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章學誠《校讎通義》之經典校讎學
作者:蔡琳琳
作者(外文):TSAI LING LING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威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章學誠校讎通義校讎學辨章學術文獻學Zhang XuechengcalledChiano-ch’ou T’ung-iCollation StudyDistinguishing the Academic ChapterBibli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校讎通義》繼劉向、劉歆之校讎理論,以《七略》可溯流别之源,不僅為甲、乙簿注。雖《七略》已亡佚,然班固依《七略》增補而成《漢志》,其〈輯略〉即為各略之敍錄;一般學者認為章學誠講求溯源學術流別尊劉氏之義例,《校讎通義》亦有〈宗劉〉一篇,但深入分析後,發現並未全盤接受,章學誠自己也說,二劉初創之例難免有疏失。此外,鄭樵《通志》是千年之後唯一有劉向、劉歆之旨,但亦有不足;而焦竑《國史經籍志》後有〈糾繆〉一卷,譏正前代之誤,其糾《漢志》十三條雖有所見,然仍為僅求甲乙部次簿記之成法;因此欲明瞭章學誠所論,本文以《校讎通義》所論及一百九十三部書,藉由校讎之法,案頭索查,一則可明諸志目錄之歸類,亦針對各書流變作要略的辨正。二則從實地查閱原典中,得知章學誠學術思想脈絡,及其如何補述《漢志》之疏,進而糾補鄭樵、焦竑之失與不足。三則論述校讎之理論與實際,其校讎學以辨章學術源流,超越狹義的訓詁考據之學,進得窺見學術史之脈絡。四則指出章學誠失於考據及所論前後矛盾不一之處。
本論文凡七章,共二十萬餘言,第一章為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文獻討論等;第二章為章學誠生平及時空背景;第三章為《校讎通義》之校讎義例、方法、文獻典藏,第四章及第五章分述《漢志》、《通志.校讎略》以及焦竑等人之論,進而補述;第六章為綜觀《校讎通義》之通、義,最後第七章結論歸納其優、缺失與影響等。
章學誠所謂「校讎」乃採廣義之名,欲跨文獻、目錄、版本、校勘,躍而可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條別學術之異同;本文以章學誠定義之「校讎學」理論探討《校讎通義》,故命題以章學誠之原意定為「校讎學」。
《校讎通義》從校讎條理到義例,從求書到治書,皆有一套完整文獻之典藏與尋繹方法。雖以《七略》為部次原則,惟七略別為四部,乃勢之所趨,故解決之法則附以辨章流別之義;又部類區分講求經主傳附,著錄依道器,依序為形而上的理論與形而下的數術技巧,使求書者可以即器明道,會偏而得全,並運用互著、別裁之法,使後學者可即類求書,因書究學,此見章學誠「徵實」之學,不立空言,契合中國文化學術精神。歸納《校讎通義》,其主體乃是藉由古籍部次之分類,輔以敍錄、提要之「知人論世」,討論群書之旨,以書類人,縱向可明家學、師承;橫向則為一部學術之史。
《校讎通義》透過校讎方式,以文獻學梳理經典之學術源流,回歸經典的客觀義理;不僅為後世樹立許多校讎典範,細而觀之,這典範正是章學誠於《校讎通義》所蘊涵之文化意義,綜論其重點有三:一為「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二為「校讎為法,以明大道」;三為「通經服古,與時俱變」。回復至《校讎通義》著作之原旨,進而能學以致用。
  經全面研究《校讎通義》,發現章學誠所謂「通」,即是以校讎之法辨別學術之源流,其「義」則是推闡大義,宣明大道,以經世致用,達成儒者治學最高之精神;並為後人開啟為學之鑰,其所主張校讎與學術結合,推原學術之流別,建立「專科目錄」,為文獻學樹立典範。
&;quot; Chiano-ch’ou T’ung-i &;quot; Following Liu Xiang , Liu Xin &;#39;s school feud theory , with &;quot; Qilue &;quot; Do not be upstream of the source , not only for the A, B book note . Although &;quot;Qilue&;quot; has been the lost , then Ban according to the &;quot; Qilue &;quot; add together &;quot; Han Zhi&;quot;, which”Ser slightly” is a little of each sequence was recorded ; most scholars mphasize traceability academic stream Zhang Xuecheng Liu &;#39;s statue justice cases, &;quot;Chiano-ch’ou T’ung-i &;quot; also “ Zong Liu” one , but after further analysis, we found did not fully acceptable , Zhang Xuecheng has also said that two cases of Liu inevitably start of negligence . In addition , Qiao &;quot;Chiao-ch &;quot; is the only Liu Xiang after the millennium , Liu Xin &;#39;s purpose, but also inadequate ; while after Jiao Hong &;quot;Kuo-shih-Ching-chi-chih &;quot; have “ correcting Bartholomew” roll , ridicule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right and wrong , correct it . &;quot; Han Zhi &;quot; thirteen although seen, then still seek only the AB Minister bookkeeping into law ; Zhang Xuecheng therefor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 the paper &;quot; Chiano-ch’ou T’ung-i &;quot; which addressed one hundred eighty-six book by Collation of the law, desk Socha , a Ming Zhu Zhi directories can be categorized , but also for Chamber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each book rheology . Two texts from the site inspection , the Academic Ideas that context , and how to make reference to &;quot; Han Zhi&;quot; sparse , and thus make correct Qiao , Jiao Hong mistake and shortcomings . Three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llation, whose Collation learn to distinguish chapter academic origins, beyond the narrow textual exegesis school, get a glimpse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academic context. Four noted Zhang Xuecheng lost in the theory and textual inconsistencies different place.
Where the seven chapters of this thesis, a total of twenty thousand words, the first chapter of motivation, purpose, scope, literature discussions; Chapter II of Zhang Xuecheng life and spacetime; Chapter III &;quot;Collation through righteousness&;quot; of Collation justice cases, methods, literature collection, Chapter IV and Chapter V described as &;quot; Han Zhi &;quot;, &;quot;annals. Collation Strategy &;quot;and Jiao Hong et al&;#39;s theory, and then fill state; Chapter VI of Looking&;quot; Chiano-ch’ou T’ung-i &;quot;of the pass, meaning the final conclusions of Chapter VII of its advantages, such as deletions and influence.
Zhang Xuecheng called &;quot; Collation &;quot; is the name adopted broadly, the desire across the literature, catalogs, version, collation, jump and do not be of academ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quot;Chiano-ch’ou T’ung-i &;quot;structured from Collation to justice cases,from books to seek rule book, there are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Unravel methods.Even though the &;quot;Qilue&;quot; for the Minister principle, but not for the slightly four seven, is the potential of the trend, it is attached to the law to resolve the current chapter do not distinguish the meaning; another category distinction pass through the main emphasis is attached, according to Dao bibliographic sequentially for the metaphysical theory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a physical skills, so that devices can find the book Ming, will be derived wholly biased and use each other with,do not cut the law,so that the researchers can find books that category, because the book study science,this view of Zhang Xuecheng&;quot;levy real&;quot; science,not stand empty words, fit the Chinese cultural and academic spirit.Induction &;quot;Chiano-ch’ou T’ung-i &;quot; but its main categories, followed by classics department, supported by Syria and recorded, feeds the &;quot;Reflection of Life&;quot; to discuss the purpose of books, writing class people, longitudinally Ming family learning, studying; transverse was a history of academic.
&;quot; Chiano-ch’ou T’ung-i &;quot;through the collation approach to philology combing classic academic origins,return to the classic objective moral principles; not only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establish many Collation model, thin and view,this model is Zhang Xuecheng in the &;quot; Collation &;quot; cultural significance by implication, the consolidated theory which focuses on three:one for&;quot;Distinguishing the academic and examination origins&;quot;; Second is &;quot; Collation for the law to Ming Avenue&;quot;; three as &;quot; Ancient pass through clothing, change with the times &;quot; .Reply to&;quot; Chiano-ch’ou T’ung-i &;quot;of the original writings of purpose, and thus be able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After a comprehensive study, &;quot; Chiano-ch’ou T’ung-i&;quot; and found Zhang Xuecheng so-called &;quot;pass&;quot;, which is a collation of the law distinguished academic origins,its&;quot;meaning&;quot; is the push illustrates cause,Vision Avenue to statecraft reached Confucian scholarship highest spirit; an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s the key to open the school, which they claim Collation and academic combination, pushing former academic and his ilk do not create a &;quot;specialist catalog&;quot; set an example for the philology.
古籍
經部(部次以典籍,朝代為次,今人著作亦置於此欄)
[唐]孔穎達、[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注》(《欽定四庫全書》版,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
[唐]孔穎達、[清]阮元校勘:《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唐]孔穎達、[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宋〕王應麟:《詩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12初版)。
[唐]賈公彥、[清]阮元校勘:《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清〕萬斯同著、[清]楊復吉編:《周官辨非》(《昭代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賈公彥、[清]阮元校勘:《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唐]孔穎達、[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2月第1版)。
[唐]孔穎達、[清]阮元校勘:《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唐]徐彥、[清]阮元校勘:《春秋公羊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唐]楊士勛、[清]阮元校勘:《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宋]邢昺、[清]阮元校勘:《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秦]孔鮒、遲鐸注釋:《小爾雅集釋》(上海:中華書局,2008年9月第1版)。
[宋]孫奭、[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6月三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第一版)。
〔漢〕班固撰、[清]盧文弨校補:《白虎通》(北京:北京直隸書局影印,1933年5月,北京直隸書局影印抱經堂叢書)。
〔漢〕班固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第1版)。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9月第一版)。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初版。
[清]皮鍚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3月初版五刷)。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增修一版二刷)。
〔漢〕許慎著、柴劍虹、李肇翔主編:《說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史部(部次以典籍,朝代為次,今人著作亦置於此欄)
〔漢〕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7月)。
〔清〕梁玉繩:《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第一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2月第2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前漢書藝文志》(《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初版)。
〔宋〕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欽定四庫全書》,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
〔清〕錢大昭:《漢書辨疑》(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初版)。

〔清〕沈欽韓撰、尹承整理:《漢書藝文志疏証》(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清〕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條理》(上海:開明書店製版,1936年)。
〔清〕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拾補》(上海:開明書店製版,1936年)。
〔清〕王先謙撰:《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清光绪二十六年長沙王氏虛受堂刊本,1983年)。
[漢]班固撰、姚明煇:《漢書藝文志注解姚氏學》(上海:江南印刷局,1924年12月)。
[漢]班固撰、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1月三版)。
[漢]班固撰、楊樹達:《漢書窺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1版)。
〔漢〕班固撰、陳國慶彙編:《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6月第一版)。
〔漢〕班固撰、王利器、王貞珉疏證:《漢書古今人表疏證》(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8月第一版)。
〔漢〕班固撰、張舜徽通釋:《漢書藝文志通釋》(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第1版)。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第1版)。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第1版)。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5月第1版)。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第1版)。
〔唐〕長孫無忌、魏徵等撰:《隋書經籍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7月第2版)。
〔清〕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上海:開明書店製版,1936年)。
[唐]李延壽著:《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第一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上海:中華書局,1975年5月第1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經籍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初版)。
〔唐〕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第1版)。
〔唐〕歐陽修、宋祁:《唐書藝文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初版)。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第1版)。
〔元〕脫脫等撰:《宋史藝文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初版)。
柯劭忞:《新元史》(臺北:二十五史編刊館編,1955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第1版)。
〔明〕焦竑:《國史經籍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初版)。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2月第一版)。
[秦]佚名、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第1版)。
[春秋]左丘明撰、曹建國、張玖青注說:《國語》(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戰國策校注》(《四部叢刊》據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元至正十五年刊本景印原書版,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
[漢]劉向錄、諸祖耿:《戰國策集注滙考》(南京:鳯凰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漢〕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12月)。
[清]黃宗羲、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第一次印刷)。
〔清〕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11月第1版)。
〔清〕姚振宗:《七略別錄佚文》(上海:開明書店製版,1936年)。
〔宋〕王堯臣著、[清]錢東垣輯釋:《崇文總目輯釋》(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晁公武著、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宋〕高似孫:《史略子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初版)。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清〕嚴可均:《書目三編》(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9年2月初版)。
〔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第一版)。
〔清〕陸心源:《儀顧堂集》,同治十三年歲次甲戌孟秌福州重刊。
〔清〕張之洞撰、范希曾補正:《書目答問補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上海:華東大學師範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
〔清〕王鳴盛著、黃曙煇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2005年第1版)。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6月)。
〔清〕崔述:《豐鎬考信錄》(《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初版)。

子部(部次以典籍,朝代為次,今人著作亦置於此欄)
[春秋]晏嬰撰、吳則虞集釋:《晏子春秋集釋》(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1月第1版)。
《商子》(《四部叢刊》據景上海涵芬館藏明天一閣刊本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9月第1版)。
[戰國]荀況著、駱瑞鶴補正:《荀子補正》(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漢]陸賈撰、王利器校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8月第一版)。
[漢]賈誼撰、閰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第1版)。
[漢]董仲舒著、[清]蘇輿、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第1版)。
[漢]桓寬撰、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第1版)。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春秋]管仲、石一參:《管子今詮》(北京:中國書店影印,1988年3月第1版)。
[春秋]管仲、鍾肇鵬等:《管子簡釋》(山東:齊魯書社,1997年6月第一版)。
[春秋]管仲、郭沬若、聞一多、許維遹:《管子集校》(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1版)。
〔晉〕郭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90年12月第一版)。
[春秋]鶡冠子著、黃懷信集注:《鶡冠子滙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初版)。
〔宋〕張君房撰、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第1版)。
[戰國]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
吳毓江校釋:《公孫龍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上海:商務書局,1935年7月初版)。
〔清〕孫星衍:《尸子集本》(平津館刊藏,嘉慶丙寅夏五月)。
〔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注》(上海:上海書局,1985年7月第1版、1992年6月第2次印刷)。
[秦]呂不韋編、許維遹集釋:《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5月第1版,據清華大學1935年版影印)。
[漢]劉安撰、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0月第1版)。
[漢]應劭著、吳樹平校釋:《風俗通義校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
[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第一版)。
〔北齊〕顏之推撰、〔清〕趙曦明註:《抱經堂本顏氏家訓》(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4月初版)。
〔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0月第一版)。
〔清〕顧炎武、陳垣校證:《日知錄校證》(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明〕宋濂著、顧頡剛標點:《諸子辨》(北京:樸社,1928年3月三版)。
〔明〕胡應麟著、顧頡剛點校:《四部正譌》(北京:樸社出版社,1933年12月再版)。
〔清〕姚際恆著、顧頡剛標點:《古今偽書考》(北京:樸社,1933年11月再版)。
[清]孫從添:《藏書記要》(清嘉慶十六辛未年1811士禮居刊本)。
〔清〕王鳴盛:《蛾術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10月初版)。
〔清〕崔述:《考信錄提要》(《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初版)。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光緒九年長沙娘嬛館補校本,2003年3月第一版)。
〔清〕洪頤煊:《讀書叢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初版)。
〔清〕沈濤撰、章壽康輯:《銅熨斗齋隨筆》(據清光緒會稽章氏刻本,式訓堂叢書)。
〔清〕朱一新:《無邪堂答問》(廣雅書局刊,光緒二十一年二月)。
〔清〕孫詒讓:《籕 述林》(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4月初版)。
〔清〕汪繼培輯:《二十二子》(光緒三年據湖海樓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縮印浙江書局彙刻本)。
〔清〕文廷式:《純常子枝語》(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4年1月)。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 臺北:世界書局,1987年6月 五版)。
[周]鬻熊著、逢行珪注:《鬻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朱鑄禹彙校集注:《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著:《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第1版、2001年8月第7次印刷)。
〔宋〕王銍撰、朱杰人點校:《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第1版)。
〔宋〕鄧名世撰、王力平點校:《古今姓氏書辯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唐〕魏徵:《群書治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3月初版)。
〔宋〕王應麟:《玉海》(據光緒九年浙江書局刊本影印(文瀾閣《四庫全書》鈔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8年12月)。

集部(部次以典籍,朝代為次,今人著作亦置於此欄)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6月第1版)。
〔宋〕朱熹:《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清〕朱筠:《笥河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初版)。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58年12月第1版)。
[清]章學誠著、史城編:《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清]章學誠著、楊家駱編:《文史通義等三種》(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5月五版)。
[清]章學誠著、嚴杰、武秀成譯:《文史通義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9月1刷)。
[清]章學誠著、倉修良編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清]章學誠著、王重民通解:《校讎通義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南朝梁]劉勰著、[清]黃淑琳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1975年9月三版)。

近人論著
中華書局編輯部輯:《歷代天文律曆等志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9月第一版)。
[日]日中民族科學研究所編:《中國歷代職官辭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第2版)。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編:《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王叔岷:《斠讎學 斠讎別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第一刷)。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2年1月初版)。
朱希祖:《中國史學通論》(上海:上海書局,1990年10月)。
朱敬武:《章學誠的歷史文化哲學》(臺北市: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0月一刷)。
朱一玄等編著:《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何炳松:《浙東學術溯源》(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年12月初版)。
汪辟疆:《目錄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四版)。
李曰剛:《中國目錄學》(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8月)。
余嘉鍚:《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第2次印刷)。
余嘉鍚:《古書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一版)。
呂紹虞:《中國目錄學史稿》(臺北:丹青出版社,1986年一版)。
李師威熊:《漢書導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4月初版)。
李師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
余嘉鍚:《余嘉鍚講目錄學》(南京:鳯凰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9月初版)。
屈萬里:《古籍導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初版)。
昌彼得、潘美月:《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1991年10初版二刷)。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第2次印刷)。
周祖謨:《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周杰生:《太平御覽研究》(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年12月第1版)。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7月臺一版)。
洪湛侯:《中國文獻學新編》,(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胡楚生:《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2004年10月二刷)。
施宣圓、許立言等主編:《中國文化史500年疑案(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
胡適著、姚名達補訂:《清章實齋先生學誠年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80年4月初版)。
倉修良、葉建華:《章學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美]倪德衛:《章學誠的生平及其思想THE LIFE AND THOUGHT OF CHANG HSUEH-CH’ENG(1738-1801)》(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梁啟超:《飲冰室專集》(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4月印刷)。
郭若沫:《青銅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9月第1版)。
莊師雅州:《經學入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4月初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人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許保林:《中國兵書通覽》,(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陳夢家撰:《尚書通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仕華主編、林惠珍編輯:《章學誠研究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2月)。
郭麗:《管子文獻學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張心澂:《偽書通考》(上海:上海書店,1998年1月第一版,據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影印)。
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2月第1版)。
張懷瑾:《鍾嶸詩品評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 目錄編》(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4月第2版)。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 校勘編》(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4月第2版)。
張舜徽:《廣校讎略》(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1版)。
董金裕:《章實齋學記》(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年11月)。
楊家駱編:《校讎學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10月初版)。
劉咸炘:《續校讎通義》(臺北縣: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1月初版、2005年2月再版)。
劉咸炘:《劉咸炘論目錄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鄭奮鵬:《鄭樵的校讎目錄學.鄭樵校讎目錄學的理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2月)
鄭良樹:《續偽書通考》(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6月初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錢亞新《太平御覽索引》(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4月初版)。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4月再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攷辯》(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1月第一版)。
錢穆:《錢賓四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9月1日初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7年8月新一版)。
駱兆平:《天一閣藏書史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鮑永軍:《史學大師──章學誠傳》(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鄺仕元:《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三版)。
羅根澤:《羅根澤說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1年12月第1版)。

單篇論文
王藝:〈從劉歆、鄭樵到章學誠〉,《晉圖學刊》第1期,1995年。
王國強:〈中國古代書目著錄中的互著法和別裁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4期,2002年7月。
王齊州:〈漢志著錄之小說家伊尹說鬻子說考辨〉,《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9卷第5期,2006年9月。
田旭東:〈《孫子兵法》善本考〉,《濱州學院學報》21卷第5期,2005年10月。
田君:〈公孫尼子與《樂記》新考〉,《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第28卷第3期,2009年9月。
余英時:〈章學誠文史校讎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1分,1983年3月。
李學勤:《清華簡與《尚書》、《逸週書》的研究》,《史學史研究》第2期總142期。
李學勤:〈讀《鶡冠子》研究〉,《人文雜誌》第3期,2002年。
宋開霞:〈銀雀山漢簡的文化價值〉,《濱州學院學報》21卷第5期,2005年10月。
李桂生:〈兵家《尉繚》與雜家《尉繚》關系新探〉,《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6年8月。
李永紅:〈章學誠及其檔案文獻編纂成就〉,《蘭台世界》,2007年3月。
李景文:〈「互著」、「別裁」起源時間考辨——讀王重民先生《校讎通義通解》〉,《圖書工作情報》,2012年7月。
金中樞:〈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續(上):王昭素、柳仲塗、胡周父、附黄敏求等的經學〉,《新亞學報》第十五卷,1986年。
周德良:〈論《白虎通》與漢代經學之關係〉,淡江大學易學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8月14日。
俞克明:〈《三禮目錄》的文獻價值〉,《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5期,2001年5月。
姚偉鈞:〈辦章學術,考鏡源流──章學誠對中國文獻目錄學的貢獻與創新〉,《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9月。
胡予琪:〈淺析章學誠對歷史編纂學之「發凡起例」〉,《開封大學學報》第22卷第2期,2008年12月。
倉修良:〈章學誠的「成一家之言」〉,《史學史研究》第2期,1994年。
孫以楷:〈鶡冠子河淮西楚人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2001年7月。
凌朝棟:《文苑英華》性質辨析〉,《圖書情報》,2003年。
孫星群:〈《樂記》成書于戰國中期的力證──以湖北郭店楚墓竹簡為據〉,《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第3期,2005年。
袁紅軍:〈章學誠對目錄學理論創新之功〉,《蘭台世界》,2006年11月。
孫參軍:〈兩戴生平及關係考〉,《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4期,2008年4月。
唐明元:〈摯虞《文章志》《文章流别志》考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第2期,2010年。
陳鵬嗚:〈章學誠校讎學述評〉,《安徽史學》第2期,1994年。
許松源〈專家與通識--章學誠的學術思路與錢穆的詮釋〉,《臺大歷史學報》,1996年6月。
陳亞敏:〈清代目錄學領域的卓越代表人物──章學誠〉,《圖書館論壇》第23卷第3期,2003年6月。
陳東輝:〈試論章學誠對索引學重大貢獻〉:《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9月。
黃兆強:〈六十五年來之章學誠研究〉,《東吳學報》第6期,1988年1月。
黄兆強:〈章學誠研究述論──前人所撰有關章學誠對史學、方志學及目錄學之貢獻及影響述論〉,《東吳歷史學報》第11期,2004年6月。
崔曙庭:〈解讀章學誠的「校讎心法」論〉,《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9月。
張文珍:〈從方法論意義上探析章學誠之古典目錄學〉,《山東圖書館季刊》第3期,2007年。
楊兆貴:〈近年《鶡冠子》研究簡述〉,《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7卷第1期,2002年。
楊朝明:〈關於《六韜》成書的文獻學考察〉,《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2002年。
楊艷華:〈出土文獻對《晏子春秋》研究的意義〉,《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9年。
趙生群:〈《戰國縱橫家書》所載「蘇秦事迹」不可信〉,《浙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1期,2007年。
劉敏:〈讀《校讎通義.辨嫌名》札記一則〉,《安徽文學》第3期,2008年。
熊劍平:〈從銀雀山漢墓竹簡看《孫子》早期的注釋情況〉,《軍事歷史》第3期,2011年3月。
鄭吉雄:〈論章學誠的「道」與經世思想〉,《臺大中文學報》5期,1992年6月。
閻崇東:〈《校讎通義》與《校讎略》〉,《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9月。
鮑永軍:〈章學誠研究論文著作索引〉,《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9月。
薛新力:〈章學誠的索引理論〉,《中華文化論壇》,2005年1月。
錢志熙:〈論浙東學派的譜系及其在學術思想史上的位置──從解讀章學誠《浙東學術》入手〉,《中國典籍文化》總第80期,2012年。
蕭洪恩:〈鶡冠子研究概述〉,《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2年。
鐘慶華:〈論章學誠目錄學體系構建之緣由及內在之理〉,《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63期,2002年。
顧志:〈論析章學誠「辦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目錄學思想〉,《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9月。

學位論文
王依婷:《章學誠方志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朱梅光:《章學誠文獻學成就初探》(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周建剛:《章學誠的歷史哲學與文本詮釋思想》(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林俞佑:《阮元經學義理進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曹麗娜:《章學誠的明道經世史學》(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張歐旭:《劉知幾與章學誠之比較研究──透過雙向詮釋闡明其理想著述論》(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蔡琳堂:《章學誠「六經皆史」說之理論與實踐──以方志編纂為考察重點》(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延苗:《章學誠史學哲學研究》(西北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