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博物館展示概念的詮釋與展示設計實踐之研究
作者:方素真
作者(外文):Su-Chen Fa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朱耀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策展展示設計MuseumsCuratingExhibition Desig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博物館展示設計藉由物件、互動展示及多媒體影音等媒介的輔助強化觀眾的學習效益。然而展示策展人與展示設計者之間的合作過程影響展覽的成功與否。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博物館策展人員對於展示主題詮釋的重點;探討展示設計製作人員對於博物館展示主題詮釋的轉換與溝通。本研究透過質性歸納、分析之結論如下:1. 策展人對展品詮釋特徵為以觀眾為主體,透過故事線主軸方式,以教育取向、創作取向、本土取向、與空間取向等轉化概念,但因設計者專業和經驗不同需進行釐清與溝通,以做出讓參觀者易理解、具吸引力、技術與進度掌控的共識;2. 策展者和展示設計者對於展示的理解差異,造成對展品的設計、構思、展示手法、作品品質等的觀點與標準不同,容易產生爭議,宜建立標準流程有助於執行順暢。
經由瞭解雙方的觀點差異,從雙方交集點處著手,建立溝通管道,納入雙方的不同觀點,對策展人與展示設計者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Museum exhibition designs enhance the learning effect for viewers with the help of media like exhibits, interactive displays, and multimedia. Nevertheless, the success of exhibitions lie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urators and designers.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how museum curators interpret exhibitions, and how designers comprehend and communicate with curators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Through qualitative inference and analysis, this study derived two key findings. First, curators interpret exhibits with viewers as the focus, and convert their understanding using storylines that are educationally, creatively, locally, and spatially oriented. However, designers, with their different set of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s, need to clarify and communicate with curators about their interpretation, so they can create designs that are easily comprehensible and attractive to viewers, and reach a consensus with curators on techniques and schedules. Second, the differences in how curators and designers comprehend exhibitions result in differences in their ideas and standards regarding the design, conception, displaying methods, and qualities of exhibits, which tends to lead to disputes. Hence, there should be a standard procedure to facilitate the execution of exhibitions.
By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in their ideas and working on aspects they agree upon, curators and designers can create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through which they can incorporate each other’s different ideas. Such a practice would be instrumental and valuable to curators and designers.
參考文獻
英文部份
Alexander, E. P. (1979). Museums in Mo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functions of Museu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shvill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Retrieved from http://getreads.com/search/index/museums-in-motion-an-introduction-to-the-history-and-functions-of-museums
Aristides. (1988). Calm and uncolleted. American Scholar, 57(3), 327.
Boyatzis, R. E. (1998).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hematic Analysis and Code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an, D. (1994). Museum Exhib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DeFleur M. L. (1966).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D. McKay Co.
Durost, W. N. (1932). Children's collecting activity related to social factor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Exhibition, N. N. A. f. M. (2012). Standards for Museum Exhibitions and Indicators of Excellence from http://name-aam.org/about/who-we-are/standards
Hall, M. (1987). A Design Grammar for Museum Exhibitions. Humanities Pr.
Hammersley, M., & Atkinson, P. (1990). Ethnography: Principles in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ICOM. (2001). ICOM News. ICOM News Magazine.
Kirk, J., & Miller, M. L. (1988).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Sage.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acdonald, S. (2006). Collecting Practices: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Malden, MA. US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McLean. (1993). Planning for people in museum exhibi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Cent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tc.org/pubs/mclean.htm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Context and Narrative. M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uman, W. L.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Russell W. Belk, Melanie Wallendorf, John F. Sherry, J., & Morris B. Holbrook. (1991). Collecting in a consumer culture. In Highways and Buyway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vo, Utah: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http://www.acrwebsite.org/search/view-conference-proceedings.aspx?Id=12102
Schroeder, F. E. H. (1976). Designing your exhibits: Seven ways to look at an artifac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chnical leaflet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amazon.com/Designing-your-exhibits-Technical-Association/dp/B0006X5XQW
Velarde, G. (2001). Designing Exhibit. from http://www.amazon.com/Designing-Exhibitions-Giles-Velarde/dp/0566083175
Victor, M., R, A., &, T. E., & L., A.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outhMelbourne: Longman.
wolcott, h. f. (1990).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Inc,.

中文部份
丁雪苬、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上旗編輯部(1999)。逛博物館。台北:上旗文化。
久光重夫(2000)。文化設施展示設計。科技博物,4(2),78-90。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07)。我國國內博物館類別、數量、縣市分布統計資料。取自http://www.cam.org.tw/download/museum2007_2.pdf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高雄:麗文。
王啟祥(2000)。博物館教育的演進與研究。科技博物,4(4),5-19。
王嵩山(2005)。展示批判的形式論與實質論。博物館學季刊,19(1),5-6。
王嵩山(2006)。博物館蒐藏的詩意與政治。博物館學季刊,20(2),5-6。
王嵩山(2009)。蒐藏與文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取自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ownload.jspx?sysId=C09804170&fileNo=001
王嵩山(2010)。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王慕嫻(2014)。跨越時空的對話˙凝結記憶的風景—博物館藏品與展示設計。博物館簡訊,68,24-30。
北 健一(著)、松本 次郎(編集)、小浜 昭造(編集)、日本ディスプレイ学園(編集) (1976)。図説ディスプレイ用語事典 : みせ・みせもの・つくりもの・かざりもの百科。東京:グラフィック社。
余安順、蔡佳容、于瑞珍(2013)。藏珍畢現─業餘蒐藏家相見歡。臺灣博物季刊,32(1),196-199。
吳淑華(2002)。博物館展示形態構成之評述。設計研究,2,53-60。
吳淑華、管倖生(2004)。博物館展示效果評量之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設計學會設計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呂理政(2009)。當代蒐藏及保存。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取自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ownload.jspx?sysId=C09804170&fileNo=001
李如菁(1999)。科技博物館展示製作管理技術之探討--以科工館常設展示製作為例。 科技博物,3(5),33-47。
沈雅萍(2009)。互動式數位媒體展示設計之製作與管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06)。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崇宏(2003)。博物館展示設計模式之探討。東海學報,44,59-67。
林崇宏(2011)。博物館展示設計流程探討:解析博物館展示設計方法之實務應用。 科技博物,15(2),39-65。
姚美華、胡幼慧(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台北:巨流。
胡家瑜(1997)。器物詮釋與文化展示:人類學的觀看角度。博物館的呈現與文化論文集。61-76。
博物館的呈現與文化論文集。61-76。
施如齡(2009)。質性研究之分析與書寫。
柳鳳儀(2007)。從展覽成效探討美術館之現代化管理─以台北市立美術館2006台北雙年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展示科技發展聯誼會(2010)。展示科技。取自http://www.exhibit-tech.org/background.php
徐培恩(2012)。地方文化館運用展示科技設計方針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故宮再啟-故宮簡介。取自 http://www.npm.gov.tw/exh96/orientation/index3_1_ch.html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3)。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簡介。取自http://www.nstm.gov.tw/About/AboutUs.htm
張崇山(1999)。博物館展示設計之理念與路徑。科技博物,3(6),21-35。
張美珍(2006)。科技博物館作為科學與科技探索場域之硏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譽謄(譯)(1997)。博物館這一行(原作者:G. E. Burcaw)。台北市:五觀藝術。
張譽騰(譯)(2015)。博物館重要的事(原作者:Stephen E. Weil)。台北市:五觀藝術。
符惠敏(2005)。台灣公立博物館委外策展問題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台南市。
許峰旗(2001)。博物館專題特展之展示設計研究-運用設計文化符碼解析與創作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許峰旗(2008)。展示設計定義。取自https://goo.gl/VRfo4C
郭美芳(1990)。全盤性展示企劃運作模式初探。博物館學季刊,4(2),15-26。
陳惠芬(譯)(1988)。經由展示與觀眾溝通(原作者:M. Belcher)。博物館學季刊,2(1),11-16。
陳欽育(2001)。博物館理想的展示呈現。博物館學季刊,15(3),25-38。
陳慧玲(2001)。「博物館展示(一)」專題介紹。博物館學季刊,15(3),1-2。
陳慧娟(2003)。溝通策略與博物館展示設計。博物館學季刊,17(1),43-60。
陳由宜(2009)。臺灣博物館展示設計的發展歷程與特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陳玫岑(2010)。科技博物館展示策劃之科技詮釋與展示概念的形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陸定邦(1989)。展示語言。博物館學季刊,3(4),21-28。
曾信傑(2001)。特展─博物館行銷的利器?。博物館學季刊,15(3),39-50。
曾琪淑(2014)。印刷科技物件蒐藏與展示之多元詮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黃世輝(譯)(1990)。媒體與使用模式的選擇(原作者:D. C. Gosling)。博物館學季刊,4(2)。49-54。
黃世輝、吳瑞楓(1992)。展示設計。高雄: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黃碧君譯(2011)。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85個黃金法則,日本人就是這樣開始學設計!(原作者:生田信一, 大森裕二, 龜尾敦著)。台北:原點。
楊中信(1997)。以溝通模式為架構之系統性展示手法理論。博物館學季刊,11(2),1-10。
經濟部商業司(2009)。展示科技研究開發先期計畫-總體發展趨勢研究計畫。取自http://www.exhibit-tech.org/techart_download/download.php?filename=980008.pdf.
葉子琪(2012)。策展人關鍵特質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葉家興(2008)。博物館觀眾對展示技術偏好之硏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之動力與機械展示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淑慧(2014)。書香遍九重: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之典藏述論。國家圖書館館刊,103(1),101-126。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2015)。展示科技創新應用示範案例。取自http://www.exhibit-tech.org/uploads/tadnews/file/nsn_266_1.pdf
廖紫均(譯)(1997)。創造情境─印度博物館的一項考驗(原作者:M. L. Nigam)。博物館學季刊,11(2),49-52。
漢寶德(1989)。展示設計家的條件。博物館學季刊,3(4),1-2。
漢寶德(1990)。多元的展示觀。博物館學季刊,4(2),1-2。
漢寶德(1995)。展示評量的科學。博物館學季刊,9(1),1。
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市:田園城市。
維基百科(2015)。國立歷史博物館。取自https://goo.gl/X0QpIi
維基百科(2016)。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取自https://goo.gl/Tbc5lp
劉婉珍(2001)。以展覽為核心的博物館課程。博物館學季刊,15(4),3-18。
潘欣欣(2005)。蛻變中的故宮博物院。藝術論壇,3,307-32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蔡淑惠(2000)。國中生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展示設施之解說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鄭惠英(譯)(1988)。展示設計(原作者:G. Velarde)。博物館學季刊,2(1),23-30。
盧麗淑、徐培恩(2013)。展示科技運用於地方文化館之需求調查研究-以布袋戲文化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7(1),33-57。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市:培生。
蕭翔鴻(譯)(2006)。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D. Dean)。台北市:藝術家。
霍強生(2008)。為民服務優良案例之故宮展場經理制度。國立故宮博物院。取自http://goo.gl/cQkcec
蘇麗英(譯)(1990)。製作展示說明-一本循序漸進的指引(原作者:K. Fort)。博物館學季刊,4(2),81-8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