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荷珠新配》研究
作者:蔡明蓉
作者(外文):TSAI MING JUNG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潘麗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荷珠新配荷珠配金士傑Hezhu XinpeiHezhuChin Shih-Chie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2009年5月9-10日,「蘭陵劇坊」為慶祝三十週年並祝賀當年指導老師吳靜吉七十歲生日,三代蘭陵人以「演員接力」的方式重現《荷珠新配》。劇中人各懷鬼胎、爾虞我詐的情節、自然諧趣的對話,使全場笑聲連連,演員爐火純青的演技,更被劇評家鴻鴻稱為這是「一部活生生的臺灣現代劇場史」。隨著「蘭陵三十,傳奇再現」慶祝活動的進行,筆者拜讀了吳靜吉、石光生、鍾明德、于善祿……的文章,因許多學者專家對《荷珠新配》的歷史定位,多停留在「蘭陵劇坊」肢體訓練對該劇或劇壇所形成的影響,而忽略了《荷珠新配》本身的價值所在,故本論文嘗試在既有的基礎上,另闢蹊徑,以確認其價值與地位。
《荷珠新配研究》全文約十二萬字,共分成八章,除第一章概述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及其困難外,其餘各章分別就歷史傳承、劇本創作、戲劇演出,進行討論:
首先,在歷史傳承上,為了解《荷珠新配》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章綜合爬梳整理從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時期之相關文獻資料,並參考劉慧芬《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一書的繪圖方式,製成角色人物關係圖,以揭開庶民文學流傳廣布的面紗。第三章則以歸納、分析的方式,檢視各時期創作者面臨國家政治及社會經濟丕變,其內心希冀、託物寄興或自我省思,以見金士傑《荷珠新配》主題思想的歷史承繼與現代融攝。
  其次,在劇本的創作上,黃美序〈從《荷珠配》到《荷珠新配》〉一文,直指《荷珠新配》移植了《荷珠配》的語言文字、情節動作,對此金士傑曾表示經過多次的改編,對其間的承襲或置換早已不復記憶。職是,第四章從語言文字、戲劇動作,來比較分析兩劇本的承襲或置換,可知《荷珠新配》的承襲,不是表面上的堆疊,而是緣自於戲劇生命,無可取代的語言。雖然《荷珠新配》有不少吸收和改編的現象,但進一步比較分析戲劇結構、語言動作,也可發現《荷珠新配》引發熱烈迴響,超越原作《荷珠配》的地方
  在戲劇演出上,因演員對角色人物的塑造與詮釋,不僅影響了觀眾對戲劇內涵的理解,更間接促成了戲劇生命的延長。然《荷珠配》與《荷珠新配》分屬不同劇種,故在探討角色原型與新創的議題上,援引「評藝三論」、「肢體語言」,做為第五章、第六章的研究張本,探看各演員在表演藝術上的實踐。再者,戲劇演出應以觀眾審美趣味、時代潮流作為設計前提,故第七章檢視《荷珠新配》創作的時代背景以及舞臺演出的效果後,再依據姚一葦「藝術即表現」、愛德華•賴特(Edward A. Wright)「歌德三問題」的主張,檢視各種舞臺形式的實踐「表現得如何」及「是否值得」,由此探索與時俱進的戲劇形式,並沒有像1980年《荷珠新配》一般,掀起戲劇風潮的緣由。
  雖然《荷珠新配》並不是全新的作品,但透過歷史文獻的爬梳整理、創作的比較分析、戲劇演出的呈現,便可發現《荷珠新配》在時代洪流中,依然挺立及廣布流傳的價值與意義。
On May 9 and 10 of 2009, to commemorate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Lan-lin Theater (蘭陵劇坊)and the 70th birthday of its then instructor Wu Jingji(吳靜吉), three generations of actors of the theater performed the drama again with “acting relays.” Each character had his ax to grind and each tried to cheat others in the plot of the drama, and its natural and hilarious dialogs made the audience burst into laughter. Moreover, as the performing skills of the actors were perfect, theater critic Hung Hung (鴻鴻)called the drama “a living modern theater history of Taiwan.” As the celebrations of “Lan-lin 30th Anniversary • The Legend Lives on” were underway, I read articles on numerous scholars and experts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Wu Jingji(吳靜吉), Shih Kuang-Sheng(石光生), Chung Ming-Der(鍾明德), Yu Shan-Lu (于善祿)and so on. However, to these scholars and experts,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Hezhu Xinpei mainly stayed at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Lan-lin Theater and at its influence on the drama and the theatrical circles and ignored the value of Hezhu Xinpei itself. Therefore, the thesis attempted to construct its status from historical inheritance, drama creation and theatrical performance.
The entire thesis of Research of Hezhu Xinpei is around 120,000 Chinese characters long, and it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utlines its research motivation, methods, scope and difficultie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remaining chapters are as follows:
First, in historical inheritance, to comprehen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Hezhu Xinpei, the second chapter compiled and organized related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from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an Period and referred to the drawing techniques of Liu Hui-Fen's(劉慧芬) Jing Ju Ju Ben Bian Zhuan Li Lun Yu Shi Wu(《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 to draw the relationship diagram of characters to reveal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of common people. By the method of induction and analysis, the third chapter reviewed the inheritance and integration of hopes, aspiration or self-reflection of creators of each period when they faced the change of politics in their na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ir society and economy to display the status and value of the theme and thought of Hezhu Xinpei in history and culture.
Second, in drama creation, the article From Hezhu Pei to Hezhu Xinpei(〈從《荷珠配》到《荷珠新配》〉) written by Huang Mei-Hsu(黃美序) points out that Hezhu Xinpei has borrowed a lot of language, words, plots and movements from Hezhu Pei, and Chin Shih-Chieh (金士傑)indicated that inheritance or replacement between the two dramas could not be recalled after many times of adaptations. Therefore, the fourth chapt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inheritance or replacement of the two dramas from language, words and theatrical movements. Although Hezhu Xinpei was absorbed and adapted from Hezhu Pei, it can trigger ardent resonance, so there must be places where it exceeds Hezhu Pei. Therefore,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fourth chapter found the features of Hezhu Xinpei that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Hezhu Pei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dramatic structures, language and movements.
In theatrical performance, how actors shape and interpret characters influences the audienc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a drama and indirectly urges the extension of the life of a drama. However, Hezhu Pei and Hezhu Xinpei belong to different genres of drama, and thus, “ping yi three theory” (評藝三論)and “body language” were adopted to serve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fifth and sixth chapters to view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ch actor on performing art in researching into the prototypes of characters and innovative issues.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of drama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esthetic taste of the audience and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o design dramas. Therefore, the seventh chapter reviewed the era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of Hezhu Xinpei and the effect of stage performance and review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stage forms such as “how well they perform” and “whether they are worthwhile” in accordance with Yao Yi-Wei's(姚一葦) “art is performance”(藝術即表現) and Edward A. Wright's(愛德華•賴特) “praises three questions” (歌德三問題)to find out a theatrical style that kept up with the times and the reason why it did not arouse great theatrical trend as it had in the 1980s.
Although Hezhu Xinpei is not a brand-new work, through the compil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re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atrical performance, we can understand why Hezhu Xinpei is not submerged by the times and comprehend its value and meaning of circulating widely.
參考書目
壹、古籍
〔唐五代〕《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廣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1987年。
〔宋〕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洪邁撰、何卓點校,《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孫光憲撰,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羅燁撰,《醉翁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元〕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元〕徐征等主編,《全元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元〕隋樹森編,《元曲選外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明〕徐咸撰,《西園雜記》,收入在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1939年。
〔明〕晁瑮,《晁氏寶文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明〕馮夢龍輯、魏同賢點校,《中國話本大系.古今小說》,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明〕馮夢龍輯,《古今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衣珠記》,臺北:天一出版社。(無出版年)
〔清〕李斗著、王軍評注,《揚州畫舫錄:插圖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怡庵主人編輯,《六也曲譜》,臺灣:中華書局,1977年。
〔清〕故宮博物院編,《亂彈單齣戲》(第674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褚人獲輯撰,李夢生校點,《堅瓠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董康,《曲海總目提要》,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
〔清〕《荷珠配.全串貫》(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錢德蒼編選、汪協如點校,《綴白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荷珠配》(清同治元年【1862】抄本),光碟代號:CD407。(另,石印本,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古籍全文影像檢索系統,光碟代號:CD418。)

貳、今人著作(按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丁一保編著,《京劇丑角基本功初階教材》,臺北:臺灣戲曲學院,2010年。
王永炳,《中國古典戲劇語言運用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王永寬等主編,《戲劇通典》,北京 : 解放軍文藝,1999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王政堯,《清代戲劇文化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芷章,《中國京劇編年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
王寧,《昆劇折子戲敘考》,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王瑾著《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毛家華編著,《京劇二百年史話》,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
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京劇彙編2.荷珠配》(據臧嵐光藏本排印),北京:北京出版社,1957年。
四川省川劇藝術硏究所編,《川劇傳統喜劇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石光生譯、Edward A. Wright著,《現代劇場藝術》,臺北:書林書局,1990年。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臺北:書林書局,2008年。
冉憶橋、李振潼著,《老舍劇作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丘慧瑩,《乾隆時期戲曲活動研究》,臺北:文津,2000年。
老舍,《老舍全集》(第12卷:戲劇四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原〈荷珠配:六場話劇〉發表於1961年12月《劇本》雜誌)
朱恆夫,《中國戲曲美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1961年。
呂雙燕,《中國話劇表演史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汪又絢,《舞臺美術:幻覺與非幻覺的誘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立亨,《OH?李國修!》,臺北:時報文化,1998年。
李立亨,《戲影萬千:一個藝術家的誕生》(含DVD),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2007年。
李浮生,《中華國劇史》,臺北 :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振興國劇研究發展委員會發行,1970年。
李建平,《戲劇導演別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李修生主編,《古本戲曲劇目提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李國修,《人生鳥鳥:李國修的異想世界》,臺北:未來書城,2004年。
李寶雲編,《老舍論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年。
余秋雨,《中國戲劇文化史述》,臺北:駱駝,1987年。
余秋雨,《觀眾心理學》,臺北:天下遠見,2006年。
克莹、李穎編,《老舍的話劇藝術》,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2年。
克莹、洪忠煌編著,《老舍話劇的藝術世界》,學苑出版社,1993年。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隨筆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舊版名為《吳小如戲曲文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吳成全主編,《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吳若、賈亦隸,《中國話劇史》,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年。
吳新雷主編,《中國昆曲大辭典》,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吳靜吉,《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臺北:遠流出版社,1982年。
吳靜吉等,《繁花綻放─新象傳奇三十年》,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
周千編,《伶票淺介》,1989年。(無出版地)
金士傑,《金士傑劇本》,臺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荷珠新配〉劇本首次刊登在《中外文學》第9卷1期【總97期】,1980年6月。金士傑集結成書後,部分對話、人物關係及結局,與最早的版本有所不同。)
孟紅雨編著,《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北:空中大學,2003年。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姚一葦,《戲劇原理》,臺北:書林書局,1992年。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開明書店,1993年。
俞大綱,《戲劇縱橫談》,臺北:傳記文學,1979年。
馬威,《戲劇語言》,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
馬森,《馬森戲劇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
馬森,《西潮下的中國戲劇》,臺北:書林書局,1994年。(舊版名為《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臺北:臺北文化生活新知,1991年。)
馬森,《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雲起樓論學叢刊3),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
胡芝鳳,《戲曲演員角色創造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
胡忌、劉致中著,《昆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段馨君,《凝視臺灣當代劇場:女性劇場、跨文化劇場與表演工作坊》,臺北縣永和:Airiti Press,2010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耿一偉,《劇場事特刊:劇場關鍵字》,臺南人劇團,2008年。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2002年。
孫書磊,《明末清初戲劇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陶君起編著,《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張伯謹編,《國劇大成》(續),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振興國劇硏究發展委員會,1972年。
張雅雅,《石頭舜子玉玲瓏》,臺北:時報文化,2001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
陳孝英,《喜劇美學初探》,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芳,《清代戲曲研究五題》,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陳鵬翔,《主題學理論與實踐》,臺北:萬卷樓,2001年。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2004年。
黃仁,《臺北市話劇史九十年大事紀》,臺北:亞太圖書,2002年。
黃克保,《戲曲表演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黃婉儀,《錦上再添花:《綴白裘》崑腔折子戲的改編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
黃寬重、李孝悌等編,《俗文學叢刊》第341冊(〈荷珠配•串貫總講〉),臺北:新文豐,2001年。
黃麗貞,《中國戲曲的語言藝術》,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曹明海,《文學解讀學導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
許效舜,《同花大舜》,臺北:希代,1992年。
郭溥瀾,《話劇臺詞藝術教程》,北京:中國戲劇,1982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溫秋菊,《臺灣平劇發展之研究》,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年。
程元麟等編,《蘇州戲曲志》,古吳軒出版社,1998年。
程毅中,《唐代小說史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莊一拂編著,《古本戲曲存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楊家駱,《元明清劇曲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楊耀,《明代家具研究》,北京:中國解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趙自強,《強力圓超人─趙自強成長魔法書》,臺北:幼獅,2005年。
劉子鳳,《觀自在》,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
劉厚生、胡可、徐曉鐘主編,《中國話劇百年劇作選》第20卷(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發行,2007年。(輯有金士傑〈荷珠新配〉劇本)
劉若瑀,《劉若瑀三十六堂表演課》,臺北:天下遠見,2011年。
劉森堯,《玩偶之家》,臺北:書林書局,2006年。
劉嗣,《國劇角色和人物》,臺北:黎明文化,1972年。
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劉慧芬,《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津,2005年。
綠光劇團編著(李立亨主編),《讀劇的十種方法─「2003第一屆臺灣國際讀劇節」全紀錄》(含DVD),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金士傑,〈「荷珠」永遠不老〉一文,原名為〈荷珠永不老〉,刊於《中國時報》,2003年11月22日,E6浮世繪)
綠光劇團編著,《讀劇一格─「第二屆臺灣國際讀劇節」全紀錄》(含DVD),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葛兆光,《想像力的世界》,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年。
鄭傳寅,《中國戲曲文化概述》,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鄭懷興,《戲曲編劇理論與實踐》,臺北:文津,2000年。
葉雅馨,《成長11位名人偶像的青春紀事》(郎祖筠),臺北:董事基金會,2011年。
葉濤、張馬力,《話劇表演藝術概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潘麗珠,《清代中期燕都梨園史料評藝三論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董上德,《古代戲曲小說敘事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錢南揚,《戲文概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聯合報副刊編輯,《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
戴平、唐全賢,《粉墨絮語》,上海市:知識出版發行,1989年。
謝秀宗,《現代文學瑣論》,彰化:現代潮出版社,1972年。
謝旭慧,《喜劇小品語言幽默藝術》,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鍾明德,《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揚智,1999年。
顧俊,《古典戲曲存目叢考》,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顧學頡,《元明雜劇》,臺北:萬卷樓,1991年。
顧寶明、金士傑、李立群,《ART &; TALK幽默語錄》,臺北:果陀文化,2004年。
蘭陵三十籌委會,《蘭陵三十論壇─劇場的軌跡.社會的印記》,臺北:表演藝術聯盟,2009年。

二、學位論文
丁一保,《京劇丑角小戲研究》,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于善祿,《變與不變:1970年代臺灣現代劇場研究》,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王威智,《臺灣小劇場論述研究─翻譯現代與想像國族》,臺北: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王珍華,《馮夢龍《三言》小說寫作藝術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申正浩,《老舍劇作《茶館》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白泰澤,《由《千禧夜,我們說相聲》看賴聲川所領導的集體即興創作》,臺北: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李時燦,《《醉翁談錄》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李漢濱,《《太平廣記》的夢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2年。
吳育珊,《屏風表演班之研究:1986至1996》,臺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吳承澤,《臺灣實驗劇場中的烏托邦理念及其實踐(1970-1989)》,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吳淑華,《從中國戲曲中丑的歷代變遷看丑角表演的傳承與創新》,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林秋碩,《《太平廣記》愛情主題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
林鴻君,《音樂劇團之經營與發展:以「大風劇團」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巫永鴻,《臺灣相聲劇研究:以「表演工作坊」與「相聲瓦舍」為例》,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銘鴻,《「拒絕漂流」─李國修劇作主題之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倩雯,《「三言」小說中的民俗題材研究─以節日、婚俗、數術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偉源,《優人神鼓「道藝合一」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黎韞,《試論金士傑一九八零年代戲劇作品─肢體劇的覺醒》,上海:上海戲劇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張蘊之,《臺北「小劇場文化」發展脈絡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范淑芬,《《太平廣記》女仙類故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陶世文,《城市與劇場:現代戲劇的文化空間展現(1980年代初期-1990年代初期)》,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鄭文裕,《馮夢龍「三言」故事源流察考》,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鄭燦文,《慾望現代與混血表演:1986-2006當代傳奇劇場作品初探》,臺北: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賴嘉麒,《《醉翁談錄》初探》,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顏天佑,《元雜劇所反映之元代社會》,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
劉昶讓,《優劇場溯計劃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鍾佳蓁,《《北夢瑣言》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蔡宜真,《賴聲川劇場集體即興創作的來源與實踐》,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簡秀芬,《「改編」莎士比亞在臺灣─以李國修和紀蔚然為例》,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三、期刊論文
小玄,〈寶貝.狗蛋.顧寶明〉,《華視綜合週刊》第520期,1981年10月,頁64-65。
小玄,〈顧寶明點子多〉,《華視綜合週刊》第566期,1982年8月,頁62-63。
小雁,〈李國修的丐幫八招〉,《華視綜合週刊》第608期,1983年6月,頁60-64。
大風劇團,〈京劇老本子變身現代歌舞劇─新版「荷珠新配」〉,《新觀念》第195期,2004年6月,頁70-71。
王友輝,〈臺灣實驗劇展研究(1980-1984)〉,《藝術評論》第11期,2000年,頁197-221。(即〈臺灣「實驗劇展」研究〉,《戲劇》2001年4月號,兩篇文章內容相同)
王友輝,〈荷珠與茶館經典重詮兩樣情─評大風音樂劇場「荷珠新配」與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茶館」〉,《表演藝術》第140期,2004年8月,頁87-88。
王安祈,〈傳統與創新的迴旋折衝之路─臺灣京劇五十年〉,《國文天地》第15卷第7期(總175),1999年12月,頁4-11。
王怡棻,〈郎祖筠 用鬥志挑「春禾」大樑〉,《遠見雜誌》第220期,2004年10月,頁274-281。
王鍚茞,〈實驗劇展觀後感〉,《幼獅文藝》第323期,1980年11月,頁155-165。
木葉,〈金士傑:出手就會有風〉,《新民周刊》第27期,2012年7月,頁72-73。
史玉琪,〈鼓舞相遇 自在動靜─劉靜敏與黃志文〉,《表演藝術》第67期,1998年7月,頁46-49。
玄音,〈顧寶明影視兩得意〉,《華視綜合週刊》第435期,1980年2月,頁68-69。
玄音,〈李國修有一千個面孔〉,《華視綜合週刊》第525期,1981年11月,頁64-65。
玄音,〈追求與突破─看顧寶明在「他是我兄弟」中的演出〉,《華視綜合週刊》第534期,1982年1月,頁66-67。
玄音,〈李國修的「突然爆發」!〉,《華視綜合週刊》第588期,1983年1月,頁62-63。
田航,〈有待商榷的四齣戲─白水灘、荷珠配、打漁殺家、四郎探母〉,《幼獅文藝》第56卷第6期(總348),1982年12月,頁43-51。
幼獅文藝編輯部,〈「我們一同走走看!」─首屆「實驗劇展」專輯〉,《幼獅文藝》第323期,1980年11月,頁140-176。
朱安如,〈【我們在蘭陵就是這樣長大的……蘭陵人憶蘭陵事】李天柱 接觸蘭陵,我相信是神的安排〉,《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59。
朱安如,〈【我們在蘭陵就是這樣長大的……蘭陵人憶蘭陵事】鄧安寧 蘭陵像是渾沌世界裡一個小小的清靜花園〉,《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61。
朱安如,〈【我們在蘭陵就是這樣長大的……蘭陵人憶蘭陵事】許效舜 我太榮幸作為蘭陵人是幸福的〉,《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63。
朱安如,〈【我們在蘭陵就是這樣長大的……蘭陵人憶蘭陵事】阮淑祥 蘭陵這群人是「敢於追求,勇於實踐的瘋子」〉,《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64。
宋方平整理,郎祖筠口述,〈我的生活總是有意外〉,《第一手報導》第217期,1995年6月,頁100-103。
宋寶珍,〈澳門文化盛事 華文戲劇新篇─第四屆華文戲劇節在澳門舉行〉,《中國戲劇》2003年1月號,2003年1月,頁38-40。
李元皓、林幸慧整理,〈從京劇到現代劇場 曹復永、李小平、李國修 跨劇種創作經驗談〉,《表演藝術》第87期,2000年3月,頁34-37。
李光真採訪整理,〈蘭陵劇坊:把餘蔭砍去,讓小樹成長〉,《光華》第16卷第7期,1991年7月,頁100-101。
李玉玲,〈沒錢做戲的年代多元劇場的濫觴 蘭陵的誕生與延續〉,《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40-43。
李玉玲,〈蘭陵的訓練秘笈 四個方向五類課程為劇場重新做人〉,《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44-47。
李玉玲,〈資深演員 顧寶明 走在喜劇與悲劇的中間〉,《表演藝術》第252期,2013年12月,頁32-35。
李采洪,〈不只是活下來還要活得有滋味!─趙自強搞兒童劇團3年半虧掉700萬〉,《商業周刊》第821期,2003年8月,頁106-108。
李彬、王岳採訪整理,〈演員:人類行為學家 訪臺灣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劇作家金士傑〉,《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5期,2005年5月,頁90-97。
李剛,〈從話劇《荷珠配》看老舍〉,《戲劇之家》1999年2期,1999年2月,頁15。
李惠心,〈不要假仙 鄧安寧〉,《壹週刊》第290期,2006年12月,頁188-192。
李晏如,〈金士傑 從孩子身上讀到戲〉,《表演藝術》第235期,2012年7月,頁114-117。
李硯,〈絲懸起荒謬社會 蘭陵劇坊推出兩齣新劇〉,《時報周刊》第236期,1982年9月,頁93。
吳伯方,〈石頭玩家許效舜〉,《大家生活雜誌》1998年冬季號,1998年12月,頁4-9。
吳雪紅,〈訪舞臺劇創作者─李國修先生〉,《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館刊》第5期,1994年6月,頁10-11。
吳蓓芸採訪、撰文,徐崇堯諮詢,〈郎祖筠 一身睡功走江湖〉,《常春月刊》第196期,1999年7月,頁52-53。
吳靜吉,〈傳統劇場如何啟發現代劇場的靈感〉,《民俗曲藝》第19期,1982年,頁1-14。
吳靜吉,〈創造屬於現代中國人的劇場─兼談蘭陵劇坊的嚐試〉,《文訊》第10期,1984年4月,頁34-36。
沈林,〈什麼是實驗戲劇?〉,《劇本》1996年6月號,1996年6月,頁27。
何佩如,〈顧寶明〉,《FHM男人幫》第73期,2006年7月,頁90。
余素珠,〈演盡嘻笑人生 李國修〉,《成功》第25期,1996年11月,頁12-18。
杜麗琴採訪整理,〈美麗心世界:8位名人的新桃花源記─劉靜敏 以大自然劇場為家〉,《拾穗雜誌》第67期(總529),1995年5月,頁9-12。
金士傑,〈演出〉,《中外文學》第68期(第6卷第8期),1978年1月,頁54-77。
金士傑,〈我要你和我一起飛─箱島安再度來華演出〉,《幼獅文藝》第73卷第4期(總448期),1991年4月,頁115-119。
金士傑,〈藝問藝答.藝搭藝唱〉,《表演藝術》第61期,1998年1月,頁6。
金士傑,〈金士傑的「默」思〉,《表演藝術》第62期,1998年2月,頁77-78。
金士傑口述、朱安如整理,〈我的「小丑」兄弟〉,《表演藝術》第248期,2013年8月,頁4-5。
周可,〈實驗戲劇:臺灣當代舞臺劇發展的新走向〉,《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1995年9月,頁75-80。
周伯乃,〈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年代文學的影響〉,《文訊》第13期,1984年8月,頁28-39。
周家睿,〈驀然回首‧金士傑),《壹週刊》第105期,2003年5月,頁66-70。。
周巽莉,〈擊出人間天賴之音 劉靜敏與黃志文的修行路〉,《家庭月刊》第323期,2003年8月,頁50-54。
林小涵、鄺小萍,〈新聞局、文復會、文建會為我們做了些什麼?〉,《掃描線》第7期,1982年10月,頁25-29。
林玉雲,〈可不是小人物!戲中甘草出頭天〉(顧寶明、李國修),《掃描線》第7期,1982年10月,頁84-86。
林克歡,〈結尾的藝術〉,《劇本》1984年5月號(總第229號),1984年5月,頁41-46。
林芳、榮吉,〈論戲劇中的獨白〉,《安徽文學》2008年第9期,2008年9月,頁123-124。
林清玄文、王英生攝影,〈荷珠•秀秀 貓的天堂「蘭陵劇坊」再創新局〉,《時報周刊》第135期,1980年9月,頁30-31。
林純綾,〈鬆落於生命輪轉之間─劉靜敏〉,《表演藝術》第89期,2000年5月,頁48-49。
林純綾,〈凡事接受就不難─劉靜敏〉,《人生》第218期,2001年10月,頁26-31。
邱花妹,〈劉靜敏 鼓舞臺灣的寧靜力量〉,《天下雜誌》第230期,2000年7月,頁154-156。
邱坤良,〈臺灣近代戲劇/電影發展及其互動關係─以臺北永樂座為中心〉,《民俗曲藝》第131期,2001年5月,頁169-202。
邱惠敏,〈表演大歡喜─郎祖筠〉,《人生》第303期,2008年11月,頁32-35。
邱麗文,〈為戲癡、對戲狂,永遠的金寶─金士傑〉,《新觀念》第183期,2003年6月,頁26-33。
邱麗文,〈「優」劇場,在自己的寧靜中撃鼓─將東方的「優人神鼓」推向世界:劉靜敏〉,《新觀念》第182期,2003年5月,頁22-29。
洪祖玲,〈花落誰家─探問臺灣劇本工作者立身之處〉,《美育》第152期,2006年7月,頁34-41。
屏風表演班主辦、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中山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合辦,《李國修與當代劇場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靜宜大學,2013年12月。(該手冊只有各文章摘要)
侯雪娟,〈從「丑」的審美觀論中國戲曲之「幽默滑稽」主題〉,《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3期,2009年5月,頁1-8。
胡耀恆,〈臺灣的小劇場運動1960-2000〉,收入在中華戲劇學會編,《2000第三屆華文戲劇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文戲劇的根、枝、花、果》,臺北:中華戲劇學會,2002年11月,頁5-16。
高迪,〈我憂故我在 李國修〉,《壹周刊》第107期,2003年6月,頁102-106。
唐慧瑩,〈「中國電視史」當家花旦楊麗音 從看野臺戲到全能演員〉,《時報周刊》第584期,1989年5月,頁104、109。
馬森,〈邊緣人的喜悲劇:看金士傑的「家家酒」〉,《當代》第5期,1986年9月,頁120-123。
馬森,〈臺灣劇場的發展與現狀〉,《幼獅文藝》第74卷第4期(總454),1991年10月,頁1-31。
孫無空,〈開場白─婢作夫人說荷珠〉,《幼獅少年》第225期,1995年7月,頁56。
孫無空編劇、陳維霖繪圖,〈好戲開鑼─荷珠配〉,《幼獅少年》第225期,1995年7月,頁57-64。(〈荷珠配〉漫畫)
許碧純,〈現代愚公李國修 十年屏風,十年劇場夢〉,《新觀念》第98期,1996年12月,頁18-29。
許維豪,〈趙自強 打造孩童快樂王國 堅守兒童劇場 為大小朋友築夢 〉,《客家文化季刊》第11期,2005年年3月,頁22-25。
陳才訓,〈古典戲劇大團圓結尾的多維透視〉,《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6期,2004年6月,頁73-78。
陳尹宗,〈結婚24週年前過世 李國修留4遺憾〉,《壹周刊》第632期,2013年7月,頁38-40。
陳正熙,〈實驗劇展(1980-1984)的歷史意義〉,《美育》第158期,2007年7月,頁40-41。
陳艾可,〈卓明*金士傑分進合擊的自我挑戰 蘭陵的兩條創作路線〉,《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48-51。
陳艾可,〈【我們在蘭陵就是這樣長大的……蘭陵人憶蘭陵事】馬汀尼 蘭陵,我青春歲月的一首搖滾樂〉,《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60。
陳建豪,〈用三十年的光輝 演三十年前大戲〉,《遠見雜誌》第276期,2009年6月,頁272-274。
陳建豪,〈團員開枝散葉 齊向吳靜吉致意〉,《遠見雜誌》第276期,2009年6月,頁275-276。
陳建豪,〈新一代種子,走在另一個三十年路〉,《遠見雜誌》第276期,2009年6月,頁276-277。
黃志全,〈國慶期間的兩項精彩演出 十月光輝舞臺忙〉,《時報周刊》第451期,1986年10月,頁85。
黃亞琪文、莊坤儒圖,〈可以被打敗,但絕不投降─堅持為兒童做戲的趙自強〉,《臺灣光華雜誌》第32卷第12期,2007年12月,頁30-33。
黃冠中,〈DISC名人案例 孩子們的水果奶奶─SC型的趙自強〉,《甦活雜誌》第43期,2001年年1月,頁87-89。
黃美序,〈我看首屆「實驗劇展」〉,《幼獅文藝》第323期,1980年11月月,頁166-176。
黃美序,〈民國50-60年之臺灣舞臺劇初探〉,《文訊》第13期,1984年8月月,頁119-136。
黃美序,〈臺灣小劇場演變初探〉,《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第5期,1996年7月,頁199-222。
黃美序,〈從《荷珠配》到《荷珠新配》〉,收入在李觀崧主編,《回顧與前瞻─第四屆華文戲劇節(澳門,2002)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戲劇協會,2004年8月,頁104-114。
黃麗如,〈「學生沒有摸索的義務」 李國修對表演訓練的看法〉,《表演藝術》第116期,2002年8月,頁44-45。
曹明,〈表現臺灣現代都市人心態─漫談馬森的戲劇創作〉,《臺灣研究》1997年第4期,1997年4月,頁84-87。
郭惠潔,〈許效舜: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看雜誌》第132期,2013年5月,頁70-77。
張仲年,〈兩峰三地實驗戲劇的共時現象〉,《上海戲劇》2005年第6期,2005年6月,頁10-12。
張詠幗,〈演藝生涯走下坡 顧寶明不堪回首「王小二過年」〉,《獨家報導》第133、134期(合為一期),1991年2月,頁15。
張竫媛,〈楊麗音三八兮兮 老少咸宜 嬉笑怒罵皆能演 男女老少都愛看〉,《獨家報導》第74期,1989年8月,頁32-33。
景小佩,〈周金福─第一文丑〉,《國劇月刊》第98期,1985年,頁13-16。
曾心儀,〈談蘭陵劇坊的演出〉,《書評書目》第91期,1980年11月,頁24-30。
曾永莉,〈溯回戲劇的源頭─劉靜敏和「優」劇場〉,《婦女雜誌》第260期,1980年5月,頁104-107。
曾華真,〈鼓聲若響─訪優劇場藝術總監劉靜敏〉,《人本教育札記》第112期,1998年10月,頁92-98。
富翁,〈諧趣解頤的「荷珠配」〉,《電視周刊》第803期,1978年2月,頁98-99。
游智懿,〈我用保險來存錢─專訪郎祖筠〉,《保險雜誌》第116期,1998年8月,頁73-76。
彭蕙仙,〈遍插茱萸話當年 記蘭陵三十來時路〉,《新活水》第23期,2009年4月,頁46-53。
彭蕙仙,〈蘭陵的幾個可能〉,《新活水》第23期,2009年4月,頁53。
彭耀春,〈臺灣當代小劇場的揭幕式─論《荷珠新配》〉,《臺灣研究集刊》2001年3月號,2001年3月,頁94-99、108。
傅裕惠,〈很特殊的緣分!─專訪金士傑、李立群、顧寶明談藝術與友情〉,《表演藝術》第132期,2003年12月,頁28-30。
新文化編輯部,〈優劇場,為何而優?─訪優劇場負責人劉靜敏〉,《新文化》第4期,1989年5月,頁32-39。
電視周刊採訪,〈李天柱人在福中最知福〉,《電視周刊》第1227期,1986年4月,頁67-77。
楊美英,〈讀出每一句臺詞的滋味─金士傑、王柏森向經典角色挑戰〉,《表演藝術》第105期,2001年9月,頁48-49。
楊振鐸,〈戲劇:海光「龍鳳閣」與銀牌得主趙復芬〉,《中國一周》第968期,1968年11月,頁22。
廖宇心,〈看「蘭陵劇坊」雜感〉,《幼獅文藝》第361期,1984年1月,頁58-61。
廖俊逞,〈認真的演員最有魅力 楊麗音:表演就是人生的修煉〉,《表演藝術》第196期,2009年4月,頁28-31。
廖俊逞,〈傳奇不滅現代劇場開枝散葉 蘭陵的影響力〉,《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54-56。
廖俊逞,〈【我們在蘭陵就是這樣長大的……蘭陵人憶蘭陵事】趙自強 在「限制」中發現「想像」,從「沒有」中創造「有」〉,《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62。
廖俊逞,〈【我們在蘭陵就是這樣長大的……蘭陵人憶蘭陵事】李文媛 蘭陵讓我脫胎換骨〉,《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65。
華視綜合週刊採訪,〈不是明星,而是演員 李天柱志在戲劇〉,《華視綜合週刊》第509期,1981年7月,頁68。
華曉玫,〈鄧安寧的「甜酸」奇遇〉,《獨家報導》第30期,1987年11月,頁56-58。
劉小令,〈暫別中的重逢─金士傑之《明天我們空中再見》〉,《幼獅文藝》第637期,2007年1月,頁101-103。
劉家渝,〈「音樂劇」戰國時代臺灣開打〉,《遠見雜誌》第217期,2004年7月,頁290-291。
劉淑芬,〈蘭陵劇坊之死與生〉,《銘傳人》第8期,1993年1月,頁4-6。
劉瑞芬,〈老石頭的溫潤─金士傑〉,《壹週刊》第508期,2011年2月,頁62-65。
劉毓珠,〈劇團拓荒者 燃燒吧蘭陵!〉,《掃描線》第7期(10月號),1982年10月,頁76-78。
劉靜敏,〈表演樣態豐富的小劇場〉,《幼獅文藝》第74卷第4期(總454),1991年10月,頁64-73。
鄭明俊採訪整理,〈如何透過文學了解人性─訪談姚一葦〉,《幼獅文藝》第68卷第6期,1988年12月,頁6-9。
鄭淳予,〈一生創作二十七部經典戲劇 五十八歲癌逝 李國修人生謝幕 燭光不滅照亮劇場〉,《今周刊》第863期,2013年7月,頁56-57。
鄭寶娟,〈那一夜,他們說相聲:訪賴聲川、李立群、李國修談「表演工作坊」的實驗心得〉,《新書月刊》第19期,1985年4月,頁26-33。
董成瑜,〈【非常人語】比焦慮還多 李國修〉,《壹周刊》第253期,2006年3月,頁64-68。
董健,〈試論臺灣與大陸小劇場運動之同與異〉,《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1999年4月,頁49-53。
獨家報導採訪組,〈迷戀劇場魔力的劉靜敏〉,《獨家報導》第27期,1987年10月,頁105-109。
獨家報導採訪組,〈那一夜,猶抱劇本半遮面 這一生,揮卻自閉上舞臺 李國修的「屏風」情節〉,《獨家報導》第34期,1988年1月,頁60-62。
獨家報導採訪組,〈【專題企劃喜劇演員妙人妙事大會串】顧寶明擇善固執的「笑點哲學」〉,《獨家報導》第38期,1988年3月,頁48。
夢非,〈顧寶明‧李國修不爭排名全力演好小角色〉,《TTV電視周刊》第1103期,1983年11月,頁118-119。
盧健英主持、鄭雅蓮記錄整理,〈喜劇.兩國論 吳興國vs.李國修〉,《表演藝術》第153期,1995年9月,頁36-43。
盧健英主持、陳思涵記錄整理,〈與鐵獅玉玲瓏的一場驚異派對 紀蔚然vs.許效舜〉,《表演藝術》第139期,2004年7月,頁52-59。
鍾明德,〈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和小劇場運動:一切由「荷珠新配」開始〉,《中外文學》第24卷第12期(總288),1996年5月,頁26-60。
鍾淑貞,〈訪姚一葦、李殿魁、朱西寧、上官予談「蘭陵」 看年輕人的實驗 年長人的廻響〉,《幼獅文藝》第63卷第2期(總386),1986年2月,頁22-28。
蔡欣欣,〈進軍小劇場:傳統戲曲在臺灣的新策略〉,《福建藝術》2004年5月號,2004年5月,頁46-49。
蔡明蓉,〈從角色人物的「肢體語言」探看《新荷珠新配》的主題意涵〉,收入在景文科技大學《第五屆通識教育─傳統學術與當代人文精神 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5月,頁53-74。
蔡奕柏,〈金士傑.李立群演活生命〉,《禪天下》第76期,2008年8月,頁70-75。
鍾淑貞,〈訪姚一葦、李殿魁、朱西寧、上官予談「蘭陵」 看年輕人的實驗 年長人的迴響〉,《幼獅文藝》第386期,1986年2月。
鴻鴻,〈沒玩過的都好玩催生多少異數家 蘭陵人的多元回音〉,《表演藝術》第197期,2009年5月,頁52-53。
勵嘉瑋,〈戲劇之集中型式─荷珠配〉,《中國戲劇集刊》第5期,1984年5月,頁76-77。
薛秀芳,〈全民來讀劇 文化新驚奇〉,《書香遠傳》第17期,2004年10月,頁48-49。
譚德英,〈舞臺人生─周金福的戲劇世界〉,《國劇月刊》第36期,1979年12月,頁47-48。
羅禾、清和整理,〈「我們一同走走看!」─第一屆實驗劇展專輯  第一屆「實驗劇展」座談會〉,《幼獅文藝》第323期,1980年11月,頁139-154。
尉天聰,〈姚一葦先生與五○年代的臺灣文學批評〉,「姚一葦先生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論文」,1998年4月11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行,頁1-5。(抽印本)
*以下只知作者、篇名、頁碼(其他相關出版資料不詳,詳第一章第五節)
吉布遜,〈楊麗音 千變女郎 窮怕了〉,頁90-97。
賴丕遠,〈我不醜,也很溫柔 楊麗音希望能登臺說「感謝父母﹑感謝……」的話〉,頁113-115。

四、報紙評論
卜美人,〈李天柱.李國修兩相好 演技日佳 金鐘獎同入圍〉,《民生報》,1982年2月24日,第7版。
于國華,〈讀劇挑戰演員與觀眾 第一屆臺灣國際讀劇節以法國為主題 金士傑《荷珠新配》為開幕戲〉,《民生報》,2003年10月23日,A12文化風信。
于善祿,〈戲劇,感染我吧!〉,《聯合報》,2003年5月17日,B6文化。
于善祿,〈簡約的劇場 不簡約的人生功課〉,《中國時報》,2011年3月13日,21人間新舞臺。
中央社臺北二十三日電,〈星洲國際藝術節 「荷珠新配」赴會〉,《民生報》,1986年11月24日,04文化新聞版。
王宛茹,〈非關政治 三黨助理演戲〉,《聯合晚報》,1995年7月16日,3話題新聞。
王祖授,〈大家談 看金士傑演電視橋劇後隨想 老問題.新話題〉,《民生報》,1981年7月28日,8國際視窗。
王祖授,〈移花接木篇 先從星星吃起─談爭取觀眾的方法〉,《民生報》,1982年4月1日,10影劇新聞。
王耿瑜,〈金士傑〉,《聯合晚報》,1994年11月4日,21天地。
王淩莉,〈荷珠新配音樂劇笑果十足 劇中角色新詮釋賦予音樂生命力〉,《自由時報》,2004年6月25日,49藝術文化。
王凌莉,〈《荷珠新配》音樂劇加演〉,《自由時報》,2004年7月15日,49藝術文化。
王凌莉,〈《荷珠新配》張鳳書配李小平 讀劇演出 金士傑刮掉羅北安的鬍子〉,《自由時報》,2003年11月25日,45藝術文化。
王雅蘭,〈導演劉華邀她與上官亮共同主持 沈嶸 荷珠新配新感動〉,《民生報》,1998年12月2日,14影視掃描。
王乾任,〈如果沒有李國修這樣的傻子〉,《臺灣蘋果日報》,2013年7月3日,A19論壇。
文紀,〈菊壇璞玉:趙復芬〉,《徵信新聞》,1967年8月13日,第8版。
石靜文,〈蘭陵劇坊 雖是捉襟見肘 卻也風雷隱傳〉,《民生報》,1980年9月22日,第10版。
石靜文,〈周金福 家有小丑 周陸麟 得天獨厚 「小花臉父子」同臺別苗頭?〉,《民生報》,1981年4月10日,第8版。
石靜文,〈冷氣機惹禍 蘭陵團員病倒 金士傑身在螢幕 心在舞臺〉,《民生報》,1981年7月17日,第8版。
石靜文,〈劉靜敏 李天柱 李國修入圍角逐金鐘獎 蘭陵團員皆振奮〉,《民生報》,1982年3月7日,8國際視窗。
江世芳,〈金士傑蟄伏六年再搞大戲  與表坊合作推出喜劇「意外死亡」〉,《中國時報》,1995年9月16日,23影藝文化。
江世芳,〈金士傑可觀的「廚藝」〉,《中國時報》,1995年11月15日,23影藝文化。
宇若霏,〈趙自強《新荷珠新配》逼出三十年功力〉,《蘋果日報》,2009年04月14日,C4娛樂名人。
宇若霏,〈屏風掌門人操勞二十五年  「不做劇團會死」〉 ,《臺灣蘋果日報》,2011年12月22日,C2 娛樂。
宇業熒,〈最佳男配角側寫 顧寶明最大成就在舞臺〉 ,《中國時報》,1992年12月13日,45 29屆金馬獎特別報導。
何一瑋,〈李國修的異想世界 這輩子只做好 人生鳥鳥這件事 一人串演22角色 創下紀錄 經營劇團 只為找到自己 大聲哭 大聲笑〉,《人間福報》,2008年6月28日,8當代人物戲劇月。
何一瑋,〈李國修的異想世界 這輩子只做好 人生鳥鳥這件事 度過人生千萬認真 一共生了三十八個孩子 師徒一家親〉,《人間福報》,2008年6月28日,9當代人物戲劇月。
何一瑋,〈李國修的異想世界 這輩子只做好 人生鳥鳥這件事 無所不魚的達人 劇場鬥士 抱持夢想〉,《人間福報》,2008年6月28日,10當代人物戲劇月。
何定照,〈國光重演「荷珠配」觀古照今〉,《聯合報》,2009年12月8日,B02北市綜合新聞。
李立亨,〈荷珠新配 劇運二十年 老戲新演 第一屆實驗劇展掀起臺灣劇場二十年熱情不歇〉,《中國時報》,2000年7月15日,第41版。(附〈《荷珠新配》 首演版演職員表〉及〈蘭陵劇坊重要成員如今安在哉?〉)
李玉玲,〈金士傑三胞胎劇本集誕生〉,《聯合報》,2003年5月17日,B6文化。
李玉玲,〈舞臺劇三巨頭為一幅畫飆戲 顧寶明、金士傑、李立群十二年未同臺 因果陀新戲「ART」年底臺北展絕活〉,《聯合報》,2003年7月13日,B6文化。
李玉玲,〈秋涼讀劇48小時接力 「匠心讀劇祭」24日登場重讀「荷珠新配」開幕 「首屆臺灣國際讀劇節」下月展開〉,《聯合報》,2003年10月23日,B6文化。
李玉玲,〈荷珠新配 暑假唱給你聽〉,《聯合報》,2004年4月28日,A12文化。
李玉玲,〈茶館好戲真怕颱風攪局還擔心舞臺景深淺 難呈現老舍小說的大器〉,《聯合報》,2004年7月1日,B6文化。
李玉玲,〈爆笑版荷珠新配 衝暑假票房 加演不走高雅路線 表坊「威尼斯雙胞案」也推得辛苦〉,《民生報》,2004年7月22日,B6文化。
李玉玲,〈蘭陵三十 將再現傳奇〉,《聯合報》,2009年1月26日,A1要聞。
李玉玲,〈消失二十年 蘭陵三十年 戲胞甦醒〉,《聯合報》,2009年3月20日,E2文化廣場。
李志展、蕭孜玹,〈國修《綜藝100》心力交瘁 踩煞車熬成劇團國寶〉,《臺灣蘋果日報》,2013年7月4日,C3娛樂名人。
李怡芸,〈金士傑獻寶 劇本成書 三十年醞釀七個作品 看遍臺灣劇場史〉,《星報》,2003年5月17日,8哈燒藝文。 
李拓,〈金士傑架子十足〉,《聯合晚報》,1988年5日2日,第8版。
李國修,〈《劇評》果陀劇場─火車起站 時:16-19日 地﹕臺北火車站演藝廳 戲說人心 遐想兩岸 向高行健致敬〉,《民生報》,1992年10月18日,14文化新聞。
吳靜吉,〈「荷珠新配」的角色啟思〉,《中國時報》,1986年10月13日,8人間。
汪宜儒,〈蘭陵慶三十 創團夥伴重演經典〉,《中國時報》,2009年2月20日,A12文化新聞。
汪宜儒,〈沒有蘭陵 就沒有屏風、紙風車〉,《中國時報》,2009年2月20日,A12文化新聞。
汪宜儒,〈《小檔案》京劇改編 爆笑諷刺 看得過癮〉,《中國時報》,2009年4月13日,A10文化新聞。
汪宜儒,〈新荷珠新配 蘭陵三十 三代飆戲〉,《中國時報》,2009年4月13日,A10文化新聞。
汪宜儒,〈蘭陵劇坊卅歲+吳靜吉七十歲 頒獎吳靜吉 總統:臺灣有你真好〉,《中國時報》,2009年5月4日,A12文化新聞。
汪宜儒,〈蘭陵三十論壇 林懷民:臺灣表演藝術需要通路〉,《中國時報》,2009年5月23日,A20文化新聞。
汪宜儒,〈「看見競爭的殘酷」 新世代憂未來〉,《中國時報》,2009年5月23日,A20文化新聞。
汪宜儒,〈表演藝術金士傑:當生日禮物〉,《中國時報》,2009年7月7日,A10文化新聞。
何定照,〈三代蘭陵人新荷珠新配〉,《聯合報》,2009年4月14日,A6生活。
何定照,〈李國修 回饋蘭陵劇坊〉,《聯合報》,2009年5月6日,B2北市綜合新聞。
何定照,〈喪祭 蘭陵音樂家 陳建華病逝〉,《聯合報》,2009年7月9日,B1北市.運動。
何定照,〈陳建華追思音樂會〉,《聯合報》,2009年7月17日,A8生活。
何定照,〈一退天地闊 吳靜吉戲說三大夢 一戲劇 當不成演員 催生「蘭陵劇坊」 二心理學 融入戲劇表演 三教育 激發「創造力」〉,《聯合報》,2009年8月23日,A8。(附〈有個夢:富孩子幫窮孩子付學費〉、〈熱情大方 讓老靈魂跟著開心〉)
何定照,〈國光重演「荷珠配」觀古照今〉,《聯合報》,2009年12月8日,B2北市綜合新聞。
金士傑口述、陳義明整理,〈跟生活談戀愛─金士傑談在小劇場的日子〉,《中央日報》,2000年11月2日,第20版。
金文光,〈周金福有子傳衣缽〉,《民生報》,1978年12月13日,第10版。
金文光,〈名丑列傳之四 周金福渾身是戲〉,《民生報》,1979年1月8日,第10版。
金文光,〈收斂倔強脾氣.重回復興排戲 趙復芬猛練身段〉,《民生報》,1979年3月16日,第10版。
金文光,〈蘭陵劇坊.無聲的奉獻者 金士傑.奔馳戲劇崎嶇路〉,《民生報》,1980年7月16日,第10版。
周安儀,〈創造真正中國人的戲劇〉,《青年戰士報》,66年10月27日,第11版。
周美蕙,〈參與創立「蘭陵劇坊」 啟蒙臺灣現代劇場 吳靜吉和辣媽媽有不解之緣〉,《聯合報》,1998年5月10日,14文化。
周美蕙,〈臺灣第一個小劇場 蘭陵劇坊三十歲〉,《聯合報》,2009年5月4日,B2北市綜合新聞。
林采韻,〈名家打理行頭 「天作之合」唱出時尚〉,《中國時報》,2008年8月29日,A14文化新聞。
林采韻,〈《荷珠新配》作曲陳建華肝癌病逝〉,《中國時報》,2009年7月17日,A16。
林育新,〈「創意課程」透過戲劇 學習溝通〉,《經濟日報》,2006年10月08日,C1管理學苑。
林英喆,〈讀劇翻新劇場經驗 幕後過穩幕前分享 讀劇節昨揭幕 劇場人人投入 排練毫不放鬆〉,《民生報》,2003年11月25日,A13文化新聞。
林靖紋,〈新版荷珠新配 北市議員助理粉墨登場〉,《中國時報》,1995年8月21日,23影藝文化。
林靖紋,〈金士傑為「荷珠新配」加「色」料?〉,《中國時報》,1995年8月21日,23影藝文化。
邱坤良,〈卅年一覺蘭陵夢〉,《聯合報》,2009年5月3日,D3聯合副刊。
念茲,〈海光雙鳳 趙復芬劉復雯〉,《經濟日報》,1968年3月20日,6俱樂部•通訊。
孟菁葦,〈金士傑:今天我來說相聲〉,《中國消費者報》,2000年2月22日,4文體視點。
姚一葦,〈期等傑作的來臨〉,《聯合報》,1979年8月2日,8聯合副刊。
姚立群訪問,〈卓明:打開腦袋最重要〉 ,《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第32期,2013年10月9日。(無版次)
官鴻志,〈舞臺上的新苗─話藝壇.看前景─蘭陵劇坊〉,《中國時報》,1984年2月6日,8人間。
洪秀瑛,〈金士傑獲上海白玉蘭最佳主角獎〉,《中國時報報》,2012年4月19日,A13文化新聞。
秋柳,〈周金福人在笑聲淚影中〉,《聯合報》,1954年11月14日,第6版。
紀慧玲,〈糖尿病纏身三十寒暑 「臺灣第一丑」元氣耗盎盡 周金福 睡夢中辭世〉,《民生報》,1991年11月25日,10影劇新聞。
紀慧玲,〈蘭陵劇坊麥子式戲劇革命 小劇場研討會 談昔日論萌芽與發展〉,《民生報》,1996年5月3日,14藝文新聞。
紀慧玲,〈訓練方法與戲劇思想 劇場 建立自主性 探路 苦尋自體性〉,《民生報》,1996年5月5日,14藝文新聞。
紀慧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系列報導之五 戲劇類得主 戲說小人物李國修 集編、導、演於一身 熱情無盡 創作不絕〉,《民生報》,1997年9月25日,33藝文風采。
紀慧玲,〈李國修寄望開創新世紀 長期玩命無懼後浪〉,《民生報》,1998年10月1日,19藝文新聞。
紀慧玲,〈等待果陀五十年 臺灣回聲盪漾 三八年前《劇場》雜誌演出 開實驗劇場風氣 賴聲川、陸愛玲兩度製作讓臺灣重新注視〉,《民生報》,2003年1月9日,A12文化風信。
紀慧玲,〈「老舍熱」從大陸燒到臺灣 北京曲劇團帶來三齣代表作〉,《民生報》,2001年1月11日,A6文化風信。
紀慧玲,〈金士傑李立群李國修劇場三傑 歷史交會 臺灣新劇場運動多老 他們就多老 帶給觀眾笑與淚的深刻記憶〉,《民生報》,2002年8月10日,A12文化風信。
紀慧玲,〈ㄍㄧㄥ了四分之一世紀原創劇本要出書了 金士傑愛用舊月曆紙寫戲〉,《民生報》,2003年3月21日,A12文化風信。
紀慧玲,〈金士傑劇本集合又把大家聚一堂 投入劇場廿五載首次端出文字作品〉,《民生報》,2003年5月17日,A13文化新聞。
紀慧玲,〈京劇荷珠配逗趣博君笑 今晚登場 先聽金士傑演講〉,《民生報》,2004年4月3日,A12文化風信。
紀慧玲,〈荷珠新配音樂劇 挑戰原著諧趣 那卡西 民歌 加上京劇鑼鼓保證像上流美一樣讓人噴飯〉,《民生報》,2004年4月28日,A12文化風信。
紀慧玲,〈荷珠新配用唱的嬉笑經典不怕「醜」〉,《民生報》,2004年6月25日,A12文化風信。
紀慧玲,〈荷珠新配新唱 經典對白不改「唐太太」賣力風騷〉,《民生報》,2004年7月1日,A12文化風信。
徐開塵,〈渾身是戲 金士傑風靡風動劇場〉,《民生報》,1998年12月4日,19藝文新聞。
徐萍,〈方巾丑周金福〉,《經濟日報》,1969年8月23日,9大都會。
夏曉虹,〈近代世變與知識者的文化選擇〉,《人民政協報》,2012年2月6日,C02。
陶子,〈支撐起劇場的重量興格調─記臺灣戲劇人金士傑〉,《北京日報》,2003年9月14日。(無版次)
郭士榛,〈X小姐演出現代人的徬徨 姚一葦創作劇本 金士傑等人精彩呈現〉,《中央日報》,2000年7月22日,17文教焦點•藝文傳奇。
郭士榛,〈金士傑編導舞臺劇新作 曾江、趙自強、劉瑞琪 永遠的微笑 探觸女人心〉,《中央日報》,2002年7月24日,10教育圈藝文。
郭士榛,〈金士傑書寫戲劇〉,《中央日報》,2003年5月17日,14教育藝文。
郭士榛,〈首屆臺灣讀劇節 荷珠新配揭序幕〉,《中央日報》,2003年11月25日,14教育藝文。
郭士榛,〈荷珠新配改編音樂劇演出〉,《中央日報》,2004年4月28日,14教育藝文。
郭士榛,〈荷珠新配未演先風騷 顏嘉樂一襲美背 吸引眾人目光〉,《中央日報》,2004年6月29日,14教育藝文。
郭士榛,〈三十年了 蘭陵人重聚 再現傳奇 吳靜吉、金士傑、卓明等劇場人 齊聚憶當年 4月推「荷珠新配」等舊劇加新演〉,《人間福報》,2009年2月20日,7藝文。
郭士榛,〈《新荷珠新配》三代同臺飆戲 蘭陵一代 荷珠劉若瑀、趙旺李國修揭開首幕〉,《人間福報》,2009年4月14日,7藝文。
陳文芬,〈當年臺灣劇場一頁傳奇 如今個個獨領風騷 金士傑出劇本集 老蘭陵都到齊〉,《中國時報》,2003年5月19日,A13文化/社會。
陳白,〈在實驗的路上〉,《聯合報》,1980年10月2日,8聯合副刊。
陳正毅,〈為現代舞臺劇找尋方向 蘭陵劇坊新嘗試 將演出荷珠新配〉,《中央日報》,1980年7月13日,9影藝新聞。
陳正毅,〈為中國現代劇開路 蘭陵劇坊深具信心 積極排練推出兩齣新戲〉,《中央日報》,1980年9月25日,9影藝新聞。
陳和宗,〈【在地方法】在舞臺上重新出發〉,《經濟日報》,2006年10月12日,A14企管副刊。
陳秀玲,〈自組三色堇劇團 搬演蘭陵劇坊老戲碼「荷珠新配」 三黨議會助理後天粉墨登場〉,《中國時報》,1995年8月27日,14大臺北綜合新聞。
陳金鳳,〈荷珠新配〉,《人間福報》,2009年10月13日,12家庭。
陳芝宇,〈劇場盛事 讀劇2饗宴 名人襄助〉,《星報》,2003年10月13日,4藝界人生。 
陳芝宇,〈金士傑看戲會生氣 一眼識破投機客 保持挑剔不同流〉,《星報》,2003年10月23日,8權威麥克風。
陳芝宇,〈戲胞在跳躍價碼不重要 張鳳書金士傑絕配〉,《星報》,2003年11月11日,4藝界人生。
陳芝宇,〈鳳還巢 金開心 張鳳書二扮荷珠 金士傑讚她有料〉,《星報》,2003年11月25日,4藝界人生。
陳芝宇,〈荷珠新配唐太太下海 穿肚兜賣弄風情顏嘉樂背受矚目〉,《星報》,2004年4月13日,4藝界人生。
陳芝宇,〈戲說上流社會〉,《星報》,2004年6月15日,A8藝能SPA。
陳芝宇,〈荷珠新配鬧哄哄 鑽探手冊沒人影〉,《星報》,2004年7月1日,A5文化大宅門。
陳芝宇,〈荷珠新配逗得大夥呵呵笑 顏嘉樂大展風騷 黃士偉說唱夠絕〉,《星報》,2004年07月4日,A5文化大宅門。
陳芝宇,〈「劇團」外強內虛〉,《星報》,2004年12月31日,A3 2004年這一年特別報導。
陳映如,〈顧寶明 冷面笑匠 熱愛演戲〉,《中央日報》,2001年9月10日,15影視娛樂。
陳盈珊,〈吳興國等待果陀 等到金士傑〉,《中國時報》,2005年9月26日,D8文化藝術。
陳淑英,〈戀戀母女情 劉若瑀苦行求藝〉,《中國時報》,2007年12月30日,A1文化新聞。(劉若瑀即劉靜敏)
陳淑英,〈注定站在舞臺上〉,《中國時報》,2007年12月30日,A1文化新聞。
陳璐茜,〈荷珠新配 旅人狂想曲〉,《聯合報》,1998年6月5日,42深度旅遊周報香港。
黃北朗,〈顧寶明 心中有委曲〉,《聯合報》,1982年5月17日,第9版。
黃北朗,〈荷珠新配舊戲重演 角色詮釋另創新意〉,《聯合報》,1986年10月4日,9綜藝。
黃宗茂,〈「天作之合」音樂劇將登場 趙詠華加入表演陣容〉,《大紀元》,2008年8月2日。
黃美惠、陳幼君,〈在現實中謀生 為理想而創作 拉鋸戰中忠於自我 黃春明 金士傑 怎麼過來的?〉,《民生報》,1986年11月14日,9文化新聞。
黃富美,〈時事議題皆入戲 三黨國會助理合演荷珠新配〉,《中央日報》1995年8月27日,7文教。
黃俊銘,〈讀劇之夜「荷珠新配」開場〉,《聯合報》,2003年11月25日,B6文化。
黃湞尹,〈楊麗音PK鄧安寧 招惹阿飄小三〉,《自由時報》,2011年10月27日,D6影視名人。
黃寤蘭,〈「蘭陵劇坊」與劇展的震撼〉,《聯合報》,1980年6月5日,9影視綜藝。
黃寤蘭,〈以年輕人的創意為戲劇灌注新血 「蘭陵劇坊」成績斐然〉,《聯合報》,1980年7月12日,9影視綜藝。
黃寤蘭,〈調養四個月.用心學崑曲 趙復芬今晚顯身手〉,《聯合報》,1981年6月8日,9影視綜藝。
黃寤蘭,〈第二屆實驗劇展系列報導蘭陵劇坊第二齣戲 推出「公雞與公寓」〉,《聯合報》,1981年6月29日,9影視綜藝。
黃落萍,〈蘭陵劇坊三十年 《新荷珠新配》話當年〉,《臺灣醒報》,2009年4月14日。
張必瑜,〈十年前,一齣《荷珠新配》開啟臺灣劇場契機/蘭陵此番渡海滿懷雄心/巡演所得將捐作當地文化基金〉,《聯合報》,1980年3月12日,17文化藝術。
張必瑜,〈病魔打不倒國劇名丑周金福 又粉墨登場 作表細膩戲迷叫好 廿六日將與張至雲合演「拾玉鐲」〉,《中央日報》,1983年1月24日,第9版。
張必瑜,〈磨歷九年,蘭陵長大了! 老將新秀 聯演「荷珠新配」〉,《中央日報》,1986年9月27日,9影藝新聞。
張必瑜,〈十年前,一齣《荷珠新配》開啟臺灣劇場契機 蘭陵此番渡海滿懷雄心 巡演所得將捐作當地文化基金〉,《聯合報》,1990年3月12日,17藝術•文化。
張秀珍,〈新荷珠新配 三代耍詐尬戲〉,《Upaper》,2009年4月20日,16藝文。
張夢瑞,〈蘭陵劇坊解散了 文藝季有個頭庝問題〉,《民生報》,1991年8月5日,14文化新聞。
張夢瑞,〈劉華殘障者的可樂果〉,《民生報》,1999年11月11日,24銀色停機坪。
張瓈文,〈弦月之美展現殘障人士藝術成果:可樂果劇團明晚推出「荷珠新配」/視障聲樂家徐雅惠後天獨唱會/弦月舞集六日公演〉,《中國時報》,11文化藝術。
許常惠,〈從「荷珠新配」的演出 談舞臺音樂〉,《聯合報》,1980年10月2日,08聯合副刊。
曹麗蕙,〈荷珠新配 以音樂劇呈現經典之作 由金士傑的學生李明澤執導演筒 盼再創該劇里程碑〉,《人間福報》,2004年4月28日,06藝文萬花筒。
曹麗蕙,〈傳統荷珠配著著上「時代新衣」 荷珠新配 戲中有歌、歌中有戲〉,《人間福報》,2004年6月25日,06藝文萬花筒。
景小佩,〈趙復芬愁聲帶結〉,《民生報》,1983年12月11日,第12版。
景小佩,〈小花瞼近半世紀 周金福最能入戲〉,《民生報》,1984年2月23日,第12版。
溫禾,〈丑行人才少 玩笑戲失傳 周金福有感嘆〉,《中國時報》,1978年8月2日,第7版。
溫禾,〈名丑周金福 病中痛中散布歡樂 教戲寫戲敬業專情〉,《中國時報》,1979年6月7日,第7版。
傅光明,〈老舍的劇作〉,《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11月21日。
嵇若昕,〈實驗劇展明天開鑼 蘭陵劇坊首先登場〉,《中央日報》,1981年6月29日,第9版。
富翁,〈海光首屆學生今起畢業公演十天 九年坐科期滿新秀佳劇紛陳〉,《民生報》,1978年4月6日,10體育要聞。
曾清嫣,〈金士傑 演戲 迷戲 更愛默劇〉,《聯合報》,1991年8月27日,20文化廣場。
湯碧雲,〈山東梅蘭芳 風韻不減 王振祖再登舞臺已隔二十載〉,《中國時報》,1979年12月8日,第9版。
湯碧雲,〈第一屆實驗電影 荷珠配老戲新演 坊主金士傑編劇有創意〉,《中國時報》,1980年7月15日,9綜藝。
馮復華、葉君遠、羅嘉薇、胡幼鳳,〈收祖筠為徒 侯冠群激的〉,《聯合報》,2006年9月26日,A10相對論。
馮復華、葉君遠、羅嘉薇、胡幼鳳,〈「我錯一句 她立刻能接上來」〉,《聯合報》,2006年9月26日,A10相對論。
馮復華、葉君遠、羅嘉薇、胡幼鳳,〈「只要有人看相聲 我就演」〉,《聯合報》,2006年9月26日,A10相對論。
馮復華、葉君遠、羅嘉薇、胡幼鳳,〈從小聽到大 郎祖筠看吳兆南 像神一樣〉,《聯合報》,2006年9月26日,A10相對論。
瘂弦,〈表演藝術家 金士傑印象〉,《聯合報》,1999年8月19日,37聯合副刊。
楊全嚴、張必瑜,〈華岡藝術畢業 單純天真 張世強 蘭陵劇坊出色演員〉,《聯合報》,1990年6月14日,4社會觀察。
楊忠衡,〈《新藝見》戲劇均衡、精煉的小型音樂劇 「新」不是形式,而是精神;「藝見」是藝術見解,也同時是看見與發現〉,《民生報》,2004年9月29日,A12文化風信。
楊景婷、張瑞振、葉文正,〈張小燕懷念摯友神經質 不捨王月四八歲守寡〉,《臺灣蘋果日報》,2013年7月4,C2娛樂名人。
楊憲州,〈竹南假日廣場 熱鬧一天 活動多樣化 闔家有得玩〉,《中國時報》,1998年11月9日,19桃竹苗社會新聞。
褚鴻蓮,〈由喜到丑再主持 顧寶明寶得有味!〉,《中國時報》,1984年3月3日,9綜藝。
褚姵君,〈瘦得像鬼 金士傑心疼李國修〉,《聯合報》,2010年8月13日,C2星話題。
菊翁,〈勉:趙復芬〉,《經濟日報》,1968年6月23日,8俱樂部。
趙靜瑜,〈《荷珠新配》唱將起來 戲劇摻和音樂大考驗〉,《自由時報》,2004年4月28日,49 Art藝術文化。
趙靜瑜,〈荷珠新配 大風音樂劇場〉,《自由時報》,2004年5月10日,49藝術文化。
趙靜瑜,〈新荷珠新配重演 三代蘭陵人齊聚〉,《自由時報》,2009年4月14日,D08藝術文化。
趙靜瑜,〈回味臺灣劇場史 《蘭陵劇坊》紀錄片明首播〉,《自由時報》,2012年5月7日,D08文化.藝術。
趙靜瑜 嚴心妤 吳志偉 曾德蓉 陳慧玲 張釔泠 封以恩 彭顯鈞,〈臺灣卓別林 暫別變永別〉,《自由時報》,2013年7月3日,A03焦點新聞。
趙靜瑜,〈掌聲笑聲伴淚水 三千戲迷齊送李國修〉,《自由時報》,2013年7月19日,D06影視名人。
劉小令,〈永遠的金士傑,永遠的經典,永遠的劇場地標〉,《新浪娛樂》,2003年09月10日。
劉立華,〈初升的帷幕─介紹「荷珠新配」與「貓的天堂」〉,《聯合報》,1980年9月27日,第8版。
劉映蘭,〈中文歌劇「天作之合」誕生 趙詠華跨刀演唱〉,《中廣新聞網》,2008年8月18日。
劉家瑄、吳素柔,〈新荷珠新配 蘭陵三代演員 五月重現經典〉,《中央社》,2009年4月13日。
劉潔妃,〈臺灣讀劇節 荷珠新配打頭陣 十場讀劇輪番演出「王有道休妻」、「蒲公英之劍」今晚登場〉,《人間福報》,2003年11月25日,13藝文萬花筒。
潘星,〈弦月之美展現殘障人士藝術成果 可樂果劇團明晚推出「荷珠新配」/視障聲樂家徐雅惠後天獨唱會/弦月舞集六日公演〉,《中國時報》,1998年12月4日,11文化藝術。
歐銀釧,〈舞臺演員戲裏戲外 舞臺上的劉靜敏彷彿置身殺戮戰場〉,《民生報》,1988年9月5日,16影劇新聞。
葉蕙蘭,〈香港藝術節蘭陵劇坊應邀演出 十七年來首次邀請寶島劇團與會〉,《民生報》,1988年12月18日,14文化新聞。
葉蕙蘭,〈香港藝術節揭幕 蘭陵劇坊賣座不壞〉,《民生報》,1989年1月29日,14文化新聞。
賴廷恆,〈第一屆臺灣國際讀劇節開幕 向經典劇作「荷珠新配」致敬 金士傑嘆荷珠永不老〉,《中國時報》,2003年11月25日,C8藝術人文。
賴廷恆,〈霹靂火壞女人邢速蘭 張鳳書 讀荷珠不再心虛〉,《中國時報》,2003年11月25日,C8藝術人文。
賴廷恆,〈新《荷珠新配》 音樂劇7月登場〉,《中國時報》,2004年5月11日,C8藝術人文。
賴廷恆,〈《荷珠》新配 就在七月〉,《中國時報》,2004年6月27日,C8藝術人文。
鍾明德,〈《文化特餐》要怎樣收穫 先怎樣栽─給文建會劇場研習營同學的幾句話〉,《民生報》,1992年8月25日,14文化新聞。
蔡淑媛、趙靜瑜、嚴心妤,〈最後一次謝幕…… 李國修癌逝〉,《自由時報》,2013年7月3日,A01焦點新聞。
鴻鴻,〈永遠的金寶.不變的微笑 寫在金士傑《永遠的微笑》演出前〉,《中央日報》,2002年8月26日,第13版。
鴻鴻,〈蘭陵三十─臺灣劇場的結算與再出發〉,《聯合報》,2009年5月24日,D2文化廣場。
韓良露,〈父親的國劇時代〉,《聯合報》,2014年4月26日,A19民意論壇。
蕭孜玹,〈李國修 病榻傳戲功並託夢 臨終盯兒 《北極之光》電影版〉,《臺灣蘋果日報》,2013年7月4日,C2娛樂名人。
蕭孜玹,〈李天柱讚老同學國修熱血 金士傑心疼 「用情太深」〉 ,《臺灣蘋果日報》,2013年7月4日,C4娛樂名人。
鐸音,〈復興劇校 趙復芬連趕三〉,《聯合報》,1972年7月4日,第8版。
魏鑫陽,〈政大EMBA 巧扮臺客酒女老鴇學管理〉,《蘋果日報》,2006年10月3日,B02證券。
*以下作者不詳(依時間先後排序)
〈沈復嘉/電視平劇/荷珠配〉,《徵信週刊》,1965年11月20日,第7頁影劇。
〈趙復芬 技藝日進〉,《中國時報》,1972年12月22日,第7版。
〈「小梅蘭芳」趙復芬 菊壇新秀〉,《聯合報》,1972年12月22日,第8版。
〈海光國劇隊 今演荷珠配〉,《民生報》,1978年4月9日,第10版。
〈復興今演荷珠配〉,《民生報》,1978年7月26日,第10版。
〈廿一日接檔公演國劇 明駝有新陣容 鈕方雨、趙復芬加盟 復興劇校將全力支援〉,《中央日報》,1979年7月18日,第6版。
〈明駝廿一起公演一週 新加盟演員都有重頭戲〉,《民生報》,1979年7月18日,第9版。
〈鈕方雨.趙復芬.翁中芹携手加盟明駝後 國劇團隊實力引起消長 明駝如虎添翼.大鵬倍受壓力.復興潰難成軍〉,《民生報》,1979年7月18日,第9版。
〈「演出」演出 金士傑實驗處女作 黃偉立登場感人作〉,《中國時報》,1979年11月8日,第9版。
〈趙復芬擅演內心戲 生死恨貼出見真章〉,《中國時報》,1979年12月8日,第9版。
〈中視:荷珠配/臺視七星廟(上)〉,《民生報》,1980年1月19日,第9版。
〈中視今播荷珠配〉,《中國時報》,1980年1月19日,9綜藝。
〈舞臺劇「荷珠新配」 昨午彩排頗獲好評〉,《民生報》,1980年7月7日,10體育新聞。
〈第一屆實驗劇展 四團體參加演出 十五日首演「荷珠新配」〉,《聯合報》,1980年7月8日,第9版。
〈首屆實驗劇展 訂十五日揭幕〉,《中央日報》,1980年7月13日,第9版。
〈「蘭陵劇坊」打頭陣 實驗劇展今日首演〉,《民生報》,1980年7月15日,10體育新聞。
〈海光今演「荷珠配」〉,《民生報》,1980年7月28日,第10版。
〈舞臺劇「荷珠新配」 將作系列演出 導演李行支援演出費〉,《中央日報》,1980年8月15日,9影藝新聞。
〈蘭陵劇坊籌募基金 荷珠新配再度推出〉,《中國時報》,1980年9月11日,9綜藝。
〈蘭陵劇坊昨晚演出 全場觀眾如醉如痴 作家學者咸認演出成功 將可帶動臺灣劇運發展〉,《中央日報》,1980年9月26日,第7版。
〈「蘭陵劇坊」今起公演〉,《民生報》,1980年9月26日,10版體育新聞。
〈蘭陵劇坊今起公演 演出「貓的天堂」「荷珠新配」兩劇〉,《聯合報》,1980年9月26日,9彩色版。
〈蘭陵劇坊定月底公演 「荷珠新配」將再推出〉,《聯合報》,1980年9月30日,9彩色版。
〈名伶趙復芬病嗓 不能參加本檔公演〉,《聯合報》,1981年4月9日,第9版。
〈明駝國劇隊八日起公演 趙復芬復出.徐露赴港不參加〉,《聯合報》,1981年6月5日,第9版。
〈從牧場經營到舞臺表演  金士傑的演藝之路〉,《聯合報》,1981年6月5日,第9版。
〈中視:十字坡.荷珠配 臺視:春秋配〉,《民生報》,1982年8月7日,10影劇新聞。
〈「蘭陵劇坊」到屏東 「荷珠新配」明登場〉,《民生報》,1982年11月7日,11地方新聞。
〈鈕方雨定廿日晚 演出荷珠配〉,《聯合報》,1982年12月18日,6彰化版。
〈鈕方雨演出荷珠配 縣府禮堂座無虛席 縣長贈「發揚國粹」獎牌〉,《聯合報》,1982年12月22日,6彰化版。
〈蘭陵劇坊正當紅 金士傑作「冷板凳」〉,《中國時報》,1983年7月22日,9綜藝。
〈華視:除三害.荷珠配 中視:清官冊〉,《民生報》,1983年9月11日,11影劇新聞。
〈華視:馬援歸漢.進官保國 中視:武松打店.荷珠配〉,《民生報》,1983年11月20日,11影劇新聞。
〈「荷珠配」今晚播出〉,《中國時報》,1984年2月28日,9綜藝。
〈臺視今日國劇神仙嶺.荷珠配〉,《民生報》,1984年5月26日,11影劇新聞。
〈華視:秦香蓮蓬(下) 中視:武松打虎.荷珠配〉,《民生報》,1984年6月24日,11影劇新聞。
〈蘭陵名作荷珠新配 十一月將在星公演〉,《中央日報》,1986年6月30日,9影藝新聞。
〈蘭陵劇坊籌演新戲 卓明 金士傑 各亮一手〉,《民生報》,1986年7月8日,9文化新聞。
〈荷珠新配遠征星洲 顧寶明接替李國修〉,《聯合報》,1986年9月3日,9綜藝。
〈荷珠新配將再登舞臺〉,《中國時報》,1986年9月8日,18綜藝。
〈蘭陵劇坊 老團員歸隊助演成名劇 出國演戲.行前巡演暖身〉,《民生報》,1986年9月25日,9文化新聞。
〈新加坡邀請蘭陵劇坊 荷珠新配壓軸戲劇季〉,《中國時報》,1986年9月27日,第9版。
〈「荷珠新配」整排完成 臺北演完要南下巡演〉,《民生報》,1986年9月29日,9文化新聞。
〈文藝季系列報導「荷珠新配」預售門票暢銷 蘭陵劇坊決加演三場〉,《民生報》,1986年10月4日,9文化新聞。
〈蘭陵荷珠新配 決定加演三天〉,《中央日報》,1986年10月5日,9影藝新聞。
〈「荷珠新配」加演仍有票 小劇場今發表舞臺劇〉,《民生報》,1986年10月5日, 09文化新聞版。
〈釵頭鳳荷珠新配 下月初都要加演〉,《中國時報》,1986年10月6日,17綜藝。
〈「荷珠新配」還要加演 「釵頭鳳」加演將有改進〉,《民生報》,1986年10月8日,9文化新聞。
〈蘭陵劇坊再出發 荷珠新配將登陸香港〉,《聯合報》,1988年7月26日,5文化•藝術。
〈荷珠配祭大千 郭小莊溫舊戲〉,《民生報》,1988年11月29日,11影劇新聞。
〈「雅音」明演荷珠〉,《民生報》,1988年11月30日,11影劇新聞。
〈荷珠配 竇娥冤 雅音今晚公演〉,《聯合晚報》,1988年12月1日,5文藝影視。
〈中視《國劇大展》將由趙復芬製作〉,《民生報》,1989年9月24日,11影劇新聞。
〈螢幕國劇「春」來了? 中視國劇 趙復芬新官上任 兩臺爭錄 三軍劇隊行情俏〉,《民生報》,1989年10月2日,10影劇新聞。
〈《國劇》荷珠配 詼諧逗趣〉,《民生報》,1991年3月3日,12電視資訊。
〈名丑周金福明晨舉行公祭〉,《中國時報》,1991年12月21日,2影視文化新聞。
〈寶島菊壇第一名丑 周金福今公祭〉,《聯合報》,1991年12月22日,36文化廣場。
〈讓表演細胞活動一下吧! 調戲一夏 呼朋引伴〉,《民生報》,1995年5月16日,14藝術新聞。
〈荷珠新配換口味 「蘭陵」過來人看看「三色堇」〉,《民生報》,1995年8月27日,14藝術新聞。
〈金士傑式喜劇 細細烘焙巧思 今起登臺亮相〉,《民生報》,1995年11月12日,14藝術新聞。
〈竹南假日廣場 熱鬧一天 活動多樣化 闔家有得玩〉,《中國時報》,1998年11月9日,19桃竹苗社會新聞。
〈「荷珠新配」再現 改以音樂歌舞劇呈現〉,《今日新聞網》,2004年06月25日。
〈粉墨春秋.評劇名家劉立明〉,《中華網》,2005年12月12日。
〈荷珠新配 貓的天堂 重現代表作〉,《聯合報》,2009年3月20日,E2文化廣場。
〈蘭陵三十 新荷珠新配〉,《臺灣立報》,2009年6月29日,7資訊•藝術與人文教育。
〈戲如人生─金士傑〉,《醒報現場》,2010年6月8日。
〈小野李中父子 攜手記錄蘭陵〉,《民眾日報》,2012年5月7日,A04臺北綜合。
〈劇團國寶《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發光 奉獻33年 謙稱「不是天才」〉,《臺灣蘋果日報》,2013年7月3日,C2 娛樂名人。
〈別為我哭 「這是我最後一次謝幕」 劇場大師李國修57歲癌逝〉,《臺灣蘋果日報》,2013年7月3日,A1頭條。
〈一生為戲奉獻 功德圓滿〉,《民眾日報》,2013年7月3日,B18影劇藝文。
〈大喜.狂悲 李國修舞臺人生 下臺一鞠躬〉,《民眾日報》,2013年7月3日, B18影劇藝文。
〈劉若瑀:臺灣卓別林〉,《民眾日報》,2013年7月3日,B18影劇藝文。
〈歷史看見李國修〉, 《臺灣蘋果日報》,2013年7月4日,A4要聞。
〈林懷民:李國修是人民藝術家〉,《民眾日報》,2013年7月4日,B18劇影藝文。
〈人生非戲夢:向李國修知命生死觀致敬〉,《中華日報》,2013年7月4日,A02要聞。
〈又哭又笑送李國修 王月:我愛你〉,《人間福報》,2013年7月19日,03綜合/社區。
〈莎姆雷特的嘆息〉 ,《臺灣新生報》,2013年9月1日,02要聞。

五、網路資料
大熊叔叔(unclebigbear) ,〈熊戲戲坊─2009年蘭陵三十「新荷珠新配」觀後感〉,書蠹齋, http://www.7headlines.com/article/show/284371947,2009年5月10日。(瀏覽日期2013年6月)
牛川海,〈蕭長華〉,《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576。(瀏覽日期2012年6月)
王次澄主持,國立中央大學「世變下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計畫,http://ncu33100.pixnet.net/blog/category/209947。(瀏覽日期2013年6月)
于善祿,〈重讀金士傑《荷珠新配》〉,「PChome新聞臺blog」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ushanlu/3/1302631060/20080128230936/,2008年1月28日。(瀏覽日期2000年7月)
江映瑤,〈尋找五種鄧安寧〉,http://www.sm36g.com.tw。(瀏覽日期2012年7月)
李幼鸚鵡鵪鶉,〈回顧自身與影史疏漏的篇章: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與《跑道終點》〉,《破》,http://pots.tw/node/4204,2010年1月21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9日)
李柏臻,〈馬汀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819,2009年9月9日。(瀏覽日期2013年1月19日)
林于竝,〈卓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1146&;Keyword=%E5%8D%93%E6%98%8E,2010 年1月18日。(瀏覽日期2013年7月19日)
金士傑,〈笑談蘭陵又愛又恨〉,《聯合新聞網》,http://lightupyourlife.pixnet.net/blog/post/23606554-%E3%80%90%E8%81%AF%E5%90%88%E6%96%B0%E8%81%9E%E7%B6%B2%E3%80%91%E9%87%91%E5%A3%AB%E5%82%91%E7%AC%91%E8%AB%87%E8%98%AD%E9%99%B5-%E5%8F%88%E6%84%9B%E5%8F%88%E6%81%A8,2009年5月24日。(瀏覽日期2010年6月19日)
胡從經策劃,袁行霈、周兆新等人完成,〈宋元話本〉,中國文化研究院,http://www.chiculture.net/0413/html/c05/0413c05.html,2003年。(瀏覽日期2011年6月)
是大美女嗎?,〈舞臺劇─《新荷珠新配》蘭陵〉,燕青大美女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ive-chen/article?mid=17704,2009年5月25日。(瀏覽日期2010年6月19日)
侯宗佑,〈國光劇團歲末壓箱戲 「冒名.錯認」1月24日開演〉,《鳳凰網鳳凰報導》,http://phoenet.tw/newsletter/news.aspx?iinfo=4&;inumber=1124,2009年12月7日。(瀏覽日期2011年,網路已刪?)
袁榮易,〈【京劇欣賞】─《荷珠配》劉志偕在時間的魔術裡領悟〉,《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9/7/3/n2578226.htm,2009年7月7日。(瀏覽日期2010年6月19日)
張小玲,〈楊麗音〉,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5315&;Keyword=%E6%A5%8A%E9%BA%97%E9%9F%B3 ,2009 年9月9日。(瀏覽日期2013年1月19日)
張英基,〈高文秀元雜劇《遇上皇》賞析〉,藝術中國,http://www.artx.cn/artx/xiqu/26759.html,2005年3月11日。(瀏覽日期2014年1月10日)
閒閒人,〈荷珠新配〉,閒閒人部落格,http://mypaper.pchome.com.tw/j5c5u0b3e8/post/1313168397,2009 年6月2日 。(瀏覽日期2011年1月10日)
雷鬼蛋蛋【劇評】,〈〈荷珠新配〉配不配???〉,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994601.htm#ixzz0uhz4NPGv,2005年3月9日。(瀏覽日期2010年1月10日)
維基百科,〈金士傑〉,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7%91%E5%A3%AB%E5%82%91,2010年6月30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9日)
維基百科,〈許效舜〉,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E%B8%E6%95%88%E8%88%9C。(瀏覽日期2013年6月1日)
陳玉珊,〈周金福〉,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2664。(瀏覽日期2012年8月19日)
陳玲玲,〈我們曾經一同走走看!─記實驗劇展〉,姚一葦學術網,http://yaoyiwei.tnua.edu.tw/theatre/walklook.htm。(瀏覽日期2012年8月19日)
陳思穎,〈劉靜敏〉,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result ,2009 年9月9日。(瀏覽日期2013年1月19日)
陳思穎,〈劉靜敏〉,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result ,2009 年9月9日。(瀏覽日期2013年1月19日)
陳怡秀,〈秦慧芬〉,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fprint?ID=12669,2009年9月9日。(瀏覽日期2013年1月19日)
陳弱水,〈從〈唐晅〉看唐代士族生活與心態的幾個方面(修訂新稿)〉,http://web.nchu.edu.tw/~denwu/readbook/read17.htm。(瀏覽日期2014年2月19日)
陳義芝 ,〈【在路上】他們剛回國時─記事本1972〉,《人間福報》(電子版),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25094,2009年5月8日副刊。(瀏覽日期2012年3月19日)
陳韻年,〈BI YA SU NA大愛劇場金鐘導演─鄧安寧 榮獲91年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連續劇獎〉, 2003年, http://www.eforu.com.tw/www/literature/human_directer02.htm。(瀏覽日期2012年3月19日)
普羅米修斯,〈調戲一夏的三色堇劇團,「西子劇坊」精華區布告〉,http://bbs3.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drama/M.951997497.A/M.951998154.A/M.951998181.B.htm,1995年7月24日。(瀏覽日期2010年1月10日)
楊欣芳,〈荷珠新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3649。(瀏覽日期2008年6月19日)
劉小令,〈在創作中洞見生命,以孩子氣永保純淨─金士傑〉,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www.ncaf.org.tw/Content/award-prize.asp?ser_no=81&;Prize_year=2009&;Prize_no=%A4Q%A4T&;prize_file=Prize_Desc,2009年。(瀏覽日期2012年6月19日)
鍾尚宏,〈流浪姿態,劇場任俠─卓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809&;Keyword=%E5%8D%93%E6%98%8E,2009年9月9日 。(瀏覽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仕網,〈舞臺上永遠的焦點─郎祖筠〉(上)(下),http://www.youthwant.com.tw/column/index.php?d=0303244,2003年3月24日。(瀏覽日期2013年5月24日)
魏棻卿、管佈霖,〈文化大國民第17集【劇場藝術深耕臺灣─「蘭陵劇坊三十年」】7/24精采導讀〉,三立新聞臺,http://blog.iset.com.tw/citizen/?p=24,2009年7月2日。(瀏覽日期2010年6月19日)
蘭陵三十,http://www.wretch.cc/blog/lanlin1980。(瀏覽日期2012年6月19日)
擺瓶兒(發行人),〈穿越十字路口 打死不走─許效舜〉,PCHOME EPAPER個人電子報第101期,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class/show_preview.php3/?d=2004-11-08&;enname=crossroad&;t=.htm&;fn=main&;view=1,2004年11月8日。(瀏覽日期2010年6月19日)
Magerai,〈不專業評論:蘭陵三十:新荷珠新配〉,都會不良宅の呢喃部落格,http://magerai.pixnet.net/blog/post/24972705-%E4%B8%8D%E5%B0%88%E6%A5%AD%E8%A9%95%E8%AB%96%EF%BC%9A%E8%98%AD%E9%99%B530%EF%BC%9A%E6%96%B0%E8%8D%B7%E7%8F%A0%E6%96%B0%E9%85%8D,2009年5月10日。(瀏覽日期2012年6月19日)
〈光明燈〉,《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5%89%E6%98%8E%E7%87%88。(瀏覽日期2012年6月19日)
〈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得主:表演藝術家─金士傑〉,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9年5月。(瀏覽日期2012年6月19日)
〈國光劇團牛年歲末封箱 公演「冒名‧錯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ms/newsHistoryDetailViewAction.do?method=doViewHistoryNewsDetail&;contentId=4167&;isAddHitRate=true&;relationPk=4167&;tableName=content&;iscancel=true&;menuId=3402。(瀏覽日期2012年6月19日)
〈郎祖筠的故事〉,http://x0282617062.pixnet.net/blog/post/24942760-%E9%83%8E%E7%A5%96%E7%AD%A0%E7%9A%84%E6%95%85%E4%BA%8B, 2009年5月 27日。(瀏覽日期2012年6月19日)

六、演出節目(按時間先後)
(一)節目手冊
臺北市政府主辦,《69臺北市藝術季》,1980年10月20日-11月21日。
臺北市政府主辦,《71臺北市藝術季》,1982年。
蘭陵劇坊,《荷珠新配》,1986年10月。
大風劇團,《荷珠新配》,2004年7月。
蘭陵劇坊,《蘭陵三十》,2009年5月。
國光劇團,《錯認.冒名》,2010年1月。
屏風表演班,《最後的謝幕【李國修傳奇】》,2013年7月。
(二)影音光碟
(京劇)《荷珠配》(郭小莊等人主演),臺北巿:臺視文化公司,出版年月不詳。(據富翁,〈諧趣解頤的「荷珠配」〉,《電視周刊》第803期,1978年2月26日內容知:演出日期為當年3月4日。李明德導演、惠群導播)
光啓社製作,《舞臺的沉思10─荷珠新配》,臺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出版年月不詳。
公共電視節目製播,《劇場千秋.實驗劇場》,臺視文化出版,1989年。
大風劇團,《荷珠新配》EP,2004年。
《全民大講堂25劉若瑀 傾聽大地的聲音─優人神鼓》DVD,沙鷗發行,2008年10月30日。
金士傑,《新荷珠新配》,臺北:公共電視節目製播。(未出版)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公共電視臺製作,《文化容顔:2009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紀錄片.金士傑─三合一的優雅(王船舷導演、邱顯忠製作)》,臺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0年。
李中,《蘭陵劇坊》(紀錄片),臺北:公共電視臺製作,2012年。
*以下出版年月不詳
(京劇)《荷珠配》(鈕方雨等人主演),臺北:臺視文化公司,出版年月不詳。
(京劇)《荷珠配》(周傳霈等人主演),臺北:臺視文化公司,出版年月不詳。
(京劇)《荷珠配》(周陸麟等人主演),臺北:中視文化公司,出版年月不詳。(製作人:秦慧芬、趙復芬)
(京劇)《荷珠配》(潘陸琴等人主演),臺北:華視文化事業,出版年月不詳。(製作人吳楓,導播何二珍)
(三)現場演出
(音樂劇)大風劇場,《荷珠新配》,2004年4月,國父紀念館。
(音樂會)天作之合、音樂時代劇場,《2008趙詠華與天作之合》(《荷珠新配.兩個爸爸恰恰好》),2008年8月29-30日,中和的迴廊咖啡劇場。
〈典藏臺灣戲劇作家系列─金士傑〉,中央廣播電臺,http://www.rti.org.tw/ajax/recommend/Literator_content.aspx?id=168。(瀏覽日期2012年6月19日)
(舞臺劇)蘭陵三十籌委會,《新荷珠新配》,2009年5月9-10,國家戲劇院演出。
(京劇)國光劇團,《錯認.冒名》,2010年1月23日,中山堂演出。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