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跨境犯罪治理之研究
作者:李修安
作者(外文):Lee, Hsiu-A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葉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海峽兩岸跨境犯罪犯罪治理警察行政Cross-Taiwan Straits CrimesCross-Border CrimesCrime GovernancePolice Administ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研究採用深入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輔以文本分析(the narrative analysis)及個案研究(case study),針對海峽兩岸重大跨境犯罪分析其成因與模式,包括電信詐欺犯罪、人口販運以及毒品犯罪等。並分析臺灣海峽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積極合作機制下,以全球化觀點、非傳統安全之相關理論與實務結合,嘗試提出具體之建議與重點方向,期能作為跨境犯罪治理之重要指標。
本研究發現,在打擊跨境犯罪實際的經驗中,如能簽訂警政合作備忘錄、積極參與國際警務活動,並進行人員移地訓練交流、增設重要國家警察駐外聯絡官、推動與第三地境外合作跨境犯罪機制等,或可具體發揮其打擊跨境犯罪的效果。
在兩岸合作治理跨境犯罪方面,本研究建議研訂兩岸司法互助細部標準作業流程、派駐兩岸警察聯絡官,聯繫視窗交流、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協議賡續辦理、建立P-P警務合作、兩岸警政高層定期互訪交流、建構兩岸大數據犯罪資訊交換、建立制度化聯繫平臺、兩岸協商重返國際刑警組織等,才能發揮治安網絡的最大能量,確實有效治理跨境犯罪。
The thesis applies in-depth interview, the narrativ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o analyze cross-Taiwan Straits major crimes recently ranging from Telecom fraud crime, human trafficking, and drug crimes. In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analyzes their causes, modesof these cross-straits crimes and hope that the findings in the thesis will provi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both government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lso,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relevant cases, the author tries to combin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of governing cross-border crimes.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it will be more effective to fight cross-border crimes if both authorit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to sign police cooperation memorandum,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police cooperation,execute professional training with each other, plus assign police liaison officers, and promote mechanisms for cooperation in combating cross-border crimes in the third place. In addition, to elaborat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to establish P to P police cooperation will ensur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reventing cross-straits crimes in the future.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大前研一,1998,《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臺北:立緒出版社。
中共國家禁毒委員會編,1992,《禁毒教育讀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共國家禁毒委員會編,1999,《一九九八年中國禁毒年度報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主編,2001,《嚴打鬥爭與社會治安幹部讀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11,臺灣刑案統計(2007-2010),臺北:刑事警察局。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12,《國際電臺簡報》,臺北:刑事警察局。
王仲興、郭天武,2008,《內地與港澳法律體系的衝突與協調》,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
王泰銓,2008,《歐洲聯盟法總論》,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智庫。
王銘勇,2001,《網路犯罪相關問題之研究》,新竹:新竹地方法院。
王銘義,1998,《該出馬就出馬:金魚缸裏的馬英九》,臺北:商周出版社。
王麗娟,2008,《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巴西奧尼著,王秀梅譯,2003,《國際刑法的淵源與內涵-理論體系》,北京:法律出版社。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1993,《我們對辜汪會談的看法》,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編,2001,《海巡勤務及法規》,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編,2007,《第三次江陳會談成果─打擊犯罪與司法篇》,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朱蓓蕾,2005,《兩岸交流的非傳統性安全》,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朱金池、楊雲驊、蔡庭榕,2010,《「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策略與運作之研究」委託研究建議書》未出版,臺北:21 世紀基金會。
何明州,2009,《犯罪偵查原理與實務》,桃園 : 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臺灣和兩岸關係》,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修安,2010,《警察勤務》,臺北 : 一品文化出版社。
李修安,2014,《警察情境實務》,臺北 : 一品文化出版社。
宋學文,2009,《全球化下國際關係理論、政策與治理》,臺北:巨流出版社。
宋學文,2009,《國際關係的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何招凡,2013,《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臺北:元照出版社。
周世雄主編,1998,《兩岸政治外交總體檢》,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周陽山,1993,《自由憲政與民主轉型》,臺北:三民書局。
林燦璋,1997,《國際性組織犯罪活動走向及其對我國之可能影響》,臺北:自版。
林燦璋等譯著,1996,《國際性組織犯罪與偵查的企業理論》,臺北:內政部警政署防制幫派組織之運作及犯罪模式訓練教材。
邵宗海,2004,《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房思宏,2004,《全球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務部、教育部、衛生署編著,2010,《99年反毒報告書》,臺北:法務部。
孟維德,2010,《國際警察合作與跨國犯罪防治》,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孟維德,2011,《犯罪分析與安全治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施志茂,2000,《安非他命危害與犯罪防治》,臺北:華泰文化出版社。
施志茂,2010,《犯罪偵查學:傳統與金融犯罪偵查》,臺北:華泰文化出版社。
侯友宜、黃富源,2002,《談判與危機處理》,臺北:元照出版社。
翁明賢,2001,《突圍—國家安全的新視野》,臺北:時英出版社。
高哲翰,2002,《邏輯原理與運用》,臺北:揚智出版社。
高哲翰主編,2003,《中國人民武裝警察大解構》,臺北:揚智出版社。
翁明賢、吳建德主編,2006,《國際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馬模貞,1994,《毒品在中國》,臺北 : 克寧出版社。
馬英九,2007,《治國:臺灣贏的策略》,臺北:商周出版社。
馬進保,1999,《國際犯罪與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北京:法律出版社。
國家安全會議,2006,《2006年國家安全報告》,臺北:國家安全會議。
黃秋龍,2009,《非傳統安全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法務部。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3,《犯罪學概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黃嘉樹,2003,《兩岸談判研究》,北京:九州。
章光明,2015,《警察政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許福生,2010,《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臺北:元照出版社。
曹俊漢,2009,《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陳慈幸,2002,《組織犯罪》,臺北:濤石出版社。
陳慈幸,2005,《組織犯罪與被害者學》,臺北:濤石出版社。
陳慈幸,2013,《刑事政策:概念的形塑》,臺北:元照出版社。
陳慧聰、賴秉彥、張國雄,2005,《國際企業管理全球策略觀點與本土化》,臺北:學富書局。
陸忠偉,2003,《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張亞中主編,2003,《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中勇,1997,《當代國際恐怖活動之研究-兼論情報的反恐怖活動角色》,臺北:三峰出版社。
葉明德,1996,《1997過渡與臺港關係》,臺北:明田。
趙秉志,1997,《現代世界毒品犯罪及其懲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趙永琛主編,2000,《跨國犯罪對策》,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趙永深,2004,《國際刑法與司法協助》,北京:法律出版社。
趙秉志,2004,《新編國際刑法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趙秉志、錢毅、赫興旺,1996,《跨國跨地區犯罪的懲治與防範》,北京 : 中國方正出版社。
趙建民,2014,《中國決策:領導人、結構、機制、過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士隆,2002,《犯罪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雪冬,2005,《全球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伯宸譯,2005,《Michael Woodin, and Caroline Lucas,綠色全球宣言(Green Alternatives to Globalization)》,臺北:立緒出版社。
鄧煌發,2014,《動機與抑制間的拔河-毒品犯重複施用當下情境脈絡之實證研究》,桃園: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
鄧煌發、李修安,2014,《犯罪預防》,臺北 : 一品文化出版社。
餘瀟楓、潘一禾、王江麗,2006,《非傳統安全概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蔡英文,2015,《英派:點亮台灣的這一哩路》,臺北:圓神出版社。
蔡德輝、楊士隆,2012,《犯罪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德輝、楊士隆,201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鄭武國譯,1999,《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譯自Anthony Giddens ,臺北:聯經出版社。
謝立功等合著,2002,《跨境犯罪偵查之理論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謝立功,2003,《兩岸洗錢現況與反洗錢法規範之探討-兼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龐建國,2012,《孫中山思想的時代意義:國家發展研究的視角》,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
王世雄,2000,〈冷戰後國際恐怖主義的新特徵及其成因〉,《現代國際關係》,第9期,頁91-101。
王昆義、蔡裕明,2004,〈全球化、人類安全與後SARS時代:兩岸非傳統安全的新議題〉,《遠景季刊》,第5卷第2期,頁153-170。
王錚,1998,〈國際刑事司法協助中的調查取證〉,《政法論壇》,第1期,頁15-25。
王輝,1999,〈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我國面臨的問題與對策選擇〉,《北京:江漢論壇》,第231期,頁67-69。
朱金池、蔡庭榕、許福生,2010,〈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之回顧與展望〉,《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7期,頁1-21。
朱蓓蕾,2003,〈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頁75-108。
朱蓓蕾,2003,〈兩岸交流衍生的治安問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概念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5期,頁21-51。
朱蓓蕾,2005,〈全球毒品走私活動:非傳統性安全之分析〉,《東亞研究》,第36卷第2期,頁54-90。
朱朝亮,2011,〈國際司法互助之總則:國際管轄原則、司法互助之義務、司法互助之權利〉,《月旦法學教室》,第99 期,頁92-93。
江慶興,2009,〈中華民國警察防制跨國犯罪執法現況研析〉,《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警專學報》,第4卷第6期,頁91-98。
任海傳,2004,〈國家安全與犯罪防制之研究-以查緝毒品犯罪為例〉,《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1期,頁47。
汪毓瑋,2006,〈全球反恐戰爭與臺灣在其中之定位〉,《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2期,頁36-51。
李修安,2013,〈非傳統安全的視角:金門地區犯罪趨勢之研究〉,《犯罪
學期刊》,第16卷第1期,頁85-119。
李瑛,2001,〈跨國犯罪及其罪犯的引渡問題探析〉,《河北法學》,第19卷第4期,頁48-51。
李淑雲,2004,〈非傳統安全的根源與趨勢〉,《社會科學輯刊》,第6期,頁32。
宋學文,1999,〈『美日新防衛合作指針』與『三不政策』探討臺灣對中共之安全策略〉,《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4期,頁21-54。
宋學文,1999,〈『特殊國與國關係』之決策及其發展:3i 模型的決策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1期,頁67-92。
宋學文,2001,〈全球化與中共的民族主義:『一國兩制」的機會與限制』〉,《戰略與國際研究》,第3卷第3期,頁82。
宋學文,2002,〈從全球化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的政策管理〉,《資訊管理學報》,第8卷第2期,頁153-173。
宋學文,2003,〈非政府組織(NGOs)在全球治理中之機會與限制:一個政治學的觀點〉,《中國行政評論》第13卷第1期,頁127-158。
宋學文,2004,〈從層次分析(level-of-analysis)探討霸權穩定論:一個國際關係理論演化的研究方法〉,《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2期,頁171-196。
宋學文,2008,〈層次分析對國際關係研究的重要性及模型建構〉,《問題與研究》第47卷第4期,頁167-199。
宋興洲,2003,〈全球化:論述、迷思或典範?〉,收錄於《全球化與區域化:臺灣的觀點》,顧長永主編,臺北:翰蘆出版社,頁37-72。
周密,2000,〈論跨境犯罪及其控制策略〉,《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第14卷第4期,頁26-29。
林岡,2008,〈美國因素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的影響〉,《臺灣研究集刊》,第3 期,頁1-7。
林明傑,2008,〈藥物濫用者有無繼續施用傾向量表之量化修正研究〉,《犯罪學期刊》,第11卷第1期,頁45-74。
孟維德,2010,〈國際執法合作模式及其情資交換機制〉,《警學叢刊》,第41卷第3期,頁91-124。
吳玉梅,2001,〈關於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引渡問題的探討〉,《河北法學》,第19卷第2期,頁144。
吳松林,2006,〈全球化下的城市競爭策略〉,《研考雙月刊》,第30卷第5 期,頁27-41。
吳景芳,2000,〈兩岸之隔地犯〉,《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頁5-6。
吳景芳,2001,〈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之制定背景與條文翻譯〉,《法令月刊》第52卷第4期,頁3-23。
施志茂,1999,〈我國安非他命犯罪情勢與查緝研究(上)〉,《法令月刊》,第50卷第8期,頁48。
施志茂,1999,〈我國安非他命犯罪情勢與查緝研究(下)〉,《法令月刊》,第50卷第9期,頁30。
施志茂、陳怡助,2006,〈毒品及濫用物質之危害與防治〉,《稻江學報》,第1卷第2期,頁89。
俞曉秋、李偉,2003,〈非傳統安全論析〉,《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頁44-53。
胡聯合,2000,〈當代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基本特點的定量分析〉,《中州學刊》,第4期,頁50。
侯友宜,2005,〈駐外刑事警察聯絡官制度〉,《刑事雙月刊》,第8期,頁8-11。
高少凡、倪炎元,2000,〈國家主權在網路時代所面臨的處境與衝突〉,《美歐技勘》,第14卷第14期,頁470-472。
高哲翰、吳育昇,2009,〈反恐怖主義國際建制之研究:以上海合作組織為個案〉,《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9卷第5期,頁39-58。
高哲翰,2011,〈中共推動建構湄公河次區域跨國打擊犯罪機制評析〉,《展望與探索》,第9卷第11期,頁100。
高輝,2005,〈非傳統安全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的地位〉,收錄於《國際戰略與國家安全研究》,何蘭主編,北京:中國傳媒大學,頁103。
高穎,2003,〈全球毒品走私犯罪活動綜述〉,《國際資料資訊》第11期,頁32。
高建軍,2000,〈國際恐怖主義與政治犯不引渡原則〉,《法學論壇》,第3期,頁148。
孫家君,2007,〈決戰境外-駐外警察聯絡官〉,《刑事雙月刊》,第17期,頁28-31。
徐名駒、施雅甄,2006,〈兩岸合作打擊毒品犯罪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第6期,頁181-217。
徐進鈺、鄭陸霖,2001,〈全球在地化的地理學--跨界組織場域的統理〉,《都市與計畫》,第28期,頁391-411。
馬進保、易志華,2001,〈我國現階段的跨境犯罪及其防治對策〉,《河北法學》,第2期,頁75-80。
馬明,2000,〈警惕:國際恐怖主義新趨勢〉,《海外傳真》,頁41。
黃錫璋,2009,〈整合理論之新功能主義模式建構兩岸刑事司法合作可能性─毒品犯罪為例〉,《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2期,頁92-104。
陳慈幸、林婉婷,2012,〈人口販運被害人保護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法學新論》,第36期,頁53-73。
陳亮智,2009,〈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
衡,或是權力轉移?〉,《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1期,頁87-128。
張中勇,2001,〈臺灣海峽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評估〉,《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3卷第4期,頁1-35。
張中勇,2002,〈國際恐怖主義的演變與發展〉,《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1-58。
葉明德,2013,〈香港2012特首選舉與民主發展之研究〉,《中共研究》,第47卷第2期,頁50-63。
葉明德,2014,〈大陸互聯網「微博」的社會效應:衝擊威權治理〉,《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2期,頁40-62。
葉明德,2014,〈大陸互聯網微博與政治:黨政為體、微博為用〉,《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9期,頁31-51。
傅仁坤,2005,〈1993-2003 年蒙古與中亞五國關係發展之探索〉收錄於《發現中亞》,傅仁坤主編,桃園:臺灣與中亞文化經貿協會,頁40-56。
崔敏,1997,〈毒品犯罪在首都發展蔓延給我們的啟示-兼論毒品犯罪發展趨勢的預測〉,《公安大學學報》,第2期,頁14。
趙永琛,1999,〈關於跨國有組織犯罪的若干理論問題〉,《政法論壇》,第6期,頁90-91。
楊方泉,1997,〈論內地與港澳臺跨境犯罪二分法及其意義〉,《政法學刊》,第22卷第3期,頁82。
廖元豪,2001,〈美國防恐怖主義相關法律措施之簡介與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80期,頁273-274。
蔡育岱,2007,〈再思人類安全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32期,頁53-74。
蔡德輝、李修安、劉璟薇,2008,〈從「領導行為量表」談警察派出所所長之領導型式〉,《警學叢刊》,第38卷第4期,頁180-182。
蔡德輝、張平吾,2011,〈現代科技在區域安全管理上之應用--以監獄安全監控系統為例〉,《銘傳社科學報》,第1期,頁1-23。
鄭佑民,2004,〈兩岸合作打擊毒品犯罪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1期,頁20-44。
駱宜安,2000,〈毒品、社會與犯罪〉,《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1期,頁45-61。
謝立功,2001,〈國際抗制毒品犯罪之研究-以臺灣地區之跨境毒品犯罪為核心〉,《警學叢刊》,第31卷第6期,頁60-71。
簡建章,2001,〈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研究〉,《警學叢刊》,第32 卷第1期,頁169-189。
(三)研討會論文
王 冰、周建強,2010,〈閩台共同打擊跨境毒品犯罪現狀暨前景探析〉,第五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蘇州:中國公安部。
王朝煌,2009,〈電信詐欺犯罪智慧型防制技術之分析〉,2009年警政治安策略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朱金池,2010,〈兩岸共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政策分析〉,第五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蘇州:中國公安部。
李謀旺,2012,〈兩岸警察交流合作困境與策進分析〉,2012年治安與警政學術論壇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林建良,2000,〈預防外交維持與中共的穩定關係〉,預防外交與區域安全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會刊第10 期。
林德華,2009,〈海峽兩岸共同打擊跨境詐欺犯罪對策探討〉,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刑事偵防協會。
林德華,2010年,〈防制電信網路跨境詐欺犯罪新策略〉,第五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蘇州:中國公安部。
林德華,2011年,〈從「0310」專案談兩岸跨境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的挑戰與策略〉,第六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警務處。
孟維德,2009,〈跨境犯罪類型分析〉,涉外執法網絡、政策與教育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吳綱立,2002,〈建構全球在地化的永續城鄉地景〉,高雄城市行銷2002-城鄉風貌高雄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政府。
馬振華,2010年,〈當前打擊跨境犯罪概況與策進方向〉,2010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刑事偵防協會。
莊金海,2001,〈非法入出境犯罪控制機制之探討一控制論在偷渡防治上之運用〉, 2001年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章光明、朱群芳,2009,〈兩岸四地犯罪型態及趨勢分析與政策建議〉,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刑事偵防協會。
章光明,2010,〈從全球治理觀點論兩岸共同打擊詐欺犯罪〉,2010 警政治安策略研討會,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章光明、張淵菘,2010年,〈從全球治理觀點論兩岸共同打擊詐欺犯罪〉,2010警政治安策略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曾正一,2009,〈兩岸偵查制度之比較研究〉,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刑事偵防協會。
劉柏良,2015,〈兩岸合作打擊網路犯罪的挑戰與策略〉,第十屆海峽兩
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刑事偵防協會。
廖訓誠,2010,〈兩岸警察共同打擊跨境犯罪之探討〉,2010年涉外執法政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鄭樟雄、黃錫璋,2009,〈從衝突管理理論觀點分析兩岸協商歷程:以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為例〉,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察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偵防協會。
謝立功,2001,〈臺灣、澳門防治洗錢之法理結構比〉,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顏旺盛,2010,〈強化兩岸共同打擊跨境詐欺犯罪策略〉,警政治安策略研討會,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龐建國,2010,〈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的社會意涵〉,兩岸司法合作與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四)研究報告
余騰芳、馬以工、葉耀鵬、杜善良、馬秀如,2011,〈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遣返成效〉,監察院2011年度專案調查研究報告,監察院編印。
謝立功,1995,〈兩岸共同防制毒品犯罪之研究〉,經濟及毒品犯罪防制工作年報,臺北 : 法務部調查局。
(五)博士論文
何明洲,2010,《住宅竊盜犯罪安全設計與防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苗京平,2006,《刑事司法國際合作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
陳國恩,2005,《社區化警政制度運作模式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錦瑩,2003,《Roland Robertson全球場域模式及其在比較教育上之啟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六)網路資料
內政部入移民署全球資訊網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內政部警政署全球資訊網網站: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mp?mp=1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14,〈兩岸警方共同打擊冒用各地檢署、內
政部、健保局等公署之詐欺集團案〉,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新聞快訊,
http://www.cib.gov.twnews/news01_2.aspx?no=2609,上網檢視日期:2014
年9月8日。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網站:http://www.moi.gov.tw/
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網站: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386490&ctNode=27518&mp=001
國家安全網,2014,〈尖端科技軍事資料庫〉,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http://www.geocities.com/tranps2000/NatlSecurity.htm,上網檢視日期:2014年9月29日。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網站:http://www.sef.org.tw/mp1.html
聯合新聞網網站:http://data.udn.com/data/titlelist.jsp
桂宏誠,2002,〈經濟全球化與公共管理新環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LA/091/LA-R-091-034.htm,上網檢視日期:2014 年4 月16 日。
熊光楷,2005,〈協力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新挑戰〉,世界知識中國國際關係研究網,http://www.sinoir.com,上網檢視日期:2014年11月1日。

二、外文部分
(一)專書
A consultation paper presented to Parliament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Home Department and Secretary of State for Northern Ireland by Command of Her Majesty, Legislation Against Terrorism, The Stationery Office, December 1998, p.16.
Giddens ,Anthony , 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reas, P. & Nadelmann, E.2006,Policing the globe:Criminalization and crime control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M. 1994, “The agenda for police co-operation,” pp.1-21 in M. Anderson & M. Den Boer (eds.), Policing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London: Pinter
Bailey, N.2008, “Overseas liaison officers,” in Brown, S. D. (Ed.),
,Combating international crime:The longer arm of the law. New York:
Routledge-Cavendish
Brown, S. D. 2008, Combating international crime: The longer arm of the law. New York:Routledge-Cavendish
Cameron-Waller, S., 2008, “Interpol: a global service provider,” in Brown, S. D. (ed.), Combating international crime: The longer arm of the law, New York: Routledge-Cavendish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 December ,2000,Bank Secrecy Act/Anti-Money Laundering, Comptroller’s Handbook, p.1
Held ,David, McGrew ,Anthory. Goldblatt, David, Perraton ,Jonathan ,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Standford , CA:Standford University Polity Press
Europol,2007, Annual report 2007. European Police Office
Fischer ,Frank,2003, Reframing Public Policy: Discursive Politics and Deliberative Practic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ato ,Giuliano & Blair , Tony, February 4, 2001 ,“Closing Europe’s back door, ”The Observer
Guy, Stessens, 2000,Money Laundering : a New International Law Enforcement Mod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35
Haberfeld, M. & McDonald, W. H. 2005,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policing,” pp.286-309 in P.Reichel (Ed.), Handbook of transnational crime and justice. Thousand Oak, CA: Sage Publications
Sydney ,John, Madinger , A. Zalopany, 1999,Money Laundering : A Guide for Criminal Investigators, CRC Press , p .144
Roger ,Mayer, 2006,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in Kramer, Roderick M, Editor, Organizational Trust: A Reader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onor ,Ostrom, & Ahn, T. K. et al., 2003, Found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Massachusett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Hirst ,P. and Thompson ,G., 1995 ,“Globaliz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State."Pp.408~442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Unit (PIU),2002, Social Capital: A Discussion Paper, UK: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Unit.
Reichel, P. 2005, Handbook of transnational crime and justice. Thousand Oak, CA: Sage Inc.
Robertson, R.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p.27). London: Sage
Rosenau, J. N. and E. Czempiel, 1992,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egel, L. J.,1998, Criminology. St, MIN:West
Terry Terriff, Stuart Croft, James Lucy, and Morgan Patrick M., 1999, Security Studies Toda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rug Control and Crime Prevention1998,Attacking the Profits of Crime : Drugs, Money and Laundering, Vienna, pp.5-6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999,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Strategy Report
Gilmore , William. C., May 1999,Dirty Money : The Evolution of Money Laundering Countermeasures,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 p.30
Vlaar, P.W., F.A.J.Van den Bosch and Volberda H.W.2007, ”On the Evolution of Trust, Distrust, and Formal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32(4)
(二)期刊論文
Agranoff, R. 2006, “Insid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Ten Lessons for Public Manage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p.66
Baldwin, David. 1995, “Security Studies and the End of War,” World Politics, Vol. 48, No. 1, pp. 117-41
Christensen, Thomas, “The Contemporary Security Dilemma: Deterring a Taiwan Conflict,”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5, No. 3, pp.7-21
Cornish, D. B. & Clarke, R. V.,2003, Opportunities, Precipitators and
Criminal Decisions:A Reply to Wortley's Critique of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rime Prevention Studies,16, 4196,New York:
Criminal Justice Press
Dane, Rowland., and Ann , Weston., Spring, 1996 ,“How Aid , Trade , and Development Affect Migration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Vol.4
Jarlais, Don C. Des, Perlis, Theresa, Friedman, Samuel R. and Deren, Sherry. “Decling Serprevalence in a VeryLarge HIV Epidemic: Injecting Drug in New York City, 1991 to 1996,”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Vol. 88, No. 12, pp.1801-1806
Booth ,Ken, 1991, “Security in Anarchy: Utopian Real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International Affairs,Vol.67, No.3, p.537; James Jay Carafano and Stephen Johnson,“Strengthening America’s“Southern Flank Requires a Better Effort,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n Theory and Praxis
Krishna, Anirudh,2002,”Enhanc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mocracies:What is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35, No.4
Lambert ,Larry, B., 1997, “South Asian and Internet Underground Banking”,Florida : The 19th International Asian Organized Crime Conference, Vol.4, pp17-18
Lundin, M.,2007,”Explaining Cooperation: How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 Goal Congruence and Trust Affect Joint Actions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7
Paulson, Henry M.. “ A Strategic Economic Engagement: Strengthening U.S.-Chinese Ties,” Foreign Affairs, Vol. 87, No. 5
Smouts, Marie-Claude, 1998, “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No.155, pp.81-89
Brantly,Womack, “ Asymmetry Theory and China’s Concept of Multipolarit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35, No. 1, pp. 351-366
(三)網路資料
Luis,Lauredo, 2001. “New Approaches to Hemisphere Security.” U.S. Department of State (http://www.state.gov/p/wha/rls//rm/2001/575.htm) (2010/7/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