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小學語感教學之探究
作者:王家珍
作者(外文):WANG,CHIA-CHE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許學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語感語感教學語感教學模式language-awareness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the mode of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國民小學語感教學之探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語感教學在國小語文課堂上的實施情形。研究者特別關注的焦點有二:首先是語感教學的理論探究,分別從語感與語感教學的本質、知覺心理學、美學及語言學中的語義學等概念來探討,理清語感形成的過程和知覺心理學、美學及語言學中的語義學等因素的關係,便於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其次是語感教學的實踐探究,分別從語感教學的教學目標、內容、策略及實施階段等,進行語感課堂之教學探究,以記錄學生語感學習的情形及教師的專業成長情形。
本研究的方法以文獻分析和行動研究為主。文獻分析的目的在建構語感教學的理論架構;行動研究目的則在進行實務教學,以瞭解語感教學的成效及實施情形。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臚列如下:
一、 語感的本質涉及了知覺心理學、美學及語言學中的語義學等各層面的問題。
二、 語感的誘發教學是以人文性的關照為主,需考慮學生的接受心理,
以拉近師生距離、建立師生信任關係著手;其次,藉由體驗活動,讓學
生調動多方面的感覺功能,完成感受得歷程,引發學生的感知能力;最
後,引導學生初步知覺文本中的感性材料,逐漸把握文章的意蘊。
三、 語感教學的課程規劃是以「情意觸發」或「美學鑑賞」為課程設計的目
標。藉由觀察、體會、想像與思考,進而領悟到作者的情思。課程經驗
的終極目的,不單是認識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活動,是要讓學生擴大訊
息傳輸量,與教師依據教材發出的頻率共鳴,與教材發出的幅度共振,
「知」、「情」統一,培養師生對於言語的感受、領悟和判斷,進而創
造靈敏、豐富、深刻、優美的語感,提昇閱讀的視野與樂趣。
四、 語感教學的內容應以學生的年齡特徵出發,滿足學生認知與身心發展的
需要,兼顧言語的內容與形式的學習,以能利用文字形式讓讀者直覺感
知意義、激發形象,引起聯想的文學作品為佳。
五、 語感教學的策略是採取詞句品析法、預測策略、美讀感染法及語境創設
法等交互運用,引導學生透過反覆不斷的感受實踐去培養語感。歸結本
研究的結果發現,語感的教學方法需重視的是學生讀的實踐、重視學生
自身對作品的感受與思考,引導學生透過讀和思的實踐來提高語感能
力。
六、 語感教學的流程可分為三大步驟:以預測活動引起動機,產生審美期
待;以詞句品析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使之與作品或作者產生交流與共
鳴;最後,玩索言語對象表達的具體獨特之處,深化學生感受能力。
七、 語感教學後,學生在閱讀行為上產生了主動、持續、專注及敏銳性的變
化;在閱讀過程中會運用想像、融入情感,進而促進理解活動,逐步把
握作品的內容與情意。
八、 語感教學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大多數的學生認為經過語感教學後,學
生在國語課或課外閱讀時,更能閱讀出文章的深處和意境,不但能激發學
生的閱讀興趣,更有助於在寫作時增加對於詞語或情感的表達,讓文章更
通順、流暢。
九、 進行語感教學,對於教師的教師意願和專業成長有影響。
關鍵字:語感、語感教學、語感教學模式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perspectives in an elementary language classroom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childre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are the major concerns of this study: Firstl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e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It will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feeling appreciation, aesthetics, semantics and consciousness psychology in order to clarify how the formation of language-awareness can be related to all of them. Secondly,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This section will be discovered from the curriculum research in terms of teaching goal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procedures to record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mainly documentation analysis and action research. Documentation analysis aims to build up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while the action research is for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he aim is to find out the effect and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teaching model.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theory structure of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has involved stratification planes of feeling appreciation, aesthetics, semantics and consciousness psychology.
2. Induction of language-awareness is based on humanized care. First of all, it suggests to consider learners' acceptance mentality to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n build the trust for each other. Secondly, by experience activities, students may develop their sensation ability in a variety of aspects. After those experiences, their sensation might be inspired. Finally, instructors help students notice the perceptual materials in the texts and gradually students might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key meanings in the texts.
3. The lesson plans in the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are designed to meet the goal of "emotional trigger" and "aesthetics appreciation". By observing, feeling, imaging and thinking, students can comprehend authors' ideas. Therefore, rather than activities themselves, those experiences are emotional activities, which provide students an opportunity to expand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they received from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o get a connection with the material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and the feelings. While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elop the feelings, understandings and judgements towards to the language, they create the sensitive, rich, deep and beautiful awareness. Also the interests in reading will be aroused and their horizon will be broadened.
4. Learners' age should be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to the content of the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 Then, it is essential to satisfy the need for cognitive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s, to balance the need for the contents and the structures of language learning. Finally, the selection of literature should be able to help readers sense the meanings,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ncourage their imagination by its texts.
5. The teacher who took efforts to advance students’ language-awareness based on teaching of text analysis, prediction strategy, aesthetic reading and linguistic environment establishment would promote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develop their language-awareness.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needs to emphasize on actual reading practices and students' feeling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literature so it is pivotal to encourage them to do the reading and thinking to rise the level of afferent stance .
6. There can be three procedures in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 a. Prediction activities, which Learners' motivations aroused and then began to appreciate the contents. b. Text analysis, which can help learners to connect with the literatures or the authors. c. Repeat and rethink the unique parts of the texts which the author intends to express to gain more perspectives and deepen learners' sensibility.
7. After the language-awareness lessons, students become more active, sustained, concentrated and sensitive in reading. They start to use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e their feelings. Therefore, they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consequently will be able to sense the contents and the ideas better when they read.
8. The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is very popular. Most of the students noticed that they have better insight about the contents in their Chinese lessons or when they do other extensive reading. It does not only inspire students to read more but also helps build up their vocabulary and a variety of expressions which can be used to keep their writing more fluent and flow.
9. The language-awareness instruction enhances teachers' willingnes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in language-awarenes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孔凡成(2009)。語境教學研究。北京市:人民。

文容(2006)。語感教學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探索。大陸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重慶市。

方洲(2004)。開發想像力的500個想像力故事。北京市:華語文。

方智范(2005)。語文教育與文學素養。廣州:廣東教育。

毛光偉(1993)。語感---語文教學的支點。語文學習,5,4。

王尚文(2003)。中學語文教學研究。北京市:高等教育。

王尚文(2005)。王尚文語文教育論文集(一)。麗水市:教育局教研室編印。

王尚文(2006a)。語感論。上海市:上海教育。

王尚文(2006b)。語文教學對話論。浙江:浙江教育。

王尚文(2007)。走進語文教學之門。上海市:上海教育。

王迎秋(2006)。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培養。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遼寧。

王俊娥(2004)。中學詩歌教學中文學語感的培養。大陸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遼寧。

王柏勛(2004)。語文教學情趣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王紅等(2006)。小學過程的美育化設計與實施。浙江:浙江教育。

王家珍(1999)。一群快樂的桃園學詩人。桃縣文教復刊,11,25-26。

王家珍(2006)。跨越海兩岸的語文教學課堂。桃縣文教復刊,33期,89-95。

王家珍(2007)。創造課程美學新時刻—語感在國小寫作教學的應用。桃縣文教復刊,34,129-132。

王家珍、溫舒敏(2010)。國民小學品格教育發展歷程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桃園教育領航學報,2,77-120。

王偉營(2005)。小學生想像作文起步。北京:朝華。

王培光(1991)。語文能力與語法教學。中國語文,4。

王培光(2005)。語感與語言能力。北京:北京大學。

王莉莉(2002)。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培育語感的探索。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內蒙古。

王惠(2004)。語感教學新探。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

王朝元(2011)。文藝學概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王懷平(2009)。美學散步---宗白華美學研究方法與風格心探。合肥:合肥工業大學。

左健(2009)。中國古代文學鑑賞論。上海市:復旦大學。

包建新(2000)。語感及語感教學研究述評。語文學習編輯部教學爭鳴錄。上海:上海教育。

司進立(2007)。語感的文化意蘊與教學思考。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4-2000)。國語實驗教材(第一至十二冊)。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布魯納著,紹瑞珍譯(1982)。教育過程。北京:文化教育

白淑霞(2004)。語感的形成和發展。河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河南。

皮亞傑(1981)。發生認識論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任群英(2003)。試論語感及其培養。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湖南。

朱光潛(2003a)。談文學。新店市:名田文化。

朱光潛(2003b)。談美。新店市:名田文化。

朱自強(2001)。小學語文文學教育。吉林:東北師範大學。

朱智賢(1989)。心理學大辭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何文勝(2005)。世紀之交香港中國語文教育改革評議。香港:文思。

何世力(2004)。靜思語教學融入國文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宜蘭縣一所國中為例。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余光中(2007)。余光中詩選。台北:洪範。

余我(1979)。文學的境界。台北市:水芙蓉。

余應源(1994)。中小學語文教學軸心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26-31。

吳俊忠(1998)。文學鑑賞論。廣東:高等教育。

吳姿儀、廖梅花譯(2001)。A.Strauss & J.Corbin著。質性研究入門。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敏而、徐雪貞(1994)。國民小學學生理解層次分析。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印,國民小學國語科教材教法研究第三輯(頁79-91)。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呂玉環(2006)。國小國語科美育教學之研究--從Maxine Greene美育觀點來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永燊(2005)。文學概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李海林(2000)。言語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

李斌輝(2001)。論中學生篇章語感的生成和培養。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湖南。

李壽珍(2004)。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李燕妮(2007)。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動機的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市。

汪菊花(2005)。語感核心與誦讀教學。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

肖學文(2004)。語感與語文教學。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

周冠生(2005)。審美心理學。上海:上海文藝。

周翊(2011)。色彩感知學。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

周慧(2001)。語感與中學語文教學。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重慶。

孟祥英(2003)。語感教學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探索。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官璐(2006)。美讀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林玄琁(1995)。多媒體的運用與觀察力之培養。工業設計,24(4),62-64。

林至誠(1997)。字(詞)彙教學的語意網路。師大學報,42,43-54。

林秀真 (2008)。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提高競爭力之研究。教育部96年度選送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暨幼稚園教師出國專題研究(2007/8/28-2008/01/04)。台北市:教育部。

邱浩政(2008)。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台北市:雙葉書廊。

金道行(2010)。文心探珠---文學寫作心理學。湖北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邰啟揚、金盛華(2001)。語文教育新思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邰啟揚、徐志勤(2007)。語文教育論---心理學視角的探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卓國浚(2007)。文心雕龍精讀。台北市:五南。

侯秉琛(2000)。語感訓練的基本途徑和關鍵環節。載於全國語文教學研究會秘書編,面對二十一世紀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選。北京:人民。

侯秋玲(2006)。看見語文教育的可能性---探究取向語文課程之協同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俞東偉(1997)。試論語感的特徵和語感能力的培養。2011年4月5日,取自:http://www.cbe21.com/subject/chinese/html/010203/2000_12/20001229_133.html

姚全興(2007)。兒童文藝心理學。重慶:重慶。

施良方(1999)。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

洪梅(1993)。語感本質淺談。中學語文教學,5,28 -30

洪順隆(1979)。文學鑑賞。台北:志文。

胡家祥(2010)。審美學。北京市:北京大學。

胡壯麟(2008)。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

范麗清(2004)。語感本質探求與語感培養策略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內蒙古。

韋志成(1994)。論語感及其訓練。中學語文,1,23

韋志成(2000)。語文教學思維論。廣西:廣西教育。

夏丐尊(1968)。文章作法。台北市:綠洲。

夏丏尊、劉薰宇編(1926)。文章作法。台北市:開明書店。

孫紹振(2009)。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北京:語文。

徐云知(2001)。近20年語感及語感教學問題研究。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北京。

徐云知(2004)。語感和語感教學研究。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麗華(2006)。論語感培養的途徑和方法。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

郝彥君(2010)。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培養。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遼寧。

馬 敏(2003)。誦讀與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涂志賢(1998)。相互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兒童國語科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世平(2003)。行動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341-372。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文彬(2006)。澎湖縣國民小學實施閱讀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帆(2003)。課堂教學中促進語感獲得的途徑。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

張春泉(2007)。論接受心理與修辭表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張春榮(2005)。看圖作文心智能。台北市:萬卷樓。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惠如(2007)。國小高年級閱讀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萍( 2006)。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感教學問題探討。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張雯惠(2006)。國小學生詞彙聯想與造句能力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未出版,高雄市。

張新仁(2004)。中小學教師教學評鑑工具之發展編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之「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55。

張衛東(2003)。論中學語文教學的語感培養。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張鴻苓(2004)。語文學科教育研究。安徽:安徽教育。

張雙英(2004)。文學概論。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曹文軒(2005)。青銅葵花。台北市:小魯。

曹明海(1998)。追問與發現---語文學習心理論。青島:青島海洋大學。

曹洪順(2001)。語文教育家夏丏尊,中學語文教學,(11),56-56。

梁旭(2007)。現代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吉林。

梁冠群主編(1992)。寫作大辭典。上海: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

許定國主編(1999)。文學鑑賞概論。湖南:湖南師範大學。

許淑芬(2006)。台北市國小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現況之探討。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學仁(2000)。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領域統整課程芻議。翰林文教雜誌,第十二期,頁8-13。

郭裕建(2002)。語感及其心理機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陳玉如(2008)。閱讀教學教導自我發問策略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陳宇京(2004)。語感樂感對於聲樂語言人聲行為藝術性的作用。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陳佳慧(2008)。教室中的閱讀樂章---以六年級閱讀策略教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怡欣(1994)。閱讀策略對有意義的文章學習影響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3(1),171-182。

陳昇飛(2005)。社會建構主義在國小語文教學之實踐---社會互動教學與語文能力建構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伯璋 (1987)。課程研究與教學教育革新。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望衡(2007)。當代美學原理。湖北:武漢大學。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齡(2001)。現代文學鑑賞與教學。台北市:萬卷樓。

陳新雄、竺家寧、姚榮松、羅肇錦、孔仲溫、吳聖雄編(1989)。語言學辭典。台北:三民。

陳滿銘(1998)。國文教學論叢.續編。台北市:萬卷樓。

陳滿銘(2003)。章法學綜論。台北市:萬卷樓。

陳學志 主譯(200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學富文化。

陳璐茜(2005)。想像力開發創意教室。台北市:幼獅文化。

陳韵鸚(2011)。美學其實很好玩。湖南:湖南文藝。

陶蕃瀛(2002)。行動研究:一個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論文發表於台灣行動研究學會舉辦之「敘說與行動工作坊」,台北。

喻中勝(2006)。中學語文教學語感分析。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湖北。

喬貴銀(2005)。語感與中學語文教學。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湖北。

喬傳藻(2004)。文學的眼光。台北市:民生報社。

曾華源(1993)。團體技巧。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游恆山(編譯)(1990)。心理學(原作者:zimbardo)。台北市:五南圖書。

焦斌麗(2005)。語感教學理論的內隱學習研究。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天津。

舒可文(1998)。美是幸福的時刻。香港:三聯書店。

黃永和(1999)。網路輔助寫作環境之探討。國教學報,11 ,283-306。

黃光雄(1990)。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志鵬(2003)。高職導師實施班級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政傑 (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1-48。台北:漢文。

黃國莒编,吕叔湘著(2002)。吕叔湘選集。吉林:東北師範大學。

黃莉萍(2010)。中學語文語感教學探索。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

黃堯香(2007)。國小四年級學童中文閱讀理解測驗編製與其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董蓓菲(2006)。語文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

楊九俊、姚浪強(1999)。小學語文教學概說。南京:南京大學。

楊文廷(2008)。運用閱讀部落格推動國小五年級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楊成章(1992)。語感學習的心理探索。語文學習,(11),2 -4

楊斌(2005)。語文美育敘論。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

楊興玉(2004)。歷史反思與生態建構---當代語感理論的認識基礎研究。四川師範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四川。

萬明華(1996)。語文教學的審美境界,語文教學通訊,(9),4。

葉朗主編(2000)。現代美學體系。台北市:書林。

葉聖陶(1980)。文藝作品的鑑賞。載於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265-267。北京:教育科學。

葉蜚聲、徐通鏘(2008)。語言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

詹晶(2006)。論中學語文教學的語感培養。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遼寧。

鄒本惠(2006)。讓語感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生花。語文教學與研究(一)。北京:語文教育。

鄒明菁(2004)。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感教育。華中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湖北。

廖銀秋(2009)。情境引導對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說話能力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297-318。

甄曉蘭(2001)。從課程組織的觀點檢討統整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1),1-20。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管 管(1986)。春天坐著花轎來。台北市:爾雅。

翟竟強(2010)。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的探討。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遼寧。

趙 燕(2004)。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培養。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湖北。

劉永芳(2006)。語文新課標背下語感培養探討。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劉叔成等(2009) )。美學基本原理。上海:人民。

劉延君(2002)。語感和中學語感教學。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吉林。

劉明松(2003) )。結構性寫作教學對國小低成就學童寫作品質影響之研究。台灣

劉淑雯(2004)。繪本運用於國小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探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晶(2006)。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問題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吉林。

劉福根(2001)。中學語文教學熱點探析。浙江:浙江大學。

劉錫麒(1997)。數學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2000)。美學新編。浙江:浙江大學。

潘龍剛(2001)。語感、語言意識與語文教學論析。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湖北。

蔡進松、吳國賢等編(1996)。文馨當代英漢辭典。台北市:文馨。

蔡榮昌(1979)。作文教學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鄧萃文(2007)。當前國中古典散文鑑賞教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鄧曉芒(2004)譯。判斷力批判(原作者:Kant)。臺北市:聯經。

蕭素禎(2007)。課程本位閱讀測量對國小四年級閱讀障礙兒童閱讀成效監控模式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錢 維(2006)。初中學生語感培養方法的探索。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閻立欽(1996)。語文教學引論。北京市:高等教育。

閻立欽(2002)。語文教育學引論。北京市:高等教育。
謝素月(2005)。學科取向音樂教育(DBME)課程發展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婉詩(2007)。國中閱讀策略實施成效知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鍾啟泉、李雁冰(2000)。課程設計基礎。濟南:山東教育。

鍾榮富(2006)。當代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五南。

韓雪屏(2001)。語文教育的心理學原理。上海:上海教育。

魏金財(1997),詞義習得和詞義教學的思考。研習資訊,14(6),85-85。

嚴偉華(2004)。語文教育的新天地---淺論語感教學。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

蘇金龍(2002)。從語感、意象的探究談阿盛〈腳印蘭嶼〉的言外之趣與情意教學,雄中學報,(5)。53-74。

蘇金龍(2003)。中學情意教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 R.C. & Pearson P. D. (1984). 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basis process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P.D. Pearson (Ed.),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pp.225-291).N.Y.:Longman.

Argyris, C., Putnam, R. & Smith, D. M. (1985).Action scien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Argyris, C., & Schön, D. A. (1974). Theory into practice: 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ray, J. N., Lee, J., Smith, L. L., & Yorks, L. (2000). Collaborative inquiry in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Elbow,P. (1973). Writing without teacher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ower , L.S. ,& Hayes, J.R.(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 365-387.
Greene, M. (1984). The art of being present: Educating for aesthetic encounter. Journal of Education, 166(2), 123-135.
Greene, M. (2001). Variations on a blue guitar: The 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lectures on aesthetics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rundy,S.(1987).Curriculum-Product or Praxis. N.Y.:The Falmer Press.
Heron, J. (1988) Validity in co-operative inquiry. In P. Reason (Ed.), Human inquiry in action: Development in new paradigm research (pp.40-59). London: Sage.

Huberman, A. M. & Miles, M.B. (1994).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 In N.K. Denzin & Y. S. 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428-444). Thousand Oaks, CA: SAGE.

Kamhi,A.G., & Catts,H.W.(1999).Reading development. In H. W. Catts & A. G. Kamhi(Eds.), Language and reading disabilities(pp.25-50).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Kemmis, S. & Mc Taggart, R. (2000).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567-605). Thousand Oaks, CA: Sage.

Leech, G. (1974).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2nd edition. Harmondsworth : Penguin.

Krashen , S.(1983).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Martens, R. (1987). Coaches Guide to Sports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Nystrand, M., & Himley, M. (1984). Written text as 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23(3), 198-207.

Mercer, N. (1995). The guided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talk amongst teachers and learners.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Palincsar, A.S., & Brown, A.L. (1984) .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17-175. (159 Citations, PsycINFO)

Payne, B.D. & Manning, B.H.(1992). Basal reader instruction:Effect as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training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 strategy use and attitude.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1) ,32, 29-38.

Pressley,M.(2000). What should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be the instruction of?In M.L. Kamil,P.B. Mosenthal, P.D. Pearson, & R.Barr(Eds.),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Volume III(pp.545-561). Mahwah NJ:Erlbaum.

Reason, P. (1994a). Three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ve inqui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324-339). Thousand Oaks, CA: Sage.

Reason, P. (Ed.) (1994b). Participation in human inquiry. London: Sage.

Reason, P. (1998). The co-operative inquiry group. In P. Reason (Ed.), Human inquiry in action: Development in new paradigm research (pp.18-39). London: Sage.

Rohman, D.G.(1965). Pre-writing: The stage of discovery in the writing process.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6,106-112.

Short, K. G, & Burke, C. (1996). Examining our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rough inquiry. Language Arts, 73(2), 97-104.

Short, K. G. (2001). Literacy instruction within literature-rich classrooms. In 2001 Elementary Curriculum Research Conference(九十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英文參考資料)(pp,1-16), Taipei: NAER.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SAGE.

Wells, G (1994). Changing school from within: creating communities of inquiry. Toronto, Canada: OISE Press. &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Wells, G (1999) Dialogic inquiry: Towards a sociocultural practice and theory of edu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orks, L. & Kasl, E. (Eds.) (2002). Collaborative inquiry as a strategy for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Zuber-Skerritt, O.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change and deleopment, Avebur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