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花蓮縣國小推動資訊教育之研究(1998~2016)
作者:余光臨
作者(外文):Kuang-Lin Yu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白亦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資訊教育資訊融入教學學校文化ICT Education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school 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雖然花蓮縣經費不甚寬裕,從1998年擴大內需開始,在資訊教育人才通力合作下,成為全台灣第一個完成ADSL上網的縣市。隨著資訊教育政策推動與民間力量的投入,它又呈現出那些獨特的生命力與故事呢?本研究旨在探討花蓮縣國小資訊教育(1998~2016)的發展背景、推動情形、實施成效與挑戰,以及資訊教育發展與學校文化有何關連。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個案研究法,以三所學校為研究核心向外擴展,藉由文件分析、訪談、觀察與田野札記,獲致主要結論如下:
一、花蓮縣國小資訊教育推動的影響因素有:(一)體制內 教育部層面是資訊教育總藍圖願景與資訊融入政策引導,在落實層面上受到教育處縣網中心與資訊教育輔導團的協助,以及學者專家的思想啟發,讓國小資訊教育有了努力方向,獲得豐碩的成果。(二)體制外 台灣網界博覽會等外在競賽力量驅動,擴大了參與層面。
二、花蓮縣國小資訊教育推動情形大致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是資訊教育特色國小,資訊教育與學校政策徹底整合,達成了資訊教育總藍圖的願景。第二類是曾經風光一時,成效也備受肯定,但因時空因素轉變,資訊教育逐漸沒落淡出學校發展的核心;第三類為花蓮縣未有效整合學校,為數最多,資訊教育發展起伏不定,有時雖有成效,仍無法成為發展核心,達到資訊教育的高峰。
三、花蓮縣資訊教育的成效與挑戰:
成效表現在四大方向:(一)縣網中心績效優異;(二)台灣網界博覽會競賽大放異彩;(三)教育部資訊典範學校領先群倫;(四)學校特色引起國際矚目。
資訊教育困境表現在三方面:(一)外在激勵的消弱,包含競賽式活動的隱憂、資訊融入教學關注的式微及奇萊網教師網路社群推動停滯。(二)學校組織墨守成規,表現在資訊教育人才不受重視、基本能力對於資訊教育的干擾以及校長科技領導有待提升。(三)缺乏系統思維,包含資訊教育內涵有待落實,理論與實務脫鉤以及缺乏時空延續性。
四、資訊教育發展與學校文化關係為:1.良好校長科技領導素養有助於資訊教育推動。2.營造校園正向文化有利於資訊教育均衡發展。3.友善資訊人才環境有利教育革新。4.校園民主化有助於資訊教育持續發展。
文末提出建議,提供推動資訊教育推動的參考。
Although Hualien Country Government has limited funding, Hualien Country became the first city to establish the ADSL network in Taiwan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Hualien County Government expanded domestic demand and consumption from 1998. With the promotional pla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put, what unique vitality and story can be presented?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alien County elementary information education, (1998-2016) promoting situation, undergo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education growth and school culture. The case study method is used to conduct this study. Three schools are consider as the core subject and it keeps expanding. Using document analysis, conduct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field notes to gather the information below:
1. The influences of Hualien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omotion: (1) Within the system, the education bureau is the blue print vision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guidance. Receiving the assistance from the education bureau’s information center and information education counsel, and expert’s inspiration which gives the elementary information education a correct path, receiving great results. (2) Outside the system, the Taiwan’s school cyber fair participated in many competition and enlarging the aspect of participation.
2. Hualien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omotion situation is classify as three different types: The first type is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feature elementary school,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school’s policy emerge perfectly, reaches the idea blue print of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The second type is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has been pulled out of the school’s policy causes by the time changes, even if it once blossomed and recognized, but now taken out of the school’s development core. The third type are Hualien County school that are not integrated effectively. Most of the schools are like this,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omotion are unstable, unable to become the development core, reaching the peak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3. Hualien County information education’s effectiveness and challenges:
Four direction of effectiveness:
1.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education network center
2. Taiwan’s cyber fair competition makes a difference
3. Becoming the leading model for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bureau
4. The features of the school attracts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The three types of dilemma information education faces:
1. The encouragement of outer influence decreases including potential worries of holding competition, ways of information merging into education declining, and the movement Sakizaya Network for teaching group stagnate.
2. The school’s organization are afraid to make changes, doesn’t value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educator, basic ability interfere with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the guidance of principal should be upgraded.
3. lacking systematic cogitation, including information education connotation aren’t fully imply, theory and practices lacking continuation.
4. The connec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school’s culture:
1. A great principal to lead the movement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2. Create a positive school ground toward culture to benefit the growth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3. A fully establish environment to benefit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
4. Democratize the school ground enhancing the growth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 for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omotion.
中文部分
尹玫君 (2003)。自教育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探討資訊融入教學。初等教育學報,
16 期,29-64。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卅週年版)(Paulo Freire著)。台北:巨流
出版社。
方德隆(譯) (2004)(原作者:A. C. Ornstein, & F. P. Hunkins)。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高等教育。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全興、蔡清田(2009)。從批判教育學論資訊教育的潛在課程。教育與研究,89,23-48。
王奐敏(2005)。不利偏遠地區學校資訊素養教育推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傳播研究所,桃園縣。
王朝安(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人員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王瑞壎 (2002)。OECD國家ICT政策推展於校園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0(17),256-285。
王筱涵(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王曉璿(2003)。「資訊科技」與「教學設計」探究。研習資訊,21(3),15-18。
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2009)。關於網界~源起。2011年11月15日,取自:
http://cyberfair.taiwanschoolnet.org/commencement.asp
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2014年3月)。歷屆作品。2014年3月24日,取自http://cyberfair.taiwanschoolnet.org/history.htm
白亦方(2008)。課程史研究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
白亦方、陳宥達、葉明政(1998)。網路資訊與社會科課程與教學。研習資訊,15(3),83-94。
白亦方、鄭兆白亦方、鄭兆喻(2004)。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活動設計之歷程探究。
論文發表於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研究所主辦之「2004教育資訊
國際學術研討會」,宜蘭。
白亦方主譯(2004)。教育、科技、權力-視資訊教育為一種社會實踐(H. Bromley & M.Apple主編,1998年出版)。台北:高等教育。
白亦方主譯(2009)。民主學校-有效教育的啟示。台北縣:冠學文化。
白亦方主譯(2011)。賣得多,用得少:當教育遇見科技。台北:高等教
育。
朱芳慶(2008)。學校行政主管對資訊教育的推動策略-以桃園縣中小學績優資
訊教師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桃園。
江百川(2004)。台北縣資訊教育推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江雅玲 (2005)。我國資訊教育資源落差之研究-以全國高中職、國中小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未出版。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a)。教育改革第三期諮議報告書。臺北:行
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教育改革第四期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何佳瑞譯(2011)。對校長的信任與學校成果之連結 組織認同與工作投入的中
介角色(下)。教育研究月刊,202,77-85。
何榮桂(1998)。編者序。載於教育部,資訊教育基礎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台中:資訊與教育雜誌社。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85,5-14。
何榮桂(2002)。臺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2-31。
何榮桂(2012)。臺灣教育科技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674,41-47。
何榮桂、王緒溢(1998)。網際網路教學設計—一個國小之網路教學實驗。資
訊與教育,65,39-47。
何榮桂、陳麗如(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內涵與精神。資訊與教育
雜誌,85,22-28。
余光臨(2002)。資訊融入學校本位主題探索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
志學國小(2004)。中華民國第20屆科教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4日。取自
http://proxy.jsps.hlc.edu.tw:8000/jspswww/BOARD/boardredirect.asp?id=593
吳巧琳(2006)。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中市。
吳正己(2001)。從英特爾e 教師計畫談資訊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5,15-21。
吳明清(2001)。教育向前跑(續)-教育改革的思維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吳俊憲、吳錦惠(2007)。校長創新領導。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實習輔導通
訊,5,4-8。
吳家瑩(2004)。追尋新學校之路。台北:五南。
吳清山、賴協志(2009)。知識領導理論與研究。台北:高等出版社。
吳榮福(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
吳麗君、楊先芝(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文化故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9,89-118。
吳耀明(2005)。問題本位學習在國小自然科之應用研究。新竹教育學報,21,35-73。
吳鐵雄(2011)。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0(0)
吳鐵雄、尹玫君、黃意雯(2006)。資訊種子學校執行成效參訪計畫成果報告。 教育部,未出版。
宋文里譯(2001)。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台北:遠流出版社。
宋曜廷、侯惠澤、張國恩(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台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1,31-62。
李芳齡譯 (2003)(原作者:Warren Bennis et al.)。未來式領導人(上)。台北市:商智文化。
李芳齡譯 (2003)(原作者:Tom Peters et al.)。未來式領導人(下)。台北市:商智文化。
李柏勳(2009年6月)。科學家:大腦視工具為人體延伸。台灣醒報。2010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anntw.com/
李珮瑜、連采宜(201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契機及再思。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7),13-16。
李雪莉(2000)。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載於天下雜誌,2000年教育特刊-網上學習(頁94-102)。台北:天下雜誌。
李新鄉(2003)。國小校長轉型中的課程領導-理念到實際間的初步檢視。教育研究月刊,113,30- 44。
李新鄉(2005)。創意領導與創新的學校經營─組織心理學的探索觀點。現代教育論壇,0(12),191-198。
李曉伶(2003)。澎湖縣國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現況與教師使用意願、困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南市。
沈中偉(1999)。國小資訊教育的省思與理念。資訊與教育,71,53-57。
周水珍(2009)。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三所原住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花蓮縣教育處全球資訊網(2016)。教育網路中心業務職掌表。2015年3月15
日,取自:http://www.hlc.edu.tw/
紀秋雲、蔡明貴 (2016)。資訊融入教學策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
究。學校行政,103,34-60。
潘東名 (2015) 。全人教育在資訊網路素養培養之實務探討。全人教育學報,13,83-119。
葉俊嚴、羅希哲 (2015)。以Maker角度來看台灣小學的資訊教育。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12),110-114。
梁育維、陳芳慶 (2015)。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習態度影響之後設分析。中等教育,66(2),100-125。
教育部(2009)。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2009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list/EDU01/附件-14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電.pdf
林以忠(2009)。南投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台中。
林立傑、林仁忠、蔡振昌 (2001)。Hyperbook :數位時代的閱讀學習新方法。
世新大學學報,11,119-143。
林良駿(2005)。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指導學生專題研究之現況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南市。
林奇賢、沈滄炫(2000)。網路主題探索式課程與應用環境的設計。亞太成人教 育,1(1),1-23。
林明軫(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自然學科策略與相關因素化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林信榕(2008)。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問題探究。中國信息技術教育,78(12), 5-12。
林紀達(2005)。資訊融入國語文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高雄縣。
林淑照、張淑娟、馮筱芬、李鳳嬌、翁筱諠、巫俊延(2007 )。花蓮縣小型國民小學面臨學生數減的困境及因應策略。第105 期國小主任儲訓班專題研究集,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林霈岑 (2007)。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態度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邱天助(2002)。布爾狄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邱貴發(1994)。國民小學資運教育的議題與理念。台灣教育月刊,517,29-33。
施俊良(2005)。中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現況與困難因應:以中部某縣資訊種子學校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
柯呈錄(2010)。國民小學發展資訊教育之關鍵成功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彰化縣。
柯志鴻、顏如佑、顏正芳、陳正宗、顏嘉男、陳淑惠(2005)網路成癮量表
胡瑋珊譯 (2009)(原作者:Pankaj Ghemawat )。 與4之間:半全球化時代。台北市:大塊文化。
唐毓媛(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情境中負面情緒來源及因應方式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花
蓮。
孫承偉(2006)。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徐式寬(2014)。談教師在資訊科技中的重要性。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7),
1-3。
徐新逸 (2002)。中小學網路專題式學習之教學設計。教育新思維與創新。台北:
心理出版社。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
64,68-84。
徐新逸、王培卉(2004)。國小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現況調查與需求評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1),239-268。
徐新逸、吳佩瑾(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徐新逸、林燕珍(2004)。數位學習在中小學的可為與不可為,數位學習電子期刊(創刊號),( 2004,7月號發行網址: http://www.ael.org.tw)。中華民國數位學習學會出版。
徐瑞奎(2005)。從教育現場看九年一貫資訊教育。北縣教育,51,95-99。
徐維蓮(2004)。台灣與模里西斯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輯組(譯)(1999)。J. W. Little & M. W. Mclaughlin編。教師工作(Teachers’ Work )。台北市:桂冠圖書。
秦麗花(1999)。從主題探索邁向專題研究-談如何指導兒童專題研究。高雄:復文。
翁聿煌(2011,5月)。國際網界博覽會 台灣九連霸。自由時報電子報。2011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 new/may/26/today-life13.htm/
高毓鎂 (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評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台北。
高薰芳、徐新逸(1999)。教育科技在大學教育的應用-淡江大學經驗分享。載於:施冠慨 (主編),教育科技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大教研所,台北。
張奕華(2003)。美國中小學校長領導的新趨勢:科技領導。教育研究月刊,
114,83-95。
張奕華(2010)。學校科技領導與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國恩 (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
張國恩 (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雅芳(2003)。教師運用科技之相關因素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6,41-49。
張雅芳、朱鎮宇、徐加玲 (2007)。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13-434。
張雅芳、徐加玲(2003)。從種子教師的角度探討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推廣與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66,48-59。
張瓊穗、翁婉慈(2006)。台北縣(市)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知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2),129-162。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部未來四年施政主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資訊種子學校執行成效參訪計畫成果報告。2010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moecc/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75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10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0/97-100year.pdf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臺北:教育部。
教學科技與媒體,68,76-91。
教育部(2016)。教育部教學卓越獎評選及獎勵要點。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0月02日。取自http://www.edu.tw/Advanced_Search.aspx?q=教學卓越獎
莊惠晶譯(2009)(原作者:Rob Goffee & Gareth Jone)。如何讓人願意被你領導?。台北:城邦文化。
莊舒仲(2001,6月)。台灣網界博覽會頒獎中小學師生「秀出台灣的生命
與活力」。自由電子新聞報。2010年10月6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jun/20/today-i1.htm
莊靜圓(2002)。專題式學習網站之建置檢核表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教育研究所,花蓮。
許智偉(2001)。北歐五國的教育。台北:國立編譯館。
郭泰(2005)。王永慶給年青人的8堂課。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Peter M.Senge
著)。台北:天下文化。
陳文進(2000)。我國資訊教育之演進與未來發展。資訊與教育,80,78-88。
陳正芳(2006)。在縮減數位落差中教育的功能與角色-以國小資訊教育政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
陳立祥(1999)。資訊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師友,383,16-21。
陳伯璋、許添明(2002)。落實學校本位經營政策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
。載於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教育改革的未 來論文集(頁5-28)。台北:師大教研中心。
陳攸婷、林文保(2014)。淺談資訊融入教學。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7),52-53。
陳依萍(2001)。校長反省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系,台北。
陳昌俊(2008)。宜蘭縣國民小學班級電腦使用情況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教育資訊學系,宜蘭。
陳昌俊(2008)。宜蘭縣國民小學班級電腦使用情況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教育資訊學系,宜蘭。
陳芳哲、簡志成(2009)。資訊教育發展。資訊社會研究。17,53-126。
陳姵吟(2001)。電腦化教育的隱憂。師友。406,35-38。
陳桂勤(2006)。新竹縣國小資訊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新竹。
陳矩賢(2006)。花蓮縣不同背景之國小學童對資訊科技融入學習之態度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市。
陳智華(2010年6月)。守護天使 救迷「網」孩子。聯合報。2010年6月19日,取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673478.shtml
陳嘉弘(2004)。資訊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動作技能學習與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
陳德懷(2003)。「微調」-中小學數位學習的一些策略。載於陳德懷、黃亮華(合編),邁向數位學習社會。台北:遠流。
陳德懷(2003)。談談數位學習的過去和未來(序)。載於:陳德懷、黃亮華 (合編),邁向數位學習社會。台北:遠流。
陳德懷、黃亮華編(2003)。邁向數位學習社會。台北:遠流。
陳儒晰(2004)。資訊科技與學校教育的批判教育社會學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學賢(2006)。高雄市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願景發展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
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7(1),77-106。
曾兆興(2012)。國民小學教師創新度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影響。學校行政,
78,43-68。
曾志朗(1999)。世紀願景~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
曾建程 (2007)。國小中高年級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一位教師建置教
學平台的歷程與省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
游來乾等譯(2003)。(Peter F.Drucker著)。有效的經營者。台北:協志工業。
游琬娟(譯)(1994)(原作者:Yoheji Masuda )。資訊地球村。台北:三民 
書局。
湯昶洪(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展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程秀山、陳淑貞(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迷失與展望。教師之友,45(5), 2-7。
黃文杰(2007)。資訊融入協同教學在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
黃木蘭(2009)。壽豐國小環境教育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2000~2007)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討論。臺北:五南。
黃昆輝(1987)。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明信(2000)。國小專題導向學習環境之設計與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資訊科技研究所,台北縣。
黃明信,徐新逸(2001)。國小實施網路專題式學習之成效與發展。研習資訊,
18(6),29-44。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市:遠流。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縣:左岸文化。
黃奕光(2002)。培育獨斷的創造者以喚起臥虎藏龍。載於吳靜吉、丁興祥、邱
皓政(主編),創造力的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靖文、方翌(2014)。科技領導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組織學習之中介效果。教育學誌,31,39-79。
黃誌坤(2001)。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文化研究─從P.Bourdieu慣性觀點談起。教育研究資訊,9(3),106-119。
楊正宏(2007)。我國資訊科技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1-20。
楊振富、潘勛譯(2005)(原作者:homas Friedman)。世界是平的。台北:雅言文化。
楊國賜、單文經(1999)。教學科技與教育革新。載於施冠慨主編,教學科技與教育革新(頁1-12)。台北:師大書苑。
溫文正(2007)。高雄縣國小資訊教師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科技發展與傳播研究所,台南縣。
溫芳蘭(2007)。新竹縣資訊種子學校資訊教育之推動現況與困境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溫嘉榮(2003)。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月刊,105, 頁75-81。
葉宏達(2003)。資訊教育政策在東部地區落實與挑戰。教育研究,108,22-31。
葉姿妙、徐新逸(2003)。資訊科技融入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務之行動研究──以台北縣三芝國民小學為例。第二屆GCTCT2004全球華人教師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77-183。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出版社。
葉淑儀譯(2000)(原作者:Lambert, L.等)。教育領導:建構論的觀點。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5)。
詹智傑(2002)。國中資訊組長工作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台北。
賈馥茗(2009)。教育美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鄒景平(2008)。Web 2.0與莊子。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2月19日。取自http://elearning.iiiedu.org.tw/blogs/user/10?page=1
壽大衛(2001)。資訊網路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1)。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85,42-53。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 ,63-94。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
大學報:教育類,47(1),1-16。
甄曉蘭、簡良平(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權力重整問題之批判分析。教育
研究集刊,48(1),65-93。
翟本瑞、施俊良(2007)。教育政策的規劃、執行與考核:以資訊種子學校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14,75-118。
劉守喬、彭心儀、周倩(2004)。中小學資訊組長在資訊教育扮演角色之探討。
教學科技與媒體,68,76-91。
劉明洲,陳龍川,黃振榮,鄭志倫(2003)。網路主題式學習系統的發展與建置。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全國計算機會議論文集,第353-360頁。
劉修豪(2009)。Michael W. Apple及Larry Cuban的科技論述分析。國立花蓮
教育大學國民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錫麒(1997)。數學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巍譯(2004)。組織的學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歐用生 (1992)。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東傑(譯)(J. Naisbitt 著,2006出版)。Mind Set! 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台北:天下遠見。
蔡佳蓁(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蔡佳蓁(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動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政道(2002)。台灣、香港與新加坡資訊教育之比較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1),114-131。
蔡馥嬪 (2004)。國民小學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行政支援因素之探討-以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縣。
鄭伯壎、黃敏萍(2005):華人企業組織中的領導。輯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
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 749-787)。台北:遠流。
鄭貞銘(2001)。資訊.知識.智慧:e世紀贏的策略。基隆:莘莘出版社。
鄭燕祥(2003)。教育領導與改革:新範式。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賴阿福、林皎汝、江信瑩(2005)。影響台北市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資訊融入教學頻率暨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5專刊),154-184。
賴信志、湯凱雯、陳穎全、許智銘(2008)。Google Earth 資訊系統導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研究。載於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八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論文集。
謝文全(2005)。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忠豪 (2003)。主題探索式資訊融入教學之初探,教育研究資訊,11(2),91-111。
鍾啟騰 (2005)。屏東縣山區國民小學應用網路教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高雄。
韓善民(1998)。我國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研習資訊,5(2),16-21。
韓善民(2001)。我國資訊教育發展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81,7-12。
顏龍源 (2000)。主題化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2-39。
羅耀宗譯(2004)。問對問題.找答案。台北:商智文化。
蘇美惠(2007)。資訊媒體融入社會領域鄉土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台南縣。
顧大維(2005)。從數位教學平台使用的迷思:看教學設計在數位學習應扮演的角色。教育研究月刊,131,118-126。
顧淑馨譯(2001) (原作者:J. S. Brown & P. Duguid)。資訊革命了什麼?。臺北:先覺。
Amy Overbay, Ashley S. Patterson, Ellen S. Vasu & Lisa L. Grable(2010). Constructivism and technology use: findings from the IMPACTing Leadership project.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47(2), 103-120.
Apple, M., Kenway, J. & Singh, M. (Eds.) (2005). Globalising Education: Policies, Pedagogies and Politics (New York, Peter Lang).
Apple, M. W. (1991). The new technology: Is it part of the solution or part of the problem in education?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8(1/2/3), 59–79.
Aviram, & D. Talmi(2005),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education: The missing discourse between three different paradigms”, E-Learning and Digital Media, 2(2),161-191.
Beane, James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ane, James A. (2005). A Reason To Teach:Creating Classroom of Dignity and Hope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Berland, J. (2000). “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ultures,” In Andrew Herman and Thomas Swiss (eds.), The World Wide Web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Marx, R. W., Krajcik, J. S., Guzdial, M., & Palincsar, A.(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3&4), 369-398.
Butler, D., & Sellborn, M. (2002). Barriers to adopting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 Quarterly, 2, 22-28.
Cohen, D. K. (1987).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olicy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9(2), 153-170.
Collins, A. (1991). The rol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restructuring schools. Phi Delta Kappan, 73,28-36.
Collins, J. (2001). 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and others
don’t. New York:HarperCollins.
Cuban, L. (1993). Computers meet classroom: Classroom win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5(2), 185–210.
Cuban, L. (2001). Why Are Most Teachers Infrequent and Restrained Users of Computers In Their Classrooms?In Woodward, J., & Cuban, L.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dapting school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pp. 121-137).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Inc.
Conger, J. (1992). Learning to lead: The art of transforming managers into leaders.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
Daft, R. L. (2001).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7th ed).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Davidson, J., McNamara, E., & Grant, C. M. (2001). Electronic networks and systemic school reform: Examining the divers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networked technology in changing school environments.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5(4), 441–54.
Dede, C. (2000). Emerging influenc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school curriculu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2(2), 281-303.
Dexter, S., Anderson, R., & Becker, H. (1999). 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3), 221–239.
EdTech Action Network.(2009). Why technology in schools? Retrieved December 22,
2010, from http://www.edtechactionnetwork.org/
Elstad, E. (2006)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accountability failure in a technology-filled, laissez-faire classroom: disaffected students and teachers who give i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8(4), 459-481.
Ferneding, K. A. (2003). Questioning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Peter Lang, New York, Washington, D.C.
Fishman, B., Marx, R., Blumenfeld, P., Krajcik, J. S., & Soloway, E. (2004). Creat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systemic technology innovation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1), 43-76.
Fluck, A. (2003). Integration or Transformation?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 education.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asmania. Retrieved March 24, 2005, from
http://www.educ.utas.edu.au/users/afluck/thesis/
Fullan,M.(2001).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3nd e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2003a). Change Forces with a Vengeance. New Fetter Lane, London: RoutledgeFalmer.
Fullan, M. (2003b). The moral imperative of schoo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Corwin.
Gagel, C. (1997). Literacy and technology: reflections and insight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34(3),6-34.
Gallagher, S. (1986). Body image and body schema: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 7, 541-554.
Gandin, L.A. and Apple, M. W. (2004). New schools, new knowledge, new teachers: creating the Citizen School in Porto Alegre, Brazil.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1, 173- 198.
Hord, S. M. (ed.) (2004),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s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Hue, T. & Talil, H. A. (2013). Attitudes towards ICT Integration into Curriculum and Usage among University Lectures in Vietn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6(2), 53-66.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July 2013(ED544073)
Illich, I. (1971). Deschooling Society.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Author.
Knapp, L. R., & Glenn, A. D. (1996). Restructuring schools with technology. Needham Heights. MS: Allyn and Bacon.
Luis Armando Gandin & Michael W. Apple, (2004).New Schools, New Knowledge,
New Teachers: Creating the Citizen School in Porto Algere, Brazil,31(1),
173-198.
Lunenburg, F. C. (1995). The principalship: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Englewood Cliffs,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Maehr, M. L., & Midgley, C.(1996). Transforming school culture. Boulder, CO:
Westview.
Marcovitz, D. (2000) The roles of computer coordinators in supporting technology in School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8 (3):259–273.
Matzen, N., & Edmunds, J. (2007) Technology as a catalyst for change: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39(4),417-430.
Means, B. (1994). Introduction: Using technology to advance educational goals. In B. Means (Ed.),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reform: The reality behind the promise (pp.5-1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oersch, C. (1995).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3(3), 40-42.
Morrison, G.R., Lowther, D.L. & DeMeulle. (1999) . Integrating Computer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1995). Public school teachers using machines in
the next decade(Rep. No. TA-BP-HER-169). 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pp. 147-161
Palak, D., & Walls, R. T. (2009). Teachers’ beliefs and technology practices: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41, 417-441.
Pierson, M. (2001).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s a function of pedagogical expertis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3(4), 413-430.
Pinar, W. F.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Y: Peter Lang.
Sandholtz, J. H., Ringstaff, C., & Dwyer, D. C. (1997).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Creating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s.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chifter, C. (2004). Faculty particip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 Practices And Plans. In D. Monolescu, C. Schifter, & L. Greenwood (Eds.), The distance Education evolution: Issues and case studies (pp.22-39). Hershey, PA: 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Smith, M. (2005). Paulo Freire. Retrieved December 15, 2006, from http://www.infed.org/thinkers/et-freir.htm
Strudler, N., & Hearrington, D. (2009). Quality support for ICT in schools. In J. Voogt & G.Kneze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pp. 579–596). New York: Springer.
Trautmann, N., MaKinster, J. G., Avery, L. (2004, April 1-3). What makes inquiry so
hard? (And why is it worth i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Vancouver, BC.
Tyack, D. & Cuban, L.(1995). Tinkering Toward Utopia: Reflections on School
Reform.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ller, T. (2007). ICT and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global capital and digital divides. Journal for Critical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5(1), pp. 1-25.
Wells, J. (2007). Key design factors in durabl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5(1), 101-122.
Wonacott, M. E. (2001). Technological Literacy. ERIC Digest.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5, from http://www.ericdigests.org/2002-3/literacy.htm
Yin, R.,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shing.
Zhao, Y., & Cziko, G. A. (2001). Teacher adoption of technology: A perceptual control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9(1), 5-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