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我軍對胡適文學思想的傳播與接受: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3-1932)
作者:沈芳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Fs-ShenS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
指導教授:應鳳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張我軍胡適臺灣民報白話文學婦女問題Zhang Wo-junHu ShihTaiwan People Newsvernacular literaturewoman issu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張我軍(1902-1955)曾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六月擔任《臺灣民報》編輯。統計一九二三年《臺灣民報》創刊到一九二六年間,已有胡適的九篇文章出現,其中包括了胡適的〈李超傳〉。但因刊載的第四號遭禁,導致連載中斷,〈李超傳〉並未出現在臺灣讀者眼前,故真正出現在《臺灣民報》上的胡適作品,計有八篇。
其中,值得一提的有〈《鏡花緣》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書〉這篇文章。此作原題為〈《鏡花緣》的引論〉。《臺灣民報》刊載時,捨去前三部份關於作者李汝珍的考察,直接登載第四部份之於婦女問題的討論。並且還刪去原著中女子參政與女子教育的篇幅,聚焦在纏足與穿耳的身體解放和破壞禮教束縛議題上。由此可明顯看出,中國版本與臺灣版本的婦女問題異同。
而一九二六年後的《臺灣民報》,不復看見胡適的作品。表面上,胡適似乎是「消失」了,但比對張我軍在《臺灣民報》上作品,可以發現胡適作品在《臺灣民報》上實則分為兩條脈絡:一為被《臺灣民報》直接刊登的文藝作品;二為附屬於張我軍的臺灣新文學學理建構相關文章內。屬於第二部份為張我軍所用的胡適作品包括了:〈文學改良芻議〉、〈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談新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等。
此外,在張我軍於《臺灣民報》的翻譯作品中,可看出張我軍因對於殖民地的思考,而引介日本相關理論作品,欲以日本的內部鬥爭來取代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鬥爭策略;在這點上,是超越胡適思想的。
觀察《臺灣民報》上,張我軍的創作與譯介作品,亦能夠歸納出兩條路徑,一條是取法於中國的文藝作品;一條是取法於日本的翻譯作品。前者包括其對白話文學的實踐與引介五四新文人創作;後者包括介紹了日本社會主義運動家山川均、新村運動的實行者武者小路實篤等人的作品。而不論是取法於中國或日本的路徑,其實都透露了張我軍欲帶領臺灣文學與世界文學接軌的決心。
而在對白話文的相關討論中,張我軍以「文學是什麼?」作為基礎思考出發,並就臺灣民眾不知白話文如何寫作的問題,開出書單;從這些地方皆可看出,張我軍已將白話文的推行,往下紮根,並嘗試將臺灣現況,置放於胡適文學思想中,作對應的思考。
張我軍並非如他自謙所說,只是為新文學「吶喊助攻」,其實他負有為臺灣當時民眾,選取新文學理論的功勞。
張我軍多方面地接受胡適思想外,在與舊文學陣營的對話、對外來文明的看法、破除舊文學對新文學的成見、之於胡適「八不主義」的再演繹、解放女性與對家族專制的反動、白話文相關觀念的再釐清六項主題裡,皆可看出其與胡適文學思想的異同,張我軍加入自己的詮釋和刪減的部份。而其如此作的動機,是為能更符合臺灣當時的現況。而此,正是張我軍真正的功勞─為臺灣引進並適度地打造,適合臺灣的新文學理論。
By comparing Zhang Wo-jun's works in Taiwan People News, we can find that Hu Shih's works in Taiwan People New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ontexts: one is literary works directly published in Taiwan People News, and the other are works affiliated with articles regarding Zhang Wo-jun's construction of theories of new Taiwan literature.
Zhang Wo-jun's works and translation works in Taiwan People New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paths: one learns from literary works in China while the other derives from translation works in Japan.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practice of vernacular literatur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works by the new literati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latter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of works by Yamakawa Hitoshhi, a Japanese socialist activist, and Mushanokōji Saneatsu, who held New Village Movement.
Zhang Wo-jun modestly implies that he was only cheering for new literature, but in fact he is attributed to the selecting of new literary theories for the general public in Taiwan at that time.
Keywords:Zhang Wo-jun;Hu Shin; Taiwan People News;vernacular literature; woman issues
(一)胡適著作

1.胡適,《胡適文選》,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6.30。
2.胡適,《文學改良芻議》,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9.25。
3.胡適,《貞操問題》,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3.25。
4.胡適,《水滸傳與紅樓夢》,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10.10。
5.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10.10。
6.胡適,《西遊記考證》,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5.25。
7.胡適,《治學的方法與材料》,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10.10。
8.胡適,《三百年中的女作家》,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10.25。
9.胡適,《我們走那條路?》,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7.15。
10.胡適,《白話文學史上卷》,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10.25。
11.胡適,《嘗試後集》,臺北市:遠流出版,1986.4.25。
12.胡適,《胡適留學日記》,臺北市:遠流,1986.6.25。
13.胡適,《四十自述》,臺北市:遠流出版,2007.8.1。

(二)張我軍相關著作

1.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板橋市,北縣文化,1993。
2.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臺北市:人間,2003。
3.張恆豪編,《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2。
4.許俊雅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16 張我軍》,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3。
5.彭小妍編,《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


(三)報刊

1.胡適主編,《努力週報(全一冊)》(《努力週報》第1-75期;增刊《讀書雜誌》1-18期),湖南省:岳麓書社出版,1999.9。
2.《臺灣民報》第1號至第410號(1923.4-1932.4)影印本,臺北市:東方文化書局復刊,1973。

(四)學位論文

1.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6。
2.王雅珊,《日治時期臺灣的圖書出版流通與閱讀文化─殖民地狀況下的社會文化史考察》,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1。
3.林淑惠,《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前的臺灣新文學運動─1920-1927─以《臺灣民報》為中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6。
4.黃怡婷,〈語言的回聲:語文改革運動與日治時期新文學白話文小說之關係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7。
5.溫惠玉,《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漢文的應世與革新─以崇文社與臺灣文社為例》,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7。
6.蔡佩臻,《張我軍文學及翻譯研究》,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1.30。
7.蕭柏暐,《臺灣的報業傳承與政治社會運動─以台灣民報社員人際網絡為中心》,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8。

(五)單篇論文

1.王文仁,〈新舊變革與文學典律─張我軍與胡適的文學革命行動〉,《東吳中文學報》第20期,臺北市:東吳大學中文系,2010.11,頁191-218。
2.呂興昌,〈張我軍新詩創作的再探討〉,收錄於《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頁103-117。
3.林瑞明,〈張我軍的文學理論與小說創作〉,收錄於《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頁119-139。
4.陳明柔,〈新與舊的變革:「祖國意象」內在意涵的轉化─試以張我軍文學理論為中心的探索〉,收錄於《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頁141-169。
5.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台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收錄於《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頁43-79。
6.楊杰銘,〈民族的幽靈‧現代化的追尋─論張我軍《臺灣民報》的魯迅思潮引介〉,《臺灣學研究》第7期,新北市中和區:國立臺灣圖書館,2009.6,頁115-133。
7.劉恆興,〈兩端之間─論1920年代張我軍新舊文學意識與文化民族認同〉,《漢學研究》第27卷2期,臺北市: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2009.6,頁333-364。

(六)論著

1.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市:聯經,1999。
2.孔慶茂,《辜鴻銘評傳》,南昌市: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12。
3.向山寬夫著,楊鴻儒、陳蒼杰、沈永嘉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上、下冊,臺北市:福祿壽興業出版,1999.12。
4.李根亮,《紅樓夢的傳播與接受》,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3。
5.沈衛威,《學思與學潮:胡適傳》,臺北:立緒文化,2000。
6.林明昌,《想像的投射:文藝接受美學探索》,臺北市:唐山,2009.3。
7.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市:允晨文化,1996。
8.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市:自立報系文化,1987.10。
9.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市:麥田,2001。
10.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市:春暉,2000。
11.耿云志,《胡適研究論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12.高彥頤(Dorothy Ko)著,苗延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臺北縣:左岸文化,2007.6。
13.章太炎,《國學概論》,臺北市:五南,2014.2。
14.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9。
15.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2005.3.25。
16.梁美珊,莊迪澎,《圖解傳播理論》,臺北市:五南,2013.10。
17.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市:文史哲,1994。
18.陳淑容,《「曙光」初現─臺灣新文學的萌芽時期(1920-1930)》,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10。
19.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2006。
20.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市:群學,2013.7。
21.連橫,《雅堂文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12。
22.黃興濤編,《辜鴻銘文集》上、下冊,海口市:海南出版社,1996.8。
23.黃興濤編,《曠世怪杰─名人筆下的辜鴻銘 辜鴻銘筆下的名人》,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1。
24.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臺北市:正港資訊文化,2000。
25.彭小妍主編,《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5。
26.須文蔚,《臺灣文學傳播論》,臺北市:二魚文化,2009。
27.辜鴻銘,《東方智慧 辜鴻銘隨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
28.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市:時報文化,1993。
29.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下)》,臺北市:三民書局,1968.12。
30.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自立晚報,1990。
31.劉漢初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市:洪葉文化,2004。
32.鄧慧恩,《日治時期外來思潮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臺南市:南市圖,2009.12。
33.龍泉明,《跨文化的傳播與接受:20世紀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的關係》,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7。
34.戴月芳,《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中市:莎士比亞文化,200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