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阮元經學的義理進路
作者:林俞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You, Lin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威熊
陶玉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阮元義理進路相人偶節性威儀Ruan Yuanargumentation approachaffection and respectcheck temperamentdignified mann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主要探討阮元獨特的經學觀點──「仁」、「孝」、「禮」──三者的交叉立體的經世光譜。他從「性命」的角度切入,藉由校勘儒家經典的工作,形成以「孝」為核心的經學觀點,並由此實踐了器以致用的經世理念。近來學術界抉發乾嘉經學等諸多問題時,多以考證或單一觀點為討論主軸。而本議題的探討,為發掘清代乾嘉經學史的另一面向,試圖反映中國經學在不同時期的特色。從縱向而言,除了分析阮元經學理論的成因以外,也將探究他在清代經學史的地位,尋繹二者的關聯;就橫向來說,經由探討每一個經學觀點彼此形成的思想脈絡,了解他對於經世理念的落實有何影響。
在阮元撰寫的眾多主題論文裡,以「相人偶」的仁論對晚清的群學觀點最具價值,而「仁論」的理論依據來自〈性命古訓〉的字義考訂。他先從考訂字義開始,界定「性」、「命」的起源,爾後提出「節性」觀念;再由「節性」發展出「敬德」的思想,進而以敬德發揮仁的精神。因此,討論此議題時,本文先從「知人論世」的角度說明阮元思想形成的背景;其次,梳理仁學與修身的時代關係,歸納整理出實踐社會倫理秩序的背後理論,發現「仁」的精神落實與「孝道」的關係最為密切;接著再從思考社會倫理秩序的建構過程中,勾勒出「以禮節性」的思想意義,掌握節性與敬德之間的道德實踐原理;最後,以阮元分析經書、史傳的經典義理,研究古代的制度等事功背後的經世意義。
本文經由資料的整理、歸納、分析之後,發現阮元以實踐義體現仁的精神,強調了「仁」與「孝」之間的必然關係。他利用「孝」連結仁與禮的關係,確立社會道德實踐的內在原則,再進一步地以禮器、禮制等實物的考訂,為實踐原則找尋一個理論依據,因此特別闡明「器以藏禮」的理念,認為經由制定器物便能探索聖人的治世理念,這便是阮元一生學術與事功的結合。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Ruan Yuan’s unique viewpoint concerning Confucian classics ─ ─ "benevolence", "filial piety", "etiquette" ─ ─ tripartite three-dimensional cross-spectrum of statecraft. He penetrated from the angle of "lives". By the work of collating the Confucian classic, the formation of "filial piety" as the core of Confucian ideas came into being, and thus he practiced the statecraft philosophy of implement for use. Recently, when academia singled out many issues concerning Qian Jia period classics, they mostly employed textual research or a single viewpoint for the spindle of discussion. The enquiry of this topic is another dimension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classics in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 trying to reflect the Chinese Confucian classics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times. Viewing vertically, in addition to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causes of Ruan Yuan classics theory, I will also explore his position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search for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two. Viewing laterally, through exploring thread of thought contributing to formation of each classics viewpoint, we can understand his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tecraft concept.
Among numerous theme treatises written by Ruan Yuan, benevolence theory of “affection and respect” is the most valuable for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benevolence theory” came from textual research on literal meaning of words of <lives ancient teaching>. He started with textual research on literal meaning of words, defined origin of "temperament" and "life", and later proposed a concept of "checking temperament", then from "checking temperament" developed thought of "revering virtue", and by "revering virtue" proceeded to the next step to give full play to spirit of benevolence. Therefore, discussing this issue, the paper fir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king an appraisal of personages and commenting on affairs of human life" illustrates the background of Ruan Yuan’s formation of thought. Secondly, it combs epoch relationships between benevolence theory and cultiv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induces and analyzes the theory behind practice of social ethical order, finds that "benevolence spirit" implementation and "filial piety" is most closely related. Then from composition process of thinking about social ethic order, sketched out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hecking temperament by etiquette", master moral practice principles between checking temperament and revering virtue. Finally, it studies statecraft significance behind Ruan Yuan’s analysis of the Confucian moral principles of classics, history biography, the study of ancient system and other feats.
Through the collation, induction, analysis of data, this article found by way of the spirit to practice righteousness and embody benevolence Ruan Yuan emphasized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evolence" and "filial piety". He made use of "filial piety" to link benevolence and etiquette, established inherent principles for social moral in practice, and then further did textual research on ritual implement, ritual system and other material objects, in order to fin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principle. The idea that "implements store the ritual" is particularly stated. We will be able to explore statecraft philosophy of a sain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ifacts. This is the combination of scholarship and feats of Ruan Yuan’s lifetime.
古籍
經部
三國.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題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尚書》,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元.毛應龍:《周官集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戴德編,北周.盧辯注:《大戴禮記》,《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癸巳袁褧嘉趣堂繙宋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疏:《左傳》,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公羊傳》,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清.惠棟:《九經古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阮元:《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清.阮元:《詩書古訓》,《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復旦圖書館藏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阮元:《浙士解經錄》,《四庫未收書輯刊》影印清嘉慶再到亭刻本。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重印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1954年。
魏.何晏:《論語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清.李塨:《論語傳注》,收錄於徐世昌主編:《顏李叢書》,四存學會鉛印本,1923年。
漢.趙岐注,題宋.孫奭疏:《孟子》,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78年。
清.李塨:《中庸傳注》,收錄於徐世昌主編:《顏李叢書》,四存學會鉛印本,1923年。
清.康有為:《中庸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95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顏元:《四書正誤》,收錄於徐世昌主編:《顏李叢書》,四存學會鉛印本,1923年。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圖藏清嘉慶元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經韻樓藏版,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影印陜西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連筠簃叢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史部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仁壽本,臺北:二十五史編刊館,1955-1956年。
劉宋.范曄,唐.李賢注:《後漢書》,仁壽本,臺北:二十五史編刊館,1955-1956年。
後晉.劉煦:《舊唐書》,仁壽本,臺北:二十五史編刊館,1955-1956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仁壽本,臺北:二十五史編刊館,1955-1956年。
宋.鄭樵:《通志》,十通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子部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黎明出版社,1996年。
宋.黎德靖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宋.張洪:《朱子讀書法》,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阮元:《曾子注釋》,《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天津圖書館藏清道光二十五年阮元揅經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阮元:《曾子注釋敘錄》,《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天津圖書館藏清道光二十五年阮元揅經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顏元:《存性編》,徐世昌主編:《顏李叢書》,四存學會鉛印本,1923年。
清.譚嗣同:《仁學》,《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圖藏清光緒年民國聞報社鉛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戴震,清.吳思孝注:《勾股割圜記》,《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北圖藏清乾隆《孔氏刻微波榭叢書》本。
清.阮元:《石渠隨筆》,據《粵雅堂叢書》本排印,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羅汝芳:《近溪子明道錄》,《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明萬曆十三年詹事講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東漢.班固:《白虎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5年。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明.方以智:《物理小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清.朱一新:《無邪堂答問》,《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湖北省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十一年廣雅書局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呂坤:《呻吟語》,據萬曆年間刻本。
清.張鑑等、黃愛平點校:《阮元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明.羅近溪:《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集部
宋.張載:《張載集》,《四部備要》本,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宋.陸九淵:《象山全集》,《四部備要》本據明李氏刻本校刊,臺北:中華書局, 1965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四部刊要》本,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南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本元書。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明.王陽明:《陽明全書》,《四部備要》本據明謝氏刻本校刊,臺北:中華書局, 1965年。
明.王畿:《王龍溪全集》,影印清道光二年刻本,臺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70年。
明.李贄:《焚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焦竑,李劍雄點校:《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清.顧炎武:《亭林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湖北省圖書館藏清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戴震:《戴東原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藏清乾隆五十七年段玉裁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戴震撰,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安徽:黃山書社出版社,1995年。
清.戴震,趙玉新點校:《戴震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段玉裁:《經韻樓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十九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段玉裁,鍾敬華校點:《經韻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汪中:《述學》,《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汪中:《述學內篇》,《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汪中:《述學別錄》,《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阮元:《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3年。
清.阮元:《詁經精舍文集》,《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文選樓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清.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文選樓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清.凌廷堪:《校禮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道光六年張其錦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孫星衍,駢宇騫點校:《問字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郝懿行:《晒書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绪十年甲申東路廳署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焦循:《雕菰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科圖藏清道光四年阮福嶺南節署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萬斯同:《石園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四明張氏約園刻《四明叢書》第四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十一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羅澤南:《姚江學辨》,《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咸豐九年刻羅忠節公遺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近人論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王章濤:《阮元年譜》,安徽:黃山書社,2003年。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何丙郁等:《中國科技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何佑森:《清代學術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等著,項維新、徐福增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臺北:水牛出版社,1976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年。
李威熊:《中國文化精神的探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下冊),未刊稿。
李成良:《阮元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
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林存陽:《清初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年。
林壽晉:《先秦考古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1年。
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2年。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起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5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戚學民:《阮元《儒林傳稿》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高明士:《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張舜徽:《清代揚州學記》,武漢:華東師範出版社,2005年。
張舜徽:《清儒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1年。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張一兵:《明堂制度:源流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章太炎:《訄書》,收入朱維錚編校:《章太炎全集》第3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郭明道:《阮元評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出版社,1994年。
陳居淵:《焦循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學術編年》,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魚宏亮:《知識與救世:明清之際經世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賀照田主編:《在歷史的纏繞中解讀知識與思想》,長春:吉林出版社,2003年。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黃慶雄:《阮元輯書刻書考》,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
楊翠華、黃一農主編:《近代中國科技史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楊寬:《古史新探.我國古代大學的特點及其起源》,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2003年。
葉乃嘉:《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從知識管理進入研究工作的遊戲規則》,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年。
葛榮晉編:《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4年。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龔鵬程編:《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英〕Anthony Giddens(安東尼.紀登斯)著,李康、李猛譯:《社會的構成》,臺北:左岸出版社,2007年。
〔英〕John T. Merz著,周昌忠譯:《十九世紀歐州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9年。
〔美〕艾爾曼著,趙岡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日〕溝口雄三著,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

期刊論文
丁亮:〈從身體感論中國古代君子之「威」〉,《考古人類學刊》第74期,2011年6月,頁89-118。
王仁祥:〈先秦威儀觀探論〉,《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頁261-292。
王萍:〈阮元與疇人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1974年12月,頁601-611。
王汎森:〈清代儒者的全神堂──《國史儒林傳》與道光年間顧祠祭的成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9本第1分,2008年,頁63-93。
呂妙芬:〈《西銘》為《孝經》之正傳?──論晚明仁孝關係的新意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頁139-172。
何佑森:〈阮元的經學及其治學方法〉,《故宮文獻》第2卷第1期,1970年12月,頁19-34。
吳德玲:〈阮元社會經世落實研究〉,《長庚科技學刊》第13卷,2010年12月,頁103-125。
吳鋒:〈阮元對中國傳統孝觀念的新闡揚〉,《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4期,2002年7月,頁82-88。
李天綱:〈清代儒學與西學〉,《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67期,2001年10月,頁51-56。
李貴生:〈阮元文論的經學義蘊〉,《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297-322。
於梅舫:〈科考與經解──詁經经精舍、學海堂的設置與運思〉,《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頁76-89。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2分,1995年,頁383-487。
林慶彰:〈「實學」概念的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4期,1993年,頁25-26。
金觀濤、劉青峰:〈從「格物致知」到「科學」、「生產力」──知識體系和文化關係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6期,2004年,頁105-157。
汪紹楹:〈阮氏重刻宋本十三經注疏考〉,《文史》第3輯,1963年10月,頁25-60。
姚壵:〈阮元倡讀孝經之背景與影響〉,《孔孟月刊》18卷3期,1977年11月,頁11-13。
唐光榮:〈阮元、段玉裁與《十三經注疏校勘記》〉,《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2004年8月,頁27-29。
姜廣輝:〈明清實學研究現況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4期,1992年12月,頁10-25。
徐光台:〈儒學與科學:一個科學史觀點的探討〉,《清華學報》第26卷第4期,1996年,頁369-392。
徐光台:〈「自然知識儒學化」:通過自然知識在「格物窮理」中的地位來看朱熹與利瑪竇間的歷史關連〉,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頁161-195。
張立:〈杭州詁經精舍的科學教育〉,《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頁68-75。
黃俊傑:〈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關係──以《論語》、《孟子》為例〉,《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年12月,頁1-18。
陳祖武:〈孔子仁學與阮元的「論語論仁論」〉,《漢學研究》第1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39-49。
陳居淵:〈論阮元的經學思想〉,《中國哲學史》2004年01期,2004年1月,頁90-96。
陳鴻森:〈錢大昕、王鳴盛、阮元三家遺文拾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155-185。
陳鴻森:〈阮元揅經室遺文續補〉,《經學研究集刊》第6卷,2009年5月,頁93-113。
陳一弘:〈荀子與周禮之關係──以威儀執持為考察中心〉,《漢學研究》第27卷2第2期,2009年6月,頁201-232。
周積明、雷平:〈清代經世思潮研究述評〉,《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年2月,頁1-10。
李威熊:〈五經含文與反經合道──談《文心雕龍》宗經的文學觀〉,《國文學誌》第9期,2004年12月,頁1-16。
李帆:〈從「仁」和「性命」之解說看阮元的理學思想〉,《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2007年3月,頁79-86。
孫廣海:〈阮元研究回顧〉,《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年8月,頁1-14。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繼起爭議〉,《臺大歷史學報》27期,2001年,頁83-124。
張壽安:〈乾嘉實學研究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4期,1992年12月,頁19-21。
張壽安:〈評漆永祥教授著《乾嘉考據學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 2000年9月,頁493-503。
張壽安:〈清代揚州學派研究展望〉,《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2000年11月,頁619-624。
張壽安:〈打破傳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卷,2006年6月,頁53-111。
張麗珠:〈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中國學術年刊》第31期,2009年3月,頁35-60。
張麗珠:〈戴震「由詞通道」的學術思想體系──以經驗取向的新義理學爲論述主軸〉,《東海中文學報》第22期,2010年7月,頁157-194。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2年6月,頁1-48。
彭國翔:〈王龍溪的先天學及其定位〉,《鵝湖學誌》第21期,1998年12月,頁69-161。
黃中業:〈西周分封制度是國家政體說〉,《史學月刊》第2期,1985年,頁11-19。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7月,頁247-281。
葛榮晉:〈論中國實學〉,《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5期,頁76-81。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頁1-36。
鄧克銘:〈李卓吾四書評解之特色:以「無物」、「無己」為中心〉,《文與哲》第13期,2008年12月,頁91-120。
羅檢秋:〈學術調融與晚清禮學的思想活力〉,《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5期,頁42-58;《文史知識》2007年第12期摘錄,頁57。
〔美〕艾爾曼著,車行建譯:〈學海堂與今文經學在廣州的興起〉,《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6年3月,頁13-20。

會議論文
李威熊:〈從解經、身通到經世致用──以儒商的典型為例〉,2012年海峽兩岸儒學交流研討會議論文,2012年5月。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頁3-19。
蔡錦昌:〈道器與古今:通經致用的兩大關鍵問題〉,《第二屆中華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12年5月。
盧心懋:〈修德與守禮──從《左傳》看春秋時代諸侯稱王稱伯之客觀要求及其意義〉,《中國文學的傳承與創新論文集》,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2008年6月。

學位論文
劉德美:《阮元學術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7月。
楊錦富:《阮元經學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6月。
吳德玲:《阮元之經世思想與經世措施》,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6月。
莊家敏:《阮元仁學思想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濬寬:《阮元《毛詩注疏校勘記》探析》,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