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漢畫像石與早期道教發展之關係
作者:俞美霞
作者(外文):YU, MEI-HSIA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傅錫壬
---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7
主題關鍵詞:中國藝術畫像石中國宗教早期道教東漢Chinese ArtStone ReliefChinese ReligionEarly TaoismEastern H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
  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生命的終極。
  世界上各民族、人種,對於死亡的態度和處置手法都各有不同,而各種宗教
、民俗對死後的有無知覺、靈魂的去留,也都抱持著各異的觀點,從而衍生出各
民族獨特的生死觀及墓葬文化。
  畫像磚、畫像石上豐富且燦爛的圖像,是中國墓葬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有情世
界。其中,又以東漢時期的畫像石最為令人稱賞,多樣而繁複的題材,不僅是當
時社會風俗的反映,同時,透過圖像的表達,及墓葬制度的架構,更能完整呈現
墓主對生死觀念處理的手法及態度。
  然而,隨著出土考古的發掘,及坊間書籍對畫像石的重視,研究畫像石的風
氣仍然方興未艾,只是,研究的方向和成果鮮少有所突破,大多是圖像的考釋和
正名,對畫像石的興衰、演變過程、作用和意義、以及與石構建築的關係,則多
簡略而並不深入,甚或有前後因循,人云亦云的現象,是以畫像石的全貌及原始
目的,反而遭人忽略,甚或出現難以自圓其說的矛盾現象。
  同時,囿於長久以來傳統的觀念和研究方法,以至對畫像石的研究仍多因襲
前賢,少有突破。許多似是而非的論點,仍然有所爭議,而本文則排除地域畫分
或思想藩籬,以歷史演進及道教宗旨為依歸,重新檢視並探討畫像石的淵源及發
展,並附以典籍資料考證研究,使畫像石還其原貌。
  畫像石是中國本土民俗思想下的產物,其宗教思想的反映與內涵,將導正後
人研究的方向和思考模式,並重新評估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以及自魏晉以來
,敦煌壁畫中神仙、羽人的繪畫題材及淵源。於是,畫像石研究,便成為重要的
關鍵與依據了。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