更為有效的使用上才能
順應自由化的浪潮。長久以來,在研究自由化政策的衝擊影響效果問題上
,大多是以局部均衡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方式對於自由化的衝擊
效果,往往難以窺見問題的全貌。晚近十年,一般總體均衡模型理論的發
展十分迅速,已有多位國內外學者利用此種概念模型,來分析美國貿易政
策全面性的影響效果。在國內亦有許多有關此方面的研究。但由於一般均
衡分析受限於產業關連表中原始投入因素限制,導致只能得知勞動及資本
等生產因素的變動狀況,無法了解其它重要投入因素的變動情形。因此,
本研究嘗試利用超越成本函數所得之臺灣農業生產因素投入之愛倫式部分
替代彈性係數,轉換成投入因素與勞動生產因素之間的關係式,以便估算
出在經濟自由化的衝擊之下,因應未來需要的臺灣農業資源結構變動之最
適當調整政策。本研究計劃之研究資料的來源,主要來自於行政院主計處
於1995年所發佈之1991年臺灣地區150部門產業關聯表、糧食局所調查
的1992~1995年稻作生產費調查之原始資料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國
貿局、農業委員會等相關單位出版的次級統計資料。以建置一般均衡計量
模型及局部均衡模型的經濟理論架構和實證模型,以便分析因應經濟自由
化下,農業生產因素資源分配的結構性變動,進而造成農業資源生產結構
與農業外移結構性變動的經濟影響效果。本研究目的以:(1) 以數理模型
解析,經濟自由化政策下,對臺灣農產品生產及所用農業資源結構變動,
所產生的經濟影響效果,轉換成臺灣稻作土地資源利用結構變化分析的替
代當量轉換關係式。(2) 解析經濟自由化衝擊下及逐漸經濟自由化過程中
,臺灣各主要農產品部門別產出及生產因素資源結構所產生之動態連鎖經
濟影響效果( dynamic interactive economic impacts )。(3) 剖析評估
臺灣稻作生產因素資源結構性變動效果。(4) 探討經濟自由化下,臺灣稻
作土地資源因應之相關策略,與可行途徑和方法。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