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澳門老人福利政策發展之研究
作者:趙任民
作者(外文):Jen-Min Chao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龐建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澳門社會福利老人福利博奕事業儒家思想MacaoSocial WelfareElderly WelfareGambling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探討澳門老人福利政策之發展過程、實施現況、制度特色、以及影響因素。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均為華人社會,都傳承了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文化傳統,但如今澳門因為博奕事業稅收豐裕,而能夠在老人福利上做較多資源投入,但其實際執行情況為何,具有那些特色或者優點與缺點?本研究從澳門整體社會福利發展歷史出發,進一步檢視澳門老人福利政策的發展、現況、與特色,梳理出影響澳門老人福利政策發展之解釋因素,然後將澳門與台灣的老人福利政策做一比較。
經過文獻研讀和對16位產官學界有關人士進行深度訪談,本研究發現,澳門老人福利政策歷史可分為五個發展階段:即啟蒙草創時代、立法傳承時代、合作發展時代、成長茁壯時代、和穩健成熟時代。本研究並分別從政治、經濟、社會、福利服務等四方面,來說明澳門老人福利政策的特色。在澳門與台灣老人福利政策的比較上,本研究採取《聯合國老人福利綱領》作為比較的基準,分別從「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與「尊嚴」等5個要點來做檢視。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的財政能力雖然不如澳門,在這5個立基點上均相對較為進步,因此,台灣的老人福利政策仍然有值得澳門參照之處。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welfare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Macao. Mainland China,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o are all Chinese communities inheriting the same cultural tradition of Confucianism as the mainstream. However, Macao is now able to make more resources for the welfare of the elderly because of the abundant taxation of gambling. But what is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with what features o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overal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in Macao, this study furth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lfare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Macao. It sorts out the explanator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lfare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Macao and then compares the welfare policies of the elderly in Macao and Taiwan.
After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6 people involved in the business, official, and academic circl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history of the welfare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Macao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e era of enlightenment, the era of legislation, the era of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era of growth and prosperity. This study also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lfare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Macao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welfare services.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welfare policies of the elderly in Macao and Taiwan, this study adopts the 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for Older People as a benchmark for comparison, from the 5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participation”, “care”, “self-realization” and “dign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although Taiwan's fiscal capacity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Macao, it is relatively advanced on these five principles. Therefore, Taiwan’s welfare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s still worthy of reference by Macao.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子今、劉悅斌、常宗虎,2013。《中國社會福利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王允昌,2011。《孫中山與澳門》。台北:御書房出版社。
王順民、郭登聰、蔡宏昭,1999。《超越福利國家?!社會福利的另類選擇》。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王齊彥,2011。《中國新時期社會福利發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易駿,2017。《社會福利概論(第四版)》。台北:洪葉文化。
李金強,2012。《中山先生與港澳》。台北:秀威資訊。
李明政,1998。《意識形態與社會政策》。台北:洪葉文化。
李連江,1994。《新保守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福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
呂寶靜,2012。《老人福利服務》。台北:五南書局。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出版社。
林萬億,2010。《社會福利》。台北:五南出版社。
洪鎌德,1995。《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二版)》。台北:森大圖書。
袁正綱,2015。《研究方法》。台中:滄海圖書。
張世雄,1996。〈蝀變中的社會福利與公民地位〉,收錄於國家台灣大學系輯,《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五南。
張軍,2015。《社會保障制度的福利文化解析—基於歷史和比較的視角》。台北:元華文創,頁17-19。
高宣揚,1995。《新馬克思主義導引》。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陳燕禎,2015。《老人福利服務「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陳麗芬、王順民,2013。《社會福利服務析論—當代台灣地區的方案計畫討論》。台北:洪葉文化。
畢天雲,2006。《社會福利場域的慣習:福利文化民族性的實證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世興、蘇藝明,2006。《孫中山在澳門足跡》。澳門:澳門辛亥革命與中山文化研究會。
黃旐濤、戴章洲、黃梓松、辛振三、徐慶發、官有垣、黃志隆,2008。《社會福利概論—以老人福利為導向,2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蓉蓉,2007。《福利文化下的福利制度道路選擇》。北京:中國社會保障網。
蔡宏昭,1994。《老人福利政策》。台北:桂冠文化。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蔡漢賢、李明政,2011。《社會福利新論,三版增修》。台北:松慧有限公司。
潘皓,1991。《中國社會福利思想與制度》。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蕭公權,2005。《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新星出版社。
賴偉良,2002。《澳門市民福利意識形態之研究》。澳門:澳門理工學院公共行政高等學校社會工作學課程。
賴偉良,2003。《澳門社會政策模式》。澳門:澳門理工學院公共行政高等學校社會工作學課程。
澳門仁慈堂,2011。《澳門仁慈堂.過去與未來》。澳門:華輝印刷。
謝金青,2015。《論文寫作100問》。台北:黃金學堂文化。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
簡春安、鄒平儀,2016。《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
(二)譯著
Babbie, Earl著,林秀雲譯,201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4E)。台北:雙葉書廊。
Core, T. R., & Winkier, M.編著,梁永安譯,2011。《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台北:新世紀叢書文化。
Esping-Andersen, Gosta著,古允文譯,1999。《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Giddens, Anthony著,許家豪譯,2002。《第三條路及其批評》(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台北:聯經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著,鄭武國譯,1999。《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 )。台北:聯經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著,李惠斌、楊雪冬譯,2000。《超越左派、右派—激進政治的未來》(Beyond Left and Right)。台北:聯經文化。
Rubin, A. & Babbie著,李政賢譯,2016。《社會工作研究方法》(Research Mothod for Social Work, 8th ed.)。台北:五南圖書。
Taylor-Gooby, Peter著,劉育廷譯,李明政審閱,2006。《壓力下的福利國家變革與展望》(Welfare States under PRESSURE)。台北:松慧。
Yin, Robert K.著,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台北:五南圖書。
(三)專書論文
伍佩鈴、葉峰谷、鍾岳勳、梁世武,2016。〈調查方法之多元應用〉,梁世武、伍佩鈴主編,《研究方法》。台北:高立圖書。頁34。
向運華,2010。《台港澳地區社會福利體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27-211。
李易駿,2014。〈我國社會福利體系中之基本所得保障研究(委託研究報告:NDC-DSD-102-014)〉,主持人:古允文。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頁1-6。
李嘉曾,2014。〈澳門人口:現狀、問題與對策〉,吳志良、郝雨凡主編,《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0-2011》。澳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58-277。
宋麗玉、施教裕、徐淑婷,2015。〈優勢觀點模式與復元之成效〉,宋麗玉主編,《優勢觀點與精神障礙者之復元—駱駝進帳與螺旋上升》。台北:洪葉文化。頁1-17。
林明禛,2014。〈社會福利與福利國家〉,吳宗仁審閱吳宗仁、李秀如、林明禛、侯念祖、陳怡如、張智雅、黃曉薇、曾薔霓、劉弘毅《社會福利概論》。台北:洪葉文化事業。頁47-70。
黃曉薇,2014。〈社會福利的思想〉,吳宗仁審閱,吳宗仁、李秀如、林明禛、侯念祖、陳怡如、張智雅、黃曉薇、曾薔霓、劉弘毅《社會福利概論》。台北:洪葉文化事業。頁21-46。
賴偉良,2018。〈港澳養老保障政策比較研究〉,李向玉主編,《港澳研究(澳門理工學報專欄文萃,2011-2013)》。澳門:澳門理工學報叢書。頁223-244。
梁啟賢,2004。〈澳門社會福利政策的變遷:一個歷史的回顧〉,澳門基金會主編,《澳門2004》。澳門:澳門基金會。頁328-329。
鄧玉華,2011。〈澳門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郝雨凡、吳志良主編,《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0-2011》。澳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61-272。
鄧玉華,2015。〈現金分享計劃:建設另類社會福利長效機制〉,吳志良、郝雨凡主編,《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4-2015》。澳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64-278。
龐建國、劉錦常,1991。〈福利國家的爭議〉,詹火生主編,《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頁221-239。
(四)期刊論文
王國明、許聰鑫、王熙哲、蔡明宏,2007/12。〈An Integrated Model of Taiwan's Elderly Care Service〉,《南開學報》,第4卷第4期(福祉特刑),頁1-12。
王方,2003。〈台灣工業發展與社會福利之歷史結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02期,頁63-71。
朱芬郁,2015。〈高齡學習者老化態度之研究—以中國、澳門、新加坡及台灣為例〉,《社會科學學報》,第22期,頁1-27。
江亮演,2005。〈台灣老人福利之演進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83-96。
宋麗玉、施教裕、顏玉如、張錦麗,2006/3。〈優點個案管理模式之介紹與運用於受暴婦女之評估結果〉,《社區發展季刊》,第113期,頁143-160。
李易駿、古允文,2003/12。〈另一個福利世界?東亞發展型福利體制初探〉,《台灣社會學刊》,第31期,頁189-241。
林韻薇,〈澳門長者教育現況與展望〉,《新北市終身教育》,第6期,2013年7月,頁45-48
梁淑敏,2008。〈澳門獨居老人的養老來源分析〉,《西北人口》,第3期,第29卷,頁6-9。
梁淑敏,2012/12。〈澳門長者的健康及醫療服務使用狀況〉,《澳門護理雜誌》,第11卷第2期,頁23-26。
區耀榮、陳健新、陳慧丹、齊銥,2008/10。〈從供應面看澳門長者服務發展〉,《澳門研究》,第48期,頁135-139。
連三木、曾瑪莉,2016/12。〈澳門銀髮產業發展芻議〉,《澳門經濟學會學報》,第41期,頁1-15。
張聿、賴錦玉、王少玲,2012/6。〈澳門進修老人課護士對長者及其健康的看法〉,《澳門護理雜誌》,第11卷第1期,頁7-9。
張栢蓤、徐南麗,2017/2。〈澳門安老服務現況及護士助理的培訓需求〉,《健康與建築雜誌》,第4卷第1期,頁1-9。
陳慧丹,2015。〈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障:挑戰與機遇〉,《一國兩制研究》,第4期(總第26期),頁114-120。
陳燕禎,2011。〈台灣民間百年老人福利組織的轉變與市場化發展趨勢〉,《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160-173。
鄧玉華,2016/11。〈老有三得:養、屬、為〉,《澳門月刊》,第238期,頁34-36。
翟群,2005。〈澳門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第13卷第3期,頁285-287。
鄭卓明、阮慕楹、胡妤華,2013/12/1。〈澳門居住院舍長者主觀幸福感與其生活的關係研究〉。《澳門護理雜誌》,第12卷第2期,頁41-46。
(五)學位論文
丁兆漪,1995。《職業婦女家庭結構、社會福利意識型態及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職業婦女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天佑,1991。《我國老人福利政策與措施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卓聖,2002。《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研究,1950-1997》。台北: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向運華,2009。《台港澳地區社會福利體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
邱貞婷,2012。《台北市與上海市老年福利政策之比較—以老人年金與社會救助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茂安,2017。《從高齡教育與社會福利觀點探討長青學苑組織定位、經營問題及轉型可行性》。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婉萍,2010。《福利國家對新自由主義的回應—以荷蘭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龍,2004。《醫療糾紛之社會控制:社會學的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金場健,1993。《中韓老人福利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家華,1996。《我國高齡化社會的老人問題與老人福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峻,2017。《老年教育對澳門長者積極老齡化影響之研究-以澳門半島老人為研究對象》。澳門:城市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課程碩士論文。
孫健忠,1994。《台灣地區社會救助政策發展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麗君,2013。《法鼓山與慈濟社會福利思想實踐的比較:非營利組織的觀點》。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蓓蒂,2017。《高齡者社會參與APP之成效》。台北: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博士論文。
馬倩瑜,2012。《澳門空巢老人樂觀傾向、孤獨感、應對方式及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廣東: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區碧雲,2012。《澳門空巢老人的樂觀傾向、生命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廣東: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區文燕,2017。《高齡服務創新之個案研究—芬蘭、台灣及澳門經驗之分析及對澳門高齡服務機構之啟示》。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梁淑敏,2011。《澳門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研究——以社區老人中心會員為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博士論文)。
陳燕禎,2004。《政府與本土非營利組織關係之轉變—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歷史研究分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陳麗娟,2017。《生命的結與覺—高齡老人自我統整經驗之敘說探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博士論文。
陳麗芬,2012。《兒童照顧服務整合模式之研究—以台灣社區保母系統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慎如,2012。《我國高齡化社會與政府福利支出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陳子夏,2006。《澳門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研究》。廣州:中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維奇,2003。《澳門特區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廣東: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曾仁杰,2014。《邁向復元之路—優勢觀點社會工作處遇關係之內涵與歷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院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董致麟,2014。《中國大陸移民在澳門社會中身分認同之研究(1949-2013)》。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雅婷,2016。《高齡事業發展共創價值之可行性探討-經營模式、共創價值設計與顧客態度意向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錢楓,2007。《廣東佛山老年大學與澳門理工學院長者書院老年人體育生活的比較研究》。廣州:廣州體育大學碩士論文。
(六)研討會論文
邱方晞,2012/5/7。〈社會工作優勢觀點—談老人健康照顧正向信念活動方案設計〉,「2012健康照顧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苗栗:育達商業科技大學。頁156-170。
陳燕禎,2012。〈從熱力學「熵」(entropy)觀點建構預防老人跌倒資源系統〉,《殘疾人社會福利政策與服務研討會暨第六屆中國殘疾人是事業發展論壇論文集》,頁131-139。中國:南京大學主辦(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9-2221-E-412-005-MY3)。
詹火生,2011/4/15-2011/4/19。〈一甲子以來台灣社會福利政策的演變:從理念政策到制度實踐〉,主題演講發表於「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黎淑慧,2012/7。〈老人年金與老人福利之研究〉,「2012年通識教育教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227-238。
(七)官方文件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2006。〈澳門長者長期照顧服務需求評估研究報告〉,《社會工作局》,頁13-14。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16/4。〈澳門特別行政區「養老保障機制及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頁6。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04。〈長者照顧供給體系研究報告〉,《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工作局》,頁82-104。
澳門特別行政區,2008。〈長期照顧服務使用者健康狀況研究〉,《社會工作局》,頁3-4。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公職局,2017。〈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2017〉,《行政公職局》,頁9-34。
(八)報紙
張謙,2018/11 /15。〈澳門錢多 政府連續12年派錢給市民〉,《中央社》,網址: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1115/3070878/。
李倩瀅,2019/1/1。〈民政總署成歷史,市政署凌晨零時正式成立〉,《力報》,網址:https://www.cyberctm.com/zh_TW/news/detail/2361850#.
XDnt0k2wddg 。
(九)網際網路
王順民,2012/05/16。〈社會福利政策綱領之解構與新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 https://www.npf.org.tw/2/10765 >。
監察院,1991。《聯合國老人綱領》。台北:監察院。《認識監察院》,2019年1月4日檢索< https://www.cy.gov.tw/sp.asp?xdurl=search%2
Fsearchlist.asp&doReQuery=true&fieldName=fullText&groupNames=F002&q=%E8%81%AF%E5%90%88%E5%9C%8B%E8%80%81%E4%BA%BA&input.x=19&input.y=10。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2018。《認識澳門》。澳門:旅遊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http://zh.macaotourism.gov.mo/plan/aboutmacao_detail.php?id=1。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2018。〈2000-2017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2017。《澳門人口預測2016-2036》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NodeGuid=7bb8808e-8fd3-4d6b-904a-34fe4b302883>。
澳門特別行政區統計暨普查局,2018年第三季。〈就業調查〉,《勞動力統計資料》,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編,2018。〈2016年境外移入澳門定居人員統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18年9月24日檢索,
澳門特別行政區統府社會工作局,2016/6/1。〈社會服務設施—受資助社會服務設施財務執行指引〉,《社會工作局》,< http://www.ias.gov.mo/ch/social-service-facilities/regime-financeiro-e-contabilistico-dos-equipamentos-subsidiados-2>
澳門社會工作局,2018。《社會工作局歷史回顧》。澳門:社會工作局。《澳門社會工作局》,< http://www.ias.gov.mo/ch/about-swb/develop ment
-history/development-history>。
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工作局編,2018。《澳門特區長者服務資訊網》。澳門:社會工作局,< http://www.ageing.ias.gov.mo/>。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印務局,2001/9/24。〈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澳門特別行政區》,第16/2001號法律,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平安通呼救服務中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2018年,http://pot.ugamm.org.mo/Service.html。
澳門日報,〈戶外平安通明推出—定位雙向通話功能手錶加快支援〉,《澳門日報》,2018年11月30日,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8-11/30/content_1313683.htm?fbclid=IwAR3HBgOEcvzTHLYJlbaNdRCowOKdavy64qNPgCA58VxeQeTWjKa2OpXG4q0。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博彩監察協調局,〈澳門博彩業歷史〉,《博彩監察協調局》,網址:http://www.dicj.gov.mo/web/cn/history/index.html。
澳門社區發展新動力,2018/9/10。《澳門社區發展新動力》〈社區診斷〉,< https://sites.google.com/site/macaocdi/home/diagnosis/aging>。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2018。《立法會簡介》。澳門:立法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http://www.al.gov.mo/zh/introduction>。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2018。《行政長官》。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概況》,< https://www.gov.mo/zh-hant/about-government/apm/apm-info-index/>。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2018。《行政會》(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概況》,< https://www.gov.mo/zh-hant/apm-info-page/estrutura-politica-da-regiao-administrativa-especial-de-macau/chefe-do-executivo/conselho-executivo/>。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2018。《司法機關》(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概況》,< https://www.gov.mo/zh-hant/about-government/apm/apm-info-index/>。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2018。《廉政公署》(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行政概況》,< https://www.gov.mo/zh-hant/about-government/apm/apm-info-index/>。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18/11/30。〈澳門經濟概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局》,https://www.economia.gov.mo/zh_TW/web/public/pg_ei?_
refresh=true。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18/9/21。〈2018年8月消費物價指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https://www.dsec.gov.mo/Statistic /DistributiveTradeAndPrice/ConsumerPriceIndex/2018%E5%B9%B48%E6%9C%88%E6%B6%88%E8%B2%BB%E7%89%A9%E5%83%B9%E6%8C%87%E6%95%B8.aspx。
社會保障基金,2019/1/4。《社會保障制度簡介》(澳門:社會保障基金),《澳門社會保障基金》,< https://www.fss.gov.mo/zh-hant/social/ social
-intro>。
社會保障基金,2019/1/4。《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簡介》(澳門:社會保障基金),《澳門社會保障基金》,< https://www.fss.gov.mo/zh- hant
/social/social-intro>。
衛生福利部,2019/1/15。《長照政策專區》(台北: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的整體政策藍圖》,< https://1966.gov.tw/LTC/cp-3635-42393-201
.html >。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Barker, R. L., 1999.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4th ed.). NASW.
Burden, Tom 1998. “Ide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Social Policy and Welfare, London: Pluto Press.
Room, Graham 1979. The Sociology of Welfare: Social Policy. Stratification and Political Order. Oxford: Basil Blackwell.
Titmuss, Richard. M. 1974. Social Polic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Strgent, L. T. 1990. Contempro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Pacific Grove, Calif. :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8th ed..
Spicker, P. 1993. Poverty and Social Security. London: Routledge.
Taylor-Gooby, Peter. & Jennifer Dale.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 Edward Arnold.
Waters, M. 1995. Globalization: Key Ideas. New York: Routledge.
(二)專書論文
Rapp, C. 1998. The Strengths Model: Case Management With People Suffering from Severe and Persistent Mental Ill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bin, A., & Babbie, E. 1993.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2ed.). Belmont, CA: Wadswoth.
(三)期刊論文
Arts, W. A. & J. Gelissen, “Models of the Welfare State.” 2010, p. 569-583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Welfare State, edited by F. G. Castles, S. Leibfried and J. Lewi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lack, Donald 1993.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Right and Wrong.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1-26.
Dean, Hartley. 1991. 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P18-23.
Lai, Wai Leung 2014. “Macao Welfare Model: An Extreme World of Welfare Capitalism ?”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Vol. 57(6).
Myers, George C, 1990. Demography of Aging. In Binstock and George (eds.), 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3rd ed), p 25. CA: Academic Press.
Phelan, E. A. and E. B. Larson. 2002. “Successful Aging-Where next?” Journal of American Geriatric Society 50, p1306-1308.
Saleebey, D. 1997. Introduction: Power in people. In Saleebey, D. (ed.),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p.3-20)(2nd ed.).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Publisher.
Wilensky, Harold L. 1975. The Welfare State and Equality.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四)研討會論文
Chen,Yen-Jen, 2012/6/21-25. A study of Establishing Demand Assessment and Support Network of Elderly Fall-prevention System. 2012 AHFE International 4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Hilton San Francisco Union Square California。(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9-2221-E-412-005-MY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