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當代崑曲創編研究
作者:黃慧玲
作者(外文):Hui-Ling Huang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指導教授:朱嘉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崑曲創編曲牌Kunquwriting and composingQupa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崑曲在傳統戲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有「百戲之母」的稱謂。崑曲發展源遠流長,脈絡廣闊,至今已經有四百年的歷史,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形象。2001年5月18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頒發「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深受國際社會的肯定,並奠定崑劇的藝術地位。
崑曲在台灣的傳播,可追溯至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崑曲也隨之由大陸轉而向台灣漸漸傳播開來,經由前輩曲家們在民間的教學和推廣,政府的支持,讓崑曲逐漸在台灣紮根茁壯。
本論文研究著重在台灣當代崑曲創編特色為主題,針對台灣當代崑曲創編之劇本的結構、主題思想與創編特色,以傳統歷史發展為經,當代創新意象為緯,深入剖析台灣當代崑曲傳承的特點;先就官方與民間劇團的成立,劇種在地化的路徑與特色;探討當代崑曲創編過程中對於故事題材的選擇,主題思想、曲牌的配置與表演形式與整體藝術的呈現,進行深入的探討。
論文以台灣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三齣崑劇《青春版牡丹亭》、《楊妃夢》、《范蠡與西施》做為分析的劇目,做為研究主軸,依創編年代順序排列,探究三齣崑劇創編的主題意象,分析內容包含選題、關目情節、曲牌安置、音樂與舞美等藝術形式的整體規劃進行探討,期待從中歸納出台灣崑曲創編發展的趨勢,做為當代崑曲創編的參考。
Kunqu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ditional Xiqu, and is called "Mother of drama." It has been four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and vast context, and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mage of Chinese culture. On May 18, 2001, Kunqu was issued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by the UNESCO, and the artistic status of Kunqu was recognized.
The spreading of Kunqu in Taiwan could be dated back to the KMT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in 1949. Kunqu also turned to Taiwan from the mainland China gradually, spreaded through the older dramatists who in teaching and promotion of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 Therefore, Kunqu gradually rooted and thrived in Taiwan.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riting and composing of contemporary Kunqu in Taiwan. In order to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Kunqu heritage in Taiwan deeply, it is aimed at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ys, the theme and the features of writing and composing by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emporary innovative imagery. It explores the choice of subject, theme, configuration and performance style tunes and overall artistic presentation during the writing and composing of contemporary Kunqu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official and private theatre groups, the pat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ization of Kunqu.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aiwan's thre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ntemporary Kunqu "The Peony Pavilion", " Concubine Yang’s dream", "Fan Li and Xi Shi" as a research axis, arranges in sequence to the years of writing and composing, explores the theme of three Kunqu plays. It analyses the content, including topics, Guangmu and plot, Tune placement, music and choreography art forms and other overall planning.
We summarized the trend of the writing and composing of Kunqu in Taiwan, that is expected as a reference of writing and composing.
Keyword: Kunqu, writing and composing, Qupai。
典籍、辭典、曲譜
《與眾曲譜》《度曲要旨》,(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40年)。
王守泰,《崑曲格律》(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王守泰編,《崑曲曲牌及套式範例集上冊》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
王季烈、劉富樑,《集成曲譜》 (台北:古亭出版社,1969年一月) ,全8冊。
王錫純,《遏雲閣曲譜》(台北:文光出版社,05/1965年)。
汪經昌,《南北曲小令譜》(台北,台灣中華出版社,1965年六月)。
沈自晉著、王秋桂編,《南詞新譜》 (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八月),全2冊。
沈璟著、王秋桂編,《南九宮詞譜》 (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八月),全2冊。
周祥鈺、鄒金生,《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 (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全18冊。
周雪華譯譜,《納書楹曲譜版牡丹亭》(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怡庵主人,《六也曲譜》(台北:台灣中華出版社,08/1977年)。
俞振飛,《振飛曲譜》(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2年七月)。
張元和,《崑曲身段試譜》(台北:篷瀛曲集,1972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89 年5 月初版)
焦承允編,《承允曲集》(台北:中華學術院崑曲研究所,1994年九月)。
馮起鳳,《吟香堂曲譜》(清:乾隆五十四年刊本)。
葉堂,《納書楹曲譜》(台北:生齋出版社,1969年) ,全3冊。
葉堂,《納書楹四夢全譜曲譜》,(清:乾隆五十七年刊本)。
鄭騫,《北曲新譜》二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四月)。
梁辰魚撰,李復波、顧青責任編輯,《浣紗記校注》(中華書局出版,1994)。

引用專書
音樂史
丹青藝叢編委會編註,《民族音樂概論》(台北:丹青出版社,1991年)。
王守泰,《崑曲格律》(江蘇:人民出版社,06/1982,初版,1993年)。
呂錘寬,《台灣傳統音樂現況與發展》(宜蘭:台灣傳統藝術種處籌備處,2009年)
武俊達,《崑曲唱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施德玉,中國地方小戲音樂之探討(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3月初版)。
陳萬鼐,《中國古代音樂研究》(台北:文史哲,2000年)。
楊蘟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1-4冊(台北:丹青出版社,1987年四月)。
楊蘟瀏,《中國音樂史》(台北:學藝出版社,1977年一月)。

劇本
(明)湯顯祖原著,徐朔方、楊笑梅校注,《牡丹亭》(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初版2刷)。
盧煒、葉長海、趙山林等《曲高和眾: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現象》(台北:天下遠見,2005年)。
〔明〕王驥德:《新校注古本西廂記》(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41年香雪居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6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戲曲專書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藝術》(台北:學生出版社,06/1986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
王安祈,《當代戲曲》(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2.12)。
王忠林,《中國文學之聲律研究》(台北:台灣省立師範學院,12/1963年)。
王季烈,《螾廬曲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卷二)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01/1993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台北縣:藝文出版社,04/1974年,三版)。
王衛民,《古今戲曲論》(台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
王麗梅,《古韻悠揚水磨腔:崑曲藝術的流變》(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白先勇,《白先勇說崑曲》(台北:聯經,2004年)。
白先勇,《姹紫嫣紅開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況紀實》,(《華文文學》,2005年)。
白先勇主編,《圓夢—白先勇與青春版〈牡丹亭〉》,(花城出版社,2006年)。
白先勇編著,《牡丹還魂》(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
白先勇編著,《牡丹還魂》(台北:時報,2004年)。
朱承樸、曾慶全,《明清傳奇概說》(台北:滄浪出版社,1987年)。
朱昆槐,《崑曲清唱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03/1991年)。
余秋雨,《中國戲劇史》(台北:天下遠見,2007年)
吳梅,《顧曲麈談》(台北:廣文書局,11/1988年,4版)。
吳梅、陳乃乾校,《中國戲曲概論》(台北:學藝出版社,07/1979年)。
吳新雷,《二十世紀前期崑曲研究》(瀋陽:春風出版社,2005年)
宋波,《崑曲的傳播流布》(瀋陽:春風出版社,2004年)。
汪經昌,《曲學例釋》(台北:中華書局,03/1984年,三版)。
沈惠如,《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台北:國家,2006年)。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上海:中華印書局印行,1953年)。〔元〕鍾嗣成:《錄鬼簿》(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極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周貽白,《中國戲劇發展史》(台北:僶勉出版社,1980年)。
周德清,《中原音韻》(台北,藝文印書館,03/1979年,三版)。
林登雲編,《典型俱在》(出版:新港鳳儀社,1928)。
孟瑤,《中國戲曲史》全4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林逢源,《折子戲論集》(台北:台霖印刷設計有限公司,06/1992年)。
邱坤良主編主筆,《中國傳統戲曲音樂》(台北:遠流出版社,1981年)。
青木正兒,《中國近代戲曲史》全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印行,1988年)。
俞為民,《明清傳奇考論》(台北:華正書局,07/1993年)。
姚文放,《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施德玉,中國地方小戲音樂之探討(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初版)。
施德玉,板腔體與曲牌體(台北:國家出版社,2010)。
洪惟助主編,《名家論崑曲》(台北:國家出版社,2010年1月)。
洪惟助主編,《崑曲研究資料索引》(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2年12月)。
洪惟助主編,《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2年12月)。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2002年5月)。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
耿湘沅,《元雜劇所反映之時代精神》(台北,文哲出版社,07/1987年)。
張正體,張婷婷,《曲學》(台北:台灣商務書局印行,12/1974年)
張庚,《戲曲藝術論》(台北:丹青出版社,06/1987年)。
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台北:丹青出版社,1987年)。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
張敬、朱昆槐,《沉醉東風》(台北:時報出版社,1992年),三版。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1999)。
連圃,《戲曲叢談》(台北:台灣商務書局印行,10/1974年,三版)。
郭雲龍,《中國歷代戲曲選》(台北:宏業書局,01/1978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06/1986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台北:國家出版社,1991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社,1991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社,04/1988)。
曾永義,宋元南曲戲文之體製、規律與唱法(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
游汝杰主編,戴黎剛等,《地方戲曲音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3年)。
湯顯祖,《湯顯祖集》1-2冊(台北:洪氏出版社,03/1975年)。
湯顯祖,《湯顯祖戲曲集》(台北:里仁出版社,30/1979年)。
華瑋,王璦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
楊振良,《牡丹亭研究》(台北,學生出版社,03/1992年)。
溫秋菊《臺灣平劇發展之研究》(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6)。
廖奔,《中國戲曲聲腔源流史》(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1992年)。
劉蕙芬主編,《露華凝香—徐露京劇藝術生命紀實》(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12)。
蔡欣欣,《歌盡桃花扇底風-崑曲在台灣發展之歷史景觀》(台北:石頭出版社)。
蔡毅編著,《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全4冊(北京,齊魯書社,10/1989年)。
鄭懷興,《戲曲編劇理論與實踐》(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盧冀野編,《詞曲研究》(台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01/1982年) ,三版。
錢南揚,《戲文概論》(台北:木鐸出版社,09/1988年)。
應平書主編,《紀念徐炎之先生百歲冥誕文集》(臺北:水磨曲集印行,1998.9)。
韓非木,《曲學入門》(台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1/1991年)。
韓非木,曲學入門,(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
蘇子裕,《戲曲聲腔劇種叢考》(台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小說
白先勇,《遊園驚夢》,台北:遠景,1985年再版。
白先勇,《明星咖啡館》,台北:皇冠,1987年。
白先勇,《白先勇文集》(台北: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5卷:遊園驚夢。

傳記
劉俊,《情與美──白先勇傳》(台北:時報,2007年)。

其他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全10册),(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戲曲出版社1959)。
《歷代詩史長編》(台北:鼎文書局,1974年2月)第3冊
〔宋〕史浩,《鄮峰真隱大曲》,收入朱祖謀校輯《彊村叢書》(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第3冊。
〔宋〕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頁264)。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收入《四部叢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三編子部第415冊。
〔明〕徐渭:《青藤山人路史》(據清大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收入《四庫全書〔清〕毛奇齡:《西河詞話》(收入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
王少黃,《詞學研究》(台中:啟文出版社,04/1976年)。
宋金印,《聲韻學通論》(台北:中華書局,10/1972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
陳新雄,《中原音韻概要》(台北,學藝出版社,03/1980年)。
湯顯祖,《湯顯祖集》,(臺北,洪氏出版社,03/1975),1-2冊。
謝旡量,《詞學指南》(台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05/1979年)三版。
謝雲飛,《文學與音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1/1978年)。
韓非木,《中國韻文通論》(台北:中華書局,09/1984年)二版。

論文、期刊
學位論文
丁雯慧,《青春版《牡丹亭》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王忠林,《中國文學之聲腔研究》(台北:台灣省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63年12月)。
朱夏君,《20世紀崑曲研究》(上海戲劇學院博士論文,2011)。
江柏瑩,《試論孔尚任之戲曲理論及其創作實踐-以《桃花扇》研究為例》(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林維儀,《臺灣北管崑腔(細曲)之研究》(臺北:國立藝術學院音研所音碩,1992.1)。
林曉蓓,《太和正音譜曲學研究》(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1993年6月)。
邱婷,《臺灣戰後初期的亂彈戲班研究》(嘉義:南華美學與藝術管理碩論,2001.6)。
施秀芬 ,《崑曲在台灣傳播之研究》(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博士論文,2011.6月)。
胡斌,《近代崑曲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戲劇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5月)。
張雅婷,《崑曲歌唱的口傳與書寫音樂形式-以遊園[皂羅袍]為例》(東吳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00)。
黃慧玲,《湯顯祖《四夢》中同名曲牌音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5年)。
劉心慧,《上海崑曲史初探》(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班,2013)。
賴錫中,《臺灣十三腔之研究》(文化藝研所音碩,1990.6)。
羅麗容,《清代曲論研究》(東吳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84.07)。

單篇論文
王安祈,〈崑劇在臺灣的現代意義〉,《臺大中文學報》第十四期(臺灣:臺大中文系印行,2001.5)。
王安祈,〈從折子到全本-民國以來崑劇發展的一種方式〉,(台北:湯顯祖與昆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4日)。
白先勇,《姹紫嫣紅開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況紀實》,(《華文文學》,2005-10-26)。
余秋雨,〈中國傳統戲劇學的最高範型〉,(台北:湯顯祖與崑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4日)。
周友良,《主題音樂在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應用》,(《蘇州文藝評論》,2005-5-1)。
周友良,《青春版《牡丹亭》音樂寫作構想》,(《蘇州文藝評論》,2005-5-1)。
周友良,《理築其形 情鑄其魂—從崑曲的「理」與「情」談青春版《牡丹亭》的音樂》,( 北京: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第兩百場演出節目單,2011.12.8)。
周秦,〈從案頭到場上-關於崑曲內部關係的省思〉,(台北:湯顯祖與崑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5日)。
周夢樂,《在傳統與創新之間–青春版崑劇《牡丹亭》》,(上海:上海音樂學院本科生學期論文,2010)。
施德玉,《崑劇《牡丹亭》套曲之研究》,(《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台北,2009.4)。
施德玉,《論曲牌體、版腔體之名義、體製與異同》,《藝術學報》第一卷第2期(總77期),(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出版),表演類P12005年)。
施德玉,曲牌體與板腔體初探-論其名義、體製與異同(台北:兩岸戲曲學術研討會,2002)。
施德玉,〈崑劇《牡丹亭‧遊園》套曲之研究〉(台北:《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2009)。
洪惟助,〈回顧崑劇的興衰-論其未來的發〉》,(台北:湯顯祖與崑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5日)。
胡忌,〈論崑曲古典名劇之演出價值〉,(台北:湯顯祖與崑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5日)。
徐朔方,〈牡丹亭和崑腔〉,(台北:湯顯祖與崑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4日)。
高厚永,〈論曲牌(一)〉,(《北市國樂期刊》,2/27/1988)。
陳芳英,〈《南柯記》的時空詭戲〉,(台北:湯顯祖與崑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4日)。
陳彬,〈遊園驚夢的舞台美〉,(台北,中國時報,1992年10月3日)。
傅裕惠,〈怎得換個「水乳交融」?!記戴君芳、楊汗如與施工忠昊劇場作品《柳.夢.梅》、《情書》與小船幻想曲)等系列合作〉,臺灣大學戲劇學系主辦《2006年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06.10.7-9)。
傅謹<雙峰並峙:2002年出版的兩部崑曲辭典>,《戲曲研究通訊》(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二、三期,2004.8)。
曾永義,〈從西施說到梁祝- 略論民間故事的基型觸發和孳乳展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3期,1980)。
曾永義,〈論說「拗折天下人嗓子」〉,(台北:湯顯祖與崑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4日)。
曾永義,〈宋元南曲戲文之體製、規律與唱法〉(戲曲學報、第二期,2008.6)。
華瑋,〈世間只有情難訴-試論湯顯祖的情觀與他劇作的關係〉(台北:湯顯祖與崑曲藝術研討會,1992年10月4日)。
黃慧玲,〈崑曲音樂的研究-曲牌音樂的研究〉,(中華學術會議中發表論文,1997) 。
黃慧玲,〈淺談戲曲藝術之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刊〉,台北,2006)。沈惠如,〈複調/拼貼?解構/建構?--論臺灣實驗戲曲的策略與前瞻〉,香港「華文戲劇百年」學術研討會,2007.1.17。
鄒紅,〈在古典與現代之間──青春版《牡丹亭》對崑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福建藝術》,第6期(2011年)。
蔡孟珍,〈從明清縮編版到現代演出版《牡丹亭》- 談崑劇重構的幾個關鍵〉,《成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二期》,2011年3月。
蒲亨建,〈宮調情感說辨義〉,《中國音樂學(季刊)》,第三期(1989年)。
劉正維,〈弋陽腔的若干質疑〉,《中國音樂學(季刊)》,第4期(1989年)。
劉正維,〈戲曲腔式及其板塊分佈論〉,《中國音樂學(季刊)》,第4期(1993年)。
劉明瀾,〈論崑曲唱腔的藝術美〉,《中國音樂學(季刊)》,第3期(1993年)。
劉東升,〈傳統戲曲樂階中的弓絃樂器〉,《中國音樂學(季刊)》,第3期(1993年)。
賴橋本:〈四十年來臺灣的崑曲活動〉,《國文天地》9卷8期(1994年1月)。
戴華萱,〈《牡丹亭‧驚夢》的現代互文──談白先勇的〈遊園驚夢〉〉,《思辨集》第3卷,1999年12月。
謝岑,〈遊走在崑曲與小說間的歎息──論白先勇小說《遊園驚夢》對崑曲的再演繹〉,《名作欣賞》,第8期(2010年)。
報紙
白先勇,〈我的崑曲之旅〉,聯合報,1999年11月21日。
李冰文,〈白先勇:把《牡丹亭》送到美國〉,《北京娛樂信報》2004 年9 月26 日。

影音資料
《青春版《牡丹亭》臺灣首演版本》,2004年。
《楊妃夢》(2VCD),2012年。
台灣崑劇團、浙江崑劇院製作,《范蠡與西施》,(6VCD)。
江蘇省蘇州崑劇院、蘇州廣電總台製作中心、周友良音樂工作室聯合製作,《青春版《牡丹亭》唱腔及伴奏選段》,(6C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