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世說新語研究
作者:曾文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ENG , WEN-LIA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王靜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世說新語》劉義慶分門體例士人生活風貌品鑑政治社會劉孝標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0
論文提要
《世說新語》一書,體例完善,內容豐富,積澱後漢、魏、晉人物遺聞軼事及文化
之各種風貌,人物生動,應對神妙,言約旨遠,故事雋永,千百年來,素為文人雅士所喜
好,譽為六朝志人小說之冠冕。然而《世說新語》編纂者、分門體例、記載起迄時代、內
容等問題值得探討,因此本論文之撰寫,乃企圖透過《世說新語》之研究,對於《世說新
語》以上之問題作一探討,希望能對問題,提出較為周延的看法,以釐清問題,並期充分
呈現《世說新語》一書之真價值。
本文以「《世說新語》研究」為題,文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探討《世說新語》之書名、版本。第二章、「劉義慶生平」,探討義
慶身為南朝宋宗室後裔,自幼及長、深受朝廷諸帝之信賴,委以重任,並且招集文學之士
,引為佐史國臣,編纂《世說新語》,以匡正世風。第三章、「《世說新語》記載之起迄時代
」,探討《世說新語》記載內容之時代,起自秦末,下迄南朝宋。而記載主要之時代,則自
後漢至東晉。《世說新語》編纂者,依時代順序逐門逐條,將人物同一性質之言行,加以
編纂。第四章、「《世說新語》體例」,分析《世說新語》體例,以分門為經,以時間為緯,
以人物為中心,分三十六門為漢晉人物評鑑之標準。在分門意義上,寓有褒貶之意。第五
章、「世說新語內容」,討論漢晉士人生活風貌,分析士人面對政治之混亂、社會之動亂,
造成士人飲酒之風甚盛,飲酒姿態多樣,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士人飲酒之心。至於漢晉士人
品鑑,除了品鑑士人之個人之形貌美或醜、言語之巧或謬、才識之通或劣、操守之善或惡
、性情之真或偽之外,特別注重品鑑士人之高下、才性長短、特色。再者分析《世說新語》
反映漢晉士人倡導為政以德政治觀、宣揚倫理道德社會觀、提倡個人守分用度觀等。第六
章結論,總結研究《世說新語》之成果。
壹、 主要資料
一、
世說新語 劉義慶 台灣商務印書館
唐鈔本世說新書 劉義慶 明文出版社
唐寫本世說新書殘卷 劉義慶 藝文書局
世說新語 劉義慶 世界書局
世說新語 劉義慶 藝文印書館
世說新語 劉義慶 台灣中華書局
世說新語校箋 楊勇 明倫出版社
世說新語箋疏 余嘉錫 華正出版社
世說新語校箋 徐震堮 文史哲出版社
世說新語補正 王叔岷 藝文印書館
續世說 孔平仲 藝文印書館
世說新語 李自修 地球出版社
世說新語研究 王能憲 江西古籍出版社
世說探幽 蕭艾 湖南出版社
世說新語整體研究 張叔寧 南京出版社
世說新語研究 范子燁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世說新語研究 蔣凡 學林出版社
世說新語發微 王守華 上海文藝出版社
二、
周易 藝文印書館
尚書 藝文印書館
毛詩 藝文印書館
禮記 藝文印書館
左傳 藝文印書館
論語 藝文印書館
孝經 藝文印書館
孟子 藝文印書館
四書集註 朱熹 藝文印書館
經學歷史 皮錫瑞 藝文印書館
經學通論 王師靜芝 環球書局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 藝文印書館
中國文字結構析論 王師初慶 文史哲出版社
三、
史記 司馬遷 鼎文書局
漢書 班固 鼎文書局
後漢書 范瞱 鼎文書局
三國志 陳壽 鼎文書局
晉書 房玄齡 鼎文書局
宋書 沈約 鼎文書局
南史 李延壽 鼎文書局
隋書 魏徵 鼎文書局
史通 劉知幾 里仁書局
資治通鑑 司馬光 中新書局
通典 杜佑 新興書局
通志 鄭樵 新興書局
文獻通考 馬端臨 新興書局
文史通義 章學誠 國史研究室
廿二史考異 錢大昕 樂天書局
廿二史劄記 趙翼 鼎文書局
國史大綱 錢穆 台灣商務印書館
秦漢史 錢穆 三民書局
秦漢史 呂思勉 台灣開明書店
兩晉南北朝史 呂思勉 台灣開明書店
魏晉南北朝史 勞榦 華岡出版社
魏晉南北朝史 王仲犖 谷風出版社
魏晉南北朝史 張儐生 幼獅文化公司new window
魏晉學術編年 劉汝霖 長安出版社
東晉南北朝學術編年 劉汝霖 長安出版社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余英時 聯經出版公司
中古門第論集 何啟民 三民書局
兩晉南朝的士族 蘇紹興 聯經出版社
勒馬長城 逯耀東 時報出版公司
魏晉南北朝史論集 周一良 北京大學出版社
六朝史論集 宋效永 黃山出版社
四、
老子注 王弼 世界書局
老子達解 嚴靈峰 華正書局
莊老通辨 錢穆 三民書局
莊老集解 王先謙 三民書局
莊子集釋 郭慶藩 華正書局
莊子內七篇詮釋 史師次耘 輔仁學誌
莊子集成初編 嚴靈峰 藝文印書館
莊子集成初編(二) 嚴靈峰 藝文印書館
莊子集成續編 嚴靈峰 藝文印書館
莊子哲學 陳鼓應 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莊子及其哲學 黃錦鋐 東大圖書公司
新譯莊子讀本 黃錦鋐 三民書局
韓非思想體系 王師靜芝 輔仁大學文學院
高士傳 皇甫謐 台灣中華書局
人物志 劉卲 台灣中華書局
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 藍燈出版社
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思想史 錢穆 學生書局
中國古代哲學史 胡適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中國學術思想史 鄺士元 里仁書局
中國社會政治史 薩孟武 三民書局
中國文化史 柳貽徵 正中書局
先秦天人思想述論 黃師湘陽 文史哲出版社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兩漢思想史 徐復觀 學生書局
中國中古思想史研究 郭湛波 龍門書局
中國佛教史 蔣維喬 國史研究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湯用彤 國史研究室
魏晉清談思想初論 賀昌群 九思出版社
魏晉的自然主義 容肇祖 商務出版社
魏晉思想論 劉大杰 中華書局
魏晉玄學論稿 湯用彤 廬山出版社
魏晉思想 袁行霈等 里仁出版社
中國哲學十九講 牟宗三 學生書局
才性與玄理 牟宗三 學生書局
魏晉清談述論 周紹賢 台灣商務印書館
佛學概論 周紹賢 台灣商務印書館
魏晉玄學析評 呂凱 世紀書局new window
竹林七賢研究 何啟民 學生書局
魏晉莊學研究 黃錦鋐 東大圖書公司
漢晉思想的轉折 兵為君 木鐸書局
中國道教史 傅勤家 台灣商務印書館
道家道教 金師圃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道家與道教 趙家焯 華岡出版社
道家哲學系統探微 黃公偉 新文豐初版公司
魏晉玄學史 許杭生等 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魏晉玄學與文學思想 盧盛江 南開大學出版社
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 羅宗強 文史哲出版社
魏晉玄談 孔繁 洪葉文化公司
人海孤舟│魏晉六朝士的孤獨意識 袁濟喜 河南人民出版社
五、
中國文學史 葉師慶炳 學生書局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華正書局
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 文史哲出版社
中國文學批評史 羅根澤 學海書局
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 羅聯添 成文出版社
中國文學理論史 王金凌 華正書局
中國小說史略 魯迅 風雲時代公司
中國小說史 孟瑤 傳記文學社
中國小說史 郭箴一 台灣商務印書館
漢魏六朝小說史 王枝忠 浙江古籍出版社
傳統文學論衡 王師夢鷗 時報文化公司
古典小說評論 葉師慶炳 幼獅文化公司
文學批評指向 林師明德 時報文化公司
中古文學史論 王瑤 長安出版社
中古學術論略 張蓓蓓 大安出版社
文體論纂要 蔣伯潛 正中書局
文章學纂要 蔣祖怡 正中書局
文學概論 王師夢鷗 藝文印書館
修辭學 黃慶萱 三民書局
字句鍛鍊法 黃永武 台灣商務印書館
修辭學 沈謙 空中大學出版社
修辭通鑒 成偉鈞等 中國青年出版社
陳騤文則新論 蔡宗陽 文史哲出版社
中國藝術精神 徐復觀 學生書局new window
藝術的奧秘 姚一葦 台灣開明書局new window
美的範疇論 姚一葦 台灣開明書局new window
談美 朱光潛 漢京文化公司
美的歷程 李澤厚 元山書局
美學的散步 宗白華 洪範書局
中國志人小說史 寧稼雨 江寧人民出版社
世說新語與中國文化 寧稼雨 河北教育出版社
魏晉六朝文學思想史 李祥年 復旦大學出版社
漢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 羅宗強 台灣中華書局
古典小說筆記論叢 劉葉秋 南開大學出版社
六朝志人小說研究 李玉芬 文津出版社
六朝服食風氣與詩歌 顏進雄 文津出版社
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 李建中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
藝文類聚 歐陽詢 藝文印書館
太平御覽 李昉 台灣商務印書館
古今圖書集成 陳孟雷 鼎文書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紀昀 台灣商務印書館
四庫提要辨證 余嘉錫 藝文印書館
貳、論文及期刊資料
一、論文
魏晉清談主題之研究 林麗真 台大博士論文new window
漢晉人物品鑒研究 張蓓蓓 台大博士論文new window
世說新語語法研究 詹秀惠 台大碩士論文
劉義慶及其世說新語之散文 尤雅姿 台灣師大碩士論文
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思想 朴美齡 政大碩士論文
世說新語人物考 林志孟 文大碩士論文
二、期刊
世說新語校箋 劉盼遂 國學論叢第一卷第四號
世說新語校箋 沈劍知 學海創刊號
世說新語中第一身稱代詞研究 許世瑛 淡江學報二期new window
世說新語中第二身稱代詞研究 許世瑛 史語所集刊三六new window
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觀係 錢穆 新亞學報第五卷第二期new window
魏南北朝之九品中正制度 方炳林 教育研究所集刊第三輯
魏晉南北朝的世族 王宏志 人文學報第七期
南朝的門第 何啟民 食貨月刊復刊三卷五期
南北朝的文化交流 梁容若 東海學報四卷一期new window
晉時南北人相輕 許世瑛 大陸雜誌一卷六期
過江三理--聲無哀樂、養生、言盡意論探微 江建俊 成功大學學報十六卷
東漢末期的大姓名士 唐長孺 中華學術論文集
論魏晉名士之政治生涯 馮承基 國立編譯館館刊二卷二期
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 余英時 新亞學報四卷一期new window
試論魏晉士風不競之成因 鄺利安 幼獅學誌八卷二期
魏晉人論聖賢高士 林麗真 孔孟月刊十八卷三期new window
清談起源考 孫道昇 東方雜誌四二卷三期
清談與魏晉政治 繆鉞 中國文化研究第八期
清談亡晉問題之商榷 周紹賢 大陸雜誌十四卷十一期
南朝之北士地位 余遜 輔仁學誌十二卷一二合期
淺論兩晉南朝士族之政治地位與其經濟力量之關係 蘇紹興 大陸雜誌五十八卷五期
唐寫本世說新書跋尾 劉盼遂 清華學報二卷二期
世說新語作者商榷 蕭虹 中央圖書館館刊新十四卷一期
世說新語作者臨川王考證 尹德民 高雄文獻二二期二三期
魏晉玄學風盛是否對儒學有影響 周紹賢 哲學與文化十二卷十期new window
老莊與道教 吳康 大陸雜誌七卷四期
魏晉婚禮 陳韻 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二十五號
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 陳寅恪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三本四分冊
世說新語中﹁相﹂字的特殊用法 許世瑛 大陸雜誌二七卷九期
世說新語對論語四科的因襲與嬗變 傅錫壬 淡江學報十二期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清談論辯的主題 林麗真 書目季刊十卷四期
世說新語新探-從世說新語探魏晉之思想社會與亡國 楊美愛 弘光護專學報六期
劉義慶世說雜、純文學分立觀 詹秀惠 孔孟月刊二十六卷十期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