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導入品質管理與知識管理改善印刷業之業務能力
作者:吳峻煒
作者(外文):WU,CHUN-WEI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馬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印刷業品質管理知識管理業務能力business capacityquality managementknowledge managementbusiness ability Quality manag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將成為組織提升品質和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因此,有效運用知識管理的策略,將是未來企業經營的重要議題,並結合品管圈,讓企業有效的收集、整理、轉化、創造、保存、累積、傳播與利用知識,使知識形成企業重要資源,進而提升競爭力。近年來科技不斷日新月異的進步,在21世紀中屬於傳統科技的印刷業者不能再憑藉著經驗法則與其他同業競爭,與在生產設備不斷的進化,讓印刷產業需要不斷地更換新設備才能保持競爭優勢,更別提更換設備所需要耗費的龐大金額,而且隨著網路越來越進步,使人們減少了對於印刷的依賴,許多的資訊能夠更快速、方便的從網路上閱覽。但是由於目前還有許多的活動離不開印刷業,例如各種大大小小的廣告與傳單、書籍、標籤甚至到衣服上的圖案都離不開印刷業,由此可見印刷業還佔有市場的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再加上現今年輕人對於傳統產業有著壞印象,因此使得印刷業招募新血的困難,但就算能夠招收到新血往往新人也耐不住性子時常很快的離職,也因為有著上述的原因使得新進員工抓不住節奏,使得企業收入年年虧損,因此透過建立其知識管理系統來幫助企業的新進員工迅速地找到自己在工作上的定位與價值。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知識管理與品管圈的重要性與目的,對個案公司建立其知識管理系統並結合品管手法改善公司業務之能力,接著透過發放問卷收集改善前受之數據,經由SPSS軟體進行統計分析進行驗證,將遭遇到的問題與改善方向之建議,作為台灣印刷業推行品質管理與知識管理之參考。
The eleventh century is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will become the organiz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key factors.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us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will b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uture business, combined wit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so that enterprises effectively collect, organize, transform, create, preserve, accumulate, disseminate and use knowledge, make knowledge important Resources, and thus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In recent years, technology has been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printing industry, which belongs to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can no longer compete with other peers in the same way.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the printing industry needs to constantly replace the new equipmen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Not to mention the huge amount of money needed to replace the equipment, and as the network progresses more and more, it reduces the reliance on printing, and many of the information can be viewed more quickly and easily from the web. But because there are still many activities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printing industry, such as a variety of large and small advertising and leaflets, books, labels and even clothes on the pattern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printing industry, which shows the printing industry also occupies a market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Coupled with the current young people have a bad impression 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making the printing industry to recruit new blood of the difficulties, but even to recruit new blood is often new people are also unable to bear the temper often leave,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above reasons New employees can not grasp the rhythm, making the annual loss of business income, so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ts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to help enterprises to quickly find their employees in the work of positioning and valu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and purpos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by the literature, establishes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ase company and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the company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of the company, and then collects the data before the questionnaire, Software to carry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verify, will encounter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posal, as the printing industry in Taiwan to impl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reference.
中央社(2016年9月23日)。印刷產值連5年衰退 貿協助攻拚轉型。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1979221。
王美音 譯(1998)。Leonard-Barton, D.著。知識創新之泉。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王復蘇(2002)。醫院品質之旅。台北市:復御企業。
王祿旺(1999)。台灣區印刷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
王學亮、陳郁青(1999)。知識管理系統分析模式之探討-以信用卡風險管理之個案經驗知識庫為例。1999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集。
石川馨(2003)。日本式品質管理。桃園縣:先鋒企管。
任凱、王佳煌譯(2005)。John Lofland、Lyn H. Lofland。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市:學富文化。
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2013),台灣印刷產業白皮書,取自http://www.ptri.org.tw/NewContent.aspx?RNo=U870。
行政院主計處(2011)。100年行業別統計表之製造業普查結果分析,取自http://www.stat.gov.tw/ct_view.asp?xItem=37508&ctNode=543。
何榮柱(2016)。品管圈活動、師徒制及知識管理與技術知識傳承成效關連性之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本質(二版、三版)。台北:臉譜文化。
吳清山(2001)。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1-16。
吳萬益、譚大純、汪昭芬(1999)。企業智價理論在組織創新能力上之應用以「知識創造論」與「組織學習論」為觀點之實證研究。1999科技管理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
李明賢(2013)。利用品管手法降低太陽能電池外觀不良率之個案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林行健(2001)。印刷設計概論(初版)。中和市:視傳文化。
林東清(2008)。知識管理。台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淳一(1999)。建立知識管理資料庫以提昇企業競爭力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彰化縣。
城忠志 (2007)。研習論壇精選第一輯-地方治理的藍海策略。台北市: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洪兆騏(2009)。印刷新概念。出版行銷誌。檢自http://publishingmarketing.wordpress.com/2009/04/17/336/
胡亦峰、陳郁仁(2001)。印刷設計慨說。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胡偉珊 譯(2004)。Ikujiro Nonaka、Hirotaka Takeuchi著。知識螺旋。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張世錩(2012年9月25日)。印刷新訊91期。印刷新訊,92。
張忠謀(1999年5月1號)。企業三基石:願景、價值觀、策略。能力雜誌。519,88-89。
許世軍(1981)。現代行銷管理(三版)。台北:帝略印書館。
陳珈琦(2003)。業務人員職能模式之建立-以H公司為例。第九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高雄:中山大學。
曾振盛(2000)。推動品管圈活動績效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曾琪淑(2002)。印刷數位化對印刷產業之衝擊與探討。科技博物。6(4)。19-33。
黃世芳(2013)。以品管手法改善中小企業專案規劃之研究-以光電工程專案為例。私立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黃建東(2014)。台灣印刷產業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113-125。
黃雪婷(2013)。利用品管手法降低太陽能電池外觀不良率之個案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碩士在職班,台中市

楊子江、王美音 譯(1997)。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著。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楊勝賢。平版印刷業的運籌管理與系統整合之研究-以E公司為例。私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葉晉庭(2011)。觸控面板黃光製程出貨品質提昇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研究所,台中市。
葉純愿(2005)。品質改善團隊採用知識管理機制對團隊績效之影響。私立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桃園市。
詹季霖(2009)。運用QIT與DOE技術建立製程管制最佳化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所研究所,屏東縣。
齊思賢 譯(2005)Peter F. Drucker著。經營的哲學。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劉文卿、馬芳資、張孟元(1999)。知識管理之理論與實務探討。第十界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5-32。
劉京偉 譯(2000)。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著。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劉常勇(2001)。對知識管理的基本認識。取自www.cme.org.tw/know/start.htm.。
蔡采芳(2000),顧問業知識管理系統架構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鄭春生(2014)。品質管理-現代化觀念與實務應用。新北市:全華圖書。
謝汪機(2014)。應用 CMMI 之組織流程定義於印刷業。私立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羅良斌(2009)。品管圈活動診斷與改善方向之研究-以製造業推行品管圈活動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新竹市。
譚大純(2001)。知識管理文獻之回顧與前瞻:以知識作業及知識策略為分類基礎。管理評論。20(4)。93-136。
譚大純、劉廷揚、蔡明洲(1999)。知識管理文獻之回顧與分類。1999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集,20(4),121-133。
Alexander, R. S., & The Committee on Definitions of the AMA (1960). Marketing Definition:A Glossary of Marketing Terms, Chicago:AMA.
Al-Salim B.(2006). Optimiz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Teams Through a Data Mining-Based Methodology, Quality Engineering 18(3),379-389.
Applehans、Globe & Laugero(1999)著,馮國扶譯。知識管理AnyTime 網上應用實作指南。台北市:跨世紀電子商務。
Gilbert, M. and Cordey, H. M. (1996),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6(6), 301-312。
Grant, Rober M. (1996),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7,109-122.
Harry, M. J.(2000). Abatement of Business Risk is Key to Six Sigma, Quality Progress 33(7), 72-76, July.
Peter S., Robert P.,& Roland R. (2001). The Six Sigma Way, How GE, Motorola, and Other Top Companies Honing Their Performance, New York: McGraw-Hill.
Thomas H. Davenport & Laurence Prusak 著(1999),胡瑋珊譯。知識管理。台北市:中國生產力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