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巴金1904-中、長篇小說研究
作者:北見吉弘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丘燮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巴金中篇長篇小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本論文整理巴金的生平、思想、創作、藝術及文學成就等外,並考慮其彼此之間的相互關連,將其生平、思想、小說、藝術風格與成就作一體系化的分析與論述。
論文共分成六章。第一章和第二章說明巴金的生平、思想歷程、創作意識。第三章介紹有關巴金小說的分類情形,並就巴金的中、長篇小說,分析其內容與主題,作系統的分類,藉此了解巴金各小說間的相互關連。第四章和第五章闡述巴金中、長篇小說中的人物塑造以及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描寫乃是巴金小說的核心之一,其中、長篇小說又多達二十一部,因此不得不分兩章來論述,第四章探討巴金對小說人物塑造手法的縱向發展過程,第五章則為橫向的類型研究。第六章則探討巴金中、長篇小說在美學方面的表現情形。
一、     書籍部分
(一) 巴金的著作、翻書
巴金 《巴金全集》(共二十四卷)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一九九四年一版
巴金 《巴金小說全集》(共十二卷) 遠流出版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一版
巴金 《巴金書信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八月一版
巴金 《創作回憶錄》 三聯書店香港分店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版
巴金 《巴金譯文全集》(共九卷)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六月一版
(二) 關於巴金的專書(研究、評論、編著)
山口守、坂井洋史 《巴金的世界》 東方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一月一版
巴金與二十世紀學術一研討會(編) 《世紀的良心》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四月一版
賈植芳、唐金梅、其他(編) 《巴金專集》(一、二) 江蘇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七月、一九八二年三月一版
艾曉明 《青年巴金及其文學視觀》 四川文藝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六月一版
李存光 《巴金傳》 北十月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一版
肖明翰 《大家族的沒落-福克納和巴金家庭小說比較研究》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版
宋曰家 《巴金小說人物論》 山東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版
汪應果 《巴金論》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十月一版
汪應果 《艱巨的嚙合》 學苑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二月一版
汪應果、呂周聚(主編) 《簡明巴金詞典》 甘肅教育出版社 二○○○年九月一版
谷葦 《記巴金》 上海書店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八月一版
林立 《巴金語言詞典》 四川辭書出版社 一九九○年十一月一版
花健 《巴金小說藝術論》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七月一版
姚春樹、吳錦濂 《巴金作品欣賞》 廣西教育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八月一版
徐開壘 《巴金傳》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五月一版
徐開壘 《巴金傳•續卷》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三月一版
陳丹晨 《巴金評傳》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一月一版
陳丹晨、其他 《巴金研究論集》 重慶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一月一版
陳思和 《巴金研究的回顧與瞻望》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十月一版
陳思和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六月一版
陳思和、李輝 《巴金論稿》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四月一版
張立慧、李今 《巴金研究在國外》 湖南文藝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十月一版
張民權 《巴金小說的生命體系》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十月一版
袁振聲 《巴金小說藝術論》 南開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一版
張慧珠 《巴金創作論》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三年八月一版
張慧珠 《巴金隨想論》 百花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四月一版
賈植芳、唐金美、張曉云、陳思和(編) 《巴金作品評論集》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版
潭興國 《巴金的生平和創作》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三年三月一版
潭洛非、潭興國 《巴金美學思想論稿》 四川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六月一版
(三) 其他專書
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 《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 駱駝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版
吉田富夫 《中國現代文學史》 朋友書店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版
艾布拉姆斯 《鏡與燈︲浪漫主義理論批評傳統》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一版
佛斯特(著) 李文彬(譯) 《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志文出版社 民國六十二年九月一版
周芳藝 《中國現代文學悲劇女性形象研究》 天地出版社 一九九九年月一版
林志浩(主編)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二月十三版、一九九○年三月十一版
洪子誠(主編)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五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二月一版
夏志清(著)  劉紹銘(譯) 《中國現代小說史》 傳記文學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一版
唐弢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 北京外文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一版
唐翼明 《大陸新時期文學﹕理論與批評》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四年四月一版
黃子平 《革命‧歷史‧小說》 牛津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一版
張放 《大陸作家評傳》 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七月一版
張放 《大陸新時代小說論》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一版
路易斯‧羅賓遜(著) 傅光明、梁剛(譯) 《兩刃之劍︲基督教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業強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版
楊守森(主編) 《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心態史》 中央編譯出版社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版
駱玉明   《近二十年文化熱點人物評述》 復旦大學出版社 二○○一年三月二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光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 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一年六月九版
二、學位論文部分
朴成蘭 《巴金〈隨想錄〉研究︲巴金的生命軌跡與文學實踐》 民國八十七年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徐玉萍 《巴金小說研究》 民國八十八年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仁嚞 《巴金『激流三部曲』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三、學報、期刊部分
山口守 〈巴金の小說について〉 東京都立大學人文學報 一九八二年三月一五六號
下條一誠 〈「家」について︲巴金の小說意識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 中國文學報 一九五九年十月第十一冊
王瑤 〈巴金及其創作〉 中國文學研究 一九八六年第二期
王金柱 〈巴金小說中的排比〉 天津師範大學學報 一九八六年第六期
牟書芳 〈談巴金《小人小事》的創作特色〉 貴州社會科學 一九八五年第三期
朱育穎 〈「家」的折解︲巴金、張愛玲家庭小說之比較〉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二○○○年第二期
李方平 〈試論巴金藝術追求的得與失〉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一九九○年第一期
吳定宇 〈論巴金小說的藝術風格〉 現代文學論文集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
呂漢東 〈論巴金小說藝術的功利觀〉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坂井洋史 〈巴金の「平凡人」〉 《魯迅と同時代人》汲古書院 一九九二年九月一版
岑光 〈關於《家》的發表情況及其他〉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花健 〈論巴金小說的藝術獨創性〉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唐金梅 〈巴金的小說和散文〉 中文自修 一九八五年第十一期
袁振聲 〈巴金作品中的復仇者形象〉 天津師大學報 一九八七年第六期
袁振聲 〈論巴金的文藝觀〉 天津社會科學 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袁振聲 〈試論巴金的短篇小說〉 天津師大學報 一九八四年第四期
黃川 〈試談巴金《家》的結構藝術〉 新疆大學學報 一九八○年第一期
張王飛 〈論巴金小說的情節提煉〉 南京大學中文系 文學研究 一九九三年第三輯
張立慧、王超冰 〈「不能夠在生活以外看見藝術」︲談巴金短篇抒情小說的現實感〉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張民權 〈試論巴金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 社會科學研究 一九八四年第三期
張民權 〈巴金小說心理描寫淺談〉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張民權 〈從《家》和《寒夜》看巴金小說創作風格的演變〉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二期
張民權 〈從《激流三部曲》中的反面人物形象及其塑造〉 社會科學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陳思和、李輝 〈論巴金的文藝思想〉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一九八二年第四期
程亙 〈略論巴金中長篇小說中的愛情描寫〉 社會科學(甘肅) 一九八九年六月第五八號
楊聯芬、李雙 〈論巴金創作中的女性崇拜〉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 一九八九年第二期
劉屏 〈《萌芽》、《煤》、《雪》〉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一九九三年第三期
劉慧英 〈巴金的無政府主義與民族國家的關係〉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二○○○年第二期
潘克明 〈巴金早期作品思想淺談〉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一九八一年第二期
樋口進 〈巴金の南京時代(一九二三︲二五) 〉 九州中國學會報 一九八一年第二十三卷
樋口進 〈巴金とアナキズム〉 西南學院大學學術研究所紀要 一九七八年十月
韓立群 〈巴金小說中的小資產階級革命黨人〉 山東師院學報 一九八○年第六期
蘆田孝昭 〈巴金における文脈〉 早稻田大學中國文學會中國文學研究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七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