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基層政權土地政策的變異執行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為例
作者:古曉婷
作者(外文):GU XIAOT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趙建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土地產權移轉增減掛鉤鄉鎮政府利益結構政策執行Land Property TransferIncrease And Decrease LinkageTownship GovernmentInterest StructurePolicy Implemen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論文自政策執行角度討論中國大陸基層鄉鎮政府在土地政策執行中緣何上有政策,下又如何具體對策,基於何種利益的問題。結合自上而下的制度環境及基層治理的角度,以及自下而上的執行環境及街頭官僚本身利益結構的問題,對於基層鄉鎮政府在土地政策執行具體展開討論,並在重慶地區各級土地部門通過訪談獲取一手資料進行研究。從地方治理的政商理論出發,具體觀察中國大陸農村土地產權移轉中,基層鄉鎮政府的核心利益結構。基本上,鄉鎮基層政權核心利益包含了兩個層面,一方面是不同時期中基層政府的政商利益輸送,另一方面,則是政府內部不同層級的利益結構。基層鄉鎮政府在土地產權移轉中,展現的不同層級的核心利益結構包括領導集團中政治企業家的個人利益、經濟利益、尋租利益、部門利益,形成一套綜合的層級利益結構。從中央基於耕地保護而要求地方執行「增減掛鉤」相關政策,詳細指出中央以「增減掛鉤」政策為主導的縱向維度時間軸和橫向維度的相關政策軸體現出條塊衝突和重重矛盾,包括行政幹預配置與市場調控之間的矛盾、土地資源分配的矛盾、以及土地收益分配矛盾。指出重重矛盾必然導致執行偏差的結果。鑑於土地政策制度環境存有缺失、錯位、空泛以及相悖的情境,地方政策執行時回應為自主變通、對著幹、虛擬上牆而懸置、逆變。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est structure of rural township governance over land rights transfer in Mainland China from the view of a state-business theory. The core interests of a rural township ruling authority are composed of two items: profit transfer and profit structur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rural township governments have changed from being “blind buyers” to becoming “senior rational investors”; their attitude toward markets has shifted from the explorative stage of “crossing a river by feeling one’s way over the stones” to the GDP first stage, and then to the stage of cautious and rational money management. Land rights transfers in rural township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political entrepreneurs to seek their self-interest, for rural township governments to seek economic interests, for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to seek rent-seeking interests, and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seek departmental interests.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quires local governments to implement relevant policies of "increase or decrease linkage".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policy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llocation of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and market regul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income. This study also points out that many contradictions inevitably lead to deviations in execution. Because of the lack, dislocation, emptiness and contradic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land policy, when the local government implements the central policy,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respond to the central policy by flexibility, objection, low efficiency, selective execution, pseudo execution, suspension, or inversion.
中文部分
專書
周其仁,2002。《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驗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飛舟,2012。《以利為利》。上海:三聯書店。
胡鞍鋼、王紹光主編,2000。《政府與市場》。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張靜,2007。《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問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華生,2014。《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上海:東方出版社,
賀雪峰,2010。《地權的邏輯——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向何處去》。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賀雪峰,2013。《地權的邏輯2——地權變革的真相與謬誤》。上海:東方出版社。
農業部課題組,2010。《農業農村重大經濟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榮敬本,1998。《從壓力型體制向民主合作體制的轉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趙建民,1994。《威權政治》。臺北:幼獅出版社。
趙樹凱,2012。《鄉鎮治理與政府制度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戴慕珍,1997。〈中國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化基礎〉,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府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287。
瀋德理,2004。《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對海南經濟特區(1998-2002)發展的實證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蘇紅、陳金永,2005。《土地徵用與地方政府的行為》。香港:香港浸會大學中國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
期刊論文
李瑞昌.,2012/3。〈中國公共政策實施中的「政策空傳」現象研究〉,《公共行政評論》,2012年第3期,頁59-85。
周雪光,2008/6。〈基層政府間的「共謀現象」——一個政府行為的制度邏輯〉,《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6期,頁1-21。
陳玲,薛瀾,2011/2。〈「執行軟約束」是如何產生的——揭開中國核電謎局背後的政策博弈〉,《國際經濟評論》,2011年第2期,頁147-160。
丁煌,2013/4。〈利益分析 :研究政策執行問題的基本方法論原則〉,《廣東行政學院學報》第16卷第3 期,頁27-30。
丁靜、楊紹功、董小紅,2015/9。〈小城鎮病緣何凸顯 〉,《瞭望》,第27期,2016年,頁16-17。
方孝謙,1998/7。〈中共農村改革試驗下的河北三鎮:中央與地方利益之衝突〉,《中國大陸研究》,7期41卷,1998/7。頁5-20。
王明存,2014/3。〈土地流轉如何減少風險〉,《農村新技術》,第3期,頁59-60。
王雨磊,2017/1。〈精准扶貧何以「瞄不准」?——扶貧政策落地的三重對焦〉,《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第1期,頁88-93。
付 偉、焦長權,2015/2。〈「協調型」政權:項目制運作下的鄉鎮政府〉,《社會學研究》,2015年第2期。頁98-123。
付翠蓮,2016。〈我國鄉村治理模式的變遷、困境與內生權威嵌入的新鄉賢治理〉,《地方治理研究》,2016年1期,頁67-73。
古曉婷,2015年。〈中國農村土地流轉所面臨的中央地方關係新調整〉,《法制與社會》,第35期,頁12-15。
古曉婷,2013/11。〈農村土地流轉現行模式方法探討〉,《法治與經濟》,第11期,頁23。
古曉婷 、趙建民,2018/4。〈中國大陸土地產權移轉過程中的利益結構問題—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9卷第2期,頁41-81。
申恒勝,2013/4。〈土地政策執行中基層政權的運作困境〉,《社會主義研究》,總第210期,頁153-157。
何顯明 ,2007/11。〈市場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為邏輯——基於地方自主性的視角〉,《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6期,頁25-35。
吳亞平,2006/6。〈試論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法律調整〉,《法制與社會》,第6期,頁118-123。
吳理財,2009/6。〈縣鄉關係的幾種理論模式〉,《江漢論壇》,第6期,2009年6月,頁33-38。
吳越,2009/4。〈地方政府在農村土地流轉中的角色、問題及法律規制——成都、重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實證研究〉,《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2期,頁65-70。
李元珍,
2013/7月。央地關係視下的軟政策執行——基於成都市 L 區土地增減掛鉤試點政策的實踐分析〉,《 公共管理學報》, 第10卷第3期,頁14-21。
李國強,2012/3。〈地方政府維穩績效的前期考核——以T縣「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為例〉,《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1期,頁122-131。
李瑞昌.,2012/3。〈中國公共政策實施中的「政策空傳」現象研究〉,《公共行政評論》,2012年第3期,頁59-85。
李學林,1999/1。〈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的路徑選擇–土地使用權流轉之探討〉,《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卷第1期,頁123-154。
肖澤園,2014/3。〈我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法律思考〉,《中國土地》,頁25-27。
周其仁,1995/7。〈中國農村改革:國家和所有權關係的變化——一個經濟制度變遷史的回顧〉,《管理世界》,1995年第4期,頁147-155。
周飛舟,2007。〈鄉鎮空殼化與政權「懸浮」〉,《中國改革》,2007年第4期,頁17-33。
周飛舟,2007/1。〈生財有道:土地開發和轉讓中的政府和農民〉,《社會學研究》(北京),2007年第1期,頁49-82。
周飛舟,2007/4。〈鄉鎮政府「空殼化」與政權「懸浮」〉,《中國改革》(北京),2007年第4 期,頁64-65。
周飛舟,2007年。〈鄉鎮空殼化與政權「懸浮」〉,《中國改革》,2007年第4期,頁17-33。
周飛舟,2010/3。〈大興土木:土地財政於地方政府行為〉,《社會經濟體制比較》,頁77-89。
周飛舟,2010/3。〈大興土木:土地財政與地方政府行為〉,《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京),2010年第3期,頁77-89。
周雪光,2008/6。〈基層政府間的「共謀現象」——一個政府行為的制度邏輯〉,《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6期,頁1-21。
周黎安,2007/7。〈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經濟研究》,2007年07期,2007年7月,頁36-50。
林南,1996。〈地方性市場社會主義:中國農村地方法團主義之實際運行〉,《國外社會學》第5-6期,頁15-36。
洪銀興,曹勇,1996。〈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地方政府功能〉,《經濟研究》第5期,頁22-28。
郁建興、高翔,2012/7。〈地方發展型政府的行為邏輯及制度基礎〉,《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頁95-137。
孫富娟,2007/8月。〈廈門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財政與政府經濟行為研究〉,《重慶建築》,頁18- 25。
張靜,2003/1。〈土地使用規則的不確定:一個解釋框架〉,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頁113-125。
張麗、王賢彬、徐現祥,2011/4。〈財政激勵、晉升激勵與地方官員的土地出讓行為〉,《中國工業經濟》,2011年4期,頁35-43。
曹亞鵬,2014/1。〈「指標漂移」的社會過程——一個基於重慶「地票」制度的實證研究〉,《社會發展研究》,2014年02期。
曹海濤,2003/3。〈殘缺的產權、土地財政與基層政府——解釋中國大陸的小產權房現象〉,《中國大陸研究》,第56卷第1期,2003/3。頁91-125。
曹海濤,2012/2。〈產權、分稅制與地方政府行為——中國大陸『土地財政』之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2012年13期,頁101-156。
曹海濤,2012/6。〈中國大陸『小產權』房的政治經濟學——基於產權理論的分析〉,《政治學報》,第53期,頁1-27。
曹海濤、柯朝斌、楊宜勳,2000/12。〈政策強制、地方政府行為與基層民主——對中國大陸村莊自治的理論分析〉,《政治學報》,第46期,2000/12。頁69-93。
曹海濤、劉柏定,2005/12。〈中國大陸鄉鎮政府債務的形成:中央–地方關係之分析方法〉,《中國大陸研究》,第58卷第4期,頁1-35。
莊垂生,2000/6。〈.政策變通的理論:概念、問題與分析框架〉,《理論探討》,2000年第6期,頁78-81。
許光泰,1998/11。〈中國大陸集體土地所有制變革與折股合作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1期,頁1-14。
許光泰,1999/4。〈中國大陸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因素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4期,頁27-43。
陳玲,薛瀾,2011/2。〈「執行軟約束」是如何產生的——揭開中國核電謎局背後的政策博弈〉,《國際經濟評論》,2011年第2期,頁147-160。
陳麗君,2017/7。〈公共政策執行邏輯研究述評〉,《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16年05期 ,頁17。
陸劍,2015。〈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實證解析和立法回應〉,《法商研究》,2015年第3期,頁16-25。
彭玉生,2002。〈中國村鎮工業公司:所有權公司治理與市場監督〉,《清華社會學評論》(第四卷),頁1-19。
焦長權、周飛舟,2016/1。〈「資本下鄉」與村莊的再造〉,《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16年第1期,頁100-116。
舒全峰、汝鵬、王軍,2014/7。〈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土地流轉問題研究〉,《廣西社會科學》,第6期,頁87-94。
賀雪峰 、劉嶽,2010。〈基層治理中的「不出事邏輯」 〉,《學術研究》,2010年第6期,頁19-28。
黃鴻博,2000/3。〈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與調適:制度安排的成本與效益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1期,頁1-22。
楊友仁、王鴻楷,2006/9。〈中國大陸地方產權體制的形構與演化:東莞地區案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3期,頁53-93。
楊雪冬,2012/11。〈壓力型體制: 一個概念的簡明史〉,《社會科學》,2012年第11 期,頁17。
楊瑞龍,1998。〈我國制度變遷方式轉換的三階段論〉,《經濟研究》第1期,頁68-74。
楊瑞龍、楊其靜,2000。〈階梯式的漸進制度變遷模型:再論地方政府在我國制度變遷中的作用〉,《經濟研究》第3期,頁24-31。
榮敬本,1997/6。〈縣鄉兩級的政治體制改革 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體制———新密市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運作機制的調查研究報告〉,《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7年第4期,頁33。
趙永茂、羅又軒,2000/4。〈中國農村改革與中共政權正當性之關係:以胡溫之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2期,頁1-41。
趙建民,1995/6。〈塊塊壓條條 中國大陸中央和地方新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6期,頁66-79。
劉乃銘、金澎,2014/1。〈土地出讓方式對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影響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第28卷第1期,頁91-96。
劉祖華,2008/3。〈中國鄉鎮政府角色變遷的財政邏輯〉,《二十一世紀》,第72期,頁32-44。
劉雲生,2007/3。〈集體土地所有權身份歧向與價值悖離〉,《社會科學研究》, 2007卷第2期,頁74-80。
潘兆民,1995/4。〈中國大陸基層民主「鄉政」與「村治」關係的後社會主義分析〉,《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4期,頁46-57。
錢再見,金太軍 ,2002/2。〈公共政策執行主體與公共政策執行「中梗阻」現象〉,《中國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頁56-57。
韓志明,2008/7。〈街頭官僚的行動邏輯與責任控制〉,《公共管理學報》,2008年第7期,頁41-48。
譚明智,2014/7。〈嚴控輿激勵並存:土地「增減掛勾」的政策脈絡及地方實施〉,《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7期,頁95-137。
楊善華、蘇紅,2002。〈從代理型政權經營者到謀利型政權經營者〉,《社會學研究》第1期,頁9-26。
學位論文
何顯明,2007。《市場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自主性行為研究——基於浙江的個案分析》。上海:復旦大學行政學博士學位論文。
張野,2009。《張掖市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研究》蘭州:甘肅農業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漢龍,2012。《我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勾」政策的演化機理、創新模式及其實施效果評價研究》。南京:南京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博士學位論文。
肖澤原,2014。《我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法律思考》。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官方文件
山東省菏澤市政府。〈定陶縣會彬農機合作社土地流轉情況調查〉,《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農業機械服務中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4/1/20,〈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17年3月17日瀏覽,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2008/10/20,〈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6年9月10日瀏覽,
中國銀監會、國土資源部, 2016/6/3日。〈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銀監發〔2016〕2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0/5/1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酉陽政協,2015/6。〈關於加快撤鄉建鎮工作步伐的建議〉,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2011。〈重慶市城鎮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渝國土房管發(2011)19號》。
重慶市政府,2008/10。〈關於成立重慶市農村土地交易所的批覆〉,《渝府發168號》。
重慶市政府,2008/11/17。〈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2011。〈重慶市國土房管局關於穩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的緊急通知〉,《渝國土房管發〔2011〕127號》。
國土資源部, 2015/5/27。〈習近平、李克強就做好耕地保護和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7年3月10日瀏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國土資源部,1999。〈國土資源部關於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358號文》。
國土資源部,1999/2。〈國土資源部關於切實做好耕地占補平衡工作的通知〉,《國土資源部39號文》。
國土資源部,2000。〈關於加強土地管理促進小城鎮建設健康發展的通知〉,《國土資發337號》。
國土資源部,2005。〈關於規範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勾試點工作的意見〉,《國土發207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7/7/7,〈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批准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發改經體[2007]124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7年3月10日瀏覽,
國務院,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國發第55號令》。
國務院,1997。〈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中共中央國務院11號》。
國務院,2004/5/23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
國務院,2016/3/17。〈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7年3月20日瀏覽,
國務院辦公廳,2011。〈農民工落戶城鎮宅基地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收回〉,《2011年9號文件》。
許昌規畫局,2016/8/17。〈我國「多規合一」的難點及出路分析 〉,《Sanwen8》,
農業部,2005/1/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農業部令第47號》。
報紙
經濟日報,2015/5/27。〈三部委召開高規格會議提出 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新華網》,2016年7月11日瀏覽,
江西商報,2016/11/4日。〈南昌大學與灣裡區政府的土地之爭〉,《新浪網》,2016年7月11日瀏覽,
光明日報,2016/2/14。〈拍蠅,一個都逃不掉〉,《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7年3月17日瀏覽,
人民日報,2015/5/27。〈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政策解讀)〉,《人民網》,2017年11月17日瀏覽,
華強,2012/3/26。〈重慶戶改躍進隱憂 地票交易過程不透明〉,《新浪財經》,2017年3月10日瀏覽,
鄭夢熊,2016/5/16。〈有些地方土地確權不積極是擔心征地難〉,《News新聞頻道》,2017年3月10日瀏覽,
〈重慶打響人口爭奪戰:「市外遷入人口,積極承接」〉,《壹讀網》,2016年3月
李在磊,2017/1/14。〈鄭州版「地票制」落地,首期拍賣火爆〉,《南方週末》,2017年3月10日瀏覽,
網際網路
江帆,2014/1/16。〈重慶農業園變身別墅區 官商結成「利益聯盟」〉,《重慶熱線》,
秦暉,2017/12/7。〈十字路口的中國土地制度改革(下)〉,《南方都市報》,
秦暉,2017/9/22。〈警惕地方政府以規模經營之名圈地〉,《財新網》,
張五常,2017/12/3。〈貧富分化與土地政策〉,《新浪博客》,
陶然、汪暉,2014/12/23。〈中國農村土地改革的誤區與進路〉,《FT中文網》,
趙樹凱,2006/11/4。〈基層政府碎片化的權威體系〉,《光明網》,
劉祖華,2008/4/9。〈中國鄉鎮政府角色變遷的財政邏輯〉,《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第72期,《愛思想》,
歐博文、李連江著,唐海華譯,〈中國鄉村中的選擇性政策執行〉,《香港大學中文研究服務中心中國研究論文庫》, 1999年,
鄭新鈺,2016/8/1。〈多規合一後 「一」歸何處?〉,《中國城市報》,
蘇紅、陳金永,2006/8/4。〈土地徵用與地方政府的行為〉,《凱迪網》,
楊小凱,2017/12/6。〈土地私有制與憲政共和的關係〉,《愛思想》,
楊小凱,2017/12/6。〈中國土地所有權私有化的意義〉,《愛思想》,






貳、西文部份


Andrew G. Walder, 1995/9,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 2, p. 263–301.
Eric A. Nordlinger, 1982.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eme Smith, 2010/9. “The Hollow State: Rural Governance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203, p. 601-618.
Guo,xiaolin, 1999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Creating Property Rights:: A Comparison of Two Townships in Northwest Yunnan,” in Jean C.Oi and Andrew G.Walder, eds ,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d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71-94.
Harry Harding, 1981.Organizing China: The Problem of Bureaucracy, 1949-1976.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ean C.Oi, 1992/10,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5, No. 1, p.99-126.
Kevin J. O'Brien and Lianjiang Li, 1999/1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Vol. 31, No. 2, p.167-186.
Michael Lipsky, 1980.Street lever bureaucracy.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Michael Lipsky, 2010.Street Level Bureaucracy,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rasenjit Duara, 1991.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E. Matland, 1995/4, “Synthes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Literature:The Ambiguity-Conflict Model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5,No.2, p.145-174.
Robert H. Salisbury, 1969/3, “An Exchang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3, No. 1, p. 1-32.
William Arthur Niskanen, 1971.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