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秦簡書體文字研究
作者:葉書珊
作者(外文):YE,SHU-SHA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莊雅州
黃靜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秦簡文字書體筆勢訛變重文Qin bamboo slips characterscalligraphythe style of writingcorruptionrepetitious pass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秦始皇統一天下,採用李斯的建議「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使用秦文字成為統一的文字,也成為中國文字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捩點。秦簡文字近年出土數量豐富,古文字學的進展迅速,卻少見對於秦簡文字全面的研究,若能以綜觀角度進行分析,應可以呈顯秦簡材料的寶貴價值。
秦簡中可觀察到小篆、隸書、草書的寫法,透過秦簡與同時代的文字相互比較,能夠認識各地域文字的書寫差異,以及展現秦簡文字特色。再者,文字演變的過程,往往由於書手赴急心理,造成寫錯字的狀況,於秦簡文字表現尤為明顯,針對具有代表性的誤釋字提出來加以考察,可以梳理簡牘文字錯亂的現象。因此,本文主要以「書體」為討論核心,釐清秦簡文字的書寫情形,以期更瞭解戰國秦國至秦代的文字演變脈絡。
Emperor Qin Shihuang unified all China and adopted Li Si's suggestion to "oust those who did not merge with Qin writing". He commanded to unify the use of Qin writing. This policy wa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riting. A large number of Qin bamboo slips have been unearthed for past few years This advanced the researchof ancient philology rapidly. However,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Qin bamboo slips is rare. If it can be analyzed from more thorough perspectives, the value of the Qin slips materials can be revealed.
The writing methods of small seal ( xiao zhuan), official script ( lishu ), and cursive script can be observed in the Qin bamboo slip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Qin bamboo slips and contemporary scripts,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writing differences of the charact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n bamboo slips. Furthermore, the consequence of wrong writing is often due to the impatient psychology of writh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ituation of characters in the Qin bamboo slips are especially obvious. It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misusing phenomen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words by investigating those representative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book style" to clarify the writing situation of Qin bamboo slip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character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Qin Dynasty.
一、古籍:(依作者年代遞增排序)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劉安:《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孔安國傳、唐.陸德明音義:《尚書》,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司馬遷撰、宋.斐駰:《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漢.劉向撰、戰國.高誘注:《戰國策》(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
漢.劉向撰、程榮校:《說苑》(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補注》,王先謙補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漢.劉歆撰、晉.葛洪輯:《西京雜記》(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2年)。
漢.許慎撰、南唐.徐鉉校訂:《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吳.韋昭注:《國語.吳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勘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王弼注:《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王先謙集解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
唐.張懷瓘:《欽定四庫全書.書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唐.釋玄應:《叢書集成初編.一切經音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唐.顏元孫:《干祿字書》,叢書名百部叢書集成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張參撰:《叢書集成初編.五經文字》(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唐.唐玄度:《叢書集成初編.新加九經字樣》(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郭忠恕:《叢書集成初編.佩觽》(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王世貞:《古今法書苑》,《中國書畫全集》第7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
明.張自烈:《續修四庫全書‧正字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梅膺祚:《字彙》,《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影本第6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孫星衍、黃以周校:《晏子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邢澍:《金石文字辨異》,叢書集成續編第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年)。
清.孫詒讓撰、李笠校補:《墨子閒詁》(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89年)。
清.吳士鑑、劉承幹:《晉書斠注‧衛恆傳‧四體書勢》,《二十五史》,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名筆畫遞增排序)
工藤元男著,廣瀨薰雄、曹峰譯:《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于省吾:《于省吾著作集‧雙劍誃殷栔駢枝》(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
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龍崗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硏究: 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秦漢篆隸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3年12月)。
孔仲溫:《文字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11月)。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王國維作,胡平生、馬月華校注:《簡牘檢署考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王國維講述、劉盼遂記:《觀堂授書記.說文練習筆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煥林:《里耶秦簡校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士菁:《中國字體變遷史簡編》(北京:新華書店,2006年)。
王曉光:《秦簡牘書法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1月)。
王曉光:《秦漢簡牘具名與書手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6年4月)。
方勇:《秦簡牘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天水放馬灘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秦代簡牘書迹選粹》(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
朱歧祥:《甲骨學論叢》(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朱湘蓉:《秦簡詞彙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李均明:《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李均明、劉軍:《簡牘文書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均明:《簡牘文書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第8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後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2月)。
李孝定:《讀說文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1月)。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李學勤:《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7月)。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里耶秦簡博物館:《里耶秦簡博物館藏秦簡》(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沈頌金:《二十世紀簡帛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林劍鳴:《簡牘概述》(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林義光:《文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林澐:《古文字學簡論》(臺北:中華書局,2012年)。
(日)空海:《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篆隸萬象名義》第5冊(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4年9月)。
思諾源:《秦簡》(北京:朝華出版社,2009年)。
袁仲一:《秦文字類編》(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袁仲一:《秦代陶文》(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袁瑩:《戰國文字形體混同現象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11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蘭:《唐蘭全集‧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1月)。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年9月)。
高敏:《睡虎地秦簡初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8月)。
高敏:《雲夢秦簡初探》(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2000年)。
郝茂:《秦簡文字系统之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1年)。
孫鶴:《秦簡牘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孫占宇:《天水放馬灘秦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年)。
(德)陶安:《嶽麓秦簡復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崔陟:《書法》(臺北:城邦文化出版社,2001年)。
陳偉:《秦簡牘合集(壹)》(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陳偉:《秦簡牘合集(貳)》(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陳偉:《秦簡牘合集(叁)》(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陳偉:《秦簡牘合集(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陳偉:《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陳偉:《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二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
陳偉:《秦簡牘合集•釋文注釋修訂本》(壹)-(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陳夢家:《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2月)。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
陳松長:《嶽麓書院藏秦簡的整理與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
陳松長、朱漢民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壹)》(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陳松長、朱漢民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貳)》(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陳松長、朱漢民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6月)。
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12月)。
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12月)。
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3月)。
陳松長、李洪財、劉欣欣:《《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參)文字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6月)。
陳松長:《《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參)•釋文修訂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年6月)。
陳松長:《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編年與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年7月)。
陳松長:《秦代官制考論》(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11月)。
陳長琦:《戰國秦漢六朝史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陸興錫:《漢代簡牘草字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年12月)。
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商承祚:《殷契佚存》(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甲種,1933年)。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金文續考》考古編第5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1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2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6月)。
郭永秉:《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啓功:《古代字體論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7月)。
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張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張世超:《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2年)。
張桂光:《漢字學簡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張顯成:《秦簡逐字索引•附原文及釋文》(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1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發掘報告》(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關沮秦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雲夢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彭浩、陳偉:《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
黃文杰:《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楊振紅:《出土簡牘與秦漢社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雍際春:《天水放馬灘木板地圖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3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趙學清:《戰國東方五國文字構形系统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趙平安:《訛字研究論集》(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11月)。
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蔣偉男:《里耶秦簡文字編》第1–3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8年10月)。
劉信芳,梁柱:《雲夢龍崗秦簡》(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年)。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蔡樞衡:《中國刑法史》(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2月)。
鄭有國:《簡牘學綜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鄭邦宏:《出土文獻與古書形近訛誤字校訂》(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11月)。
蔣善國:《漢字形體學》(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9月)。
駢宇騫:《簡帛文獻概述》(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5年)。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臺北:五四書店有限公司,2001年)。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1月)。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法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詞彙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叢文俊:《中國書法史•秦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譚興萍:《中國書法用筆與篆隸研究》(臺北:文哲史出版社,1990年8月)。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饒宗頤、曾憲通:《雲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82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遞增排序)
王露:《龍崗秦簡字形研究》(吉首:吉首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方勇:《秦簡牘文字彙編》(吉林: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代寧:《睡虎地秦簡文字構形系统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申景亮:〈天水放馬灘秦簡乙種《舊書》釋文研究〉(河南: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朱曼宁:《嶽麓書院藏秦簡(叄)文字編》(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
李晶:《睡虎地秦簡字體風格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李菁葉:〈睡虎地與放馬灘秦簡《日書》生死問題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李佳信:《《說文》小篆字根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1999年)。
李蘇和:《秦文字構形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5月)。
杜忠誥:《說文篆文訛形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吳振紅:《《嶽麓書院藏秦簡》(壹)書體研究》(長沙: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林素清:《戰國文字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4年)。
林雅芳:〈《天水放馬灘秦簡》、《周家台秦簡》及《里耶秦簡》詞語通釋〉(甘肅: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洪燕梅:《睡虎地秦簡文字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姜玉梅:《秦簡文字形體研究》(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徐筱婷:《秦系文字構形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2年)。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出版專書。
高文英:《古漢字形體訛變現象的考察與分析》,(石家莊: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日書整理與研究〉(甘肅:西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陳立:《戰國文字構形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陳振華:《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字形與書法研究》(吉首:吉首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陳婉君:《《說文》小篆異化現象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陳姿貝:《秦頌功刻石篆文與書風之研究》(臺北: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連蔚勤:《常用合體字小篆結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張佩慧:《周家臺三○號秦簡論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1月)。
張佼:〈秦簡所見徒隸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黃靜吟師:《秦簡隸變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文系碩士論文,1993年)。
單曉偉:《秦文字疏證》(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賀曉朦:《嶽麓書院藏秦簡(貳)文字編》(長沙:湖南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碩士論文,2013年)。
程少軒:《放馬灘簡式占古佚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楊繼文:《周家臺秦簡文字字形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楊鑫:《秦簡所載家庭及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楊艷:《隸書的產生及其審美價值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溫俊萍:《里耶秦简(壹)的書體研究》(長沙:湖南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碩士論文,2015年)。
溫俊萍:《《里耶秦簡(壹)》的書體研究》(長沙: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鄒幫平:《秦系正體文字發展性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劉珏:《嶽麓書院藏秦簡(壹)文字研究與文字編》(長沙: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劉孝霞:《秦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劉雨林:《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叁)通假字研究》(長沙:湖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劉名哲:《文字圖像性之探討–篆刻創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劉玉環:《秦漢簡帛訛字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年)。
樓蘭:《睡虎地秦墓竹簡字形系統定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鄭禮勳:《楚帛書文字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謝明園:《基於里耶秦簡的秦代公文檔案制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韓厚明:《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8年)。
魏曉艷:《簡帛早期隸書字體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蕭欣浩:《戰國文字構形特徵研究》(廣州:嶺南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龐壯城:〈《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占夢書》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蘇英田:《商周秦漢篆隸書法風格之演變》(臺北: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四、單篇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遞增排序)
丁山:〈數名古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67年第1本,頁89-94。
于省吾:〈釋古文字中附劃因聲指事字的一例〉,《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6月),頁445-462。
于省吾:〈釋从夭从大从人的一些古文字〉,《古文字研究》第1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頁185-187。
王宇楓、周景環:〈秦至漢初的簡帛文字與隸變〉,《群文天地》2011年第11期,頁210-212。
王曉光:〈里耶秦牘書法藝術簡析〉,《青少年書法》2010年第1期,頁13-19。
王彥輝:〈《里耶秦簡》(壹)所見秦代縣鄉機構設置問題蠡測〉,《古代文明》2012年第6卷第4期,頁46-57。
方勇:〈秦簡札記四則〉,《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5月第28卷第3期,頁63-65。
〈日書〉研讀班:〈日書:秦國社會的一面鏡子〉,《文博》1986年第5期,頁8-17。
四川省博物館、青川縣文物館:〈青川縣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國墓發掘報告〉,《文物》1982年第1期,頁1-2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川縣文物管理所:〈四川青川縣郝家坪戰國墓群M50發掘簡報〉,《四川文物》2014年第3期,頁13-19。
田天:〈北大藏秦簡《祠祝之道》初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5年,頁37-42。
田天:〈北大秦簡〈雜祝方〉簡介〉,《出土文獻研究》第14輯(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2月),頁15-22。
田建、何雙全:〈甘肅天水放馬灘戰國秦漢墓群的發掘〉,《文物》1989年第2期,頁1-11。
田煒:〈談談北京大學藏秦簡《魯久次問數於陳起》的一些抄寫特點〉,《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頁45-51。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頁65-73。
朱鳳瀚:〈北大秦簡《公子從軍》的編連與初讀〉,《簡帛》,2013年,頁1-10。
朱鳳瀚:〈北大藏秦簡《從政之經》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頁74-80。
朱德貴:〈嶽麓秦簡所見〈戍律〉初探〉,《社會科學》2017年第10期,頁133-144。
任步雲:〈放馬灘出土竹簡日書芻議〉,《西北史地》1989年第3期,頁82-88。
安忠義:〈秦漢簡牘中的作刑〉,《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頁78-82。
辛德勇:〈北大藏秦水陸里程簡冊與戰國以迄秦末的陽暨陽城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5年,頁21-28。
李零:〈北大秦牘《泰原有死者》簡介〉,《文物》2012年第6期,頁81-84。
李零:〈北大藏秦簡《酒令》〉,《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頁16-20。
李學勤:〈放馬灘簡中的志怪故事〉,《文物》1990年第4期,頁43-47。
李學勤:〈初讀里耶秦簡〉,《文物》2003年1期,頁73-81。
李學勤:〈睡虎地秦簡《日書》與楚、秦社會〉,《江漢考古》1985年第4期,頁60-64。
李孝定:〈中國文字的原始與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1974年第45本第2分,頁343-395。
李松儒:〈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中楚秦過渡字體探析〉,《中國書法》2019年第3期,頁54-56。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文物》1989年第2期,頁23-31。
邢義田:〈湖南龍山里耶J1(8)157和J1(9)1-12號秦牘的文書構成、筆跡和原檔存放形式〉,《簡帛》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275-296。
邢文:〈秦簡牘書法的筆法--秦簡牘書寫技術真實性復原〉,《簡帛》第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頁439-450。
吳白匋:〈從出土秦簡帛書看秦漢早期隸書〉,《文物》1978年2期,頁48-54。
吳榮曾:〈秦的官府手工業〉,《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頁45-62。
吳榮政:〈里耶秦簡文書檔案初探〉,《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7卷第6期,頁141-146。
林進忠:〈里耶秦簡「貲贖文書」的書手探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頁28-35。
林進忠:〈《說文解字》與六國古文書迹〉,《藝術學報》1998年12月,頁45-67。
林素清:〈郭店、上博《緇衣》簡之比較—兼論戰國文字的國別問題〉,《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頁83-96。
季素彩:〈漢字形體訛變說〉,《漢字文化》1994年第2期,頁37-42。
孟宇:〈里耶秦簡小篆初探〉,《中國書法》2017年第14期,頁80-86。
周海鋒:〈從嶽麓書院藏《司空律》看秦律文本的編纂與流變情況〉,《出土文獻》2017年第10輯,頁149-155。
周鳳五:〈郭店竹簡的形式特徵及其分類意義〉,《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頁53-63。
洪燕梅:〈秦金文《說文》小篆書體之比較〉,《政大中文學報》2006年第5期,頁1-32。
姚洁:〈釋析「壄」字之訛〉,《安陽工學院報》2011年5月第3期,頁31-32。
侯學書:〈秦權量詔版文字結體筆畫方折成因考〉,《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0卷第5期,頁57-60。
馬怡:〈里耶秦簡選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4集(上海:商務印書館,2007年),頁133-186。
馬先醒:〈簡牘文書之版式與標點符號〉,《簡牘學報》1980年第7期,頁119-124。
〔日〕海老根量介:〈放馬灘秦簡鈔寫年代蠡測〉,《簡帛》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159-170。
孫沛陽:〈簡冊劃綫初探〉,《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2011年第4輯,頁449-462。
晏昌貴:〈天水放馬灘木板地圖新探〉,《考古學報》2016年第3期,頁365-384。
郝茂:〈秦國簡牘文字的出土與纂研〉,《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04期,頁61-66。
唐蘭:〈智君子鑑考〉,《唐蘭全集》第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1月),頁584-592。
高榮:〈秦代的公文紀錄〉,《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3卷第3期,頁42-46。
高一致:〈北大藏秦簡《教女》獻疑六則〉,《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頁101-104。
高大倫:〈釋簡牘文字中的幾種符號〉,《秦漢簡牘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頁291-301。
孫鶴:〈試論秦簡牘書與秦小篆的關係〉,《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1卷第4期,頁412-425。
孫鶴:〈里耶秦簡書法探微〉,《書法世界》2004年第8期,頁19-23。
孫家洲:〈兔子山遺址出土《秦二世元年文書》與《史記》紀事抵牾釋解〉,《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5年,頁17-20。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頁37-43。
孫萍:〈里耶秦簡古隸與《說文解字》小篆比較研究〉,《北方文學(下旬刊)》2016年第5期,頁227-228。
孫言誠:〈簡牘中所見秦之邊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頁126-168。
秦濤:〈秦律中的「官」釋義--兼論里耶秦簡「守」的問題〉,《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第16卷第2期,2014年,頁17-24。
秦其文:〈里耶秦簡行政文書研究述評〉,《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頁109-112。
秦其文、姚茂香:〈十一年來里耶秦簡行政文書研究述評〉,《昆明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頁59-68。
郭濤:〈周家臺30號秦墓竹簡「秦始皇三十四年質日」釋地〉,《歷史地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頁242-248。
陳槃:〈漢晉遺簡偶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7年1月),頁310-341。
陳偉:〈《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詔書》通釋〉,《江漢考古》2017年第1期,頁124-126。
陳劍:〈說「規」等字並論一些特別的形聲字意符〉,《源遠流長: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暨AEARU第三屆漢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2015年4月),頁1-25。
陳侃理:〈秦簡牘復生故事與移風易俗〉,《簡帛》,2013年,頁69-82。
陳侃理:〈里耶秦方與「書同文字」〉,《文物》2014年第9期,頁76-81。
陳侃理:〈北大秦簡中的方術書〉,《文物》2012年第6期,頁90-94。
陳侃理〈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應更名「語書」〉,《出土文獻》第6輯(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頁246-258。
陳玉璟:〈秦簡詞語札記〉,《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頁75。
陳玉璟:〈秦漢「徒」為奴隸說質疑〉,《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2期,頁89-100。
陳治國:〈從里耶秦簡看秦的公文制度〉,《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1期,頁61-69。
陳信良:〈秦漢墨跡文字演變的考察研究〉,《書畫藝術學刊》2012年第12期,頁205-278。
陳重亨:〈秦印文字隸化現象析探及字形體勢的變異考察〉,《書畫藝術學刊》2007年第2期,頁299-325。
陳松長:〈嶽麓秦簡〈為僞私書〉案例及相關問題〉,《文物》2013年第5期,頁84-89。
陳玥凝:〈秦簡「君子子」含義初探〉,《魯東大學學報》2016年5月第33卷第3期,頁59-64。
張春龍:〈里耶一號井的封檢和束〉,《湖南考古輯刊》第8集(長沙:嶽麓書社,2009年),頁65-70。
張春龍、張興國:〈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九號井出土簡牘概述〉,《國學學刊》2015年第4期,頁5-7。
張金光:〈論出土秦律中的「居貲贖債」制度〉,《中國歷史文獻研究》第2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頁149-156。
張嵎:〈先秦「君子」意義的流變〉,《哲學與文化》2017年2月第44卷第2期,頁87-101。
張世超、張玉春:〈釋「坐」、「論」--秦簡整理札記之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1988年),頁33-35。
張修桂:〈天水《放馬灘地圖》的繪製年代〉,《復旦學報》1991年第1期,頁44-48。
郭沫若:〈壴卣釋文〉,《郭沫若全集•金文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6月),頁310-316。
郭沫若:〈釋支干〉,《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1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頁155-340。
郭沫若:〈釋臣宰〉,《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1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頁65-78。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處、龍山縣文物管理所:〈湖南龍山里耶戰國—秦代古城一號井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1期,頁4-35。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九號井發掘簡報〉,《文物》2016年第5期,頁32-48。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九號井發掘報告〉,《湖南考古輯刊》第12集,頁129-184。
湖北省江陵縣文物局、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嶽山秦漢墓〉,《考古學報》2000年第4期,頁537-584。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揚家山135號秦墓發掘簡報〉,《文物》1993年第8期,頁1-11。
單育辰:〈「蝌蚪文」譚〉,《出土文獻研究》13輯(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12月),頁90-96。
黃文杰:〈睡虎地秦簡文字形體的特點〉,《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123-131。
黃海烈:〈里耶秦簡與秦地方官署檔案管理〉,《黑龍江史志》2006年第1期,頁12-13。
黃海烈:〈里耶秦簡與秦地方官制〉,《北方論叢》2005年第6期,頁6-10。
勞榦:〈古文字試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0本上冊,1968年10月,頁37-52。
雍淑鳳:〈北大藏秦牘《泰原有死者》斷句、語譯、闡釋商榷〉,《古籍研究》2017年第1期,頁196-201。
溫樂平、程宇昌:〈從張家山漢簡看西漢初期平價制度〉,《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第6期,頁457-470。
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頁1-44。
裘錫圭:〈再談甲骨文中重文的省略〉,《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頁147-150。
董作賓:〈卜辭中所見之殷曆〉,《安陽發掘報告》第3冊(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29年),頁481-522。
楊振紅、單印飛:〈里耶秦簡J1(16)5、J1(16)6的釋讀與文書的制作、傳遞〉,《浙江學刊》2014年第3期,頁16-24。
楊振紅、單印飛:〈里耶秦簡縣「守」、「丞」、「守丞」同義說〉,《北方論叢》2004年第6期,頁11-14。
楊振紅:〈秦漢簡中的「冗」、「更」與供役方式〉,《簡帛研究2006》(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81-89。
楊樹達:〈釋平〉,《積微居小學述林》(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頁85。
楊樹達:〈釋先〉,《積微居小學述林》,(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頁85。
楊宗兵:〈秦文字「草化」研究〉,《秦文字「草化」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1月),頁1-12。
楊寶忠:〈釋「粼」即其變體〉,《中國文字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頁17-22。
鄒水傑:〈里耶簡牘所見秦代縣廷官吏設置〉,《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2007年,頁8-11。
趙岩:〈秦令佐考〉,《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14年,頁66-70。
趙壹:〈非草書〉,《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頁99-100。
齊繼偉:〈秦簡「冗」、「內」、「穴」辨誤〉,《古漢語研究》2018年第3期,頁76-86。
樓蘭:〈睡虎地秦簡文字異構關係探析〉,《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9期,頁158-160。
樓蘭:〈睡虎地秦簡文字中的形體混同現象調查〉,《中國文字研究》2007年第2期,頁160-164。
劉麗:〈北大藏秦簡《製衣》簡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頁43-48。
劉信芳:〈《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質疑〉,《文物》1990年第9期,頁85-87。
劉信芳:〈嶽麓書院藏簡〈奏讞書〉釋讀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3期,頁110-111。
劉樂賢:〈印台漢簡〈日書〉初探〉,《文物》2009年第10期,頁92-96。
蕭欣浩:〈略論戰國文字類化構形特徵〉,《第十六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嘉南藥理大學,2014年),頁1-44。
蕭順杰:〈《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書手試探與書法賞析〉,《造形藝術學刊》2016年12月,頁145-172。
韓厚明:〈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編聯小議〉,《簡帛研究》,2016年,頁180-187。
韓巍:〈北大秦簡《算書》土地面積類算題初識〉,《簡帛》,2013年,頁29-42。
韓巍:〈北大秦簡中的數學文獻〉,《文物》,2012年第6期,頁85-89。
韓巍:〈北大藏秦簡《魯久次問數於陳起》初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頁29-36。
戴世君:〈雲夢秦律新解(六則)〉,《江漢考古》2008年5月第4期,頁97-101。
魏曉豔,鄭振鋒:〈睡虎地秦簡字體風格論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11年,頁105-110。
魏德勝:〈雲夢秦簡中的官職名〉,《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第2期,頁31-36。
蘇誠鑑:〈秦「隸臣妾」為官奴隸說—兼論我國歷史上「歲刑」制的起源〉,《江淮論壇》1982年第1期,頁90-95。



五、網路資源:(依作者姓名及資料庫名稱筆畫遞增排序)
子居(吳立昊):〈北大簡〈禹九策〉試析〉,中國先秦史網站 2017 年8 月26日。
http://www.xianqin.tk/2017/08/26/389/
方勇:〈讀秦簡札記(三)〉,(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5年9月03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99
王寧:〈北大秦簡《隱書》讀札〉,(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7年11月17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957
王寧:〈北大秦簡《禹九策》的占法臆測〉(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7年09月21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888
王寧:〈北大秦簡《禹九策》補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發文,2017年09月27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113
王偉:〈里耶秦簡「付計」文書義解〉,(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6年5月13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554
王貴元:〈周家台秦墓簡牘釋讀補正〉,(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6年2月14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64
支強:〈秦簡中所見的「別書」----讀里耶秦簡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2年09月1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33
田煒:〈論秦始皇「書同文字」政策的內涵及影響〉,(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8年12月1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66
邢義田:〈「手、半」、「曰啎曰荊」與「遷陵公」〉,(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2年05月07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85
李超:〈由里耶幾條秦簡看秦代的法律文書程式〉,(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8年11月29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03
李美娟:〈《嶽麓書院藏秦簡(伍)》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8年5月19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15
何有祖:〈《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詔書》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5年11月24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3
何有祖:〈讀里耶秦簡札記(四)〉,(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5年7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71
何有祖:〈《嶽麓書院藏秦簡(伍)》讀記(二)〉,(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8年3月1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005#_ftnref2
何有祖:〈里耶秦簡牘綴合(七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3年9月26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79
何有祖:〈里耶秦簡牘綴合(八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3年5月17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52
里耶秦簡牘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校讀(一)〉,(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8年5月17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05
呂靜:〈秦代行政文書管理形態之考察--以里耶秦牘性質的討論為中心〉,(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0年02月22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25
宋華强:〈北大秦簡《雜祝方》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7年12月27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957
宋華強:〈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0年3月5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29
胡平生:〈里耶擁戈泛吳楚,吊古感懷漫悲歌——讀《里耶秦簡》與《里耶秦簡校釋》〉,(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2年8月12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27
胡騰允〈《里耶秦簡(貳)》所見人名統計表〉,(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9年9月4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13
徐暢:〈簡牘所見刑徒之行書工作----兼論里耶簡中的女行書人〉,(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0年12月1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46
高一致:〈初讀北大藏秦簡《教女》〉,(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5年08月13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85
馬怡:〈里耶秦簡選校(連載二)〉,(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5年11月18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5
晏昌貴、鐘煒:〈里耶秦簡牘所見陽陵考〉,(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5年11月03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7&fbclid=IwAR0-AQDYFIm5_dEVREhtOsyTggaoLpgmK3eAZo96C8_9-_eATuktQE0RuQc
孫聞博:〈里耶秦簡「守」、「守丞」新考——兼談秦漢的守官制度〉,(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4年5月2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22
張樂:〈里耶簡牘「某手」考----從告地策入手考察〉,(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1年04月18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1
張今:〈里耶秦簡中的楬〉,(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6年8月21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09
張朝陽:〈里耶秦簡所見中國最早民間遺囑考略〉,(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2年6月1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07
陳偉:〈里耶秦簡中的「夬」〉,(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3年9月26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16
陳偉:〈里耶秦簡中公文傳遞記錄的初步分析〉,(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8年05月20日)。
陳偉:〈「奔警律」小考〉,(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9年4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36
陳偉:〈「廢戍」與「女陰」〉,(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5年5月3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42
陳偉:〈張家山奏讞書案例十八釋讀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3年10月5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22
陳偉:〈「盜未有取吏貲灋戍律令」試解〉,(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3年9月9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92
陳劍:〈讀秦漢簡札記三篇〉,(上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學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年6月4日)。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18
陳迎娣:〈《嶽麓書院藏秦簡(壹)》虛詞整理〉,(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3年3月18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38
陶磊:〈讀岳麓書院藏秦簡(四)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7年1月9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98
曹旅寧:〈湖南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秦簡所見一條秦代「棄市」資料〉,(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6年10月29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55
曹旅寧:〈嶽麓秦簡(四)所見秦功令考〉,(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7年9月27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895
曹旅寧:〈嶽麓秦簡(四)中所見秦郡尉與秦縣尉〉,(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5年01月26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45
曹旅寧:〈嶽麓秦簡「奔警律」補考〉,(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9年4月25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38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http://www.gwz.fudan.edu.cn/list.asp?src_childid=22&src_Typeid=13
黃傑:〈嶽麓秦簡〈爲偽私書〉簡文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3年6月1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58
單育辰:〈談談里耶秦公文書的流轉〉(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2年05月25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03
單育辰:〈談晉系用爲「舍」之字〉,(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8年5月3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24
楊先雲:〈里耶秦簡識字三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4年2月27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93
賈麗英:〈簡牘所見「棄妻」「去夫亡」「妻棄」考〉,(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8年8月3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69
趙岩:〈《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劄記(四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9年4月14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24
劉傑、馬越:〈讀嶽麓秦簡札記三則〉,(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發文,2019年4月26日)。
https://sinoss.net/show.php?contentid=87292
謝坤:〈里耶秦簡中的「筥」〉,(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7年10月15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922#_ftn8
蘇俊林:〈嶽麓秦簡《爲獄等狀四種》命名問題探討〉,(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3年08月1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78
戴世君:〈雲夢秦律注譯商兌(五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8年2月16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91
戴世君:〈「自尚」、「篡遂」義解〉,(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08年3月22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07
譚競男:〈北京大學藏秦簡《算書》甲種「徑田術」小議〉,(武漢大學簡帛網發文,2014年07月10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48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52gr9W/search#resul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