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海上貨物運送法制演進之研究-以鹿特丹規則之「控制權」為中心
作者:康復明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海洋法律研究所
指導教授:尹章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海上貨物運送鹿特丹規則控制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摘要
1924年,人類海運史上第一部企圖規範海上貨物運送單據及相關權利義務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Hague Rules,正式名稱為統一載貨證券規則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s of Lading),在船方及貨方利益相互拔河中誕生。海牙規則的問世,意味著海上貨物運送重要性大增,必須利用條文化公約予以規範,更甚者,這部公約是跨國性規範,是文明社會首次利用法制化規範,讓國際社會海上貨物運送獲得有效管理與約束的嘗試。
然而,海牙規則畢竟是產生在航運資本家壟斷船舶等運輸工具,而且海運國及海運勢力明顯凌駕貿易國及貨主利益的時代,規則內相關規範明顯放任增加運送人免責條款,不僅船員航行過失免責,船員配載、管理、保護和交付貨物過程中的疏忽所造成損失也可免責,託運人權益幾乎毫無保障。
明顯傾向船方利益的海牙規則,終於在締約國相繼反彈後獲得修正,1968年修訂統一載貨證券規則國際公約議定書(Protocol to Amend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s of Lading)完成,海運史上簡稱為威士比規則(Visby Rules),並與原海牙規則併稱為海牙威士比規則(Hague-Visby Rules;Hv.R)。
雖然海牙威士比規則修正了海牙規則不公平、不合理的諸多規定,稍微緩和了海牙規則嚴重傾向船方利益的缺失,但貨方利益包括保險、銀行業界仍不滿意,發展中國家尤其新獨立國家要求建立新國際經濟秩序呼聲響徹雲霄,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終於1978年3月在漢堡通過了1978年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即漢堡規則(the Hamburg Rules),儘可能平衡運送人與託運人之間利益,並落實船方與貨方間風險負擔的合理公平分配。
相對海牙與海牙威士比規則以規範載貨證券為主,漢堡規則係一完整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公約,除載貨證券權義規定之外,對運送人、託運人及其他相關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亦有完整規範,而且大幅增加了運送人責任,擴大對貨主利益的保護。
在海牙、威士比、漢堡規則相繼推出之同時,針對運輸工具涉及陸(鐵路、公路、內河)、海、空等兩種以上型態的國際多式聯運(the 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國際海事機構相繼推出了三大規範─1975年修訂多式聯運單證統一規則、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及1992年多式聯運單證規則,但都因不能滿足大多數國家要求而未能生效實施,並讓國際多式聯運缺乏有效規範。
針對海牙規則等傳統海上貨物運送三大公約及國際多式聯運三大規則同時並存卻又分歧牴觸,徒讓國際海上貨物運送管理各行其是的缺失,以及現代船運、電子科技日新月異,亟需一部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新規範,國際海事機構經多年籌備、磋商與交涉,終於成功催生鹿特丹規則(the Rotterdam Rules),即「聯合國全程或部分海上國際貨物運輸契約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Wholly or Partly by Sea )於2008年12月1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009年9月23日荷蘭鹿特丹正式簽署。
國家發展高度倚重對外貿易及航運的我國,基於「知彼知己,百戰百勝」的考量,自然有必要熟悉鹿特丹規則與以往三大公約的演進發展與優劣得失之處,從而調整、完備國內相關法制及外貿、航運作業準則,才能指導外貿及航運運作趨吉避凶,達到增進台灣實力與提高競爭力政策目標,此為我國海商法學界、相關業界及政府主管部門當前重大課題,也是本論文研究目的及核心價值。
參考文獻及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中華民國
1.書籍
◎王肖卿。新國際貨物運輸公約草案適用範圍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財經法新趨勢研討會(八)暨兩岸財經法學術研討會(一),2004年11月。
◎尹章華。海商法之理論與實務。文笙書局,1992年1月初版。
◎尹章華、張元宵。兩岸海商法。文笙書局,2003年10月初版。
◎余森林.楊安和。信用狀統一慣例(UCP600)逐條解說。弘揚圖書,2007年8月初版。
◎余森林編著.楊安和校正。出、進口押匯與信用狀實務。弘揚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2月初版。
◎邱錦添。兩岸海商法載貨證券之比較。國立編譯館,2002年11月初版。
◎邱錦添。海商法新論。元照出版社,2008年6月初版。
◎邱錦添編著。鹿特丹規則與海牙規則、威斯比規則及漢堡規則之比較。元照出版社,2011年4月初版。
◎邱展發。海運提單實務─海運提單條款逐條釋義。三民書局,2001年4月再版一刷。
◎柯澤東。最新海商法貨物運送責任篇。元照出版社,2001年1月修訂。
◎柯澤東。海商法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1999年7月二版四刷。
◎柯澤東。海商法修訂新論。元照出版社,2000年11月。
◎柯澤東。海商法─新世紀幾何觀海商法學─。元照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柯澤東(與談人)。評楊思莉﹁海商法修正後,法院所為相關判決之回顧與觀察﹂。海商暨保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經法學系列學術研討會(七),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者系(所),2006年4月26日。
◎楊思莉。海商法修正後,法院所為相關判決之回顧與觀察。海商暨保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經法學系列學術研討會(七),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者系(所),2006年4月26日。
◎林一山。民法系列─運送法。三民書局,2005年11月初版。
◎祁文中。兩岸海運發展現況及政策方向。2010年陸海空重大交通政策論壇,2010年12月10日。
◎張新平。海商法。五南書局出版,2002年3月,初版二刷。
◎張新平。海商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3月,四版一刷。
◎張新平。UCP 600運送條款之新規定及其影響─以第19條至第22條為中心。第八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楊光華主編,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2009年3月初版。
◎張錦源.康蕙芬。國際貿易實務新論。三民書局,2006年9月修訂八版。
◎陳賢芬。UCP600在進出口實務應用之解析─新版信用狀統一慣例對進出口實務之衝擊。宏典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初版。
◎梁宇賢。海商法論。三民書局,1997年10月再修訂初版。
◎梁宇賢。海商法精義。自行出版,2001年11月修訂再版。
◎梁宇賢,海商法實例解說,自行出版,2000年5月修訂版
◎楊仁壽。航運法律。照明出版社,1977年7月。
◎楊仁壽。載貨證券。自行出版,2000年6月二版。
◎楊仁壽。海商法思潮。自行出版,2003年4月。
◎國際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印行。信用狀統一慣例+電子信用狀統一慣例。2007年1月初版。
◎劉宗榮。新海商法─海商法的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2007年3月初版。
◎劉宗榮。論多式聯運經營人責任制度及其影響。三民書局,1991年3月初版。
◎賴來焜。新海商法論。學林文化事業出版,2000年1月初版。

2.論文
◎王霈穎。鹿特丹規則與我國法下載貨證券效力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3.期刊
◎尹章華。從散裝貨物海運實務論託運物﹁外表情狀﹂之記載方式及載貨證券認賠書之性質與效力─兼提海商法第九十八條及九十九條建議修正條文。海運學報第5期,1997年5月。
◎尹章華。兩岸通航海上運送採用﹁海運單﹂(Sea Waybill)之研究─研提海商法第一百零四條增訂第二項建議條文。中興法學第41期,2004年10月。
◎尹章華。中國海商法之理論與實務為世界海商法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桃戰。兩岸商法評論,第1卷第1期,2008年3月。
◎王肖卿。鹿特丹規則對於運送責任之影響。東吳法律學報第21卷第3期,2010年1月。
◎王凌峰。中國航運物流“轉危為機”的秘密。航貿週刊,第201031期,2010年8月9日。
◎王凌峰。航運物流市場的貨櫃衍生。航貿週刊,第201046期,2010年11月22日。
◎方宗鑫。2010年國貿條規中適合海運及內陸水路運送方式條件之研究。航貿週刊,第201101期,2011年1月3日。
◎司玉琢。<公約>的破與立 (一)。航貿週刊,第200907期,2009年2月23日。
◎司玉琢。<公約>的破與立 (二)。航貿週刊,第200908期,2009年3月2日。
◎司玉琢。<公約>的破與立 (三)。航貿週刊,第200910期,2009年3月16日。
◎沈鳳.白樺林。“兩岸直航”雨露普降,大樹瑤草誰獲先機?。航貿週刊,第200904期,2009年2月2日。
◎林一山。貨物運送人與其履行輔助人法律責任之探討。台灣海洋法學報第1卷第2期,2008年9月。
◎林一山。運送人之確定以及貨櫃埸位於基隆港區外所產生之法律問題─評台北地方法院89年度海商字第31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10期,2004年7月。
◎林群弼。連續運送與多式聯運。月旦法學教室第28期,2005年2月。
◎柯澤東。海商法演進之回顧與前瞻。萬國法律,第104期,1999年4月。
◎柯澤東。海商法演進之回顧與前瞻(續前期)。萬國法律,第105期,1999年6月。
◎柯澤東。我國新海商法「貨物運送人責任制度」論析。萬國法律,第106期1999年8月。
◎柯澤東。美國參議院一九九九年「海上貨物運送條例」修正草案之觀察、論析與省思。萬國法律第110期,2000年4月。
◎柯澤東。新海商法溯源─實體統一國際公約對我國海商法修正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60期,2000年5月。
◎柯澤東。鹿特丹規則與我國海商法回應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185期,2010年10月。
◎邱錦添。多式聯運經營人之責任制度兼述兩岸海商法多式聯運規定之比較。法令月刊,2004年4月。
◎邱錦添。論載貨證券之效力兼述兩岸海商法規定及實證案例之比較分析。法學叢刊,第197期,2005年1月。
◎姜照斌。多式聯運經營人責任制度之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東吳法研論集創刊號,2005年4月。
◎張志清。複合運送與轉船運送之運送責任研究。海運研究學刊,2001年10月。
◎張志清。鹿特丹規則對海上貨物運送人責任之影響。中華航運學會與國立海洋大學合辦鹿特丹規則與兩岸海商法研討會,2011年4月19日新生報航運版。
◎張曉梅。誰﹁動﹂了我的貨物所有權。航貿週刊,第200901期,2009年1月5日。
◎黃文龍。FOB貿易條件下海運運費支付義務人─兼評二則我國最高法院相關判決(上)。航貿週刊,第200836期,2008年9月15日。
◎章強、徐劍華。2010年度各國貨櫃航運業相關性指數趨勢評述。航貿週刊,第201108期,2011年2月28日。
◎康復明。多式聯運國際新趨勢與海峽兩岸適用。法官協會雜誌第8卷第1期,2006年6月。
◎康復明。論多式聯運理論與實務分歧現象與對治途徑。兩岸商法評論,第1卷第1期,2008年3月。
◎許美玲。海上貨櫃運送人強制責任事由之研究─以德國法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88期,2005年12月。
◎楊仁壽。補償狀與保證書。航貿週刊,第200906期,2009年2月16日。
◎楊仁壽。運送物之控制權。航貿週刊,第201015期,2010年4月19日。
◎楊仁壽。運送物處分權之內容及行使。航貿週刊,第201016期,
2010年4月26日。
◎楊仁壽。批量契約特別規則。航貿週刊,第201022期,2010年6月7日。
◎Smooth Bay。鹿特丹規則的雜音。航貿週刊,第200949期,2009年12月14日。
◎Smooth Bay。再談鹿特丹規則一二事(論仲裁協議與責任免除)。航貿週刊,第201034期,2010年8月30日。

(二)中國大陸
1.書籍
◎朱曾杰。關於全程或部分海上貨物運輸國際公約草案中的若干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海商法研究中心主辦2007兩岸三地海商法研討交流會論文集。
◎王千華、白越先主編,王千華、于海涌、陳勇、白越先等人撰寫。海商法。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
◎司玉琢主編,傅廷中、胡正良、李海、司玉琢、汪鵬南、朱清等人撰寫。海商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
◎司玉琢。海商法學案例教程。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
◎司玉琢等編著。新編海商法學。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四刷。
◎司玉琢主編,馮聞軍、沈曉平、李昕、王應富、王艷玲、韓立新、王秀芬、王淑敏、陳朝霞、郭萍、張功、蔡凌麗、何江海、蔣躍川、谷浩、趙鹿軍、方修志、許緋、呂越瑾、裘亞雁、劉曉雯、陳震宗、羅鍾山、檀芳、李屏山、張智勇等人撰寫。國際海事立法趨勢及對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月。
◎司玉琢、胡正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修改建議稿條文、參考立法例、說明。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司玉琢主編。趙月林、胡正良、谷浩、袁紹春、鄭蕾、張志國、朱清、謝偉、林鵬鳩、李志文、尹偉民、郭萍、韓立新等人撰寫。海商法專題研究。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司玉琢、李志文主編,司玉琢、郭萍、張賢偉、李志文、韓立新、劉昕、袁紹春、朱作賢、尹偉民、蔣躍川、趙月林、初北平等人撰寫。中國海商法基本理論專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司玉琢、韓立新主編,司玉琢、韓立新、朱作賢、袁紹春、初北平、
郭萍、于詩卉、王欣、蔣躍川、李志文、尹偉民、王曉凌、趙月林、夏元軍等人撰寫。((鹿特丹規則)) 研究。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何麗新、饒玉琳。海商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
◎何麗新、吳海燕。海商法案例精解。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
◎肖偉。鹿特丹規則創新制度對國際貿易法的衝擊。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2010年年會簡報第1-3期。
◎邢海寶。FOB條件下提單之簽發。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及海商法研究中心主辦2007兩岸三地海商法研討交流會論文集。
◎李連君、劉洋。海盜行為對海上保險合同及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影響的法律研究。中國律師2011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李攀。國際海運公約新擬制主體對海事審判規則的或然性影響。鄭肇芳主編,航運法治建設與海商法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初版。
◎吳煥寧。海商法學。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二版十二刷。
◎屈廣清主編,屈廣清、劉萍、魯世平、紀新、孫樹志等人撰寫。海商法學。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
◎范健。德國商法:傳統框架與新規則。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
◎郭瑜。海商法的精神─中國的實踐和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初版。
◎張永堅。多元化世界的國際貨物運輸與一元化國際運輸公約的努力。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及海商法研究中心主辦2007兩岸三地海商法研討交流會論文集。
◎張麗英。海商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初版。
◎張麗英主編。海商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
◎黃亞泉、李武智。中國律師2011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陳憲民。論國際海運公約承運人責任制度變革。鄭肇芳主編,航運法治建設與海商法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初版。
◎傅廷中、崔征。論國際海上運輸中的貨物控制權。海商法論叢,吳煥寧主編,中國商務出版社,2007年。
◎賀萬忠。國際貨物多式運輸法律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楊良宜。提單及其付運單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初版。
◎劉瑞儀、孫廣偉。海盜所引起的法律問題。中國律師2011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韓立新、王秀芬主編。各國(地區)海商法匯編(中英文對照)(上、下卷)。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編。海事.交通運輸卷,人民法院案例選,1992-1999合訂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
◎Yingying Zou。Rotterdam Rules, a Chinese Perspective。鄭肇芳主編,航運法治建設與海商法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初版。

2. 論文
◎董桂芳。<鹿特丹規則>下的貨物控制權研究。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5月。

3. 期刊
◎丁丁、楊運濤。FIATA對運輸法草案的基本觀點評析。海商法研究,總第11輯,北京大學法學院海商法研究中心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
◎王淑敏。Incoterms 2010:自由穿梭於國際貿易與運輸之間的新規則。中國海商法年刊 第22卷第1期,2011年3月。
◎王祖溫。我國應早日加入鹿特丹規則。現代物流報,2011年3月15日第A8版。
◎朱曾杰。初評鹿特丹規則。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0卷第1期,2009年3月。
◎司玉琢。鹿特丹規則的評價與展望。遼寧法制報法學論壇 2009年5月25日。
◎司玉琢。鹿特丹規則的評價與展望(二)。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0卷第1-2期,2009年6月。
◎向力。國際海運業承運人責任體制的傳承與發展─鹿特丹規則承運人責任規定介評。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0卷第4期,2009年12月。
◎吴煦、司玉琢。鹿特丹規則中貨物控制權之法律性質。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2卷第1期,2011年3月。
◎何志鵬。鹿特丹規則的中國立場。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2卷第2期,2011年6月。
◎李海。鹿特丹規則:一個值得珍惜的統一法律的機會。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1卷第1期,2010年3月。
◎李笑黎。鹿特丹規則下無單放貨解決機制:從憑保函放貨到憑指示放貨。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2卷第1期,2011年3月。
◎姚洪秀。論我國海商法下遲延損害的索賠問題。海商法研究,北京大學法學院海商法研究中心主辦,2004年10月初版。
◎姚瑩。對鹿特丹規則”平衡之道”的再認識─兼論中國的現實選擇。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2卷第2期,2011年6月。
◎袁發強,馬之遙。平衡抑或完善─評鹿特丹規則對海運雙方當事人權利與義務的規制。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0卷第4期,2009年12月。
◎郭萍、張文廣。鹿特丹規則述評。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3期。
◎莫世健。中國在鹿特丹時代國際海運秩序構建中角色的理性思考。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2卷第1期,2011年3月。
◎張永堅。如何評價鹿特丹規則。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0卷第1期,2009年3月。
◎張麗英。鹿特丹規則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影響的調研。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1卷第4期,2010年12月。
◎凱特.蘭納。鹿特丹規則的構建。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0卷第4期,2009年12月。
◎費宏達。鹿特丹規則視野下FOB條件下賣方之貨物控制權。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
◎劉順安。國際班輪運輸合作的法律適用問題。海商法研究,北京大學法學院海商法研究中心主辦,第11輯,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初版。
◎鄒盈穎。中國法視角下對鹿特丹規則評估的認識。法學2010年第11期。

二.外文部分
1.書籍
◎MESSENT,ANDREW.and DAVID GLASS, Hill & Messent CMR: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by Road, third edition, LLP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2000
◎GLASS,DAVID A.FREIGHT FORWARDING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 CONTRACTS, LLP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2004
◎Wilson,John F.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Four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TREITEL,GUENTER.AND F.M.B. REYNOLDS, CARVER ON BILLS OF LADING ,FIRST EDI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 2001
◎Kindred,Hugh M.&Mary R. Brooks Multimodal Transport Rule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GONDON,LARS.ROLF IHRE,ARNE SANDEVARN, SHIPBROKING AND CHARTERING PRACTICE 5TH EDITION, LLP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1999
◎Dockray,Martin.Cases Materials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3rd Edition 2004
◎GASKELL,NICHOLAS.BILLS OF LADING: LAW AND CONTRACTS, LLP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2000
◎Schlechtriem,Peter.and Ingeborg Schwenzer, COMMENTARY ON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CISG), Second (Englis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De Wit,Ralph.MULTIMODAL TRANSPORT – CARRIER LIABILITY AND DOCUMENTATION, LLP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 1995
◎Baughen,Simon.Shipping Law,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1998
◎BOYD,STEWART C.ANDREW S.BURROWS AND DAVID FOXTON , SCRUTTON ON CHARTERPARTIES and Bills of Lading, Twentieth Edi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6
◎Schoenbaum,Thomas J.Admiralty and Maritime Law, 4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 2004
◎Tetley,William.Marine Cargo Claims, 3rd Edition, 1988
◎Baatz,Yvonne.Charles Debattista, Filippo Lorenzon, Andrew Serdy, Hilton Staniland, and Michael Tsimplis, The Rotterdam Rules:A Practical Annotation, Informa Law, 2009

2.期刊
(1)英文部分
◎Aladwani,Talal.The Supply of Containers and“Seaworthiness”-The Rotterdam Rules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42,No.2.April,2011
◎Atamer,Kerim.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the Rotterdam Rules regarding the Performing and Maritime Performing Parties,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41,No.4,October,2010
◎Backden,Paula.Will Himalaya Bring Class Down from Mount Olympus–Impact of the Rotterdam Rules,Journal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42,No.1,January,2011
◎Berlingieri,Francesco.A New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Port to Port or Door to Door, 2003,8 Unif Rev 266
◎Bergami,Roberto.Rotterdam Rules:Volume Contract,Delivery terms,TransportDocuments and Letters of Credit,Vindobo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 Arbitration,2010,
◎Chan,Felix W.H.In Search of a Global Theory of Maritime Electronic Commerce: China’s Position on the Rotterdam Rules; Journal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40,No.2,April,2009
◎Costabel,Attilio M.The“Himalaya”Clause Crosses Privity’s Far frontier. Norfolk Southern Railway Co.v.James N.Kirby,Pty Ltd.,125 S.Ct.385,2004 AMC 2705(2004),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6,No.2,April,2005
◎Costabel,Attilio M.Himalaya Strain ? A Forensic Examination of Norfolk Southern Railway Co.v.James N.Kirby,Pty Ltd.,and Doe v. Celebrity Cruises,Inc.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Vol. 29,No.2,Summer,2005
◎Crowley,Michael E.The Limited Scope of the Cargo Liability
Regime Covering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The Multimodal Problem,TULANE LAW REVIEW Vol.79 No.5&6 June 2005
◎Lake,Michael.Ships,Planes,Trains and Automobiles:How Far Inland Do the Rotterdam Rules Reach?,New Zealand Business Law Quarterly,September,2010
◎Li,Kevin X.Kevin Cullinane, Hong Yan and Jin Cheng, Maritime Policy in China after WTO:Impacts and Implication for Foreign Investment,Journal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6, No.1,January,2005
◎Li,Kevin X.Review of Chinese Maritime Law:2006,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8,No.3,July,2007
◎Luo,Huijie.and Miao Li,Reviewing Recent Development in Chinese Maritime Law,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41,No.3, July,2010
◎Mukherjee,Proshanto K.& Abhinayan Basu Bal,A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Volume Contract Concept under the Rotterdam Rules:Selected Issues in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40,No.4,October,2009
◎Neame,Craig.What Impact Will the Rotterdam Rules Have on Ship Owners ? Britannia News,July,2010
◎Nikaki,Theodora.Conflicting Laws in“ Wet“ Multimodal Carriage of Goods:The UNCITRAL Draft Convention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Wholly or Partly] [by Sea],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7,No.4,October,2006
◎Nikaki,Theodora.The Statutory Himalaya-Type Protection under the Rotterdam Rules:Capable of Filling the Gaps? Journal of Business Law.4.2009
◎Nikaki,Theodora.The Carrier’s Duties under the Rotterdam Rules:Better the Devil You Know?,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Winter 2010
◎Pejovic,Caslav.Stoppage in Transit and Right of Control:”Conflict of Rules”?Pace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Volume20,Issue1,Spring,2008
◎Shubo,Hou.and Ning Qiang, On the Ownership of Recovered Goods: Proposals of the Revision of Article 50 of China Maritime Code,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7,No.2,April,2006
◎Strong,S I.Liability Beyond the Tackles-Norfolk Southern Ry v.James N Kirby,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2005(3)
◎Sweeney,Joseph C.Crossing the Himalayas:Exculpatory Clauses in Global Transport.Norfolk Southern Railway Co.v.James N. Kirby,Pty Ltd.,125 S.Ct.385,2004 AMC 2705 (2004),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6,No.2,April,2005
◎Tetley,William.Reform of Carriageof Goods.The UNCITRALDraft & SENATE COGSA'99:Let'sHave A Two-Track Approach.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Vol.28,March,2003
◎Tetley,William.The Hamburg Rules-A Commentary,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1979
◎Theis,William H.Third-Party Beneficiaries in Multimodal Contracts of Carriage.Norfolk Southern Railway Co.v.James N. Kirby,Pty Ltd.,125 S.Ct.385,2004 AMC 2705(2004),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6,No.2,April,2005
◎van der Ziel,Gertjan.CHAPTER 10 OF THE ROTTERDAM RULES: CONTROL OF GOODS IN TRANSIT,Texas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Spring,2009
◎Xianwei,Hon Zhang.Comment on the Legal Regime of Limitation of Actions Regarding Carriage of Cargo by Sea in China,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7,No.2,April,2006
◎Zekos,Georgios I.The Contractual Role of Documents Issued under the CMI Draft Instrument on Transport Law 2001,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e,Vol.35,No.1,January,2004
(2)日文部分
◎中元啟司。国際複合輸送人の責任。江頭憲治、山下友信編,商法總則商行為判例百選,有斐閣,No.164, 2002年10月。
◎重田晴生。国際複合輸送の陸上運送区間で発生した貨物損害と通しB/L上のU.S.COGSAのPackage Limitationの適用(肯定)--Norfolk Southern Railway Co.v.J.Kirby(543 U.S.14,2004)にみるAdmiralty Jurisdiction,Himalaya clauseの新展開
,社團法人日本海運集會所海事法研究會誌,第196期,2007年8月。

三.相關網站

◎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網址http://glin.ly.gov.tw
◎上海市海上律師事務所,海運控制權與中途停運權有何區別http://www.haishang-law.com
◎尹章華,兩岸船員法規比較(二),台灣法律網,http://www.lawtw.com。
◎李福泉,中國航運大國地位確立─話語權提升,第七屆海商法國際研討會,中國海商法協會主辦,上海海事法院及上海海事大學承辦,2010年11月13-15日,110法律諮詢網,http://www.110.com/
◎交通部水科院,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趨勢,慧典市場研究報告網http://www.hdcmr.com/;2007.July,
◎周獻隆的法律世界,實例解讀鹿特丹規則(上)(中)(下)
http://www.kellychou.blogspot.com
◎邢海寶,論中途停運權http://politics.csscipaper.com/lawclass/internationallaw/22926.html
◎韋經建,國際海上運輸貨物控制權若干問題研究,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網站,http://cn.cietac.org/magzine/93-13.shtml
◎張智浩、錢俊強,論集裝箱碼頭責任風險損害賠償的法律保護─兼論集裝箱碼頭經營人的責任限制,200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分析及投資諮詢網,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096gangkounatourpt001.htm;2010
◎黃裕凱,鹿特丹規則規範架構及與漢堡規則、海牙威斯比規則間之比較,鹿特丹規則、漢堡規則、海牙威斯比規則與我國相關規定比較;海商人網站,
http://www.merchantmarine.financelaw.fju.edu.tw。
◎解湘濱,論海運中途停運權之不安抗辯權性質,政治學論文網,http://info.shippingchina.com/czzn/index/detail/id/194.html
◎楊運濤 瞿娟,我國出口FOB賣方權益保護再思考,中國貿易金融網;http://www.sinotf.com/
◎楊運濤,鹿特丹規則縱橫談,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法律研究中心,2010年7月8日;http://sdadmu.com/
◎ Admiralty and Maritime Law Guide:
http://www.admiraltylawguide.com/
◎CISG: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Contracts-for-the-International-Sale-of-Goods
◎Incoterms;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coterms
◎ William Tetley, The Rotterdam Rules: An Attempt to Clarify Certain Concerns that Have Emerged
http://www.megill.ca/maritimelaw/;2009
◎UNCITRAL:http://www.uncitral.org/uncitral/en/index.html
◎UNCTAD://www.unctad.org
四.相關法規
◎HERD &CO. v. KRAWILL MACHINERY CORP., 359 U.S. 297 (1959)
◎INCOTERMS 2010
◎Norfolk Southern Railway Co. v. James N. Kirby, Pty LTD., 125 S.Ct. 385, 2004 AMC 2705 (2004)
◎Uniform Rules Concerning the Contract for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by Rail(CIM) 1890
◎Convention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Carriage by Rail(COTIF)1980
◎Convention on the 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by Road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Wholly or Partly by Sea 「聯合國全程或部分海上國際貨物運輸合同公約」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WARSAW CONVENTIO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