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重繪臺北地圖 ——臺灣電影中的臺北再現(2008-2017)
作者:黃詩嫻
作者(外文):Huang,Shi-Xi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班
指導教授:陳儒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臺灣電影臺北地圖後-新電影Taiwan CinemaTaipeiMapPost-New Cinem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研究以2008-2017年的臺灣電影為研究對象,以十部代表性電影為文本,採用電影研究與文化地理學跨領域研究的「電影繪圖」法,討論「後海角時代」臺灣電影中的臺北都市再現。本研究討論影像臺北時間縱軸上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內涵,空間橫軸上的權力關係、階級差異、社會矛盾、多元流動、文化雜糅,共同組成電影所建構出的臺北帶有文化想像的「地圖」。
本研究首先回顧1950年代至21世紀初各個不同時期臺灣電影中的臺北影像特點,並總結21世紀電影中的臺北的新特點:首先,電影是城市行銷的產物並反映消費主義盛行,電影中的臺北成為消費的空間和體驗的場所;其次,電影呈現了臺北由西向東的軸線翻轉,電影中的臺北是一個資本全球化時代下的東亞大都會,同時電影越來越強調臺北的在地精神、城市認同與獨特的都市文化。第三,在全球化情境與全球跨地合拍合制的產制形態下,電影呈現了臺北的多元跨地流動。隨後本研究著重討論了這一時期電影中的臺北呈現何種權力關係、如何回應歷史以及如何應對全球化這三個面向的議題:
首先,《不能沒有你》、《白米炸彈客》中的臺北是一個權力展演的都會空間,南部、鄉下來的邊緣人闖入以「博愛特區」為代表的臺北都市權力中心並發聲,其代表了南部、鄉土的力量在臺北的公共空間、中央權力中心擁有了話語權。而《停車》、《醉·生夢死》中,都市邊緣又形成「邊緣權力」區,底層的黑社會、皮條客施展邊緣權力、維持底層「秩序」。臺北形成一個由中心到底層邊緣,層層剝削他人以自保的權力地圖,但在不同階層也看到社福人員、外來邊緣人與都市底層階級,都用臺北的空間實踐爭取自己的生命尊嚴、創造生存空間。
其次,電影建構了臺北的「記憶之場」,通俗電影中的商業空間與外省一代移民題材電影的歷史空間,成為兩種不同類型的「懷舊」空間,建構關於「臺北」與「家」的不同想像。《艋舺》、《大稻埕》建構臺北都市「記憶之場」的方式在於其強化了艋舺、大稻埕的地方性和歷史性,將喜劇與商業類型置入於臺北歷史悠久的兩個地區,通過再造歷史感而達成地方意義的追尋以及認同的召喚,但同時也體現了其歷史碎片化與膚淺性。《麵引子》、《風中家族》營造外省族群生命經驗中的生活空間、歷史空間,透過眷村歷史聚落的實際地理意義、重構的歷史違章建築的空間想象,以及特定電影符號強化外省族群共同體想像與「懷鄉」的歷史失落感。
第三,全球化時代的臺北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文化混雜,文化混雜更衍生出認同議題。臺北的全球化與在地性此消彼長、相互流動。這一時期電影中的臺北出現了眾多全球化流動下的他者族群,《臺北星期天》中菲律賓移工臺北的空間實踐與都市流動共同組成了電影中臺北的混雜,但資本與權力關係、全球化的流動空間使他們難以在臺北找到認同感、歸屬感以及「家」的社群想像,混雜並非造就臺北的都市包容性,反而造成了臺北的族裔剝削。《五星級魚干女》佐證了在後現代時空進一步壓縮的當代,臺北的歷史與現實、全球與在地進一步碰撞、融合、混雜。在這種「文化混合體」之中,藉由場域形成、文化遊走以及生活空間重新自我定義,臺北的主體認同並非在混雜中模糊,反而被不斷凸顯與強化。
綜上,本研究重繪的臺北地圖,是一幅中心有中心權力、邊緣有邊緣權力的逐層剝削的權力分佈地圖,是一幅承載了本省、外省等不同族群記憶與歷史失落感的記憶地圖,是一幅全球流動、族裔剝削、臺北主體認同突顯的多元文化混雜地圖。
Based on Taiwan cinema produced between 2008 and 2017, “Cinematic Mapping” method i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of film studies and cultural geography is adopted to discus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aipei in Taiwan cinema in the “Post-New Cinema” era. This research will study historical depth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temporal vertical axis and power relation, class difference, social contradiction, diverse flow and cultural hybridity on spatial horizontal axis of the films and images about Taipei, which jointly create an abstract map with cultural imagination of Taipei.
This research firstly reviewed cinematic images of Taipei featured in different periods from 1950s to early 21st century and summarized new features of Taipei afterwards, while showing that cinema is the product of city marketing and closely connects with consumerism. In addition, movies are adopted to represent the axial turn of Taipei city planning from west to east and cinematic Taipei is the metropolitan city of the East Asian region under the era of global capitalism. Meanwhile, films increasingly emphasize on local milieu, urban identification, and unique urban culture of Taipei. Furthermore, under the production form of global transregional co-production, films reveal the diversified multicultural flows in Taipei. Based on these, this research will inquire on how power relations being embedded, how history being responded, and how the issue of globalization being coped with, in cinematic Taipei during this period.
First of all, Taipei in Not Without You and The Rice Bomber becomes the metropolitan space to showcase power. Country folks from Southern Taiwan break into Taipei power center represented by Bo’ai Special District, proving that outsiders have the rights to speak out in public space and they won’t tolerate being kept off. In Parking and Thanatos, Drunk, metropolitan margin turns out to have its own marginal power zone. Underworld gangsters and pimps exert their marginal power to keep order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Taipei forms an exploitation system from center to margin. It is like a map of power in which one exploits others in order to keep oneself safe.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cial workers, outsiders, and underclass people who strive to have their dignity and their own space for survival.
Secondly, films construct “Lieux de Memoire” for Taipei. Commercial space in popular films and historical space for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ainlanders become a nostalgic space of two different types. The way Monga and Twa-Tiu-Tiann construct “Lieux de Memoire” is to strengthen locality and historicity for both time-honored areas, inserting comedy and commercial genres into their tradition, and pursuing local meanings and calling identification by recreating sense of history. Four Hands and Where the Wind Settles, on the other hand, build up life space and historical space in mainlanders’ life experience, by recreating replicas of mainland veteran villages and squatter settlements.
Thirdly, one important feature of cinematic Taipei is its cultural hybridity in the global era and identity issues resulting from it.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Taipei are in a constant and mutual flow. Other people begin to surface in Taipei via cinema. Filipino workers, for example, in Pinoy Sunday constitute their own spatial practices, thus contributing to hybrid flow of races in Taipei, while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 identification, and imagination of home and community is still hard to realize under the floating space of globalization. In other words, hybridity does not yield to inclusion in Taipei. It becomes another form of racial exploitation. Another evidence is from Welcome to Happy Days, in which history of Taipei clashes with time-space compression of postmodern society, global and local erode, and history and reality mingle together, thus creating a mélange of Taipei. Under such a condition of cultural hybridity, subj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Taipei does not become a blur, on the contrary, it manifests more and mor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hybridization.
一、中文著作
小野,《翻滾吧,臺灣電影》,臺北:麥田,2011。
王志弘等,《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臺北:群學,2011。
王昀燕,《再見楊德昌》,臺北:王小燕工作室,2016。
王昀燕、放映週報,《紙上放映:探看臺灣導演本事》,臺北:書林,2014。
江淩青、林建光編,《新空間.新主體: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視野》,臺中、臺北:興大、書林合作出版,2015。
李志薔等,《愛、理想與淚光-文學電影與土地的故事》,臺南:臺灣文學館,2010。
李清志,《建築電影院:電影中空間類型的比較與解讀》,臺北:創興出版社,1996。
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林文淇、王玉燕主編,《臺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臺灣影人》,臺北:書林,2010。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臺北:電影資料館,2015。
邵培仁、楊麗萍,《媒介地理學:媒介作為文化圖景的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邵培仁,《媒介理論前瞻》,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洪月卿,《城市歸零:電影中的臺北呈現》,臺北:田園,2002。
孫松榮,《入鏡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臺北:五南,2014。
張靄珠,《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臺灣新電影及其影響》,新竹:國立交通大學,2015。
野島剛,《銀幕上的新臺灣:新世紀臺灣電影裡的臺灣新形象》,臺北:聯經出版,2015。
陳明珠、黃勻祺,《臺灣女導演研究2000-2010:她.劇情片.談話錄》,臺北:威秀資訊,2010。
陳國偉,《想像臺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五南,2007。
陳淸僑,《身分認同與公共文化:文化硏究論文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陳儒修,《穿越幽暗鏡界:臺灣電影百年思考》,臺北:書林,2013。
陳儒修,《臺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臺北:萬象,1997。
陳儒修、廖金鳳編,《尋找電影中的臺北》,臺北:萬象圖書,1995。
焦雄屏,《臺灣電影90新新浪潮》,臺北:麥田,2002。
黃仁編著,《新臺灣電影》,臺北:商務印書館,2013。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臺灣新電影的知性思辨家》,臺北:遠流,1995。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臺語電影興衰錄》, 臺北:博揚文化,1999。
聞天祥,《過影:1992-2011臺灣電影總論》,臺北:書林,2012。
劉紀雯,《都市流動:蒙特婁、多倫多與臺北後現代都會電影》,臺北:書林,2017。
劉紀雯,《離散為家:當代加拿大後殖民小說》,臺北:臺大出版社,2017。
蔡明亮等,《愛情萬歲:蔡明亮的電影》,臺北:萬象,1994。
鄭秉泓 ,《臺灣電影愛與死》,臺北:書林,2011。
蕭菊貞編著,《我們這樣拍電影》,臺北:大塊文化,2016。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的理論建構》臺北:萬象,1996。
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

二、譯著
Appadurai,Arjun著,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群學,2009。
Barker, Chris著,羅世宏等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2004。
Berry,Chris著,王君琦譯,<著魔的寫真主義--對於張作驥電影的觀察與寫實主義的再思考>,《電影欣賞》,2004年9月,
Berry,Michael著,李美燕等譯,《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臺北:麥田,2016。
Brossat, Alain著,羅惠珍譯,<賤民反叛的三個典範>,《傳播研究與實踐》,2016 年1月,頁1-10。
Calvino, Italo著,張宓譯,《看不見的城市》,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Clarke, David B.編,林心如、簡伯、廖勇超譯,《電影城市》,臺北:桂冠,2004。
Crang, Mike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
Cresswell, Tim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書店,1999。
Foucault,Michel著,李洋譯,<反懷舊>,《寬忍的灰色黎明——法國哲學家論電影》,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頁286-288。
Frodon, Jean-Michel著,楊海帝、馮壽農譯,<楊德昌的電影世界:從《光陰的故事》到《一一》>,臺北:時周文化,2012
Harvey, David著,<後現代電影中的時間和空間>,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年,頁156-173。
Jameson, Fredric著,陳清僑譯,張旭東編,《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
Lefebvre, Henri著,李春譯,《空間與政治》(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Lefebvre,Henri著,王志弘譯,<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1979,頁19-30。
Lynch, Kevin著,胡家璇譯,《城市的意象》,臺北:遠流,2014。
Miles, Steven著,孫民樂譯,《消費空間》,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
Nora, Pierre主編,黃豔紅等譯,《記憶之場———法國國民意識的文化社會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Relph, Edward著,謝慶達譯,《現代都市地景》,臺北市: 田園城市文化,1998。
Savage, Mike. Warde, Alan著,孫清山譯,《都市社會學》臺北:五南,2004。
Silverstone, R.著,陳玉箴譯,《媒介概念十六講》,臺北:韋伯,2003。
Soja, Edward W.著,王志弘等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新北市:桂冠,2004。
Tuan, Yi-Fu(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 :編譯館, 1998。
Udden, James著,黃文傑譯,《無人是孤島:侯孝賢的電影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Wood, Denis著,王志弘、李根芳、魏慶嘉、溫蓓章譯,《地圖權力學》,臺北:時報文化,1996。
林松輝著,譚以譯,《蔡明亮與緩慢電影》臺北:臺大出版社,2016。
柯瑋妮著、黃煜文譯,《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的專書》,臺北:時周文化,2009。
葉蓁著、黃宛瑜譯,《想望臺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臺北:書林,2011。

三、單篇論文
白睿文,<移民、愛國、自殺:白先勇和白景瑞作品中的感時憂國與美國夢想>,《台灣文學學報》,2009年第6期,頁47-76
安寧,朱竑,<他者,權力與地方建構:想像地理的研究進展與展望>,《人文地理》,2013年第1期,頁20-25。
江欣樺,<《不能沒有你》之家庭關係分析:從伊底帕斯歷程理論出發>,《傳播與科技》,2011年第3期,頁4-13。
江凌青,<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臺北>,《藝術學研究》,2011年11月,頁167-209。
吳舒潔,<從高雄看臺灣: 電影高雄的在地化生產與主體意識的想像>,《臺灣研究集刊》,2017年5月,頁95-102。
李秀娟,<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楊德昌電影中的後設『新』臺北>,《中外文學》,2004年8月,頁39-61。
李依倩,<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 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臺灣』圖像>,《新聞學研究》87期,頁51-96。
李紀舍,<臺北電影再現的全球化空間政治:楊德昌的《一一》和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中外文學》, 2004年8月,頁81-99。
李廣均,<差異、平等與多元文化:眷村保存的個案研究>,《社會分析》,2016年02期,頁1-39。
亞太移駐勞工工作團、夏曉鵑,<菲律賓移駐勞工在臺灣的處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8期,2002年12月,頁225-234。
何謹然,<全球化的文化邏輯——混雜性>,《合肥工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6月,頁88-91。
林文淇,<世紀末臺灣電影中的臺北>,廖咸浩、林秋芳編,《2004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文化局,2006,頁113-126。
林芬郁,<公園‧浴場:新北投之文化地景詮釋>,《地理研究》,第62期,2015年5月,頁25-54。
孫曉天,<黑白之間,光影之外——淺析影片《不能沒有你》的光影色調>,《電影評介》,2010年第4期,頁37。
塗翔文,<2015年臺灣電影:世代與類型的光譜>,《當代電影》,2016年第4期,頁113-116。
張小虹,<臺北慢動作:身體-城市的時間顯微>,《中外文學 》,2007年第6期 , 頁121-154。
張英進,<重繪北京地圖:多地性、全球化與中國電影>,《藝術學研究》(南京),2008年12月,頁352-371。
張雪君,<電影《艋舺》少年幫派議題再現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7年12月,頁55-78。
張經武,<『框取』與『溢出』——電影作用於城市旅遊的機制>,《文化產業研究》,2016年11月,頁246。
張靄珠<蔡明亮電影的廢墟、身體、與時間-影像,析論《天邊一朵雲》、《你那邊幾點》及《黑眼圈》>,《中外文學 》, 2013年12期,頁79-116。
梅家玲,<八九十年代的眷村小說的家國想像與書寫政治>,陳大為、鐘怡雯主編,《20世紀臺灣文學專題——創作類型與主題》,臺北:萬卷,2006年。
許詩玉,<論《艋舺》的空間再現>,《文化研究月報》,2012年5月,第128期,頁45-52。
陳良斌,<邊緣空間的差異政治——圖繪福柯的空間批判敘事>,《天府新論》,2013第1期,頁11-16。
童強,<權力、資本與縫隙空間>,陶東風,周憲編,《文化研究》,第10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頁104-121。
馮品佳,<慾望身體:蔡明亮電影中的女性影像>, 《中外文學》2002年第3期 , 頁99-112。
黃淑玲,<地點置入:地方政府影視觀光政策的分析>,《新聞學研究》2016年1月,頁9-10。
黃儀冠,<言情敘事與文藝片-瓊瑤小說改編電影之空間形構與現代戀愛想像>,《東華漢學》,2014年6月,頁329-372。
楊哲豪,<電影與地景:《醉生夢死》與寶藏巖>,《文化研究集刊》,2015年9月。
楊凱麟,<荒蕪的生命、茂盛的影像:論蔡明亮電影的內框與平行主義>,《文化研究》, 2012年第9期 , 頁147-168。
萬宗綸,<都市邊緣中想望的現代性:張作驥《醉生夢死》與臺灣城市電影>,https://www.geog-daily.org/2443320687354133554265372film-reviews/2643165
廖瑩芝,<幫派、國族與男性氣概:解嚴後臺灣電影中的幫派男性形象>,《文化研究》第20期,頁53-78。
劉思韻,<論當下臺灣電影對傳統父親形象的超越―以影片《不能沒有你》為例>,《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頁106-108。
劉紀雯,<臺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臺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08年7月,頁217-259。
儲雙月,<消費主義時代與全球化語境下的電影懷舊>,《浙江社會科學》2011年9月,頁137-141。
戴伯芬,<不能沒有你-透視國家介入底層的溫情暴力>,《文化研究月報》,2009年(95),頁15-16。
戴錦華、王立堯,<空間與階級的魔方>,《社會科學報》,2016年10月20日。
藍佩嘉,<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8期,2002年12月,頁169-218。
嚴芳芳,<當代臺灣電影中的『外籍勞工』形象>,《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5年第02期,頁124-129。

四、學位論文
白敏澤,<民俗文化與地方性生產-論臺灣『後-新電影』中的鄉土性(2008-2012)>,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
孙维三,<臺灣電影中的『南部』-一個符號學的觀點>,花蓮:慈济大学传播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10。
吳怡蓉,<《艋舺》,行銷了誰的艋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怡秋,<白景瑞早期電影風格研究(1964–1970)︰『健康寫實』中的異質寫實性>,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
李律鋒,<臺北市中華路的歷史影像1960-1990:中華商場、南機場與外省族群>,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
李家瑩,<電影與城市品牌行銷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臺北:銘傳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張維方,<家非家:鍾孟宏電影中的詭態、間際與遲延>,(Unhomeliness at Home: The Uncanniness, Liminality, and Belatedness in Chung Mong-hong's Films),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3。
陳平浩, <城市顯影:萬仁電影中的階級、性別、與歷史>(Projecting Taiwan's Urbanization: Class, Gender, and History in Wan Jen's Films),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陳怡華,<都市漫遊者——蔡明亮電影中的臺北人>,新北:輔仁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陳冠樺,<魔幻之水:論張作驥《美麗時光》中『缺席的母親』>,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黃清順,<臺灣『後新電影』中的『本土』義蘊—以《海角七号》、《陣頭》、《總舖師》等三部電影為觀察對象>,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劉一瑾,<表徵與建構:中國早期電影的底層空間研究(1905—1937)>,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博士論文,2016。
蔡幸娟,<邊緣的再現政治:電影如何建構寶藏巖之地方感>,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2017。
蔡敏秀,<臺灣移工電影中的家、城市和第三空間——以《我倆沒有明天》、《娘惹滋味》和《臺北星期天》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鄭又寧,<從城市行銷電影看臺北意象形塑>,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3。
鄭蓉,<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身分認同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
賴建宏,<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電影中的後殖民呈現-以《臺北星期天》、《歧路天堂》為例>,新北:世新大新廣播電視碩士論文,2015。
羅立芸,<在影像中遊走:城市行銷觀點下的臺北城市空間及其影像再現>,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五、研討會、網站
<美學與庶民:2008臺灣『後新電影』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0月29-30日,臺北:中研院。
小野,<臺灣電影的文學性格和地景的去中心化>,文學.電影.地景學術研討會,臺北:2011。
莊宜文,<紅色光影的遞嬗──以1949年前後為關鍵背景的中港電影>,臺北:跨越1949——文學與歷史研討會,2016年12月25日。
陳儒修,<走出悲情:臺灣電影的另一種面貌>,臺中: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會,2012。
謝靜雯,<以類型觀點看國片中幫派故事的呈現──以《艋舺》與《翻滾吧!阿信》為例>,臺中: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會。
臺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75032_265。
臺北電影節http://www.taipeiff.taipei/Content.aspx?FwebID=113eab9d-8fae-4e6e-9ed9-06b9dd2f0648。
<翻滾吧!文學.電影.地景:小野論臺灣電影>,轉引自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74
中國票房網http://www.cbooo.cn/m/627601
票房新聞報導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01221/580597
中国票房网 http://www.cbooo.cn/m/596052
中国票房网 http://www.cbooo.cn/m/660342
中國票房網 http://www.cbooo.cn/m/63987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view.boch.gov.tw/NationalHistorical/ItemsPage.aspx?id=3
臺中市打造<中臺灣電影中心>,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44821
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http://www.filmcommission.taipei/tw/MessageNotice/NewsDet/1725
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http://www.filmcommission.taipei/tw/MessageNotice/NewsDet/2681
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 http://www.filmcommission.taipei/cn/Grant/Static/6712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網站,http://www.cksmh.gov.tw/index.php?code=list&ids=487 。
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 http://www.filmcommission.taipei/tw/MessageNotice/NewsDet/2423
臺北國際藝術村網站http://www.artistvillage.org/about.php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網站,http://www.cksmh.gov.tw/index.php?code=list&ids=483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9C%80%E9%AB%98%E9%9B%BB%E5%BD%B1%E7%A5%A8%E6%88%BF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紅包場
都市快報,<鈕承澤宣傳《love》自稱天命就是拍電影>http://ent.sina.com.cn/m/c/2012-02-15/12013555403.shtml
王玉燕,<在黑白影像裡看見臺灣本色——《不能沒有你》導演戴立忍專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57
黃怡玫,林文淇,<在城市的黑夜撥雲見日——專訪《停車》導演鍾孟宏>,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21
王玉燕,<義氣至上的生猛青春——《艋舺》導演鈕承澤專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85
王玉燕,<一段漫長的真愛旅程——《霓虹心》導演劉漢威專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74
王玉燕,<追本溯源,重建臺灣人的自信——專訪《大稻埕》導演葉天倫>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96
林文淇,<饅頭牽引的歷史——《麵引子》導演李祐寧專訪>,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72
曾芷筠、陳平浩, <兩個男人與沙發,一種夢想與現實:專訪《臺北星期天》導演何蔚庭>,《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97
何俊穆,<專訪《五星級魚干女》導演林孝謙,編劇呂安弦>,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 http://www.filmcommission.taipei/tw/MessageNotice/SpecialRegionDet/4479
曾芷筠,<與臺式魚干女一起過五星級人生——專訪導演林孝謙、編劇呂安弦>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607

六、英文文獻
Adams, Paul C. Geographie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Wiley Blackwell, 2009.
Allen, John. "Worlds within cities ", Massey, Doreen B. et al. City World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1999.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91.
Appadurai, Arjun.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Berry, Chris. Lu, Feii. Island on the Edge: Taiwan New Cinema and After. 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Bhabha, Homi . "Queen's English ",Artforum 35.7,1997, 25-27.
Bhabha, Homi. "Culture 's in Between", Artforum (3rd anniversary issue), 1993,212.
Boym, Svetlana.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8.
Castells, Manuel.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Cambridge: Blackwell, 1989.
Connell, J. "Toddlers, tourism and Tobermory: Destination marketing issues and television-induced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26(5), 2005,763-776.
Cosgrove, D. 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Essays on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design, and use of past environ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Davis, Darrell William and Chen, Ru-Shou Robert. eds., 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and state of the ar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Foucault, Michel. "Of Other Spaces, Heterotopias." Architecture, Mouvement, Continuité 5 (1984): 46-49.
Hall, Stuart.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Harvey, David. Justice, Nature and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Haymes, S.N. Race, culture, and the city: A pedagogy for black urban struggl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Hong ,Guo-Juin. Taiwan Cinema: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Jameson, Frederic. "Remapping Taipei", The Geopolitical Aestheti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2, 114-157.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Foster, Hal ed., Seattle: Bay Press. 1983, 111-125.
Kracauer, Siegfried. Theory of Film: The Redem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Kraidy, Marwan. Hybridity,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Globalization,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Lefebvre, Henri. "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Freiberg, J. W. ed.,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 New York: Irvington, 1979, 285-295.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Nicholson-Smith, Donald trans. Oxford: Blackwell, 1991.
Lefebvre, Henri.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Bryant, Frank trans. London: Allison& Busby, 1976.
Lefebvre, Henri. Writings on Cities, Kofman et al. trans. Oxford: Blackwell, 1996.
Massey, Doreen.B. 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Bird, J. ed. 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Massey, Doreen.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Space, Place and Gender.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Pieterse, Jan Nederveen. "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Featherstone, Mike et al eds.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li: Sage, 1995, 45-68.
Johnston,R.J. Pratt, Geraldine and Watts, Michael ed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2000.
Sassen, Saskia.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Shen, Shiao-Ying. "Stylistic Innov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Urban in Taiwan Cinema: A Study of Bai Jingrui's Early Films", Tamkang Review, 2007(37), 25-50.
Tuan, Yi-Fu. Topophilia :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Vagionis, N. & Loumioti, M. "Movies as a tool of modern tourist marketing. " ,Tourismos: An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of Tourism, 6(2), 2011,353-362.
Wilson, Flannery. New Taiwanese Cinema in Focus: Moving Within and Beyond the Fram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4.
Wilson, Flannery. "Filming Disappearance or Renewal? The Ever-Changing Representations of Taipei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inema", Sense of Cinema,2011.
Yeh, Yueh-yu. Davis, Darrell. Taiwan Film Directors: A Treasure Island (Film and Culture Seri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