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多種停站方式下高速鐵路排班模擬之研究
作者:游俊雄
作者(外文):Yu, Jinn-Shyo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交通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丁國樑
張有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高速鐵路多種停站方式排班模擬模式High-speed railMultiple patterns of stopSchedulingSimulation mode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1
本研究利用系統模擬法,針對採取多種停站方式經營之高速列車排班作業,完成了下列幾項工作:
1. 詳細列車運行時間的推估:
以Kikuchi列車運行模擬模式為基礎,利用物件導向模擬技術構建一模式,用以推估不同停站方式下,列車之詳細運行時間,以作為整個研究之基礎資料。
2. 初始班表的產生:
考慮不同車站不同時段起伏性需求之整合,以及列車運行時間與旅次產生相互配合下,依據不同的列車指派臨界值,構建一需求反應模擬模式,用以產生初始班表,符合系統之需求預測特性。
3. 列車營運衝突的解決:
利用直達車優先通行、安全隔離、條件等停等三個方法分別構建模擬模式,用以解決初始班表中列車彼此營運衝突問題,並比較了三種模式所得班表之差異與適用情況。
4. 可行班表的修訂:
為了比較可行班表受衝突解決之影響程度,並進行班表修訂,構建一模擬模式,可用於評估可行班表之預期績效,並與初始班表進行比較,嘗試修訂可行班表之列車指派時間。
With the methodology of system simulation, the study has accomplished some works as follows, for the scheduling of high-speed trains.
1. Estimating detailed running times of trains
Base on Kikuchi’s simulation model of train operation, an object-oriented model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estimate the detailed running times of train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patterns of stop. And these running times are the basic data through out the study.
2. Creating source timetables
Source timetables were crea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ient demands generated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nd stations to match the running times of trains and expected times of arrival for passengers. The demand-tailored simulation model can create source timetables by various criteria of dispatching trains to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dicted trips.
3. Solving operating conflicts of trains
Applying three approaches: express preemption, safe separation and conditional waiting to construct simulation models for solving the operating conflicts occurred in source timetables. And some comparisons of the results among three model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realize the differences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4. Revising feasible timetables
For realizing the effects of solution on conflicts, a simulation model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le timetables. Its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erformances of trains in the source timetables, and some adjusted measures were to revise the starting times in feasible timetables.
中文部份
1. 韓復華,客運系統班次排定問題之研究, 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5年。
2. 藍武王,「都市捷運鐵路最佳班次模式之建立」, 運輸計畫季刊,第十一卷,第一期,41-56頁,民國71年。new window
3. 張有恆、游俊雄,「捷運列車排班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中運量木柵線為例」,運輸,第二十八期,1-17頁,民國84年。
4. 游俊雄,捷運列車運行模擬之研究-以台北市木柵線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5. 李治綱、謝汶進,「鐵路列車排點模式之建立」,運輸計畫季刊,第二十五卷,第四期,545-564頁,民國85年。new window
6. 謝汶進,鐵路列車排點模式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new window
7. 李治綱、陳鑑康,「列車運行績效之模擬分析」,運輸計畫季刊,第二十四卷,第一期,1-14頁,民國84年。new window
8. 陳鑑康,鐵路列車運行模擬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9. 張有恆、沈進成,「高速鐵路系統最適營運計畫之研究-應用模糊多目標規劃法」,運輸計畫季刊,第二十四卷,第四期,369-390頁,民國84年。new window
10. 沈進成,高速鐵路最適停站方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4年。new window
11. 李顯榮,高速鐵路列車座位管理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12. 羅敏綺,隨機需求下捷運系統營運模擬模式之構建-以台北市捷運木柵線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13. 陳羽盈,高速鐵路列車排班與座位配置整合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14. 李治綱、丁國樑、黃哲旭,「高雄橘線列車運行之模擬研究」,運輸學刊,第十卷,第二期,119-133頁,民國86年。new window
15. 德、日、法之高鐵系統評估比較分析報告,高速鐵路總顧問計畫,民國86年。
16. 台北大眾捷運公司,中運量重要運務、維修人員暨訓練師赴法報告,民國81年。
17. 黃民仁,鐵路工程學,文笙書局,民國82年。
18. 林新社,鐵路交通工程名詞術語辭彙,文笙書局,民國86年。
19. 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台灣西部走廊城際客運旅運需求特性調查,民國81年。
20. 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高速鐵路營運績效之研究,民國82年。
21. 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高速鐵路增設苗栗、彰化及雲林車站之初步評估研究報告,民國84年。
22. 高速鐵路工程局,徵求民間機構參與興建暨營運台灣南北高速鐵路申請須知暨補充資料彙訂本,民國86年。
23. 台灣高速鐵路企業聯盟,高鐵投資建設總說明。
24. 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高速鐵路工程計畫,民國82年。
25. 徐亦南,”第二十七屆UIC/IRCA聯合年會記實-鐵路運輸:從經濟必需到財務回收”,台鐵資料季刊,第295期,民國87年。
26. 蔡 俊 賢,溫沙高速鐵路網,http://members.tripod.com/~sayn4/express.htm
27.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http://www.hsr.gov.tw/
28. 台灣高速鐵路公司,http://www.thsrc.com.tw/plan/item4.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