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興毒品人口於戒治處遇之學習心理行為研究
作者:宋孔慨
作者(外文):SUNG, KUNG-KAI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嘉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新興毒品人口戒治處遇學習心理學習行為Emerging drug populationtreatmentlearning psychologylearning behavi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近年來我國新興毒品施用者呈現增加的趨勢,並以吸食、持有以K他命為主要成份的混合型毒品如毒品咖啡包等為最主要之大宗,本研究透過分析官方數據統計資料及近年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新修訂條文對於吸食、持有三、四級或新型態混合毒品人口於執行行政裁罰戒治處遇等相關程序之研析與對於接受毒品危害講習課程之受講習人施以問卷調查,另對參加毒品危害講習課程後之再犯者做深入的訪談,再則對承辦毒品危害講習之業務承辦人員做深入訪談,蒐集其於接受戒治處遇階段學習心理行為相關資料。探討參加毒品危害課程講習學員於接受毒品危害講習之學習心理行為與執行戒治處遇輔導之個管師於辦理毒品危害講習課程觀察參加講習課程學員之學習心理行為,加以分析、探討,評估渠等於接受毒品危害講習課程之學習態度、學習動機、激勵因素等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之關係,進而綜合相關結果,提出建議如下:(一)辦理毒品危害講習課程應更加多元:俾減少怠金之裁處及增進學習效益。(二)實施『清源植雷』計畫,阻斷吸食者毒品源頭。(三)賡續推動「安居緝毒專案行動」。
This study aim to explore this study analyzes official statistics and recent analysis of relevant procedures for the use of third-, fourth- or new-type mixed-drug popula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rulings and treatments and on the training courses on drug harm hazards. The person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re-offender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drug harm training course and the business contractors who have conducted the lectures, and collects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psychological behaviors during the period of receiving treatment.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behavior, motivation, 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other learning behaviors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classroom participants, and then synthesizing relevant outcomes, making recommendations as follows: (1) The course on drug hazard should be more diversified: to reduce the penalty for late fees And enhance learning efficiency. (2) Implementing the plan to “remove the source of drugs and put in mines” to block the source of drugs for drug users. (3)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Community Safety Investigation and Drug Project".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克先(1993)。學習心理學-正中書局。
王文科、王智弘(2002)。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文倩(2015)。電子教科書輔以合作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生英文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台中市。
方德信(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透過網路在職進修動機與學習成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內政部警政署107年第5週統計公報(107年1月31日警政署統計室) 。
內政部警政署103年警察機關查緝毒品犯罪現況分析。
內政部警政署107年第12週統計公報(107年3月21日警政署統計室) 。
立法院公報,第97卷,第72期,第3頁至第48頁。
立法院公報,第98卷,第26期,第501頁至第509頁。
立法院公報,第98卷,第26期,第 179頁至第211頁。
朱敬先(1987)。學習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李佩珍(2013)。102年毒品犯罪防制工作年報「K他命氾濫問題與升級之探討」。
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瑞欽等(2006)。第三、四級毒品處遇設計與策略研究,刑事再犯防治政策研究成果發表會-刑事政策走向與趨勢之探討。法務部委託研究。
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吳主偉(2013)。救災人員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急流救生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學偉(2013)。國際教育對高中生英語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國立虎尾高中海外。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俊憲、吳錦惠、許竣揚(2018)。輔導團體運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促進國中學生學習動機與希望感之行動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301-322。
吳怡儒、蔡文榮、李林滄(2012)。彰化縣偏遠地區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1(1),25-57。
洪蘭(譯)(1997)。心理學。臺北市:遠流。
洪嘉駿 (2014),大學生人格特質、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對個人生涯規劃之影響。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澎湖縣。
柳正信(2005)。我國少年毒品再犯社會心理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淑津(2012)。國中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激勵風格、班級學習氣氛與學習投入之研究。大業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施弼耀(2004)。電子化校園之網路教學激勵因素探討-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屏東師院學報,20,401-422。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郭文宗 (2004)。激勵因子對高職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行為與學習效能之影響。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洛伶(2018)。國中生表演藝術課程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服務產業系生活應用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郭怡君(2018)。台南市國中生同儕關係與學習動機之研究。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服務產業系生活應用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安秀(2011)。雙因子理論對高職生職場實習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昭宇(2004)。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技能學習與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敬仁、蘇皇文、王硯聰、柯元植、劉建生、林建華(2008)。數位學習中學習者風格對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之影響分析。商業現代化學刊,4(3),67-80。
黃如薏(2013)。虛擬角色與激勵因子應用於語言學習社群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珮瑛(2007)。國小學生對學校與民間視覺藝術課程學習態度之研究一以台中縣、清水鎮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麗鴦(2007)。在職人士進修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之相關研究-以成大碩士在職專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 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程炳林(1991)。激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春金、陳玉書、蔡田木、賴擁連、楊冀華(2015)。國家發展委員會103年度「第三級、第四級毒品濫用與防制之研究」研究報告。
曾信棟(2007)。少年施用三、四級毒品成因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葉中雄(2006)。激勵教學策略對體育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葉重新(2004)。心理學(第三版)。臺北市:心理。
楊淑珍(2017)。參與烹飪補習班學員之學習動機、學習成效與影響因子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暨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市:東華。
張鈞睿(2014)。領導、目標管理、工作壓力、激勵對績效之研究-以台灣安麗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順原(2015)。學習態度、學習動機、激勵因素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消防特考班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芳全、陳俐君(2017)。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產、自然科學學習興趣對自然科學習動機影響之縱貫性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32(2),1-33。
鄭凱寶、游明仁(2016)。發表之「第一、二級與第三、四級毒品施用者的停、復用經驗」。
蔡其秀(2006)。影響毒品犯罪慮因素之實證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廖文萍(2010)。激勵因素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及學習成就的影響。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熊召弟(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
盧雪梅(1991)。教學理論-學習心理學的取向。台北:心理。
賴保禎(1993)。學習態度測驗量表。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鍾瑞彬(2005)。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在自我觀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簡瑋成、張鉤富(2011)。臺灣地區大學生學習態度與核心就業力之相關性探究。高等教育月刊,211,77-93。
顏百鴻、歐陽誾(2012)。不同激勵機制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學習活動影響之研究。教育學誌,27,221-262。
彭馨穎(2008)。台北市青少年休閒運動餐與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北體學報,16,192-204。
邱道生、林宗輝(2009)。臺灣觀光學院學生之學習動機、滿意度與學習績效之相關研究。臺灣觀光學報,6,75-93 。

二、英文文獻
Boshier, R. (1971).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nts: A Factor analytic Exploration of Houle’s Typology. Adult Education, 21(2), 3-26.
Boshier, R. (1991).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Alternative form of the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Scale. Adult Education Ouarterly, 41(3), 150-167.
Eagly, A. H., & Chaiken, S. (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 San Diego C. A.: Harcourt Brace.
Garrison, D. R. (1997). Self-directed learning: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Adult Education Ouarterly, 48(1), 18-33.
Harlen,W., & Crick, R. D. (2003). Testing and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10(2), 170-207.
Houle, C. O. (1961). The Inquirig Ming.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Herzberg, F.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L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Publishing Co.
Myers, D. G. (1993).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1996).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oli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Stipek, D. (1995). Effects of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 '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1), 209-223.
Zimmerman, B. J. (1997). Self-Regulatory Dimension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In G.D.Phye (Eds.). Handbook of Academia Learning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 pp.l05-121.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三、網路及新聞部分
106年10月18日自由時報登載「新興毒品氾濫 吸食者平均活不到30歲」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226455
106年10月18日自由時報登載「新興毒品致死 每年10件升至37件」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056005
106年10月30日,新頭殼newtalk | 林序家 綜合報導。《賴揆:全力反毒 構築安居樂業幸福家園》。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10-30/102194
法務部反毒大本營,毒品統計分析(上),105年06月。
https://antidrug.moj.gov.tw/lp-1197-2.html
法務部反毒大本營,毒品統計分析(下),105年07月。
https://antidrug.moj.gov.tw/lp-1197-2.htm
法務部反毒大本營,矯正機關收容施用毒品者及其再犯情形,104年7月。
https://antidrug.moj.gov.tw/lp-1197-2.htm
新興毒品介紹及防制。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毒防教材] K他命與常見新興毒品。https://health.tainan.gov.tw/page.asp?mainid={43A27BFC-8D8C-4B75-82FE-75AF372F3603}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學習心理Psychology of Learning。劉感德2000年12月教育大辭書。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3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