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增強式訓練對優秀排球選手專項體能表現之研究
作者:鄧政偉
作者(外文):Cheng-Wei Te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楊昌斌
鄭芳梵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增強式訓練排球專項體能運動自覺量表優秀排球選手plyometrics trainingvolleyba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elite volleyball play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研究為了解增強式訓練方法對於排球選手在專項體能上的影響,以文獻為基礎並經專家審查加以調整,設計10週的增強式訓練課表。增強式訓練項目包含定點跳躍、木箱訓練、單腳跳、雙腳跳和伏地挺身。訓練時期則分為五個階段:基礎期、增強期、適應期、爆發期和巔峰期,每一階段為期2週。
以66名國內大專公開一級男子排球校隊為實驗對象,以隨機方式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每週3次的增強式訓練。介入過程中,則以運動自覺量表評估選手的接受程度,並進行滾動式修正訓練課表。研究數據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和詹森-內曼法分析。
研究發現不同位置的研究對象在身體測量上有差異,但專項體能無顯著差異。介入10週增強式訓練後,實驗組在垂直跳、助跑跳、立定跳遠、羽球擲遠、柔軟度和9公尺3次折返的專項體能顯著優於控制組。30公尺衝刺部分,實驗組少於4.9911秒時顯著優於控制組,但800公尺速耐力在兩組並無顯著差異。表示本研究所設計之增強式訓練課程能有效提升速度、彈跳力、上肢力量、敏捷性和柔軟度的表現,但對速耐力無顯著影響。
本增強式訓練方案可結合排球訓練計畫,具有方便與實用性,對於優秀排球選手提升專項體能具有成效,而藉由體能數據資料庫的建立,提供選手與教練訂定訓練目標與依據。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plyometrics training on volleyball players in the volleyba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the study was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reviewed by experts to design 10-week enhanced training schedule. The enhanced training program included jumps in place, boxdrills, single leg hops, double leg hops, and pushups. It was divided into five phases, including basic phase, enhancement phase, adaptation phase, outbreak phase, and peak phase. Each phase was 2 weeks.
The subject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66 domestic junior college open men's volleyball team players . In a random manner,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nd they were trained 3 times a week.In the process of intervention, the degree of acceptance of the study subject was assessed with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and revised training schedules were made at any time.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w-way MANOVA, ANCOVA, and Johnson–Neyman methods.
The study found that subject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had differences in body measurement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ecific fitness.The study found that after 10 weeks of plyometrics train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vertical jump, forward jumps, standing long jump, badminton throws, softness, and 9-meter 3-shuttle run.In the 30-meter sprint section, wh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faster than by 4.9911 seconds, i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800-meter endur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plyometrics training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peed, bouncing power, upper limb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softness, bu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ndurance.
The plyometrics training program c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volleyball training program, which was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It was effective for the excellent volleyball players to improve their physical fitnes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data databases, players and coaches will be provided with training goals and evidence for the future.
一、中文部分
于飛(2003)。排球運動時間特徵與供能特點研究。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 18(2),61-62。
方兆宇(2007)。對我國女排攔網技術運用情況的分析。鞍山科技大學學報,30(6),664-666。
王世椿、顏世凱(1998)。兩種不同休息間歇時間增強式運動訓練對改善大專女子足球選手無氧運動能力之影響。體育學報,25,169-178。
王令儀(2008)。運動生物力學實驗手冊─測力板篇。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秀霞(2002)。排球專項彈跳力素質的研究現狀。瀋陽體育學院學報,4,91-95。
王泠、李鴻棋(2003)。增強式肌力訓練對大專女子籃球選手彈跳能力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5 (1),231-237。
王春貴、林瑞興 (2010)。男子羽球單打比賽與心跳率之相關研究。林瑞興(主持人),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98-406。2010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屏東。
王英瑛、林新龍、紀恩成(2013)。大專排球選手專項體能訓練計畫。大專體育,124,45-52。
王哲彥、楊國煌、張曉昀(2008)。增強式訓練對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影響。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3 ,98-103。
王順正(1998)。長跑選手臨界速度跑的生理反應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順正(1999b)。運動強度的判定(自覺量表)。運動生理學週訊,18。取自http://www.tsepf.org.tw/week/show.asp?repno=18
王順正、林正常 (1996)。登階測驗評估最大攝氧量的效度概化,體育學報,20, 351-362。
王燕(2004)。現代排球比賽對能量代謝系統技能訓練提出的新要求。南京體育學院學報,3(2),22-25。
王錠堯、王順正(2004)。心肺恢復指數與最大攝氧量的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7, 91-102。
田麥久(1998)。論運動訓練計畫。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田麥久、劉大慶(2012)。運動訓練學。北京市: 人民體育。
田慶嚴(1977)。田徑運動概論。大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白樺(2000)。排球每球得分制比賽中的得分因素效果分析。延邊大學學報,4(26),319-321。
印春福(1993)。青年女排彈跳訓練初探。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22-25。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建立運動選手選材制度-以建立青少年體能商常模為例,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印。
何雅雯(2013)。不同增強式訓練對高中女子甲組排球選手下肢力量與速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余克敏、謝東(1986)。一種評定女排身體素質水平的教學模式。體育科技,3,11-13。
吳欣蒔、林瑞興(2011)。水適能運動與水中增強式訓練。屏東教大體育,14,79-86。
吳金玉(1990)。敏捷訓練的原理與方法。載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中小學生體能訓練手冊。
吳慧君、羅興樑(2009)。複合式訓練對肌力及爆發力之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9,1-8。
宋景茂(1982)。關於我國甲級隊女排運動員防守移動能力與身體素質關係的探討。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58。
巫信昌(2015)。常用下肢增強式訓練動作的肌肉活化程度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士範(2016)。排球最新規則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報,5(1),1-17。
李安格、黃輔周(1985)。現代排球訓練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安格、黃輔周(1995)。現代排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成碩、姚承義、林威秀、黎俊彥(2011)。增強式訓練對籃球選手動態帄衡與專項運動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3(4),418-426。
李成碩、黎俊彥(2010)。低強度增強式訓練對預防下肢運動傷害的效益。中華體育季刊,24(4),51-59。
李伯倫(2005)。 增強式訓練與重量訓練對優秀高中籃球選手連續二次垂直跳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建平、莊清泉、楊連琦(2009)。排球防守反擊文獻研究分析-以2000年至2007 年為範圍。休閒保健期刊,1,119-132。
李建毅、周德倫(2003)排球比賽心跳率變化之研究。排球教練科學,3,48-58。
李昭慶、王儀祥、黃谷臣(2000)。非最大運動前後心跳率變化與耐力運動表現的關析研究。中華體育,13(4),98-106。
李素蘭(2009)。12週訓練對於大學日夜學制男生健康體適能之比較。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8年度,662-666。
李勝雄 (1998)。運動課程理論導讀。臺中市:心中。
李雲光、謝淑貞、東方介德(2004)。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訓練對中華男籃選手之最大肌力及爆發力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6(1),235-243。
李穎川(1997)。球類運動員體能水平的構成因素及訓練的基本理論與原則。中國體育科技,2(33),49-64。
卓俊辰(1986)。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 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卓俊辰(2001)。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臺北市:華泰。
周紅律(2000)。排球運動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探討。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39(34),91-92。
周圖南(2002)。排球比賽運動強度之研究-以參加 2001 世大運我國女子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德倫(2007)。排球彈跳能力特徵及其訓練原則探析。運動教練科學,9 ,113-123 。
屈東華(2000)。高水平排球運動員競技能力諸因素特徵之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26),132-134。
林文心、洪承綱、徐中盈、陳韻茹、趙遠宏、蔡佩真(譯)(2012)。肌動學:人體動作的科學基礎 (原作者:Hamilton, N., Weimar, W., & Luttgens, K)。臺北市:合記圖書。(原著出版年:2006)。
林正常 (2005) 。運動生理學(增訂二版)。臺北市:師大。
林正常(1991)。無氧閾值的探討。中華體育,5(3),1-7。
林正常(1993)。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健行文化出版社。
林正常(1993)運動科學與訓練。臺北市: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正常(1995)。生理學在排球訓練上的應用。中華體育季刊,9(2),135-145。
林正常(1995)。運動生理學實驗指引。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正常(1997)。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臺北市:銀禾文化出版社。
林正常(1998)。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正常、黃勝裕、陳重佑(1999)。蹲踞跳與下蹲跳之垂直跳躍指標與等速肌力相關之探討。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7,91-98。
林正常、劉文禎、張振崗、吳汶蘭、王光濤、楊明恩、施慧珉、季力康、黃耀宗、方鄒昭聰、陳亦曜、王瑞麟等合著(2008)。運動科學概論。臺中市: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
林正常、蔡崇濱、林信甫、林政東、吳柏翰、鄭景峰等(譯)(2004)。肌力與體能訓練(原作者:Thomas R.B.,& Roger W.E.)。臺北市:藝軒。(原著出版年:2004)
林正常、蔡崇濱、劉立宇、林政東、吳忠芳(譯)(2001)。運動訓練法(原作者:Bompa,T.O. )。臺北市:藝軒。(原著出版年:1999)
林竹茂(1994)。現代競技排球發展趨勢與展望。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度排球教練研習報告書。
林芳英(2002)。八週增強式訓練對高中籃球選手垂直跳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俊達、陳家祥、黃長福、涂瑞洪(2016)。八週上肢增強式訓練對肌力與壘球擲遠的影響。運動表現期刊,3(1),29-34。
林信甫、莊泰源(2003)。跑步經濟性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探討。中華體育,17(3),53-60。
林建成(2003)。高中甲級排球自由防守球員與其他球員之體能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政東(2004)。運動員肌力訓練。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政東、吳國輝(2010)。臺灣運動員不同強度深跳動作的表現之分析。 運動教練科學,18,47-58。
林政達、許國鐘(2014)。增強式訓練對增進排球選手攔網技巧的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2),301-309。
林峻永、陳奕良、羅貫中、楊家豪(2017)。不同增強式訓練方式對高中羽球選手專項體能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6(1),48-58。
林純玉(2008)。職棒La New熊春季訓練效果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
林國全、陳政宇、王敏憲、何金山(2010)。六周訓練對排球選手連續攔網時心跳率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10,63-71。
林國全、陳政宇、吳忠政、何金山(2010)。以定點移位測試分析排球選手之訓練與心肺適能改變。排球教練科學,15 (2010/06/15),P67–72。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
林新龍(2009)。體能與技術間之相關性(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公管學院。
邱耀坤、黃芳進(2014)。八週增強式訓練對國小五人制足球男童選手的速度、爆發力與敏捷性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1),161-169。
柯莉蓁、黃瓊瑤、李曉萍(2015)。心跳率應用於競技運動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20,71-79。
胡林煥(2002)。排球扣球技術三維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啟林(2002)。排球新規則帶來的新變化。湖北體育科技,3(20),37-38。
胡啟林(2002)。排球運動員爆發力及其訓練。體育成人教育學刊,4(18),60-61。
茅鵬(1995):運動訓練新思路。中國北京:人民體育出版。
夏崇德(2002)。青年男子排球運動員彈跳力模型。北京體育大學學報,3(25),401-403。
翁誌誼、陳樹屏、廖佳慶(2012)。增強式訓練對籃球隊男童爆發力、速度及敏捷性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27,17-29。
馬維平(2009)。排球比賽的時間特徵與能量代謝分析。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3(1),102-104。
張木山(1996)。男子排球專項體能測驗之研究。臺中市:書恆出版社。
張木山(2004)。不同訓練法對彈跳能力發展與評估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桃園市: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張言司、侯堂盛、張言可、黃邦仁(2007)。大專排球選手健康體適能與運動體能之相 關研究。身體文化學報,5,233-242。
張芬華(1997)。跨欄初學者下肢增強式與等張肌力訓練對速度、動力、跨欄成績之影響。大專體育,30,21-29。
張振興(2004)。優秀女子排球選手專項體能與扣球技術表現之迴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添福(1987)。游泳選手實施重量訓練對體態、機能的影響。體育學報,9,233-251。
張硯涵(2008)。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訓練及增強式訓練對籃球選手下肢爆發力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萍(2000)。排球。臺北市:國家。
張嘉澤、詹元碩 (2005)。運動能力之診斷與訓練調整。國民體育季刊,146, 44-52。
張榮祥(2000)。排球新制之得球得分制實施後影響與對策,大專體育,47,84-87。
張榮顯(2001)。藥球訓練操作。載於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舉辦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暨2001 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專刊(頁286-293),臺中市。
張碩(1993)。青年女排運動員提高彈跳力訓練的體會。河北體育研究,3,6-10。
張鳳菊、連惟昱、王家閔、紀世清(2017)。羽球單打選手專項體能測驗項目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47,89-99。
張慧瑛、林寶城(2005)。增強式肌力訓練對高中女子籃球選手跳躍表現之影響。北體學報,13,150-159。
張慶豐(2007)。增強式跳躍訓練對優秀橄欖球選手的速度及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麗、徐飛榮、趙文娟(1996)。對制定中國重點女排身體素質評價標準的研究。西 安體育學院學報,1(13),16-21。
張麗如(1982)。女排彈跳力訓練中運用模式訓練的初步嘗試。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1-14。
曹建仲、黃榮男(2013)。優秀排球運動選手專業能力評估模式建構。運動研究,22(2),44-57。
章賽清(2005)。排球運動員的體能特徵與訓練探析。福建體育科技,24(3), 31-34。
許樹淵(1982)。排球運動技術分析。臺北:協進出版社。
許樹淵(2001)。運動訓練智略。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許瀾、連道明(2002)。中國優秀女排運動員體能現狀分析。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19),85-86。
連道明、林建、魏琳(1997)。我國部份甲級男排四項體能測試達標的分析研究。漳州師院學報,4,128-130。
郭士龍、王可富(2004)。快速伏地挺身在排球專項體能訓練上的應用。大專體育,72,24-27。
郭沛鑫(1998)。動力增強式訓練的介紹。淡江體育,1,119-129。
郭家銘(2002)。分析伏地挺身之速度對上肢關節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陳九洲、鄭鴻文(2000)。增強跳躍能力、瞬發力以及速度的有效方法-複合訓練之介紹。大專體育,51,103-108。
陳元和、黃至論、鄭俊傑(2010)。增強式訓練與棒球運動員專項體能之探討。2010聖約翰科技大學休閒運動與健康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0)。臺北縣:聖約翰科技大學。
陳丙坤(2014)。不同測試方式對柔道專項負荷心跳率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全壽(1993)。速度、肌力、耐力的生理特質及訓練法。1993年國際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18-24頁。臺中市,國立臺灣體育專科學校。
陳江圳(2005)。五週耐力訓練對國小網球選手專項能力表現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陳克舟、張吉堯、林國全、孟範武、何金山(2106)。排球選手專項體能評估與探討。運動研究,25(1),13-23。
陳克宗(1976)。六人制排球體能研究。屏東市:東益出版社。
陳克宗(1980)。負重與徒手間歇訓練對脈搏、肺活量、速度、動力、肌力的影響。體育學報,2,155-165。
陳克宗(1984)。不同載重負荷的越野賽跑訓練對迷你馬拉松成績與脈搏數肺活量的影響。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6,117-133。
陳佳慧、鞠欣馨、張嘉澤(2007)。增強式訓練對女子足球選手敏捷能力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8,97-103。
陳俊智(2011)。高中男子排球專項體能測驗之編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奐杰、林嘉志、楊昌斌、謝伸裕(2012)。不同高度與負荷之上肢增強式訓練對肌力表現之影響。成大體育學刊,44(2),66-79。
陳建利(2016)。桌球、羽球及網球選手競技體適能之差異。大專體育,138,72-76。
陳建廷、劉孟竹、呂銀益(2012)增強式訓練對於大專校院籃球選手速度、爆發力、敏捷性與無氧耐力之影響。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13,128-137。
陳羿揚、李建勳(2012)。增強式訓練方法在籃球訓練之應用。大專體育,120,14-20.
陳海輝(2004)。排球自由人選材初探。株州工學院學報,18(2),156-158。
陳敦禮(1996)。淺談PLYOMETRICS 訓練。體育與運動,98,49-53。
陳紫君(2008)。不同百分比負重之增強式訓練對運動能力表現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慧貞、林清香、賴麗雲(2004)。排球競賽特性與運動員肌力、爆發力訓練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2 ,199-210。
陳膺成(2002)。優秀高中男子排球選手直線扣球之三為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儷勻(1999)。排球運動中發球、攔網、扣球相互關係之探討。大專體育,45, 79-86。
彭逸坤、許龍池、黃宏裕(2004)。沙灘排球運動訓練與指導初探。排球教練科學,5,41-50。
彭賢德、曲柏瀚、梁琪、宋貞儀(2008)。不同跳臺高度落下跳躍之下肢動力學分析。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及臺灣生物力學學會聯合年會暨學術研習會和國科會醫學工程處學門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頁 281-282)。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曾鈺閔、張吉堯、林國全、陳克舟(2107)。增強式訓練對橄欖球選手專項能力之探討。屏東科大體育學刊,7,45-54。
游蘊琦(2000)。對排球運動員體能指標若干問題探析。周口師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5(17),88-90。
程文欣(2006)。心跳率控制跑步速度之耐力訓練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舒為平(1994)。我國青年女排主攻手強攻突破能力測定方法的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71-76 。
黃合庸(2008)。 不同方式之增強式跳躍訓練對下肢肌力、爆發力與跳躍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黃怡仁、李建毅(2010)。現代排球運動選手能量代謝系統機能與營養補充。排球教練科學,15 ,43-49。
黃怡仁、陳谷宗、謝明蕙(2008)。排球選手運動能力診斷方式探析。淡江體育,11,109-117。
黃俊宗(2013)。增強式訓練在不同學齡訓練效果之探討。臺南大學體育學報,8,1-10。
黃義峰(2008)。增強式訓練對於高中籃球選手下肢等長肌力、爆發力、敏捷性與無氧耐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錦裕、陳明星(2000)。熱身及休息方式對運動者心跳之影響研究。體育學報,28,349-358。
楊明達、詹貴惠(2007)。上半身重量訓練對高中棒球選手之肌力、投球表現與敏捷性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3),81-92。
楊勁蒼,張敏靈,柏森康雄(1995)。西安體院與大阪體大女子排球選手身體素質的比較研究。西安體育學院,3(12),19-23。
萬江、田琳(2002)。發展排球專項力量素質的理論與方法。武漢體育學院學報,5(36),59-60。
萬清和(1975)。最新排球訓練法。臺南:王家。
葉憲清(2003)。運動訓練法。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過家興(1995):運動訓練學。中國北京,人民體育出版。
靳小雨、徐國紅、張 冰、張俊宇(1994)。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彈跳能力訓練方法學的研究。山東體育科技,2,23-26。
廖晏崧、王苓華(2010)。以生物力學評估增強式跳躍訓練之成效。中華體育季刊,24(2),103-110。
甄欣喜、李竹青(2010)。競技網球運動項目體能訓驗特徵研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30(1),65-72。
齊璘、陳豐慈、祝堅恆、張育愷(2014)。男大專生身體適能與認知功能之關聯。大專體育學刊,16(3),311-320。
劉一兵(2002)。我國部份甲級男排四項體能測試達標分析研究。三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9),69-72。
劉人豪、黃榮松(2003)。不同肌力訓練對青少年運動員瞬發力與速度的影響。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2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頁408-414),國立體育學院。
劉大鐸(2008)。影響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效果的因素分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0,203-204。
劉小曼(1992)。大專排球聯賽不同等級運動員的體格、體能、反應時空判斷之比較研究。臺南:複文出版社。
劉宇、江界山、陳重佑(1996):肌力與肌力診斷的生物力學基礎。臺灣師大體育研究,2,151-179。
劉志華、洪偉欽(2008)。增強式訓練效果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219-226。
劉寶仁(1997)。排球比賽的供能特點及提高供能能力的訓練。中國體育科技,33(3),62-64。
厲麗玉(2000)。中國排球甲 A 聯賽每球得分制與賽間體能訓練。體育科學,1(20),40-42。
樊國慶(2000)。排球運動員彈跳力最優訓練手段測量與評價。西安體育學院學報,4(17),23-25。
潘焱焱、崔峽(1997)。對安徽省少年女排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分析。安徽體育科技,4,18-21。
蔡崇濱(1992)。少年排球運動員選才之探討。臺灣省學校體育,9,18-20。
蔡崇濱(1993)。等速運動對大專排球選手大腿肌群功能與專項跳躍能力之效果研究。臺南市:供學。
蔡瑋娟(2003)。排球運動生理能力分析。大專體育,65,190-194。
蔡豐任(2006)。優秀女子排球選手下肢負重增強式動作的神經力學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豐任、陳韶華、劉宇(2002)。優秀女子排球選手下肢負重增強式動作的神經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豐任、劉宇(1998)。增強式訓練負荷定量控制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臺北市。
鄭念軍、盛慧華、蔣國棟、馬欣、辛春生(2000)。青年男排運動員專項力量發展水平的檢查與評定。山東體育科技,3(22),9-12。
鄭芳梵(1997)。現代男子排球特性發展之研究。臺北市:一品文化事業。
鄭國平(1991)。排球運動員選才之研究。臺中:霧峰出版社。
鄭添財(2007)。排球技術訓練與戰術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鄭景峰(2002)。增強式訓練的理論與應用。中華體育,16(1),36-45。
鄭景峰、林煉傑、林正常(2003)。增強式訓練對高中籃球選手爆發力與爆發耐力的影響。大專體育英文學刊,3,41-52。
盧英治(2000)。衝擊式訓練的理論與實際。大專體育,51,92-102。
蕭敬衡 張嘉澤 (2013)。急性高強度間歇訓練對街舞Breaking選手專項心跳率、全國特教血乳酸之影響-個案研究。2013休閒運動學術研討會。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薛淑琦、李寧遠、陳俊忠 (1993)。不同負荷之登階測驗與最大耗氧量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15,263-278。
謝維駿、林俊達、涂瑞洪(2009)。不同訓練法對於跳高專項力量訓練成效之應用。「2009 亞太國際運動生物力學研討會暨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年會」發表之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謝燕群(1990)。運動員選才學。大陸:四川教育出版社。
鍾璞(2002)。高校排球運動員彈跳力訓練方法比較。重慶大學學報,3(25),154-158。
魏正、林惠玉(2009)。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大學生的柔軟度之差異比較。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8年度,644-649。
羅興樑、林季嬋、吳慧君(2009)。陸上與水中增強式訓練對籃球選手運動表現及肌肉損傷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1(4),95-104。
蘇睦敦(2005)。傳統式與複合式的重量訓練對排球運動員的肌力和瞬發力之效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1),277-289。
龔暉暉、趙金才(2000)。江蘇儀化女排參加 98-99中國排球聯賽技術統計分析。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14),52-53。

二、英文部分
Achten, J., & Jeukendrup, A. E. (2003) Maximal fat oxidation during exercise intrained 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4, 603-608.
Adams, K., O.,Shea, J. P., O.,Shea, K. L., & Climstein, M.(1992). The effect of six weeks of squat, plyometric and squat-plyometric training on power produ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 Research, 6(1), 36-41.
Arts, F.J.P., & Kuipers, H. (1994). The relation between power output, oxygen uptakeand heart rate in male athletes. Int J Sports Med, 15, 228-31.
Baechle, T. R., & Earle, R. (2008).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3rd ed.):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Baechle, T. R., & Earle, R.(2000).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Bauer, T. (1986).Power training for rugby.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Association Journal, 8(1),28-32. doi:10.1519/0744-0049(1986)008<0028:PTFR>2.3.CO;2.
Bobbert, M. F., Van, I., Scherau, G. J., & Haijng, P. A. (1987). Drop Jumpmg The Influence of dropping height on the biomechanics of drop jumping.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 339-346.
Böhmer, D., Baron, D., Bausenwein, I., Fischer, H., Groher, W., Hess, M., Jager, D., Martin, L., Muhlfahrt, J., Nocker, P., Nowacki, G., Rompe, A., Thiel, B., Baechle, R. T., & Earle, R.W. (1975). Dassport medizinische Untersuchungs system. Leist ungssport , Beiheft
Bosco, C., Tihanyi, J., Komi, P. V., Fekete, G., & Apor, P. (1982). Store and recoil of elastic energy in slow and fast types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s. 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 116(4), 343-349.
Bosco, C.,Komi,P.V.,& Ito ,A.(1981).Prestretch potentiation of human ske letal muscle during ballistic movement.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 111,135-140.
Brown, M. E., Mayhew, J. L., & Boleach, L. W. (1986). Effects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basketball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26, 1-4.
Chu, D. A. (1984). Plyometric exercise.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50(6), 56-63.
Chu, D. A.(1992). Jumping into plyometrics.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Chu, D. A.(1998). Jumping into plyometrics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Cooper, S-M., Baker, J.S., Eaton, Z.E., & Matthews, N. (2004). A simple multistage field test for the prediction of anaerobic capacity in female games player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8, 784-789.
Corbin,C.B.&Lindsey,R.(1994).Concept of Fitness and Wellness-wite Laboratories. Brown&Benchmark.
Delecluse, C., Van Coppenolle, H., Willems, E., Van Leemputte, M., Diels, R.,& Goris, M. (1995) . Influence of high-resistance and high-velocity training on sprint performan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Exercise, 27 (8), 1203-1209.
Driss, T., Vandewalle, H., Quievre, J., Miller, C., & Monod, H. (2001). Effects of external loading on power output in a squat jump on a force platform : A comparison between strength and power athletes and sedentary individual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9(2), 99-105.
Ebben, W. P., Simenz, C., & Jensen, R. L. (2008). Evaluation of plyometric intensity using electromyography.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2 (3), 861-868.
Faigenbaum, A. D., McFarland, J. E., Keiper, F. B., Tevlin, W., Ratamess, N. A.,Kang, J., & Hoffman, J. R. (2007). Effects of a short-term plyometric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program on fitness performance in boys age 12 to 15 yea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6(4), 519-525.
Fox, E. L., & Mathews, D. K. (1985). Interval training: Conditioning for sports and general fitness. Philadelphia, PA: W. B. Saunders.
Fry, A. C., & Kraemer, W. J. (1991). Phys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American collegiate football players. The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 Research, 5, 126-138.
Gappmaier E. (2002). “220-Age” prescribeing exercise based on heart rate in the clinic. Cardiopatumonary Physical Therapy Journal, 13(2), 11.
Gardner, P. J.(1994). Spor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high school athletes.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16(6),20-25.
Gehri, D. J., Richard, M.D., Kleinerm, D.M., & Kirkendall, D. T. (1998). A comparison of plyometric training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vertical jump ability and energy production.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2, 85-89.
Horst Kasler(1982).Das Training des jugendlichen Handballers, 237-258.
Houglum, P. A. (2005). Therapeutic exercise for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ultman, E. , & Sahlom ,K. (1980).Acid-base balance during exercise. Exercise and Sports cience Review, 8, 41-128.
J.Palao,J.A.Santos and A.Urena(2005).The effect of the setter’s position on the spike in volleyball.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tudies, 48:025-040
James, C. R., & Robert, C. F. (1999). High-powered plyometrics.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Jensen, R. L., & Ebben, W. P. (2003). Kinetic analysis of complex training rest interval effect on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7(2), 345-349.
Kim E, Dear A, Ferguson SL, et al. (2011). Effects of 4 weeks of traditional resistance training vs. superslow strength training on early phase adaptations in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aerobic capacity in college-aged women. J Strengh Cond Res , 2011 Nov;25(11), 3006-13. doi: 10.1519/JSC.0b013e318212e3a2.
Kraemer WJ, Ratamess NA, French DN.(2002).Resistance training for health and performance. Curr Sports Med Rep, 2002 Jun:1(3), 165-71.
Laffaye, G., Bardy, B., & Taiar, R. (2006). Upper-limb motion and drop jump: effect of experti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46(2), 238-247.
Lehnert, M., Lvona, L., & Milan, E. (2009). Changes in speed and strength in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 during and after a plyometric training program. Acta Universitatis Palackianae Olomucensis, 39(1), 59-66.
Lundin, P., & Coach, A. T. (1987). Plyometric training loads for youths and beginners. Track technique, 101, 3211-3213.
Martel, G., Harmer, M., Logan, J., & Parker, C. (2005). Aquatic plyometric training increasesvertical jump in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37(10), 1814-1819.
Matavulj, D., Kukolj, M., Ugarkovic, D., Tihanyi, J., & Jaric. S. (2001). Effects of lyometric training on jumping performance in junior basketball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41(2), 159-164.
Miller, M. G., Berry, D. C., Bullard, S., & Gilders, R. (2002). Comparisons of land-based and aquaticbased plyometric programs during an 8-week training period. Journal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11, 269-283.
Muroslav,E.(2001). Brief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27th Olympiad in Sydney. The Official FIVB Magazine for Volleyball Coaches, 1, 6-12.
Norman, R. W., & Komi, P. V. (1979). Electromyographic delay in skeletal muscle under normal movement conditions. 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 106(3), 241-248.
Nowton, R. U., Kraemer, W. J., & Hakkinen, K. (1999). Effects of ballistic training on preseason preparation of elite volleyball player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1, 323-330.
Peng, H. T. (2011). Changes in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ing drop jumps of incremental height.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5(9), 2510-2518.
Pietraszewski, B., & Rutkowska-Kucharska, A. (2011). Relative power of the lower limbs in drop jump. Acta of Bioengineering and Biomechanics, 13(1), 13-18.
Potach, D. H., & Chu, D. A. (2000). Plyometrictrain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hahbazi-Moghaddam, M. (2002). A new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ball speed and impact force in volleyball. Sports Biomechanics, 1(2), 229-237.
Sharkey,B. J. (1990). Physiology of Fitness (3rd ed., pp. 75-88). St. Louis, MO :Mosby.
Sheppard, J. M., & Young, W. B. (2006). Agility literature review: Classifications, training and testing.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4(9), 919-932.
Shiner J., Bishop T., Cosgarea A.J. (2005). Integrating low-intensity plyometrics into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grams.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27(6), 10-20.
Stamm R., Stamm M.(2002).Age,body build,physical ability,volleyball technic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tests and proficiency at competitions in young female volleyballers(aged 13-16 years).Papers on Anthropology, 11, 253.
Stockbrugger, B. A., & Haennel, R. G. ( 2003).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performance of a medicine ball explosive power test: A comparison between jump and nonjump athlete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g Research, 17(4), 768-774.
Struminger, A. H., Lewek, M. D., Goto, S., Hibberd, E., & Blackburn, J. T. (2013). omparison of gluteal and hamstring activation during five commonly used plyometric exercises. Clinical Biomechanics, 28(7), 783-789.
Tokmakidis s.,Kasabalis A.,Douda H.(1999).Energy metabolism and competitive effort during the volleyball. match. Exercise society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Komotini,33-54.
Toumi, H., Best, T. M., Martin, A., F'Guyer, S., & Poumarat, G. (2004). Effects of eccentric phase velocity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the vertical jum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5(5), 391-398.
Wagner, L. L., & Housh, T. J. (1993). A proposed test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working capacity at the heart rate threshold.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4(3), 361-364.
Wallace, B. J., Kernozek, T. W., White, J. M., Kline,D. E., Wright, G. A., Peng, H. T., & Huang, C. F.(2010). Quantification of vertical groundreaction forces of popular bilateral plyometricexercise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Conditioning Research, 24(1), 207-212.
Wickstrom, R. L. (1983). Fundamental motor patterns(3rd ed.). 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
Wilson, G. J., Newton, R. U., Murphy, A. J., & Humphries, B. J. (1993). The optimal training loa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athletic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 Biomechanics, 5, 390-4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