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信託法當事人權利義務之比較研究
作者:高丹
作者(外文):GAO,D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指導教授:陳榮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信託設立人信託受託人信託受益人信託財產信託管理信託權利信託義務信託責任SettlorTrusteeBeneficiaryTrust PropertyManagement of TrustsRight of TrustsDuty of TrustsObligation of Trus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摘 要
信託法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之比較研究
信託是以財產管理為內容的一項制度,由信託設立人將信託財產移轉於受託人,使受託人依信託契約之目的,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為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制度。所涉及之信託成立要件為信託財產之移轉輿信託財產之管理處分,即信託當事人之權利義務均係以信託財產為核心內容予以確定。根據信託制度之設計,受託人應受信託目的之約束,且信託財產獨立存在。則信託財產與受託人之個人財產相區別,是以信託關係的設立將影響第三人之利益甚鉅。大陸法系國家與英美法系國家積極制定頒布適用信託法律制度,為了過去信託業名不符實之經營現狀提供法律依據,惟各信託法是否發揮其彈性靈活功能。本文試從羅馬法制度發展至德國法信託、英國法信託與法國法信託之過程,以不同的信託當事人之權利義務互為比較,得出其異同,期待對於外國信託制度有更深的瞭解,將有利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信託法之修正,健全其法律體系。
本文內容區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係概述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及預期結果。第二章為羅馬法信託之研究,包含羅馬法所有權與羅馬法信託之概述。第三章為外國信託法之研究,包含德國法信託、英國法信託與法國法信託之起源及其發展,乃就信託之歷史沿革及德國、英國、法國、台灣與中國大陸信託法制之發展概況為介紹,以信託法之起源與發展為背景,並論述信託法律關係之理論架構。由於信託制度最高起源於古羅馬,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國家因為歷史背景、社會經濟、法律文化之差異,無論在立法技術及其法律規定等方面均有差異。故從羅馬法所有權與信託之理論架構論起,再闡述外國信託法之主要內容,包括:信託之定義、信託當事人之權利義務、信託財產之歸屬等。再互為比較,藉此明瞭外國信託法之立法技術與條文規定之適用方法。第四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信託法之研究,則是從台灣與中國大陸信託之歷史發展論起,深入比較分析法國、台灣與中國大陸信託法之異同,有助於信託法之修正,發揮信託法之彈性靈活功能。第五章則是台灣與中國大陸信託法之展望,簡單分析台灣與中國大陸信託法之立法缺陷與實務問題,提出信託法之修正,期以發揮信託法之彈性靈活功能。第六章結論,歸納整理大陸法信託與英美法信託之優劣,並提出研究心得,期待有助於兩岸信託法之修正,使就信託事務及立法完善有所貢獻。
關鍵詞:信託設立人、信託受託人、信託受益人、信託財產、信託管理、信託權利、信託義務,信託責任
Abstract
A Comparative Research about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the Partners in the Modern Law of Trusts
By
Gao,Dan
Trust is a relationship whereby property is managed by one person for the benefit of another. Trust property is the essence of a trust and ought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properties of the settlor, the trustee, and the beneficiary. Germany, Great Britain, France,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have been enacted the modern law of trusts. The law of trust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re expected to correct the distortions of trusts in practice and the legal problems about the systems of civil law.
This paper has six chapters in total.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presents the rationale, objectives, methodology, scope and expectation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Introduc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man law of the ownership and fiducia .Chapter Three, the Concept of trust law, begi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system in the United Kingdom ,Germany and Franc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involved in a trust. As the trust system originated in roman law. The system of the common law and civil law are different in many aspects,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relationship, rights, duties and obligation in civil law and common law and compare the implication of the modern law of trusts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 Chapter Four, Analysis about the legal regulations of the modern law of trust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relationship, rights, duties and obligation of trust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Chapter Five, Analysis about the legal problem of the modern law of trust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t provides also the opinions about the law of trusts in Mainland China. Chapter Six, Conclusion, is about th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modern law of trusts amend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ettlor, Trustee, Beneficiary, Trust Property, Management of Trusts, Right of Trusts, Duty of Trusts, Obligation of Trust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按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書籍

1.王志誠,信託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公司,增訂第五版,2016年3月五版1刷。

2.王澤鑑,民法物權,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3.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月旦出版社,1996年2月2版。

4.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

5.史尚寬,信託法論,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6.史尚寬,民法總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初版。

7.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編,德國民法,台北市,元照出版社,2016年10月2版1刷。

8.朱少平、葛毅,中國信託法起草資料彙編,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9.吳光明,動產所有權,台北市,三民書局,2007年。

10.吳光明,民法總則,台北市,三民書局,2008年。

11.吳光明,新物權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2009年。

12.何寶玉,英國信託法原理與判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

13.何寶玉,信託法原理與判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

14.李智仁、張大偉,信託法制案例研習,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15.余衛明,信託受託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12月初版。

16.周小明,信託制度法理與實務,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年初版。

17.林誠二,民法理論與問題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

18.林誠二,債編各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3版1刷。

19.林誠二,債編各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中),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3版1刷。

20.林誠二,債編各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下),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3版1刷。

21.林誠二,債法總則新解—體系化解說(上冊),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1版3刷。

22.林誠二,債法總則新解—體系化解說(下冊),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1版3刷。

23.林誠二,民法總則新解—體系化解說(上),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4版1刷。

24.林誠二,民法總則新解—體系化解說(下),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4版1刷。

25.彼得羅.彭梵得著、黃風譯,羅馬法教科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2刷。

26.孟强,信託登記制度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初版。

27.胡旭鵬, 信託財産獨立性與交易安全平衡論——以信託外部法律關係爲視角,法律出版社,2015年6月初版。

28.姚瑞光,民法物權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初版。

29.郭土木,金融管理法規(上),台北市,三民書局,2006年7月初版1刷。

30.郭土木,金融管理法規(下),台北市,三民書局,2006年7月初版1刷。

31.郭土木,證券交易法論著選輯(增修再版),台北市,三民書局,2016年8月。

32.郭土木,期貨交易管理法規(增修再版),台北市,三民書局,2017年3月。

33.能見善久著、趙廉慧譯,現代信託法,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1月初版。

34.陳忠五,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保護客體,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初版。

35.陳恒淼,羅馬法與中世紀歐陸法--架起法系間的橋梁,蘇州市,蘇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

36.陳榮隆,民法專題研究(一),輔仁大學法學叢書專論類(十二),台北市,輔仁大學,1992年。

37.陳榮隆,民法債編總論(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台北市,三民書局,2002年6月。

38.陳榮隆,民法專題硏究(二) : 非典型擔保之興起與典型物權之興革二,台北市,輔仁大學法學叢書專論類(十四),元照出版社,2003年,初版。

39.陳衛佐,德國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6月3版。

40.徐孟洲,信託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1版。

41.徐國香,信託法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公司,1986年1月初版。

42.張民安,法國民法總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初版。

43.道垣內弘人著、姜雪蓮譯,信託法入門,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

44.黃風,羅馬法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

45.黃風,羅馬法導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1版1刷。

46.黃宏全,民事財產法與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一)--現代民法新課題,台北市,數位法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初版。

47.葛偉軍,歷史的經典與現代的典範:英國信託成文法編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年2月初版。

48.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49.楊崇森,信託法原理與實務,三民書局,2010年10月初版1刷。

50.游進發,物上請求權體系,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9月二版1刷。

51.游進發,民法之釋義與編纂,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4月初版1刷。

52.鄭玉波,羅馬法要義,台北市,三民書局,1970年。

53.鄭玉波,民法物權,台北市,三民書局,2009年。

54.鄭俊仁,信託之法務與實務,台北市,台灣財政部金融局儲委會金融研究小組編印,1993年。

55.鄭冠宇,民法物權,台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56.霍玉芬,信託法要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57.賴源河、王志誠,現代信託法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3版。

58.賴源河、王志誠,現代信託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3版。

59.蓋斯旦著、謝漢琪譯,法國民法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60.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台北市,自版,2007年6月。

61.謝哲勝,信託法,台北市,元照出版公司,修訂五版,2016年7月五版1刷。

62.羅結珍,法國民法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初版。

二、期刊

1.王文宇,信託財產之獨立性與主體性,法令月刊,第53卷第6期,2002年6月。

2.王文宇,信託法的分析架構及可行的發展方向,北大法律評論,第9卷,2008年。

3.王志誠,跨越民事信託與商事信託之法理—以特殊目的信託法制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68期,2001年12月。

4.王澤鑑,德國民法的繼受與台灣民法的發展,比較法研究,第6期,2006年。

5.文杰,論信託公示的理論基礎與制度設計——兼評我國信託法第十條之規定,中國商法年刊,2008年。

6.伊田,法國民法上所有權的法律物征,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1998年。

7.呂富強,論法國式信託—一種對本土資源加以改造的途徑,比較法學,第2卷,2010年。

8.吳光明,德國法上讓與擔保從屬性替代之研究,中興法學,第33期,1992年。

9.吳光明,動產讓與擔保法律制度之研究-德國與我國現行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

10.吳光明,海峽兩岸物權法重要概念辨析比較,私法,2013年,第10輯第2卷,69頁。

11.李秀清,外國法制史,中國法律年鑒,2011年。

12.郭土木 ,論信託受益權證化與證券交易法之適用問題,證券管理,第14卷,第8期,1996年8月。

13.郭土木,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中律會訊雜誌,2005年10月。

14.耿林,論法國民法典的演變與發展,比較法研究,2016年。

15.陳榮隆,讓與擔保之借殼信託契約,月旦法學,第27期,1997年8月。

16.陳榮隆,物權之一般效力,法治現代化之回顧與前瞻-楊建華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1997年8月。

17.陳榮隆,非典型擔保物權的立法化,月旦法學,第49期,1999年6月。

18.陳榮隆,讓與擔保之實行,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2000年8月。

19.陳榮隆,非典型擔保物權對典型擔保物權之突破─以讓與擔保之取得為中心,財產法學篇(一)─黃宗樂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學林出版,2002年4月。

20.陳榮隆,讓與擔保之擔保標的物範圍,輔仁法學,第23期, 2002年6月。

21.陳榮隆,台灣擔保物權法制之發展與未來之努力,第一屆兩岸民商法學術研討會,2000年9月6日。

22.陳榮隆,高齡者之財產與信託,老人財產信託法制研討會,2002年9月22日。

23.陳榮隆,論信託委託人之權利義務可撤銷之信託、不可撤銷之信託,信託法制系列研討會,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2002年10月14日。

24.陳榮隆,民法擔保物權之修正與擔保物權類型之發展,台灣法學會2002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2年11月30日。

25.陳榮隆,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最高法院九一年台上字第一一八O號判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96、97期,2003年5月。

26.陳榮隆,兩岸擔保物權之比較,法官協會雜誌,第5卷第1期,2003年6月。

27.陳榮隆,民法物權編修正與物權類型之發展,台灣法學新課題(一),2003年9月。

28.陳榮隆,讓與擔保之外部關係,私法學之傳統與現代(中)-林誠二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學林文化,2004年4月。

29.陳榮隆,新民法擔保物權修正草案總覽,月旦法學雜誌,第141期, 2007年2月。

30.陳榮隆,擔保物權之新紀元與未來之展望,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3期, 2007年4月。

31.陳榮隆,再啟物權擔保法新頁,律師雜誌,第341期,2008年2月。

32.陳華彬,19、20世紀德國民法學,法治研究,2011年。

33.許中緣,論法國民法中的公共用益理論,私法研究,2009年。

34.詹森林,信託之基本問題——最高法院判决與信託法規定之比較分析,律師通訊,1999年。

35.鄭成偲、黃暉,法國民法典中的財產概念與我國立法的選擇,知識產權,2002年。

36.謝哲勝,債權確保與信託制度的平衡,月旦法學,第93期,2003年。

37.羅家慧、崔彩虹,信託契約的法律性質,經濟論壇,2003年。

38.鐘瑞棟、侯懷霞,論信託公示——兼評我國信託法第10條,鄭州大學學報,2006年1月。

三、論文

1.方國輝,公益信託與現代福利社會之發展,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2.吳光明,動產讓與擔保制度之研究—美德兩國與我國現行制度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1992年。

3.李松齡,論創新發展的動力機制與制度環境,湖湘論壇,2016年。

4.何俊賢,最高法院信託裁判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5.林學晴,我國信託法律關係下受託人與信託財產之關係,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6.張大為,論中國大陸信託關係之定位及相關法律問題,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中國大陸法律組碩士論文,2009年。

7.郭資蘭,信託財產之研究—以信託財產為同一性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8.候德人,論我國繼受信託法制後之功能發展及信託財產之強制執行,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9.陳榮隆,讓與擔保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10.陳維鎧,羅馬法上之信託概念與現代信託,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2009年。

11.廖婉君,中國大陸信託法之研究—以信託財產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四、網頁
台灣信託法
1.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I0020024(法務部信託法),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月5日。
2. http://www.tta.org.tw/(台灣信託法協會),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月5日。
3. https://www.fsc.gov.tw/ch/index.jsp(金管會),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2月1日。
4. http://www.trust.org.tw/home/index.asp(信託業公會)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2月1日。
中國大陸信託法
1.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x?id=2974(中國大陸社科院)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1月1日。

五、公報
1.立法院公報,第84卷,第63期。

貳、德文部分(按字母順序排列)
一、書籍

1.Blaurock, Uwe, Unterbeteiligung und Treuhand an Gesellschaftsanteilen, Verlag Nomos , Baden-Baden, 1981.

2.Carl Creifelds, Rechtswörterbuch, C.H.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München, 1997.

3.Coing,Helmut,Die Treuhand kraft privaten Rechtsgeschäfts, München, 1973.

4.Fritz Schulz, Prinzipien des römische Rechts, Duncker& Humblot, Berlin,1954.

5.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oder Naturrecht und Staatswissenschaft im Grundrisse, Philipp Reclam Jun. Stuttgart,1970.

6.Gerhard Dulckeit/ Fritz Schwarz, Römische Rechtsgesichte, C.H.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München, 1995.

7.Harm Peter Westermann, Erman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12.Auflage, Verlag Dr.Otto Schmidt KG, Köln, 2008.

8.Hans Hattenhauer, Europäische Rechtsgeschichte, 3.Auflage, Verlag C.F. Müller, Heidelberg,1999.

9.Hein Kötz, Trust und Treuhand, Verlag Vandenhoeck& Ruprecht ,Göttingen,1963.

10.Karl Heinz Gursky/Axel Pfeifer/ Wolfgang Wiegand, J.von 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mit Einführ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en Buch 3, Verlag Sellier-de Gruyter, Berlin 2004.

11.Karl Heinz Gursky/Axel Pfeifer/ Wolfgang Wiegand, J. von 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mit Einführ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en Buch 3, Verlag Sellier-de Gruyter, Berlin 2007.

12.Konrad Zweigert/Hein Kötz, Einführung in die Rechtsvergleichung, Verlag J.C.B. Mohr, Tübingen, 1996.

13.Larenz, Schuldrecht II, Verlag C.H.Beck, München, 1979.

14.Liebich&Mathews, Treuhand und Treuhänder in Recht und Wirtschaft,Verlag Neue Wirtschafts Briefe Herne ,Berlin,1981.

15.Okko Behrends /Christoph Link, Zum römischen und neuzeitlichen Gesetzesbegriff, Verlag Vandenhöck& Ruprecht , Göttingen, 1987.

16.Peter Bassenge, Palandt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72.Auflage, Verlag C.H.Beck, München, 2013.

17.Manfred Wolf,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72.Auflage, Verlag W. Kohlhammer, 1999.

18.Matin Henssler,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5.Auflage, Verlag C.H.Beck, München, 2009.

19.Martin Löhnig, Treuhand Interessenwahrnehmung und Interessenkonflikte, Mohr Siebeck, Tübingen, 2006.

20.Max Kaser, Römische Privatrecht, Verlag C.H.Beck, München, 1986.

21.Schwerin , Deutsche Rechtsgeschichte , Verlag von B.G.Teubner, Leipzig, 1915.

22.Stefan Grundmann, Der Treuhandvertrag insbesondere die werbende Treuhand, Verlag C.H.Beck,1997.

23.Siebert Wolfgang, Das rechtsgeschftliche Treuhandverhältnis, Marburg, 1959.

24.Sorika Pluskat, Der Trust im Recht von Québec und die Treuhand –Problem der Rezeption einer englischen Rechtsfigur in einer Civil-Law- Rechtsordnung,Verlag Logos, Berlin ,2001.

25.Stefan J.Geibel, Treuhandrecht als Gesellschaftsrecht, Mohr Siebeck, Tübingen, 2008.

26.Stephan Meder, Rechtsgeschichte, 4.Auflage, Böhlaus Verlag

27.Ulrich Eisenhardt, Deutsche Rechtsgeschichte , Verlag C.H.Beck, München, 1999.

28.Walter Erbe, Die Fiduzia im römischen Recht, Verlag Hermann Böhlaus Nachf., Weimar,1940.

29.William A. Hunter, Introduction to Roman Law, fifth edition, Sweet& Maxwell, LTD, London,1897,

二、期刊
Reinhard, Rudolf/ Erlenhagen,R., Die rechtsgeschäftliche Treuhand ein Problem der Rechtsfortbildung, JuS 1962.

三、網頁

德國信託法

1.https://de.wikipedia.org/wiki/Treuhand,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2月5日。

叁、英文部分
一、書籍

1.Alastair Hudson, Principles of Equity and Trusts, Cavendish Publishing Ltd, 1999.

2.Allen Chester Johnson, Paul Robinson Coleman-Norton, Frank Card Bourne, Ancient Roman Statute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Austin, 1961.

A.J. Oakley, The Modern Law of Trusts, Thomson Sweet& Maxwell, London, 2008.

3.A.D.E.Lewis& D.J.Ibbetson, The Roman law tradition,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ge ,1994.

4.Andrew Borkowski, Textbook on Roman Law,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1994.

5.Andrew Stafford &Stuart Ritchie, Fiduciary Duties –Directors and Employees, Jordan Publishing Limited, 2015.

6.David Daube, Roman Law, Edinburg University Press, Chicago, 1969.

7.David Johnston, The Roman Law of Trust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8.

8.David Hayton, Moder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Trust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Ltd, 1999.

9.Dennis P.Kehoe, Law and rural economy in the Roman Empire,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U.S.A,2007.

10.Fritz Schulz, Classical Roman La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51.

11.F.W.Maitland/ F.Pollock,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 before the Time of Edward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1895.

12.George Gleason Bogert, Case and Text on the Law of Trusts, Foundation Press, 2008.

13.George Mousourakis, The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Roman law,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3.

14.George Mousourakis, A legal history of Rome, Routledge, New York,2007.

15.Geraint Thomas &Alastair Hudson, The Law of Trus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6.James Hadley, Introduction to Roman Law in Twelve Academical Lectures, D.Appleton& CO., New York, 1878.

17.John Mowbray, Lewin on Trusts, Seventeenth Edition, Sweet& Maxwell, London, 2000.

18.Jonathan Garton, Moffat`s Trusts Law Text and Materials, Sixth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19.Madeleine Cantin Cumyn, La fiducie face au trust dans les rapports d`affaires Trust vs Fiducie in a business context, Bruylant Bruxelles, 1999.

20.Maurizio Lupoi, Trusts-A comparative study, Cambridge, 2000.

21.Max Radin, Handbook of Roman Law, West Publishing CO., 1927.

22.Mohamed Ramjohn, Text, Cases and Materials on Equity and Trusts, Routledge Cavendish, 4th ed.,2008.

23.Myron Piper Gilmore, Argument from Roman Law in Political Thought, 1200-1600,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1941.

24.Paul Ogden, Trusts in Prime Jurisdiction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Ltd, 2000.

25.Peter Stein, Roman Law in European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9.

26.Pierre Lepaulle,An Outside`s View Point of the Nature of Trusts, Cornell Law Quarterly,1928.

27.Richard Edward and Nigel Stockwell, Trusts and Equity, Pearson Education Ltd, Eighth Edition, 2007.

28.Richard Helmholz/ Reinhard Zimmerman, Views of Trust and Treuhand: an Introduction, Itinera Fiduciae: Trust und Treuhand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ncker&Humblot, Berlin, 1998.

29.Routledge-Cavendish, Trusts, Sixth Edition,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 2009.

30.Rudolph Sohm, A Textbook of the History and System of Roman Private Law, third edition, Augustus M. Kelley Publishers, New Yord, 1970.

31.Sjef van Erp& Bram Akkermans, Case , Materials and Text on National, Supra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roperty Law, Hart Pubilshing, Oxford, 2012.

32.T.Lambert Mears, Analysis of M.Ortolan`s Institutes of Justinian, including the history and generalization of Roman Law, the Lawbook Exchange Ltd, Clark, New Jersey,2008.

33.W.W.Buckland, A Textbook of Roman Law from Augstus to Justinian, thir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 1971.

二、期刊
1.Maurizio Lupoi, Trust and Confidence, Law Quarterly Review, 2009.

2.Maurizio Lupoi, translated by Simon Dix, Trusts: A Comparative Stu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三、網頁
羅馬法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stitutes_of_Justinian,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2月8日。

英國信託法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ust_law,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2月1日。

3.https://de.wikipedia.org/wiki/Trust_(Recht),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2月1日。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current_estate,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2月1日。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Use_(law),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2月1日。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Public_policy,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2月1日。

法國信託法

7.https://fr.wikipedia.org/wiki/Fiducie,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2月1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