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宋末三家詠物詞研究
作者:金永哲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宏一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宋代三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
三家詠物隱然詠懷,作家的自我心靈雖與景物聯繫得密不可分,但因主客明顯,以憂患情感為主導地位,使景物變成心靈構圖的配景,此特長則強化了其藝術感染力和張力,使之與前後時期的詠物詞作展現不同的風貌。
三家將憂患的多種面相鮮活表現於詠物詞中,其中交錯著內在心靈與外在表現之間的起伏、對立,以至於和諧。三家詠物詞中,自我的投入遠超過對物象的模擬,即由心靈的萎縮所產生的悲劇悸動,乃為三家詞藝術的主要旋律。較諸宋詩,脫去其中理趣,而著重於情懷的投入,所以三家摩繪景物,不將景物視為客觀的對象,故從三家詞中較不易尋見像吉川幸次郎所指出的宋詩特徵---悲哀的揚棄。
大抵上,詞史或文學史的編纂者傾向於將宋末元初詞詮釋為文學衰退期,此際三家卻在極其工極其變的宋末詞壇裡,同以詠物為創作手段及目的,再以自身所倡導的詠物詞理論(如詞論、詞選)為創作根基,並以含蘊反映時局的憂患意識之高度藝術作為後盾,以免流於區區賦物之褊袒,如此再開創、延續可能即將止息的詞文學命運,留下獨特的意義。因此我們透過三家詠物詞,可以重新審視、確立宋末元初詞文學的演變及其文學史地位。
( 一 )
王沂孫著,《花外集》,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11月。
王學初校注,《李清照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982年5月。
王鵬運,《半塘定稿》,臺北 : 學生書局,1972年。
史克振校注,《草窗詞》,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12月。
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8月。
吳企明校注,《須溪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
吳則虞校輯,《山中白雲詞》, 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吳則虞箋注,《花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第一版。
李 栖,《歐陽修詞研究及其校注》,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3月。
周密著,《草窗詞》,叢書集成初編本,新文豐出版社。
周密著,江昱疏證,《蘋洲漁笛譜》,臺北 : 中華書局,1982年4 月三版。
屈興國點校,《朱彞尊詞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姚學賢、龍建國纂,《柳永詞詳注及集評》,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
夏承燾箋校,《姜白石詞編年箋校》,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10月。
徐北文主編,《李清照全集評注》, 濟南:濟南出版社,1990年12月。
徐漢明編,《辛棄疾全集》,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4年8月。
馬興榮,《龍洲詞校箋》,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張炎著,《山中白雲詞》,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張炎著,江昱疏證,《山中白雲》, 四部備要本,臺北 : 中華書局,1982年4月三版。
曹樹銘,《蘇東坡詞》(全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2月 。
傅幹注、劉尚榮校證,《傅幹注坡詞》,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7月。
黃少甫箋,《夢窗詞箋》,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12月。
黃畬校箋,《山中白雲詞箋》,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黃畬箋註,《歐陽修詞箋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0月。
朱德才主編,《吳文英詞》,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1月。
楊鐵夫箋釋,《夢窗詞全集箋釋》,學海出版社,1974年11月初版。
詹安泰,《花外集箋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雷履平、羅煥章校注,《梅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4月。
蔡茂雄著,《六一詞校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11月。
鄭文焯批校,《鄭文焯手批夢窗詞》,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出版,1996年6月。
鄭向恆,《東坡樂府校訂箋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4號,1970年6月。
鄧子勉校注,《樵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3月。
錢仲聯箋注,《後村詞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龍沐勛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3月。
薛瑞生校註,《樂章集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2月。
鍾振振校注,《東山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羅烈箋注,《周邦彥清真集箋》,香港:三聯書店,1985年2月。
謝元淮,《碎金詞》,學海出版社。
尹志騰校點,《清人選評詞集三種》,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9月。
戈載輯、杜文瀾校註,《宋七家詞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8年5月臺景印初版。
王鵬運輯,《四印齋所刻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王昶緝,《明詞綜》,四部備要本,臺北 : 中華書局。
王昶緝,《國朝詞綜》,四部備要本,臺北 : 中華書局。
朱祖謀輯校編選,《彊村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祖謀選輯、唐圭璋箋注,《宋詞三百首箋注》,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6月。
朱彞尊,《詞綜》,世界書局,1980年5月四版。
吳昌綬、陶湘輯,《景刊宋金元明本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
吳訥編,《百家詞》,天津市古籍書店,1992年3月。
沈辰垣、王奕清,《御選歷代詩餘》,廣文書局。
沈辰垣等編,《御選歷代詩餘》,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5月。
沈時棟,《古今詞選》,東方書店。
沈祖棻,《宋詞賞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
沈祥源,《花間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
任二北,《敦煌曲校錄》,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5年5月。
華連圃,《花間集注》,天工書局,1992年3月。
楊家駱主編,《宋紹興本花間集附校注》,鼎文書局,1975年10月初版。
鄭孟津,《詞源解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卓人月匯選,《古今詞統》,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周 密選,厲鶚、查為仁箋,《絕妙好詞箋》,世界書局。
周濟選、鄺利安箋注,《宋四家詞選箋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1月初版。
邵亨貞,《蟻術詞選》,宛委別藏,台灣商務印書館。
俞平伯編著,《唐宋詞選釋》,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0月北京第一版。
俞陛雲撰,《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7月。
胡雲翼選註,《宋詞選》,臺北:明文書局,1987年8月初版。
胡適選註,《詞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11月。
唐圭璋編,《全宋詞》(全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6月。
唐圭璋編,《全金元詞》(全二冊),台北:洪氏出版社,1980年11初版。
唐圭璋選釋,《唐宋詞簡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3月。
夏秉衡,《清綺軒詞選》,臺大圖書館藏。
張 璋,《全唐五代詞》,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
張惠言選,李次九校讀,《詞選續詞選校讀》,復興書局,1971年9月二版。
梁令嫻輯,《藝蘅館詞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10月。
陳廷焯編選,《詞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5月。
陳匪石編著,《宋詞舉》,臺北:正中書局,1947年4月。
陳慎初輯,《清詞別集百三十四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8月。
黃大輿,《梅苑》,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400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黃 昇,《花庵詞選》,曾文出版社,1975年。
葉恭綽編,《全清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5月。
端木埰選錄、何廣校評,《宋詞賞心錄校評》,臺北:正中書局,1975年10月。
趙聞禮,《陽春白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
劉永濟選釋,《唐五代兩宋詞簡析》,臺北:龍田出版社,1982年1月。
蔣景祁緝,《瑤華集》,北京 : 中華書局,1982年。
鄭騫編注,《詞選》, 臺北:華岡出版社,1982年4月。
龍沐勛輯,《唐宋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
譚 獻,《篋中詞》,鼎文書局。
嚴迪昌編著,《近代詞鈔》(全三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鳳林書院 ,《元名儒草堂詩餘》,叢書集成初編,新文豐出版社。
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文化圖書公司。
秦 巘,《詞繫》,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戈 載,《詞林正韻》,世界書局,1956年。
萬樹撰,王瓊珊索引 ,《詞律》,廣文書局,1971年9月。
聖明敕撰,《御製詞譜》,聞汝賢印, 1976年1月再版。
謝元淮輯,《碎金詞譜》,學海出版社。
聞汝賢,《詞牌彙釋》,1963年5月。
( 二)
尤振中,《清詞紀事會評》,黃山書社,1995年12月。
王國維撰,滕咸惠校注,《人間詞話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6年。
朱祖謀撰、龍沐勛輯,〈彊村老人評詞〉,《詞學季刊》創刊號,1933年4月。
吳世昌著、吳令華輯注、施議對校,《詞林新話》,北京出版社,1991年10月。
岳 珍,《碧雞漫志校正》,巴蜀書社,2000年7月。
施蟄存輯錄,《宋元詞話》,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唐圭璋,《詞話叢編》(全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2月。
夏承燾校注,蔡嵩雲箋釋,《詞源注、樂府指迷箋釋》,臺北:木鐸出版杜,1987年7月。
夏敬觀,〈忍古樓詞話〉,《詞學季刊》第一卷第二號,1933年8月。
夏敬觀,〈吷庵詞評〉,《詞學》第五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
夏敬觀,《彙輯宋人詞話》,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0月。
張宗橚編、楊寶霖補正,《詞林紀事》、《詞林紀事補正》,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5月。
陳廷焯撰、屈興國校注,《白雨齋詞話足本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11月第一版。
蔡 楨,《詞源疏證》,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30年。
蔡楨疏証,《詞源疏証》,北京 : 中國書店,1985年。
鄭文焯撰、龍沐勛輯,〈大鶴山人詞話〉,《詞學季刊》第一卷第三號,1933年12月。
鍾 陵,《金元詞紀事會評》,黃山書社,1995年12月。
嚴迪昌,《近現代詞紀事會評》,黃山書社,1995年12。
金啟華等編,《唐宋詞集序跋匯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張惠民編,《宋代詞學資料匯編》,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
施蟄存主編,《詞籍序跋粹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 三 )
全祖望,《鮚埼亭集》,華世出版社,1977年3月初版。
朱彞尊,《曝書亭集》,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牟 巘,《牟氏陵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
楊萬里,《誠齋集》,四部叢刊初編,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王惲,《秋澗先生大全集》,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沈嘉轍等撰,《南宋雜事詩》,藝文印書館。
汪兆鏞,《微尚齋雜文》,文海出版社,1981年。
周 密,《草窗韻語》,學生書局。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四部叢刊本,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張鎡,《南湖集》,知不足齋叢書本,百部叢書,藝文印書館。
沈行,《詠梅集句》,明初葉刊本。
洪興祖,《楚辭補註》,藝文印書館。
孫玄常,《姜白石詩集箋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劉熙載,《劉熙載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
袁 桷,《清容居士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維崧,《陳迦陵文集》,四部叢刊,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 雨,《句曲外史集》,四部叢刊,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宗泰,《魯巖所學集》,文海出版社。
趙孟頫,《趙孟頫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
林景熙,《林景熙詩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厲 鶚著,董兆熊注,《樊榭山房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蔣士銓,《冬青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鄭谷著,嚴壽澂,《鄭谷詩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鄭思肖,《鐵函心史》,世界書局,1975年7初版。
鄭思肖,《鄭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
謝枋得,《謝疊山全集校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
鄧 牧,《伯牙琴》,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戴表元,《剡源集》,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6月。
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校注》,華正書局。
韓愈撰,錂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學海出版社。
薩都刺,《永和本薩天錫逸詩》,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王十朋,《集註分類東坡先生詩》,台灣商務印書館。
趙孟奎,《分門纂類唐歌詩殘本十一卷》,臺灣商務印書館。
姚鉉編,《唐文粹》,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台一版。
張玉書,《佩文齋詠物詩選》,中文出版社,1986年。
( 四 )
弘法大師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
石理俊主編,《中國古今題畫詩詞全璧》,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何文煥輯,《歷代詩話》,臺北 : 木鐸出版杜,1982年。
孟棨撰,丁楅保輯,《歷代詩話續編》,臺北 : 木鐸出版杜。
吳文治,《宋詩話全編》1-10,江蘇古籍出版社。
吳文治,《明詩話全編》1-10,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吳宏一、葉慶炳編 ,《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8年9月。
阮閱撰,《詩話總龜》,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2月。
周振輔,《文心雕龍注釋》,里仁書局。
胡 仔,《苕溪漁隱叢話》,長安出版社。
胡震亨,《唐音癸籤 》,世界書局。
曹永義編,《元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陳 衍,《石遺室詩話》,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二版。
陳應鸞,《歲寒堂詩話校箋》,巴蜀書社,2000年3月。
黃啟方編,《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 。
張健編,《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l979年 。
厲 鶚,《宋詩記事》,上海古籍出版社。
魏慶之,《詩人玉屑》,人人文庫,臺灣商務印書館。
嚴 羽,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杜,1978年。
( 五 )
青山定雄,《宋代史年表》(南宋),東洋文庫,1974年。
柯絓麒,《宋史新編》,文海出版社。
柯劭忞,《新元史》,二十五史編刊館影印仁壽本。
楊家駱主編,《乾道臨安志》等五種,世界書局。
黃宗羲,全祖望補,《宋元學案》,華世出版社。
范成大,《吳郡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范成大著,胡起望校注,《桂海虞衡志輯佚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昌彼得等緝,《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 : 鼎文書局,1978年12月。
祝穆編、祝洙補訂,《宋本方輿勝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翟灝等輯,《湖山便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施諤 ,《淳祐臨安志》,大化書局。
畢 沅,《續資治通鑑》,世界書局,1962年10月。
脫脫等撰,《宋史》,臺北 : 鼎文書局,1980年。
宋濂等撰,《元史》,臺北 : 鼎文書局,1980年。
陸心源輯撰,《宋史翼》,北京 : 中華書局,1991年 。
程敏政,《宋遺民錄》,臺北 : 文海出版社,1981年。
方 豪,《宋史》,臺北 :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60年。
丁丙選輯,《武林掌故》,台聯國風出版社,1967年。
王毓賢著,《繪事備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于安瀾,《畫品叢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3月一版。
史 鑄,《百菊集譜》,《叢書集成續編》,新文豐出版社。
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木鐸出版社。
朱存理輯,《鐵網珊瑚》,漢華文化公司據中圖鈔本影印。
汪珂玉輯,《珊瑚網》,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台1版。
李 昉,《太平御覽》,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 昉,《太平廣記》,文史哲出版社。
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新文豐出版社。
吳 淑,《事類賦注》,中華書局,1989年12月第一版。
周密撰,《志雅堂雜鈔》,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周密撰,《武林舊事》,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周密撰,《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周密撰,《齊東野語校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5月。
周密熼,《雲煙過眼錄》,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周煇撰,周永翔校注,《清波雜誌校注》,中華書局,1994年9月。
孟元老等著,《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大立出版社,1980年10月。
郎 英,《七修類稿》上下,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8月。
夏文彥著,《圖繪寶鑑》,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台1版。
高濂等,《四時幽賞錄外十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范成大,《梅 譜》, 筆記小說大觀,新興書局,1981年。
陳俊愉主編,《中國花經》,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10月。
陳景沂,《全芳備祖》,農業出版社,1982年2月第一版。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草木、禽蟲典,臺北:鼎文書局。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臺北:木鐸出版杜,1982年。
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趙翼撰,《陔餘叢考》,世界書局。
厲 鶚,《南宋院畫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印書館。
康熙敕,《廣群芳譜》,臺灣商務印書館。
顧文彬撰,《過雲樓書畫記續記》,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本社編,《生活與博物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厲荃原輯,關槐增纂,《事物異名錄》,岳麓書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朱存理撰,《珊瑚木難》,漢華發行,1970年。
黃賓虹編,《美術叢書》,藝文印書館。
俞 崑,《中國畫論類編》,華正書局,1984年初版。
張家驥,《園冶全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一版。
陳 植,《園冶注釋》,明文書局,1993年8月三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