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制度變遷與教育改革之探討-我國高中課綱個案研究
作者:蔡沛蓉
作者(外文):TSAI, PEI-JU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宋興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權力三面向意識型態高中課綱three faces of powerideology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guidelin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文旨在探究我國高中課綱修訂過程中,執政者的權力行使方式。108學年度即將實施的高中新課綱,是十二年國教政策中最核心的課程改革,也是我國教育史上最大的一次教改工程。然而高中課綱的修訂過程中,因馬政府時期強力推行的課綱微調案而引發反微調課綱運動,雖然蔡政府上任後,以行政命令廢除高度爭議的微調課綱,但對於國文科的文言文比例和歷史科的史觀爭議,卻又力排眾議的主導課綱修訂方向,高中課綱一直在「中國化」或「臺灣化」的意識形態之間擺盪。
因此本文以Lukes的權力三面向及歷史制度論的研究途徑,探討我國高中課綱制度變遷過程中,執政者如何運用權力的三個面向影響課綱的內容,並強調意識形態的權力運作對制度變遷的影響。研究發現,高中課綱的修訂確實與國家領導者的政治意識形態有關,且執政者的權力行使具有多種面向,課綱修訂過程亦存在路徑依循的效果。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the power of ruling party involved in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guidelines in Taiwan. The new high school curriculum-guidelines to be launched in the 108th school year, is the cor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12-year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the largest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aiwan.However, in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guidelines, the “anti-black-box operation of curriculum-guidelines” movement was triggered by the fine-tuning of the curriculum-guidelines during the period of Ma’s Administration. When Tsai took office as the President, an administrative ordinance was issued to abolish the highly controversial fine-tuning curriculum-guidelines. Despite the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propor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being taught and about historical viewpoints of Taiwan or China, the Tsai’s Administration still steered the revision process. That is, the ruling party is arguing between the ideology of "Chineseization" or "Taiwanization" in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guidelines.
Therefor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explore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influential curriculum-guidelines in which the governors use pow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guidelines system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third face of power proposed by Lukes,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 theory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 theory, which emphasizes the ideological power operation. The study results is that the revision of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guideline is indeed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the national leader, and the power exercise of the ruling party governor has multiple aspects, and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the curriculum-guideline also has the effect of path dependence.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恭志等譯,Doll, W.,& Gough, N.著,2006,《課程願景》。臺北:高等教育。
王業立、宋興洲與傅恆德著, 2016,《臺灣政經轉型下的制度變遷》。臺北:獨立作家。
丘昌泰,2011,《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呂亞力,2018,《政治學:從權力角度之政治剖析》。臺北:東華書局。
杜正勝,2004,《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
李帆、韓子奇、區志堅,2017,《知識與認同:現代學者論教育及教科書》。香港:中華書局。
吳清山,2008,《解讀台灣教育改革》。臺北:心理出版社。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文謙,2013,《環境治理:臭氧層耗損與全球暖化》。臺北:獨立作家。
林葦芸譯,Steven Lukes著,2015,《權力:基進觀點》。臺北:商周出版。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17,《課程實驗:課綱爭議的出路》。臺北:五南出版社。
韓國棟,2016,《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臺灣主體教育之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蘇偉業譯,Kenin B. Smith & Christopher W. Larimer著,2016,《公共政策入門》。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工作輔導手冊─Q&A問題與解答篇》。臺北:臺北師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2004,《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2008,《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2009,《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教育部。

二、期刊

王健文,2015.12,<讓歷史課綱回歸歷史知識與教育本質>,《師友月刊》,第582期,頁15-19。
王曉波,2010.4,<有關歷史課綱,我也有話要說>,《海峽評論》,第232期,頁44-45。
王錦雀,2001.6,<國家在教育改革中之角色分析>,《公民訓育學報》,第10期,頁149-178。
卯靜儒、甄曉蘭、林永豐,2012.7,<高中課程改革之政策形塑與實施的歷程分析:以95課程暫綱為例>,《課程與教學》,第15卷,第3期,頁181-206。
江南海,2017.7,<十二年國教歷史課綱的反歷史教育性>,《鵝湖月刊》,第505期,頁0-1。
江秉儒,2017.11,<文言白話比例之爭專題報導—跳脫文言白話比例,呼應領綱內容為重心>,《清華教育》,第93期,頁1。
呂實強,1991.6,<四十年來我國的高中歷史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16輯,頁155-168。
李坤崇,2010.6,<台日高中課程總綱的變革與比較>,《教育資料集刊》,第46期,頁55-78。
,2010.2,<高中課程99課綱與95暫綱之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第92期,頁1-24。
李渝福,1980.7,<高中三民主義教材的回顧、現況與未來>,《三民主義學報》,第14期,頁135-153。
吳清山、高嘉斌,2005.11,<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第63期,頁53-66。
吳俊憲、黃政傑,2010.9,<中小學課程政策改革之研究:九年一貫課程的回顧與前瞻>,《課程與研究》,第5卷,第2期,頁47-62。
吳書銘,2014.7,<我國鄉土課程設科政策之分析>,《教學理論與實踐》,第29期,頁59-89。
吳耀明、馮厚美,2007.3,<鄉土語言教學政策形成與實施現況訪談分析>,《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6期,頁37-72。
林瑞榮,2012.6,<我國鄉土教育沿革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05期,頁161-184。
林新發,2001.9,<跨世紀台灣小學教育改革動向:背景、理念與評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4期,頁75-108。
林慈淑,2016.6,<英國歷史教育改革中的”時序”爭議>,《東吳歷史學報》,第15期,頁207-242。
周珮儀,2000.7,<教育政策的兩難>,《教育研究集刊》,第7卷,第45期,頁57-83。
胡婉玲,2001.12,<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6期,頁86-95。
高明士,2009.6,<歷史教育與歷史目的>,《歷史教育》,第14期,頁21-34。
徐正戎、張峻豪,2004.12,<從新舊制度論看我國雙首長制>,《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139-180。
翁福元,<英國1990-2007年教育改革分析:市場化的觀點>,《教育資料集刊》,36期,(2007年12月),頁1-20。
孫水波,2010.5,<高中歷史課綱烽火錄-九八課綱論戰言論選輯 >,《海峽評論》,第233期,頁53-61。
許誌庭,2008.4,<課程改革中的權力展佈與知識新生>,《教育研究學報》,第42卷,第1期,頁17-32。
陳仲翰,2009.4,<新右派影響下的台灣教育改革之分析與批判>,《東海教育評論》,第2期,頁95-114。
陳明成,2016.6,<從自主選用的「日治」到定為一尊的「日據」-以《公論報》、《台灣新生報》及《中央日報》的刊載演變(1945-1951)為例>,《文史台灣學報》,第10期,頁35-84。
陳美璊,2016.6,<一個教育工作者眼中之「課綱微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5卷,第6期,頁190-194。
郭秋永,2004.6,<對峙的權力觀:行為與結構>,《政治科學論叢》,第20期,頁29-78。
莊萬壽、林淑慧,2003.9,<本土化的教育改革>,《國家政策季刊》,第2卷,第3期,頁27-62。
張文昌,2015.5,<誰來評鑑教育部?--談十二年國教政策實施過程之缺失>,《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4卷,第5期,頁5-8。
張宇樑,2016.8,<由課程改革觀點與課綱發展原則談高中課綱微調爭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5卷,第8期,頁5-8。
黃宗昊,2010.9,<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頁145-175。
黃政傑,2014.8,<評高中微調課綱廢止後的震盪與課綱發展原則談高中課綱微調之爭議>,《教育研究月刊》,第244期,頁18-30。
,2016.1,<高中課綱微調的關鍵問題:臺灣史課程的爭議焦點>,《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9卷,第1期,頁1-26。
黃騰,2014.3,<當教育成為共犯:新自由主義與全球風險>,《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3卷,第3期,頁138-141。
董保城,2016.9,<課程綱要資訊公開與正當行政程序之探討 >,《法令月刊》,第69卷,第7期,頁25-52。
廖斌洲,2014.6,<誰的歷史記憶?—2014年歷史課綱調整的爭議觀點>,《新使者》,第142期,頁4-7。
劉曉芬,2006.5,<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教育政策分析:以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為例>,《教育政策論壇》,第9卷,第2期,頁1-21。
蔡相廷,2010.12,<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1卷,第2期,頁39-76。
鄭淵全、陳殷哲,2016.9,<析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第7期,頁4-20。
謝大寧,2009.9,<台灣的國族建構與國文課綱修訂>,《海峽評論》,第225期,頁26-29。
,2009.12,<也談國文課綱中的文白比例問題>,《海峽評論》,第228期,頁51-54。
謝俊義,2000.8,<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第68期,頁1-26。
譚光鼎、康瀚文,2006.1,<論九五高中課綱改革-意識形態與課程的辯證關係>,《課程與教學季刊》,第9卷,第1期,頁19-31。
薛化元,2015.3,<高中課綱爭議的歷程及教科書問題-以高中歷史為中心>,《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9期,頁72-75。
蘇子喬,2010.12,<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7-2010):歷史制度論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28卷,4期,頁147-223。

三、論文

林立維,2014.8,<由公民資質論我國高中公民課程綱要之變遷-以84年與99年課綱政治領域教材為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班。
林青萸,2005.6,<課程與權力運作:以高中歷史科課程綱要修訂為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林信傑,2009.6,<臺灣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期間本土化與兩岸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專班。
林俊平,2017.6,<高中公民課綱與教科書的公民不服從論述分析>,博士論文,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暐哲,2018.2,<高中歷史課綱爭議研究-以95歷史暫行綱要制定與101課綱微調事件為考察中心>,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吳怡芳,2018.7,<《世說新語》品德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教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季節,2014.7,<高中歷史課綱史觀變遷之研究:1990年代迄今>,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俞文婕,2017.7,<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科書編寫與審定運作之影響-以社會領域為中心>,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侯相宇,2013.6,<農村再生條例施行下農村發展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連晨帆,2007.7,<權力與真實利益下的在地知識:一個學校本位課程決定的敘說探究>,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徐承邦,2011.7.1,<我國憲政改革之研究-關鍵時刻與權力運作>,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涂鳳瑜,2005.7,<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與地方公民投票衝突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坪林交流道開放爭議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陳子豪,2017.7,<高中課程綱要調整對族群認同與統獨立場之影響>,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
陳怡心,2008.7.25,「綠色能源融入高中課程之研究-以中部某高中為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
陳怡霖,2014.1,「臺灣與南韓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怡蘋,2015.6,<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以歷史制度論觀點>,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
陳哲新,2016.2,<違法土地使用合法化之制度路徑分析>,碩士論文,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陳玲月,2002.6,<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鄉土教育-新舊課程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陳翰堂,2012.6,<國際關係中的規範與權力--以詮釋性社群為例 >,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郭子丞,2013.1.14,<我國消防制度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
郭豐榮,2009.8,<高中公民領域教材中「國家認同」變遷之研究—1995年至2008年為主>,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班。
黃培潔,2014.7,<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化過程研究:權力結構的歷史分析>,博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彭于芝,2010.6,<國立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彭雪峰,2015.1,<以歷史制度論觀點探討我國基本工資政策之發展>,碩士論文,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張綺文,2018.1,<以歷史制度論觀點探究高中校規與學生管教制度之流變>,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張懿嫺,2017.7,<高中課程綱要調整與高中教師國家認同及教學立場之關係>,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曾昭揚,2014.7,<民眾參與規劃審議之探討—以中科四期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曾奎輔,2011.6.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研究-歷史制度論的觀點>,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廖淑婷,2003.7,<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地政研究所。
劉山煦,2011.6,<國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處理機制之探討>,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劉文州,2015.1,<我國精兵政策發展之研究:歷史制度論分析>,博士論文,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劉洲溶,2017.7,<建構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下之高中國際教育-台中市高中教師的觀點>,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劉星倫,2014.7,,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駱賢穎,2007.6,<從理性選擇制度論探討我國九五高中課程綱要之因果關聯性:以國文科為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賴怡真,2007.5.21,<師資培育制度的變遷過程:一個歷史制度論的觀點>,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賴凰照,2007.7,<芬蘭「不分年級制」高中課程改革研究>,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
鍾明璋,2012.6,<權力:整合觀點>,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
蕭雅苓,2013.1.14,<台灣國會選制變遷的歷史制度論分析>,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顏佩如,1998.5.18,<中新國民教育改革之比較研究-1990到1998年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之剖析>,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羅若禮,2007.6,<糾結中誕生的歷史教科書-從九五課綱爭議談起>,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蘇雅莉,2005.7,<高中國文課程標準與國文課本選文變遷之研究(1952-2004)>,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四、報紙

王立柔,2014.2.11,<主導歷史課綱?朱雲鵬喊冤:只負責公民>,《風傳媒新聞》。
李怡君,2008.9.27,<台高中98課綱微調,文言文比例增,論孟必修>。《大紀元電子報》。
林良昇,2016.5.18,<黑箱課綱走入歷史,課審會納高中生>,《自由時報電子報》。
林志成,2017.9.27,<教部:文白比不會再翻案>,《中時電子報》。
林志成,2018.8.13,<課審委員皆無疑義,高中歷史課綱臺灣、東亞及世界架構已定>,《中時電子報》。
林瑋豐,2015.3.9,<課綱微調會議紀錄曝光,綠委:教育部違法>,《風傳媒新聞》。
林曉雲,2016.6.18,<新政府首度和關心課綱學生面對面>,《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11.27,<12年國教課審委員出爐,不搞黑箱,全程公開>,《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9.12,<面對各界質疑,教育部:9/23課審大會可提出>,《自由時報電子報》。
林曉雲、吳柏軒,2017.9.23,<高中文言文比例降為35%至45%>,《自由時報電子報》。
吳佩旻,2017.10.15,<課綱學生委員不具專業能投票,外界質疑權力過大>,《聯合報新聞網》。
吳佩旻、馮靖惠,2018.8.13,<高中歷史課綱,敲定2變革>,《聯合新聞網》。
周婉窈,2010.2.10,<新政府撥亂反正?還是歷史教育大復辟>,《南方電子報》。
,2014.4.4,<「黑箱大改」的臺灣史課綱,為何非抵制不行?>,《臺灣e新聞》。
洪與成,2015.7.28,<地理課綱修改,改動最少但仍引發抗議>,《風傳媒新聞》。
倪鴻祥,2014.2.19,<張亞中:新課綱是臺灣的三個提昇>,《中國評論新聞》。
翁子竣,2018.8.20,<歷史課綱「去中國化」?教育部:擺脫意識形態和國族觀念灌輸>,《風傳媒新聞》。
陳柏亨,2015.8.4,<課綱爭議吵不休,事件發展時間軸>,《聯合新聞網》。
許維寧,2018.8.16,<教授連署轟歷史課綱去中國化,課審委員:不覺得>,《今日新聞》。
郭復齊,2014.1.22,<高中公民竟不談白色恐怖>,《蘋果日報》。
黃筱筠,2013.5.3,<張曉風籲搶救國文教育,恢復必修中國文化教材>,《中國評論新聞》。
張亞中,2012.5.3,<異化的史觀與認同:從我者到他者>,《中國評論新聞》。
張亞中,2013.10.9,<從日治到日據:撥亂反正的起步>,《中國評論新聞》
曾韋禎,2016.4.29,<立法院表決通過,撤回課綱微調>,《自由時報電子報》。
馮靖惠,2018.8.20,<歷史課綱去中國化?教育部:擺脫意識形態>,《聯合新聞網》。
,2017.10.1,<課綱爭議,教育部說法有誤?讓會議記錄說話>,《聯合新聞網》。
馮靖惠、鄭煒、陳熙文,2018.8.15,<學者:歷史課綱史觀為來恐被日本主導>,《聯合新聞網》。
蔣志偉,2015.7.31,<課綱爭議!新舊教材並行,8月1日起實施>,《TVBS新聞網》。
韓國棟,2016.3.14,<從杜正勝同心圓史觀看臺灣主體教育挑戰>,《風傳媒新聞》。
簡立欣,2015.8.1,<台意識興起,歷史課本回不去了>,《中時電子報》。
,2017.10.7,<國文課綱程序爭議,擬請監院調查>,《中時電子報》。
,2018.8.16,<抗議去中課綱,33學者連署發聲>,《中時電子報》。
蘇龍麒,2010.2.26,<吳敦義:高中中國史比例不變>,《大紀元電子報》。

五、網路

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學科課綱微調對照表>,https://center.tnfsh.tn.edu.tw/files/14-1009-6600,r11-1.php?Lang=zh-tw。
吳昆財,<高中歷史課本之危機:以龍騰出版社教科書為例>,《海峽評論》274期,https://www.haixia-info.com/articles/6550.html。
李明軒,程晏鈴,2015.8.4,<反課綱之火為何瞬間燃燒>,《天下雜誌》578期,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9851。
李禎祥,2015.9.13,<洗腦時代:那些年,學校必考的KMT文學>,https://www.peoplenews.tw/news/8badf792-4891-4f23-bf31-6ffefdb394a8。
花亦芬,2015.7.13,<不要把「世界史」扭曲簡化為「外國史」-以「柔性課綱」打造適合臺灣的教育>,https://kam-a-tiam.typepad.com/blog/2015/07/%E5%88%A5%E6%8A%8A%E4%B8%96%E7%95%8C%E5%8F%B2%E6%89%AD%E6%9B%B2%E7%B0%A1%E5%8C%96%E7%82%BA%E5%A4%96%E5%9C%8B%E5%8F%B2-%E4%BB%A5%E6%9F%94%E6%80%A7%E8%AA%B2%E7%B6%B1%E6%89%93%E9%80%A0%E9%81%A9%E5%90%88%E5%8F%B0%E7%81%A3%E7%9A%84%E6%95%99%E8%82%B2.html。
周婉窈,2014.01.23,<光是字數,臺灣史課綱遭修改36.4%,哪裡是「微調」,完全針對臺灣史,為了什麼?>,https://zh-tw.facebook.com/notes/chou-wan-yao/%E5%85%89%E6%98%AF%E5%AD%97%E6%95%B8%E8%87%BA%E7%81%A3%E5%8F%B2%E8%AA%B2%E7%B6%B1%E9%81%AD%E4%BF%AE%E6%94%B9364%E5%93%AA%E8%A3%A1%E6%98%AF%E5%BE%AE%E8%AA%BF%E5%AE%8C%E5%85%A8%E9%87%9D%E5%B0%8D%E8%87%BA%E7%81%A3%E5%8F%B2%E7%82%BA%E4%BA%86%E4%BB%80%E9%BA%BC/10200789172206444/。
周馥儀,2015.4.27,<歷史教育大倒退:比較夭折的98課綱與現行101課綱>,http://98history.blogspot.com/2015/04/98101.html。
柯慶明,2008.8,<普通高級中學國文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http://ftp.nssh.ntpc.edu.tw/educ/educ/%E6%95%99%E5%AD%B8%E7%B5%84/980105class/%E5%9C%8B%E6%96%87.pdf
邱彥瑜、陳淑敏、蘇品銓,2015.7.22,<反課綱學生教育部丟書守夜抗議>,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project/inpage/1170/40/212。
黃武雄,2010.3.27,<教改中的左與右>,https://www.tmitrail.org.tw/news/435。
黃映谦,2016.7.28,<學生參與課審滑天下之大稽>,觀策站, https://www.viewpointtaiwan.com/focus/%E5%AD%B8%E7%94%9F%E5%8F%83%E8%88%87%E8%AA%B2%E5%AF%A9%E6%BB%91%E5%A4%A9%E4%B8%8B%E4%B9%8B%E5%A4%A7%E7%A8%BD/。
徐泓,2017.8,<高中歷史課綱的變革及因應之道>,https://www.observer-taipei.com/article.php?id=1630。
國家教育研究院新聞稿,2018.8.20,<新課綱有關中國歷史的學習,將強調全球互動關聯,取消單一區域的歷史學習>,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3A12FE24DB15AB2E。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2,<子計畫一: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政策之研究>,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49/NAER-102-12-G-1-01-01-1-03.pdf。
教育部新聞稿,2015.4.21,<高中課綱微調更貼近史實並未刪除白色恐怖章節>,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54FE7C8243A38464。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5.6.9,<臺中一中普通高級中學國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座談會問與答>,https://www.k12ea.gov.tw/Tw/Cur/Index?filter=693F41A9-9C10-4F04-AD6C-AF1852E681C7。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4.18,<教育部針對台灣深耕教育聯盟訴求撤廢103微調課綱之說明>,https://www.k12ea.gov.tw/Tw/News/K12eaNewsDetail?filter=9F92BBB7-0251-4CB7-BF06-82385FD996A0&id=02ed3fee-3e77-4c87-b226-9666efd5cd22。
張旭政,2015.9.1,<為什麼課審會要納入學生代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FTU.teacher/posts/97695392899473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成果報告,2004.8,<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第二階段行政工作小組報告>,http://www.cere.ntnu.edu.tw/files/upload_files/cere/files/proj_final_report/1991-2007/01-0316.pdf。


貳、英文部分

(Ⅰ) Books

Barnett Michael and Raymond Duvall, 2005,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lding, K. E., 1989, Three faces of power.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Dahl, R. A., 1961, 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Doll, W. E., Jr., 2002,“Ghosts and the curriculum”, in W. E. Doll, Jr. and N. Gough, eds., Curriculum visions, pp.23-70, New York: Peter Lang Press.
Foucault, M., 1978,“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2n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Hay Colin, 2002, Political Analysi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Houndmills: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cations.
Heywood, Andrew, 2012, 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cations.
Mills, C. Wright., 1956,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ublished in 2000 with a new Afterword by Alan Wolfe.
Gaventa, J., 1980, Power and Powerlessness: Quiescence and Rebellion in an Appalachian Valley.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Lukes, Steven 1974, Power: A Radical View. London: Macmillan Press.
____________, 1978, “Power and Authority,” in T. Bottomore and R. Nisbet, eds., A History of Sociological Analysis. pp.633-76, London: Heinemann Press.
Shepsle, Kenneth, 1986,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and Equilibrium Institutions,” in H. Weisberg, e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pp. 51~82, New York: Agathon Press.
Skocpol T, and Pierson P., 2002,“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Katznelson I. and Milner H., 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pp.693-721, New York: W.W. Norton Press.
Steinmo, S., 2008,“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D. D. Porta and M. Keating, eds.,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 Pluralist Perspective, pp.118-13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K. and S. Steinmo, 1992,“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teinmo, S., K. Thelen and F.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pp.1-3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Ⅱ)Periodicals

Bachrach, P. and Baratz, M. S, 1962,“The Two Fac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6, pp.941-952.
____________, 1963,“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7, pp.632-642.
Bradshaw, A., 1976,“A critique of Steven Lukes’ ‘Power: A Radical View”, Sociology, Vol.10, pp.121-127.
Bridges, Amy, 2000,“Path Dependence, Sequence, History, Theory”, Studies in American Political Development, Vol.14, No.1, pp.109~112.
Dahl, R. A., 1957,“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Vol.2, pp.201-215.
Dowding, K., 2006,“Three-dimensional power: a discussion of Steven Lukes’ Power: a Radical View”,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4, pp.136-145.
Hall, P. A., and R. C. R. Taylor, 1996,“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44, pp.936-957.
Hindess, B., 1976,“On three-dimensional power”, Political Studies, Vol.24, pp.329-333.
Ellen Immergut, 1998,“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ociety, Vol.26, No.1, pp. 5~34.
Lukes, Steven, 1976,“Reply to Bradshaw”, Sociology, Vol.10, pp.128-132.
____________, 2006,“Reply to comments”,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4, pp.164-173.
____________, 2011,“In defense of “false consciousnes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egal Forum, Vol.2011, PP.19-28.
____________, 2015,“Robert Dahl on Power”, Journal of Political Power, Vol.8, No.2, pp.261-271.
Mahoney, J., 2001,“Path-dependent Explanations of Regime Change: Central 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36, No.1, pp.111-141.
Morriss, P., 2006,“Steven Lukes on the concept of power”,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4, pp.124-135.
Shapiro, I., 2006,“On the second edition of Lukes’ third face”,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4, pp.146-155.
Thelen, K., 1999,“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2, No.1, pp.369-4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