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科技產業的融資政策
作者:梁玲菁
作者(外文):Liang Ling-Ching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榮義
周添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8
主題關鍵詞:融資政策創業投資租稅獎勵專案融資金融自由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過去四十年間,台灣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的成功,足可作為其他開發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經濟和金融改革的楷模。尤其在長期工業化政策下,經濟體系由管制而漸趨開放,政府發展策略性工業、獎勵投資、建立資本市場、解除諸多限制、大幅開放金融機構等,這些政策措施,對一般產業、金融產業和科技產業的發展與融資來源,均有重大影響。未來的台灣科技產業,為達於自力持續成長(self-sustained growth),則融資政策應有所調整,本論文的目的即在瞭解:(一)台灣科技產業的融資機制、演變、及其關聯性為何?(二)各融資管道的產業資金配置如何?(三)政府與市場角色的互補,對科技產業的融資政策影響又如何?如何?(三)政府與市場角色的互補,對科技產業的融資政策影響又如何?本文主要在探討科技產業之投資、融資和租稅獎勵政策,內容分為兩部份:一、理論論述方面,就開發中國家工業化政策、經濟升級來論述政府角色;就科技產業特性,歸納融資需求之特色,及論述科技產業之融資政策。二、在實證研究方面,將理論論述應用於研究台灣科技產業融資政策。首先,觀察台灣科技政策之演變、金融自由化情形、與租稅獎勵概況,再依政府投、融資活動、民間創業投資活動、和租稅獎勵活動等三方面,加以剖析科技產業之融資制度、運作組織、及各組織之資金來源、與運用行業別的配置。研究方法上,以參考相關文獻為基礎,並採用金融、科技產業之相關法規,加以建立實證架構,佐以官方次級資料分析,同時,採取機構訪談資料,循Kuznet(1966)研究,進行年資料與橫斷面資料之敘述性統計分析。對於各項融資政策效果,採用國內資本形成毛額為評量基礎。最後,將資料彙整並建立台灣科技產業融資機制圖。本論文依理論論述與資料實證的結果,歸納主要的發現與結論如下:一、科技政策演變方面,台灣工業化政策歷經輕工業時期、重化工業時期、策略性工業時期、以及現階段高科技工業時期。相對應的科技政策時期為:具體化前之條件準備、科學計劃綱領時期、十二年國家科學發展計劃時期、科技發展方案時期、十大新興工業發展時期迄今),各時期所採取的重要措施,分別為政府建立相關科技機構、研發補助措施、策略性金融措施、以及投資與租稅獎勵措施。二、台灣金融自由化,以金融深化各項重要指標衡量,分別就四個時期估算之:第I期(民國至59年)、第II期(民國60至69年)、第III期(民國70年至79年)、第IV期(民國80至85年)。其中,非貨幣性金融資產佔GDP的成長率,在第I期呈現較高成長現象,且自民國80年以後,金融機構在質與量方面,均有顯著的變化,象徵著金融自由化有助於改善金融體系,且利於資本累積及經濟成長。而資本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則結合政府和市場因素,歷經預備期、市場法規建立期、OTC債券市場重建期、OTC股票市場建立期等各期間,廣設證券、金融機構參與市場,而成為以民間機構參與三、台灣科技產業的融資活動,存在獨特的融資機制,於此機制內,經由三方面管道獲得內、外部融資,其主要來源發現如下:行政院開發基金與交通銀行提供外部融資:授信融資方面,以行政院開發基金為出發,經由其投資金融機構,及撥款予交通銀行進行政策性融資。各項貸款對象,大致以電子資訊工業、金屬工業、化學及其製品製造業(以及紡織及其加工業)等,為主要產業。投資融資方面,行政院開發基金直接投資科技產業,民國81年為32.47億元,民國85年為32.3億元;直接投資創業投資事業民國8和85年均為4.31億元;投資於金融機構民國81年為95.30億元,民國8年為75.12億元;提供交通銀行創業投資基金民國81年為6.17億元,民國85年為0.67億元。因此,行政院開發基金是政府投資融租稅獎勵提供內部融資:從分析和比較「獎勵投資條例」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發現:民國80年至85年間,政府租稅減免政策並不是產業資本形成之主要來源,兩者之間存有調適過度期。科技產業與重要事業和創業投資,利用「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中,選擇「股東投資抵減」方式免稅,此結果反映在綜合所得稅之減免效果。而此情形與「獎勵投資條例」,在民國84、85年選擇「五年免稅」具較大免稅效果,且反映在營利事業所得稅之減免,兩者乃有所不同。但其涵義,則具有促進投資作用,並鼓勵企業朝向股權融資之資本結構調整。由此顯示租稅獎勵措施,有助於台灣 .新興融資制度提供外部融資 (1)中長期資金運用於民間投資方面,以自動化、半導體、科技事業和重要事業為主要融資對象。民國84年至86年間,提供給申請的資訊電子業者,只有計劃性資金需求的22%,故資訊電子業相對地需要自籌資金比例較高,此說明在金融自由化的環境下,中長期資金運用制度,具有配合著台灣科技產業政策,同時保持著企業經營能力與市場經濟之本質。 民間創業投資公司的推動,對資金效率的提升具正向作用,不但改善金融中介品質-由銀行授信改為提供科技產業發展上之股權融資,且協助資本市場,提供社會大眾投資機會。其主要的投資對象在科技產業,且為政府所定之十大新興工業與國科會之十二項重點科技。研究中同時指出,科技公司或重要事業受到租稅獎勵,而轉投資於相關產業、創業投資事業和金融產業,形成相互交織的重要促進因素亦成一大特色。顯示創業投資事業於輔導科技產業之經營管理制度化、資金市場化,扮演重要促進之媒介角色,且在融資市場上亦扮演供給者和需求者之雙重角色。 四、新興融資制度與租稅獎勵差異比較 就投資融資與授信融資間之差異,在台灣科技產業融資機制中有重大變化。其中,一則為抵押融資轉變為信用融資-中長期資金運用制度設計;一則為特殊信用下採取股權融資創業投資事業興起。雖然對資本形成的效果較小,但均為事前供給科技產業資金,具分散風險效果。但兩種制度存在差異,包括:執行機構、投資標的、投資預期收入、評估內容、成長概況、制度和企業家才能。 租稅獎勵屬於事後措施,理論上強調功能別之獎勵,不至於排擠其他產業之利用與發展,而授信融資乃屬於事前措施。以專案融資而言,乃因應企業未來特定的投資計劃發起的資金需求而評估之,強調財務因素,因而有執行上選擇之差異性,同時,發生在金融機構執行貸款過程中,企業可能遭拒絕而無法取得適當的計劃性融資,故租稅獎勵政策,是以企業所從事的活動是否滿足獎勵規定,而決定受獎程度,較不存有授信融資之缺失。 五、各種融資管道對科技產業的資本形成貢獻 1.行政院開發基金以實業投資、創業投資、提供交通銀行創業投資基金、提供金融機構基金和投資、以及新產品研發基金等方式,進行投資與融資,以各年度期末投資額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製造業資本形成毛額、科技產業資本形成毛額的情形,在民國81年和85年,分別為﹕民國81年的1.04%、5.97%和11.19%,民國85年的0.71%、2.72%和4.15%。 交通銀行對科技產業融資朝向長期股權投資政策。有關股權投資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製造業資本形成毛額、科技產業資本形成毛額的情形,在民國81年和85年分別為:民國81年的7%、2.13%和4%,民國85年的0.48%、1.82%和27%。這些投資佔資本形成毛額比例雖小,但顯示政府在七○年代推動股權投資於科技產業的政策,趨向符合工業資金之需求。 中長期資金運用制度提供的專案融資,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製造業資本形成毛額、科技產業資本形成毛額的情形。民國85年為7.10%、27.20%和41.53%,84年為2.96%、12.74%和2%,以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比例而言,因新融資制度的推動,一方面以各年度核貸金額及申請期歸納,故核貸金額佔資本形成毛額比例較大於交通銀行股權投資之比例,另一方面存在便利性、政策性,故民間機構使用較為迅速、較多。 「獎勵投資條例」租稅減免額,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之比例,以第參時期民國75年達最高%;同減免額佔科技產業資本形成毛額之比例,則較低。推知「獎勵投資條例」,在科技產業之功能別上的獎勵相距較遠,就資本形成的影響仍偏低,此現象涵義,為科技產業有其他方式進行資本累積,則租稅減免的內部融資,效果較小。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租稅減免稅額,在民國81年至85年間,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不及1%,同稅額佔科技產業資本形成毛額之比例均低,但五年內卻成長快速。此現象說明政府租稅獎勵之融資政策,僅具補充性之角色。其中原因,在於「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獎勵效果雖呈增加趨勢,但在「獎勵投資條例」之遞延效果期間,其利用程度仍偏低,此現象,或可說明已受獎勵投資條例租稅減免之企業,只做單一選擇租稅獎勵,也可能說明,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尚未獲得未受獎企業之普遍採用。 民間創業投資事業方面,民國81年總投資家數和金額各為286家和76.42億元,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之0.57%;85年各為43家和84.06億元,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的比例為0.53%。 根據以上的研究發現,台灣科技產業的融資活動,在金融自由化過程中,政府修正金融法規、建立新融資制度和金融機構,促進金融市場形成、管理,並尊重市場機能發展,使科技產業的融資來源,傾向於資本市場融資,而朝向投資、融資活動演變之多元化趨勢,藉由新興創業投資事業,提供資金、非資金的資源予科技產業,並以獲利性、和轉投資租稅誘因,朝向長期股權投資,故連結了社會的金融面和實質面。此種連結對科技產業的發展乃具實質性的協助。因此,在台灣科技產業融資活動中,同時含有發展性政府角色和市場因素。兩者結合下,藉財政改革與金融改革之互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