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台灣中小企業論述--以社會文化論的建構為例
作者:馬彥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Maa, Yahn-Bi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高承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7
主題關鍵詞:中小企業論述建構社會文化論反身性思考合理化發展small-medium enterprisediscursive constructionsocio-culturalismreflexive thinkingrationalization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5
在既有的台灣中小企業研究之中,以社會人際關係與文化價值理念為
進路所進行的分析,構成了一個獨特的類型:「社會文化論」。本文企圖
由反身性思考的角度,針對社會文化論的研究對象、研究意義、政治立場
、道德判準、價值預設、文學想像、論證內容、推論形式與現實效應等等
,分別探討其論述建構的前提與過程,從而在紛歧的論述中歸結出一些共
通的建構程序與模式。一、社會文化論者對於研究對象--「台灣中小企
業」的界定,具有相對的模糊性,從而採取權宜性的建構;這些界定方式
並蘊含了特定的政治立場與譬喻修辭。二、論者建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研究
價值時,除了訴諸符合潮流的普世趨勢之外,也訴諸一些日常想像、民族
主義之類的特定立場、以及設定在經濟演化架構中的獨特位置。而且,研
究台灣中小企業的意義,還在於傳達了一種「自立自強」的道德教化;並
在「以小搏大」的傳奇想像之中,投射出本土認同的慾望與焦慮。三、社
會文化論建構了社會文化因素的各種合理性或不合理性,用以說明台灣中
小企業的經營模式、條件與限制;由於側重「傳統論述」、「連續論述」
、「同質論述」、「單向論述」、「本土論述」、「成功論述」的取向,
因而分別形成論證的特色與難題。四、社會文化論以認同「合理化」與「
發展」做為根本前提,從而促進了「傳統」社會文化的合理化後果,並生
產出「發展」的正當性、「落後」的恥感與「逆轉」的焦慮。經由前述這
些發現,有助於吾人對於台灣中小企業論述、社會文化論、台灣中小企業
、台灣社會文化的理解;也提供了依循(或逆反)既有建構方式的配方或
出路,進而有助於開創異質化的論述空間,增添知識生產的選擇途徑;並
提供一種倫理的警覺與解放--警覺於論述的預設與後果,解放出逾越這
些預設、迴避這些後果的可能性。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